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都做了哪些事情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都做了哪些事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539 更新时间:2023/12/18 8:18:47

公元前221年,当齐国不战而降,这标志着秦王嬴政仅仅使用十个春秋就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同时也为中国的战国时代画上了句号。那么秦王嬴政在统一了中国之后都做了哪些事情呢?让我们翻开史书,拨开重重的历史迷雾,来探究这段跌宕起伏、耐人寻味的历史真相。

一、在制度上统一

1、称谓的改变:在秦朝以前,周天子都称之为“王”,比如周武王、周幽王等。后来由于诸侯的崛起以及周天子地位的下降,各国诸侯也可称之为“王”。但秦王嬴政认为,自己扫平六合,完成统一中国大业,“王”已经不能显示他的尊贵,因此首先需要改变的就是称谓。在上古时代,最尊贵的莫过于三皇五帝。三皇分别为:天皇、地皇、泰皇,其中泰皇最为尊贵;五帝分别为:黄帝颛顼帝喾、舜。秦王嬴政当即拍板,改称谓为“皇帝”。此外,秦王嬴政的命令称之为“制书”和“诏书”。另外,“朕”这个字从这个时候开始专指皇帝,在秦以前,这个字任何人都能用,是第一人称。“皇帝”制度的确立,一直延续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

2、废除谥法:在秦以前,新继位的王或者国君,都要对上一任王或者国君做评价,秦始皇认为这属于以下议上,因此废除了谥法。从秦始皇开始称之为“始皇帝”,接下来叫二世、三世……

3、废分封改郡县:当周武王建立了周朝以后,采取的是分封制,也就是把自己的兄弟、儿子封在不同的地方,分封诸侯,诸侯是有自己的地盘的,诸侯也是可以世袭的。而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李斯就建议废除分封制,原因就是,刚开始分封的时候,分封的都是秦始皇的儿子,他们是亲生兄弟,手足之情,自然不会起矛盾,但是随着不断的延续,血缘关系越来越淡,这样产生的矛盾也就会越来越多,周朝的灭亡就与分封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分封也代表着皇帝或者君王的权利被诸侯所分,这也是为什么到了东周之后,周天子的权利越来越弱,实际上已经是名存实亡。而郡县制的实行大大的保证了权利的集中,权利都集中在秦始皇的手上,郡县的最高长官由秦始皇直接任命且不能世袭,这样就不会造成权利分流的局面。其实郡县制度在战国时期就已经产生,比如秦武王时期派甘茂拿下的宜阳就建立了三川郡,吕不韦拿下的濮阳建立了东郡,占领赵国城池建立的上党郡等等等等。在其他六国之间也存在郡县。就这样,秦始皇采用李斯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36个郡县,正式废除分封制度,实行郡县制度。此外,秦始皇还在泰山举行了封禅大典。

4、三公九卿:在全国其他地方推行郡县制,在中央政府实行三公九卿制度,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就是另外九个担任重要职位的九个大臣。

5、举行封禅大典,数次巡游。

6、制传国玺:“传国玉玺”,就材于“和氏璧”。为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镌。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的信物。

二、在文化上统一文字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各国都有各自的文字体系,上面也已经提到,秦始皇的命令称之为“制书”和“诏书”,那么当秦始皇颁布“制书”或者“诏书”的时候,其他国家的人不认识怎么办?这大大的阻碍了各项政策的推行和推广,因此统一文字势在必行。李斯提出由“小篆”作为全国通用的文字。最终,由李斯撰写《仓颉篇》、赵高撰写《爰历篇》、胡毋敬撰写《博学篇》来统一了文字。

三、在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

1、统一货币:和文字的原因相同,各国之间都有自己所使用的货币。统一货币是统一经济的前提。最终,统一的货币为秦国的流行货币“秦半两”。由于在战国时期,私人也是可以造钱的,秦始皇规定货币只能由国家发行,取缔私人发行货币的权利。另外,将货币分为上币和下币,上币为黄金,下币为秦半两。

2、统一度量衡:度量衡是三种量具。度,量长短;量,量容器;衡,量重量。同样的原因,在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所规定的度量衡也是不同的。

四、军事上采取的措施

1、修建万里长城:修建万里长城的主要是目的是为了抵御匈奴对大秦帝国的威胁,蒙恬用四年时间修建万里长城,东起辽东,西至临洮。从秦朝开始,各朝各代都有修建长城,目前我们能看到的是明朝修建的长城。

2、征匈奴和征南越:征匈奴和征南越大大的扩展了大秦帝国的版图,为中国截止到今天的版图奠定了基础。

3、修驰道和直道:直道,从陕西的淳化一路向北修到今天的包头市(原来秦始皇也懂得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开个玩笑),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运输和调兵的速度。驰道,以咸阳为中心,修建的交通网,可以通往全国几个比较重要的城市,比如洛阳、陇西、南阳、太原、巴蜀等等。

五、修建秦始皇陵

由李斯主持,动用将近八十万人修建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5千米处的骊山北麓。秦始皇陵建于秦王政元年(前247年)至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历时39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象征着帝都咸阳的皇城和宫城。不过遗憾的是,秦始皇在已经死亡两年之后,秦始皇陵才修建完成。

六、派徐福寻找长生不老的仙药

秦始皇迷恋长生不死之术,笃信命数。又说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岛,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有“不死之药”,服后便可“长生不老”。秦始皇想成为“长生不老”的神仙。有些怪迂苟合之徒,如卢生、韩终、徐福、侯生,都投奔秦朝。

七、焚书坑儒、坑术士

秦始皇帝下令焚书禁书,规定史书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论》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准保存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愿学法令,则以吏为师。

从以上的介绍来看,秦始皇在统一中国之后,既做了统一中央集权,废除谥法、废分封改郡县、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修直道、修驰道、北击匈奴、百征南越这样有利于巩固国家稳定的举措,也有修建秦始皇陵、修建长城、追求长生不老信术士、焚书坑儒、坑术士这样不顾民生的暴政。这些所有的措施都对中国的影响深远,既有有利于中国发展的措施,也有不利于中国发展的措施。

总的来说,秦始皇不过短短的49岁寿命,能够在一生之中,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也能颁布各项促进国家发展的措施,是非常不易的。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桑弘羊: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的财政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桑弘羊的介绍桑弘羊(前155年?—前80年),河南洛阳人,西汉时期政治家、理财专家、汉武帝的顾命大臣之一,官至御史大夫。桑弘羊出身商人家庭,十三岁时以精于心算入侍宫中。历任侍中、大农丞、治粟都尉、大司农等职。自元狩三年(前120年)起,在汉武帝大力支持下,先后推行算缗、告缗、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币

  • 秦国名将蒙恬:第一个彻底打垮游牧民族的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蒙恬,战国末秦朝初秦国著名将领,祖籍齐国(今山东省蒙阴县),出身于一个世代名将之家,祖父蒙骜、父亲蒙武均为秦国名将,蒙恬北防匈奴多年,威震北方。世代将门,威震中原。祖父蒙骜从齐国来到秦国侍奉秦昭王,蒙骜作为秦国将领,先伐韩,后攻魏,共为秦国攻取70余城,在中国历史上亦为罕见,官至上卿。蒙恬父亲蒙武,

  • 犬戎:倾覆西周王朝的游牧民族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犬戎的介绍古代部落名,猃狁,古代活跃于今陕、甘一带。到西周末期,由于周幽王废嫡立庶,申侯联合缯国、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结果周幽王被野蛮强悍的犬戎族攻杀,幽王的宠妃褒姒被掳,都城丰、镐被犬戎占领。曾经强盛一时的西周王朝覆灭。后世中原王朝把一切西北游牧民族类比为“犬戎”和“戎狄”。在唐代宗年间,太常博士

  • 中国十大“名门望族”,里面有你的家族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中国姓氏,数量特别多,历史源远流长。百家姓上有“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据统计,记录在文献中的姓氏有5662个,其中单姓3484个,复姓2032个,三个字的146个。如此多的姓氏之中,就有很多姓氏在历史的长河中发挥巨大作用,形成出将入相的名门望族,对历史的走向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

  • 太原王氏与琅琊王氏的联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琅琊王氏是王姓最为重要的支派之一,也是汉唐时期最有影响的一个政治大族。因此,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把这样一个政治大族当作研究重点,并为此推出有分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已经并仍在是许多前贤今彦的共同做法。而从姓氏研究的角度看,琅琊王氏一向与太原王氏和开闽王氏、三槐王氏并称为王姓4大支派,不仅在汉魏以后的

  • 楚汉争霸中为何说项羽鸿门宴上不杀刘邦很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鸿门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故事之一。《鸿门宴》是《史记?项羽本纪》中的名篇,也是多年来中学语文教材必选的名篇。然而,因为大多数学生并不会去看原文和相关的刘邦、张良、樊哙等人的纪传,所以大家望文生义,往往把项羽当做庸人,把刘邦当做奸人,把范增、张良当聪明人,把项伯当小人,把樊哙当莽撞人。其

  • 琅琊王氏的由来,琅,是什么意思,琊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琅邪郡也。谓琅邪郡之字如此作也。前志曰:琅邪郡,秦置,属徐州。后志曰:琅邪国,属徐州刺史部。许从前汉之制,故曰郡。前志:郡领东武等五十一县,今山东兖州府东境,沂州府及青州府南境,莒州,莱州府南境,胶州一带皆是其地。今兖州府诸城县县东南百四十里有故琅邪城。古齐琅邪邑也。其地有琅邪山。管子、齐桓公将东游

  • 洛川会议:一次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会议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洛川会议时间卢沟桥事变以后,中国开始了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为了进一步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确定党在抗战时期的纲领、路线和政策,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县冯家村召开了扩大会议,即洛川会议。会议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

  • 红军西路军最后一战纪念塔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甘肃河西走廊最西端的一个县过去叫安西县,2006年恢复名为瓜州县,紧邻新疆东大门哈密。在瓜州县城南郊,矗立着一座巍峨的纪念塔---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最后一战纪念塔。在河西走廊的若干红军纪念设施中,瓜州县红军西路军最后一战纪念塔是独具特色的一座纪念性设施,它向人们诉说着七十多年前红军西路军将士在此浴血

  • 北大校花级别的美女,她甘愿当大汉奸的外室,审判中不落井下石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她是一个大美女,而且是北京大学毕业的大美女,至于说她有多美,那个年代没有校花,只能说她属于校花那种级别的美女,可如此美女,竟然犯了通敌卖国罪。“通敌卖国罪”,说白了就是汉奸,北大毕业的美女,竟然会当汉奸,这是怎么回事呢?令人惊讶和好奇!这个美女叫莫国康,出生在广东番禺,在那个年代重男轻女的思乡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