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对楚汉战争的评价

历史上对楚汉战争的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200 更新时间:2024/2/8 10:35:28

楚汉战争是指继中国秦末农民大起义之后,项羽和刘邦之间为争夺封建统治权力而进行的战争。自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初至高祖五年(公演前202年)十二月,历时4年余。

在秦末农民大起义过程中,陈胜牺牲后,刘邦集团和项羽集团成为反秦武装的两支主力。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刘邦、项羽相继率兵入关,推翻秦王朝。按照原来楚怀王的约言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刘邦先入咸阳,理应王关中,但项羽自恃功高,企图独霸天下。正月,项羽阳尊怀王为义帝,徙于郴。二月,分天下王诸将,自立为西楚霸王,以刘邦为汉王。

项羽进入咸阳后大肆烧杀抢掠,不仅失去民心,也导致无法立足关中。此后他贬义帝于江南,迁刘邦于巴蜀,徙故王于恶地,王亲信诸将于善地,挑动和加剧了各路诸侯之间的权力纷争,并且迅速激化了他与刘邦之间的矛盾。刘邦被徙封汉王后,决定以汉中为基地,养民招肾,安定巴蜀,然后收复三秦。三个月后乘田荣起兵反楚的有利时机,决策东向,终于爆发了楚汉战争。

历史评价

楚汉战争历时4年多,战地之辽阔,规模之巨大,用兵韬略之丰富,前所未有,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楚汉战争最终实现了西汉王朝的大一统,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

对项羽的评价

项羽摒弃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实行分封制,恢复战国时期的封建割据,疆土分裂,天下不能真正统一,埋藏战争隐患。刘邦与项羽争天下,为什么项羽失败了?项羽不会知人善任,不信任手下,不爱听意见,又吝于封赐,不会识别和笼络人才,以致韩信陈平英布等先后归汉,不善于团结利用反汉同盟,致使魏王豹、代相夏说、赵王歇与楚各自为战,魏、代、赵国相继灭亡。且刚愎自用、优柔寡断,不会抓准时机,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好哄。

他嗜杀残暴,坑杀20万秦兵、屠掠咸阳、弑杀义帝,大失人心。时有人谏言建都关中,他不听而烹杀谏者,误中陈平离间计,致使谋士范增愤而告退。平定齐国叛乱后,杀戮过重以致齐地复叛。不都关中,放弃形胜之地。他分封不公,导致诸侯叛乱,疲于应付。又封秦朝三个降将于关中,因曾坑杀20万秦兵,三秦王在关中很难立足,以至汉军得以轻松平定三秦。

时刘邦先入关中,派兵守住函谷关,抗拒诸侯。本来项羽已经准备灭掉刘邦,就因为项伯说情就放了他。鸿门宴上,形势有利,只要他一声令下,刘邦就必死无疑,可他优柔寡断,迟迟不发令。所以项羽失去了所有有利的时机,“时至不行,反受其殃。”因此,项羽败给了刘邦。

对刘邦的评价

刘邦则是海纳百川,只要说得有道理,他都会听。他善于笼络利用诸侯以及手下将领,大家乐为其效命,韩信为齐王时,楚使说齐王韩信不反可略见一斑。

对韩信的评价

名将韩信在战争中显示了其卓越的统帅才能。先定魏王豹之战、再破代、攻赵、降燕、伐齐,最后在垓下全歼楚军,其还定三秦之战暗渡陈仓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井陉之战拔帜易帜、背水一战;潍水之战以水冲敌、半渡而击;垓下之战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韬略之丰富,用兵之灵活,在中国战争史上写下的光辉的篇章,亦为历代兵家所推敬借荐。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楚汉战争巨鹿之战的全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带动诸侯义军一起最终全歼王离军,并于八个月后迫使另

  • 楚汉战争巨鹿之战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带动诸侯义军一起最终全歼王离军,并于八个月后迫使另

  • 楚汉战争还定三秦之战详情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二月,项羽、刘邦灭秦战争结束,项羽凭借其军事实力,裂土分封18个诸侯王,自封为西楚霸王。为困锁可能与其争夺天下的刘邦,将巴(郡治江州,今重庆市北嘉陵江北岸)、蜀(郡治成都,今属四川)、汉中(今陕西秦岭以南及湖北西部三郡)封于刘邦,迫其离开关中。并将关中分割为三,封秦降将章邯、

  • 你知道秦始皇为什么终生没立皇后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有研究的人,如果留意的话,就会发现,中国古代帝王均曾立后,秦皇嬴政灭六国实现大一统后,自称“始皇帝”,开创帝制。秦始皇却始终未曾立皇后,致使秦始皇陵园内一墓独尊,没有皇后墓。那么,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研究发现,原因可能有这么几个:一、为求长生延迟立皇后秦始皇在有机会立皇后的时间内未立皇后有许多

  • 子婴与秦始皇到底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子婴是秦朝继秦始皇嬴政、二世胡亥之后的第三位皇帝。子婴最初称皇帝,后改称秦王。刘邦率兵入关,在位仅四十六天的子婴投降,秦朝灭亡。一个多月后,项羽率军进入咸阳,屠城纵火,杀害了子婴。关于子婴跟秦始皇的关系,历来都众说纷纭,有的说子婴是秦始皇的孙子,有的说子婴是秦始皇的侄子,还有的说子婴是秦始皇的弟弟。

  • 子婴应该为大秦帝国的灭亡负责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前206年,大秦帝国的第三任统治者,也是最后一位君主子婴被项羽所杀,“秦诸公子宗族”也被斩草除根,全部诛杀。由此,子婴成为了毁掉大秦帝国的替罪羊,尤其是他投降义军导致宗族被灭一事颇受后世指责。那么,子婴乃何许人也?在他统治大秦帝国的短短46天,他为奄奄一息的大秦帝国做了哪些苟延残喘的为政举措?他

  • 子婴算好皇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秦末大起义的时候,很多人的关注点都在项羽、刘邦、韩信、张良等这些灭秦以及争夺天下的人的身上,很少有人关注到这位最后的秦王——秦子婴,就连司马迁在《史记》中,也只是在秦始皇本纪的末尾把子婴一带而过,所以他在整段历史中就显得很不起眼,但子婴在秦末时期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英雄。即位当时是各地起义军蜂拥而

  • 秦始皇死因:秦始皇是病故还是被谋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关于秦始皇是因病驾崩还是死于赵高与胡亥的合谋杀害,这一点在历史上一直没有一个定论。但是秦始皇驾崩前后发生的三件事充满了诡异色彩,如果我们把史料记载的这三件事的发生顺序颠倒一下,就会得出一个不一样的结论。赵高扣押秦始皇传位给公子扶苏的诏书,加上赵高和胡亥的一番谈话,已经透露了秦始皇的死亡方式,丞相李斯

  • 赵高和李斯是什么关系 赵高为什么杀李斯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斯是楚国人,曾拜在荀卿门下学习诸子百家的学说,和韩非子是同门。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县里担任小官,看到办公场所附近的厕所里有老鼠在吃脏东西,一旦人和狗来了,就吓得惊慌失措。但是在粮库里的老鼠就大不相同,他们吃着粟米住着大房子,还不用担心人和狗对他们的威胁。李斯有此感慨道一个人有没有出息,和老鼠是相似

  • 历史上的赵高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赵高要子婴斋戒五日后正式即王位。等到期限到了,赵高便派人来请子婴接受王印,正式登基。可子婴推说有病,不肯前往。赵高无奈,只得亲自去请。等赵高一到,宦官韩谈眼疾手快,一刀就将他砍死了。子婴随即召群臣进宫,历数了赵高的罪孽,并夷其三族(父族、母族、妻族)。赵高(?-前207年),嬴姓,赵氏。中国秦朝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