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才常:立志扭转乾坤,却率先死在黑暗里

唐才常:立志扭转乾坤,却率先死在黑暗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384 更新时间:2024/2/4 18:57:41

唐才常是浏阳哪里人

唐才常(1867—1900),字伯平,号佛尘,汉族,湖南浏阳人,清末维新派领袖。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

贡生,与谭嗣同时称长沙时务学堂教习中的“浏阳二杰”,戊戌政变后,去日本、南洋集资,回沪后创“自立会”,旋于汉口谋发动自立军起义,事泄被捕就义。有《唐才常集》。


唐才常的政治观点

一、主要著作

唐才常的著作辑为专集的有光绪二十四年长沙刊本《觉颠冥斋内言》4卷﹑1980年中华书局版《唐才常集》3卷。

在哲学上﹐唐才常力图用近代自然科学知识说明宇宙观问题。他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元质”(即元素的原子)配合成的,但又说“元质”是由灵魂产生和支配的。

二、思想和精神

他的思想具有明显的机械论和形而上学色彩﹐认为宇宙万物是大大小小的“机轮”﹐即机器﹔“元质”本身是不可分割的﹑永远不变的。他还拥护进化论﹐反对守旧派的“荣古而虐今”﹑“尊旧而卑新”。他的思想充满矛盾。

唐才常、秦力山、沈尊等志士殉难,给人们以巨大的震动。鲜血,使许多原先徘徊于改良、革命之间的人士幡然领悟到,想通过清廷来拯救中国,无异于“与虎谋皮”。他们转而大声疾呼,唤醒世人毋为奴隶,抛弃改良的幻想,毅然走上了反清革命的道路。


唐才常生平经历

一、详细介绍

唐才常:字黻丞,佛尘。湖南浏阳人。贡生出身。与谭嗣同同乡,同师于欧阳中鹄,并称为“浏阳二杰”。

他出身于封建知识分子家庭,自小接受封建教育。 甲午战后,民族危机深重,他以救中国为事,专力研究各国政治外交情事,曾参与维新活动。戊戌变法失败,他发愤“树大节,倡大难,行大改革”。

1899年与康、梁商定在长江两岸各省起兵“勤王”,企图用武力驱除义和团,“讨贼勤王,以清君侧”,推翻西太后政权,拥戴光绪帝重新当权。

1900年在上海组织“正气会”,后易名“自立会”,组成自立军七军,唐才常任督办。定于8月9日在湖北的汉口、汉阳、安徽、江西、湖南同时起兵。因康有为未按期汇款接济而延期。前军统领秦力山未得通知,按期独自在大通起事,战斗三天失败。

二、岳麓书院

唐才常早年就读于长沙校经书院、岳麓书院及武昌两湖书院。维新志士,自立军起事的主持人。1887年到1891年间,他曾肄业于长沙校经书院和岳麓书院,其时已萌变法思想。

1894年肄业于两湖书院。中日甲午战争后,积极主张变法维新。光绪二十三年(1897)与谭嗣同在浏阳兴办算学馆,提倡新学,在长沙办时务学堂,编辑《湘学报》。次年又创办《湘报》,宣传变法维新。

1897年初,唐才常从武昌返回湖南,全力投身维新运动。戊戌政变前夕,唐才常受光绪皇帝之诏,赴京参与变法运动。行至汉口时,戊戌政变已发生,他返湖南,接着去上海,继而周游香港、新加坡、日本等地,进行联系侨胞、结识同志的工作。

1898年,与谭嗣同创办南学会、群萌学会,成为南方维新变法的重要人物。同年夏,欲赴北京参与新政,行至汉口,得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维新失败后逃往日本,与康有为、梁超、孙中山等人接触。二十五年,与兴中会毕永年合作,准备联络长江沿岸会党起事。同年冬回国。

1899年冬,唐才常回到上海,组织“正气会”(不久改名“自立会”),对外则以“东文译社”之名进行活动。接着,唐才常在上海组织“富有山堂”,作为自立会联络会党的机构,又仿哥老会之法,于沿江各地会党中广发“富有票”,仅两湖就发放了二万多张。

在联络会党的基础上,唐才常组织了自立军,全军分五路,入会者达10余万人。自任总司令,设总机关于汉口。

三、八国联军

一九00年六月,八国联军入侵,清廷宣战,东南督抚搞所谓“中外互保”。唐才常以反对清政府引义和团排外为名,于七月上旬在上海英租界愚园召开“中国国会”,宣布:一、“保全中国自立之权,创造新自立国”,二、“决定不认满洲政府有统治清国之权”,三、“请光绪帝复辟”。

张园“国会”召开之后,自立军五路人马分头布置,确定七月十五日在汉口、汉阳、安徽、江西、湖南等地同时起事。结果由于康有为的海外汇款迟迟未到而一再延期于二十九日。

清政府听到风声,沿长江戒严。湖广总督张之洞对于唐才常的活动早有所闻。唐才常也算是他的门生。后有理发师向都司告密,张之洞派兵搜索。七月二十七日晚,汉口总机关被破获,唐才常与林圭、傅慈祥、田邦璇等12人被捕。张之洞特派郑孝胥去审问,唐才常说:“此才常所为,勤王事,酬死友,今请速杀!”并狱中题诗“剩好头颅酬故友,无损面目见群魔”。

于七月二十八日夜被杀于武昌大朝街紫阳湖畔,临刑前有诗“七尺微躯酬故友,一腔热血溅荒丘。”同难者共十一人,唐才常首级悬在汉阳门。自立军起事失败。


如何评价唐才常

一、历史评价

对唐才常的评价历来有三种:

1、认为他始终是个改良派,在戊戌维新时期是进步的,在自立军事件中成了改良道路的殉葬品。

2、认为他原属改良派左翼,戊戌变法失败后,徘徊于保皇与革命之间,宗旨自相矛盾。

3、认为戊戌政变后,他逐渐从改良转向革命,他领导的自立军起义不是改良主义的尾声,而是革命的起点。

二、学术界评价

唐才常是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在学术界却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近二十年来有关唐才常研究论文中,对其思想方面的研究。论述有关唐才常的史学思想。

蔡克骄论述了有关唐才常的中西比较史学以及在当时进行史学比较的目的。

他认为:唐才常在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争取士大夫的支持,热衷于宣传托古改制时,他已试图自觉地运用史学比较的方法,倡导人们学习西方。

“唐才常的史学经世思想强烈,他进行历史比较的目的是要以史为鉴,为现实的政治斗争服务。因此,他把比较的重点放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最实质问题上。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的八大耻辱:一部中华民族屡遭侵略的耻辱史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对一个国家来说,一个重大的打击或是一次比较大的失败,都可以归纳为耻辱的一页。在中国近5000年的历史岁月中,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先进的国家。但与此同时,耻辱也时刻伴随着我们。大部分的耻辱事件,都是由于外敌入侵导致的,但还有一部分,则是中国人自身内斗的恶果。透过这些惨烈的历史,我们能从中得出历史

  • 中国历史八大饭局:除了鸿门宴 你还知道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饭桌文化并不只是美食与美酒的交流,更是人与人之间的较量。政治家在饭桌上改变的历史,名人志士也在饭局上书写传奇。今天为您盘点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八大饭局,以飨读者。中国历史八大饭局之一:鸿门宴——杀机四伏的饭局公元前206年刘邦先入关灭秦,进驻在咸阳,并派兵把守函谷关,以对抗项羽西进。项羽率

  • 中国5000年历史都逃不出的九大定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的发展,如同陀螺的运动,不停地旋转,一圈又一圈,周而复始。在这种周期性的运动中,有某种恒定的东西,始终保持不变。杜牧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后人复哀后人”,不正好反映了中国历史在变中保持不变的特点吗?这是一种规律,有人称之为历史定律。接下来,本

  • 国共签了双十协定最后还是爆发内战 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双十协定》的内容:1、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以对话方式解决一切争端。2、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彻底实行三民主义。3、迅速结束训政,实施宪政。4、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对国民大会及其他问题进行商讨后再作决定,制定新宪法。5、中国共产党承认蒋介石及南京国民政府对中

  • 三国故事草船借箭 诸葛亮凭什么能搞到十万支箭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

  • 中国历史上的六大改革家 成就最大的反而死的最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的各个朝代,当国家面临种种危机时,都会有敢为人先的有识之士挺身而出,至个人安危于不顾,锐意改革,兴利除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发展。但是,他们大多没有好下场,有的被免职,有的被死后清算,有的甚至死的很惨。下面就为大家盘点中国历史上六位最伟大的改革家,以及他们的结局。中国历史六大改革家之

  • 在香港 警察竟然有那么多的称呼 真的长知识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香港警察队有160余年的长久历史,由1842年英国人占据到1997年回归后,普通市民对“警察”有很多俗称,另外在“警队”内使用的“行语”,亦有“警察”长久以来的“敌人”犯罪份子以及黑社会人物的次文化,特别在进行犯罪活动时对于“警察”更是有“暗语”,以下是一些次文化“产品”的罗列:(1)“皇气”-对警

  • 大足教案始末:早义和团两年提出“顺清灭洋”口号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足教案简介光绪十二年(1886),重庆大足县民众因不堪外国传教士肆虐,拆毁龙水镇、三驱场、万古场等地的教堂。光绪十三年(1887),又将重建的龙水镇教堂夷为平地。但教士又纠工重建,并扩展地基,加厚围墙。光绪十六年(1890),教堂重修竣工,适值当地传统的灵官庙会会期临近,教士彭若瑟胁迫知县发布告示

  • 作为明英宗复辟的功臣 太监曹吉祥为何满门被诛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曹吉祥简介曹吉祥(?-1461年),永平滦州人。明代权宦。曾隶属于王振门下,参与出征兀良哈。1452年,参与分管京营,累官至司设监太监。后来又与大将石亨等密谋,率兵迎明英宗复辟。天顺初年,奉命总督三大营。1461年,曹吉祥的嗣子曹钦举兵叛乱,曹吉祥被英宗设计逮捕,事后被磔刑处死。曹吉祥生平经历一、略

  • 中国历史上五大奇才:鬼谷子排第二 第一名已成仙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历史中,出现过很多各具才能的历史人物。他们有的天分极好,文采惊人;有的雄才大略,志向远大。在这些不同寻常的历史人物中,总会有一些奇才,他们的故事令人难以忘记,他们的出色才能令人惊叹!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他们就像是高高在上的神仙一样神秘莫测、高不可攀。中国历史五大奇才之五、姜子牙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