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真的存在杨五郎还是传说 最后的结局还是挺惨的

历史上真的存在杨五郎还是传说 最后的结局还是挺惨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358 更新时间:2024/2/7 6:21:36

北宋雍熙三年(公元983年),宋太宗亲征辽国,下令三大主力军——杨家军(主帅杨 业)、潘家军(主帅潘仁美)、呼家军(主帅呼延赞)随驾出征。杨家军为前部先锋,潘家军为中军保驾,呼家军在后接应、供应粮草。

到了五台山,杨业率七子上山拜佛,以求平安。方丈智聪禅师得道高深,见杨业以天下为已任,极为感动,不忍杨家遭受灭顶之灾,却又不敢道破天机,便劝杨业解甲归田。老令公叹道:“杨业并非贪功好战之人,只因辽兵屡犯边疆,不单我大宋子民,就是辽国百姓也是深受其害。

杨业唯有以战止战,逼迫辽国退兵,为天下百姓谋福祉。若宋辽两国平息干戈,友好往来,我杨业定解甲归隐,不问功名利禄。”智聪禅师道:“我有一言,留给将军——金沙滩双龙会;七子去六子回,” 老令公以为会有个儿子回不来,便请智聪禅师解说,禅师摇头不答,老令公也不勉强,逐率七子下山出征。

杨家军作为主力先锋,所向披靡,辽兵节节败退。辽国萧太后为鼓励士气,亲临幽州前线,与宋军对峙。萧太后见杨家军作战勇猛,辽兵屡次攻打北宋都为其所败,杨家众将更是各个武艺高强,辽国上将萧天佐、萧天佑、韩延寿耶律休哥、耶律斜珍等都不是杨业的对手。于是萧太后想出“以退为进”的计策,借口谈判,请宋帝赴金沙滩商议,想诱出宋帝与杨家军,布下天罗地网,准备一举擒下宋帝与杨家将。

杨业识破诡计,因长子杨延平长得与皇帝相象,便向太宗建议由延平穿上皇袍,假装皇帝与辽国萧太后谈判。奸臣潘仁美却极力劝阻,说有损国体。最后在杨业的力谏下,太宗同意由杨延平代替自己,率军远赴金沙滩。而萧太后也命天庆王代替自己,率领辽国精兵赴金沙滩,积极备战。

金沙滩上,宋辽两军对峙,杀机四伏。谈判过程中,天庆王看出皇帝是杨延平假扮的,计策已被天庆王识破,逐下令开战。杨业沉着应战,命杨家军分成三路杀进。左路由大郎延平、二郎延定、三郎延辉率领;中路由杨业、六郎延昭、七郎延嗣率领;右路由四郎延朗、五郎延德率领。

杨家军奋力抗敌,从已时战到巳时,突然辽军剧增,将杨家将三路人马分而围之,使其左右前后不得相顾。杨业发现敌情有变,于是发令左右两路向外突围,同时派七郎延嗣冲出重围,找主帅潘仁美,搬救兵求援。

中路军在激战中被辽兵冲散,杨业且战且退,战至午时。当退至陈家谷时,余部只 剩下百十人,仍不见援兵。杨业以死相抗,最终全军覆没,老令公不想被捕受辱,一头撞死在李陵墓前。

七郎杨延嗣回到宋军大本营,请潘仁美搬救兵求援。潘仁美痛恨杨家,不肯发救兵,更恨七郎曾在擂台上将其子潘豹打死,于是假意好言款待,将七郎灌醉后绑在芭蕉树上,命军士万箭齐发,七郎被乱箭穿心而死。

六郎杨延昭在乱军中反复冲杀,寻找父兄,终因辽兵甚众,只好退出金沙滩,派兵打探,等待消息。原来“七子去六子回”并非有六人归还,而是只有第六子杨延昭一个人脱险。后来潘仁美追究杨家军战败之罪,欲杀六郎。六郎在部下的保护下回到天波府,在家中“诈死”,假设灵堂,自己住在幕中由家人每天送饭,后被天官寇准发现请回家中。后人为杨家鸣不平,就将这一故事编成《寇准背靴》的戏剧在民间广为流传至今。

左路军的大郎杨延平见天庆王在山上坐观杨家军困兽之斗,旁若无人谈笑风生,大怒,提弓拉弦,一箭射死天庆王。惹恼了辽兵,被乱枪挑死。二郎因为救兄心切,被辽兵砍去马脚,自己掀翻战场,被千军的乱马蹂踏至死。三郎逃跑到芦苇不到一里时,被芦苇草内的长钩套索,把延安的马绊倒,延安倾倒离开马鞍,此时被辽兵杀害。

右路的四郎杨延朗冲出重围,半路又遇到辽将韩延寿、耶律奇率精兵四下围绕,部下全部阵亡,四郎只身被捕。而五郎延德只剩单枪匹马,后面喊声不绝,辽兵乘虚赶来,延德想到当日到五台山拜佛时,智聪禅师曾留给自己一个小盒子,吩咐自己遇难则开,于是从怀中掏出盒子,只见里面装着剃刀一把,度牒半纸。延德会其意,卸下战甲、头盔,挂于树上,用剃刀剃光头发,轻身走往五台山去了。

五郎上了五台山后,智聪禅师和他大谈佛经,并说杨家虽有功于社稷,但在战场上杀戮太重,以至遭受灭顶之灾。劝五郎全心修佛,减轻罪孽。于是五郎从此出家,潜心修佛,为免一 身武艺失传,便将杨家棍、杨家刀、杨家三十六路梨花枪等杨家传统武术传于杨家子弟。在此基础上杨五郎还发展了其他的僧人也加入,也为五台山培养了一批护院武僧。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才常:立志扭转乾坤,却率先死在黑暗里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才常是浏阳哪里人唐才常(1867—1900),字伯平,号佛尘,汉族,湖南浏阳人,清末维新派领袖。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贡生,与谭嗣同时称长沙时务学堂教习中的“浏阳二杰”,戊戌政变后,去日本、南洋集资,回沪后创“自立会”,旋于汉口谋发动自立军起义,事泄被捕就义。有《唐才常集》。唐才常的政治

  • 中国历史上的八大耻辱:一部中华民族屡遭侵略的耻辱史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对一个国家来说,一个重大的打击或是一次比较大的失败,都可以归纳为耻辱的一页。在中国近5000年的历史岁月中,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先进的国家。但与此同时,耻辱也时刻伴随着我们。大部分的耻辱事件,都是由于外敌入侵导致的,但还有一部分,则是中国人自身内斗的恶果。透过这些惨烈的历史,我们能从中得出历史

  • 中国历史八大饭局:除了鸿门宴 你还知道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饭桌文化并不只是美食与美酒的交流,更是人与人之间的较量。政治家在饭桌上改变的历史,名人志士也在饭局上书写传奇。今天为您盘点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八大饭局,以飨读者。中国历史八大饭局之一:鸿门宴——杀机四伏的饭局公元前206年刘邦先入关灭秦,进驻在咸阳,并派兵把守函谷关,以对抗项羽西进。项羽率

  • 中国5000年历史都逃不出的九大定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的发展,如同陀螺的运动,不停地旋转,一圈又一圈,周而复始。在这种周期性的运动中,有某种恒定的东西,始终保持不变。杜牧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后人复哀后人”,不正好反映了中国历史在变中保持不变的特点吗?这是一种规律,有人称之为历史定律。接下来,本

  • 国共签了双十协定最后还是爆发内战 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双十协定》的内容:1、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以对话方式解决一切争端。2、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彻底实行三民主义。3、迅速结束训政,实施宪政。4、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对国民大会及其他问题进行商讨后再作决定,制定新宪法。5、中国共产党承认蒋介石及南京国民政府对中

  • 三国故事草船借箭 诸葛亮凭什么能搞到十万支箭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

  • 中国历史上的六大改革家 成就最大的反而死的最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的各个朝代,当国家面临种种危机时,都会有敢为人先的有识之士挺身而出,至个人安危于不顾,锐意改革,兴利除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发展。但是,他们大多没有好下场,有的被免职,有的被死后清算,有的甚至死的很惨。下面就为大家盘点中国历史上六位最伟大的改革家,以及他们的结局。中国历史六大改革家之

  • 在香港 警察竟然有那么多的称呼 真的长知识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香港警察队有160余年的长久历史,由1842年英国人占据到1997年回归后,普通市民对“警察”有很多俗称,另外在“警队”内使用的“行语”,亦有“警察”长久以来的“敌人”犯罪份子以及黑社会人物的次文化,特别在进行犯罪活动时对于“警察”更是有“暗语”,以下是一些次文化“产品”的罗列:(1)“皇气”-对警

  • 大足教案始末:早义和团两年提出“顺清灭洋”口号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足教案简介光绪十二年(1886),重庆大足县民众因不堪外国传教士肆虐,拆毁龙水镇、三驱场、万古场等地的教堂。光绪十三年(1887),又将重建的龙水镇教堂夷为平地。但教士又纠工重建,并扩展地基,加厚围墙。光绪十六年(1890),教堂重修竣工,适值当地传统的灵官庙会会期临近,教士彭若瑟胁迫知县发布告示

  • 作为明英宗复辟的功臣 太监曹吉祥为何满门被诛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曹吉祥简介曹吉祥(?-1461年),永平滦州人。明代权宦。曾隶属于王振门下,参与出征兀良哈。1452年,参与分管京营,累官至司设监太监。后来又与大将石亨等密谋,率兵迎明英宗复辟。天顺初年,奉命总督三大营。1461年,曹吉祥的嗣子曹钦举兵叛乱,曹吉祥被英宗设计逮捕,事后被磔刑处死。曹吉祥生平经历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