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没有神风元朝还打得过日本吗

如果没有神风元朝还打得过日本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937 更新时间:2024/1/26 5:20:01

元朝世祖忽必烈两征日本,两次遭遇被日本称为“神风”的台风袭击,船毁人亡。最终导致元军两次东征铩羽而归,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识。由此就产生了这样一个推测:假如没有遇到两次台风,历史上的元军真的能征服日本吗?

从史料上看,元军当时已经在日本登陆,而日军也不是望风而逃,而是集结了四万重兵,严阵以待。双方见面,自然也没什么客套。但对元军骑兵不利的是登陆地点多山,地形比较狭窄,不利于骑兵部队展开。所以,蒙古铁骑的威力难以全面施展开。

而日军是东道主,对地形熟悉,所以能从容对敌,而且日军是有备而来,趁元军立足未稳,就展开偷袭,烧毁了一些元军战舰。但元军自然不会把这些小损失放在心上。双方一连交战了三天,都没有能打开局面,战局陷入了胶着状态,谁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打败对方。

日本镰仓幕府调集部分正规军迎战,九州沿海各藩也紧急组织武士和民兵参战。惨烈的战斗进行了二十多天,军折损大半后退回海滩依托回回炮防守。至此元军伤亡惨重,败局已不可避免,由于箭和粮用尽,无法继续守住阵地,元军只得登船撤退。

在后撤不久,元军就遭遇了风暴,战船全部被毁,士兵损失达十几万,这仗自然就不能再打下去,只有撤回。后来的历史都记载认为,元军的失败是遭遇了风暴。

实际上看,元军虽然因为风暴损失很大,但撤军的原因却不是因为风暴。当时一些将领都认为虽然风暴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但现在已经登录了,而且战舰被毁,没有退路,大可学韩信背水一战来鼓舞士气,一举灭掉日本。

只不过主将认为现在士兵疲惫,再打下去,对元军不利,因此就下令退兵。

第二次蒙古入侵日本是在公元1281年。忽必烈统一中国之后,便着手准备第二次入侵日本。元帝国庞大的远征军从江浙和朝鲜同时出发。

此次出征的军容更为壮观,共有大小船舶近五千艘,军队约二十万,其中蒙古人四万五千,高丽人五万多,汉人约十万,其中汉人大半为新附军(收编的南军),远征军中蒙古人自然是作战的中坚力量。

六月上旬,元军开始登陆作战,登陆地点九龙山距上次战争主力部队登陆的地点不远。这次远征军遇到了更顽强的抵抗,高丽军统帅洪茶丘被俘杀,几名蒙古高级指挥官也相继阵亡。激烈的战斗持续了一个多月,远征军的损失已超过三分之一。

由于日本沿海滩构筑了一道坚固的石墙,元军屡屡进攻始终无法突破。到七月下旬,元军的粮草和箭已基本告罄,以元军的撤退收场。

跨海作战保密不严。两次入侵日本都不是突然袭击,攻其不备,而是日本事先都得到可靠消息,作了充分的迎战准备。特别是第二次入侵,日本人严密侦视了元帝国的动,对蒙古来袭做了充分的战争准备。

天公不作美,飓风帮了日本的忙,日本人将之称为“神风”。两次入侵日本都遭到猛烈的飓风袭击,损失惨重。

公元1281年第二次侵日时的8月1日,太平洋上突然刮起了猛烈的飓风,风暴持续四天,元军南方舰队的舰船基本被毁,北方舰队的舰船也损失大半。

这种持久战,显然有利于地利人和具备的当地人,而不利于由少量蒙古人驱使高丽人和南宋降兵乌合而成的远征军。参考同一时期忽必烈的元军在安南地区历经苦斗最终不得不退出的遭遇,原载海外不给更加困难的元朝征日大军,结果不会比征安南的元军更好。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汉高祖的八个儿子:除了两位都下场挺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班固《汉书》中总结汉高祖儿子的结局:高祖八子,二帝六王,三赵不辜,淮厉自亡,燕灵绝嗣,齐悼特昌。刘邦有八个儿子。其中老二刘盈,老四刘恒先后称帝。其他六位封为诸侯王。其中三任赵王无辜而死,淮南厉王自取灭亡,燕灵王绝嗣封国被除,只有齐悼惠王兴旺。刘邦庶长子齐悼惠王刘肥汉惠帝刘盈异母兄,其母曹氏是汉高祖情

  • 刘邦的军事能力有多出色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邦(公元前256年12月28日—公元前195年6月1日),字季,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苏徐州丰县中阳里街道)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论改变命运的力度和幅度,刘邦同学可是前

  • 汉惠帝刘盈到底因为什么不能治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惠帝刘盈16岁的时候刘邦病重,自知不久于人世,于是就想换立太子刘盈。但因刘盈的母后吕雉为人刚毅,采用了张良的计策,以闻名遐迩的贤人商山四皓辅佐太子刘盈,使得高祖的想法未能实现。刘邦让戚夫人跳楚舞,自己则借着酒意击筑高歌,高祖作歌劝慰戚夫人,以说明无力更换太子刘盈的道理。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

  • 汉惠帝刘盈真的没有后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惠帝刘盈(公元前210年―公元前188年9月26日),汉高祖刘邦与吕后之子,西汉第二位皇帝。十六岁时便继承皇位。公元前188年,在位七年的汉惠帝去世,时年二十三岁,谥号孝惠皇帝,葬于安陵。刘盈有六个儿子:前少帝刘恭、淮阳王刘疆、常山王刘不疑、襄城侯刘弘(原名刘山,曾用名刘义,后改封常山王)、轵侯刘

  • 西汉名相张苍的漫长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张苍(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52年),河南郡阳武县(今河南原阳县富宁集乡张大夫寨村)人。西汉初期丞相、历算学家。张苍早年在荀子门下学习,与李斯、韩非等师出同门。在秦朝时,他曾担任过御史,掌管宫中的各种文书档案。后来因为犯罪,便逃跑回家了。等到沛公攻城略地经过阳武的时候,张苍就以宾客的身份跟随沛公攻

  • 汉文帝刘恒故意纵容杀死弟弟淮南王刘长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文帝刘恒和淮南王刘长是吕后死后仅存的刘邦儿子,按照道理,兄弟八个就剩俩,刘长应该做一个逍遥王爷,可是为什么最终绝食而死。刘恒登基后,对他的这个唯一在世的弟弟关爱有加。刘长呢,也不见外,开口“大兄”闭口“大兄”,亲热得很。在民间这么叫就是亲热,兄弟情深,可是他们哥俩不一样,是君臣关系,这么称呼实际上

  • 沧桑经历600多年的故宫都经历了怎么样的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

  • 古代丝绸之路从何时开始经历了几大阶段 来普及下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丝绸之路一共经历过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公元前1世纪以前上古时期。在公元前15世纪左右,中国商人就已经出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购买产自现新疆地区的和田玉石,同时出售海贝等沿海特产,同中亚地区进行小规模贸易往来。公元前13世纪,中国就已经开始和西域乃至更远的地区进行商贸往来。第二个阶段,公元前1世纪

  • 历史上的三武一宗灭佛:宗教威胁到了帝王的统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三宗武帝灭佛事件北周武帝灭佛运动确立了沙门必须尊重皇权的政治的原则,断绝了佛教寺院与平民政府分权抗议,发展成为政教合一政权的可能,确立了中国皇朝政教分离的传统,使中国在此后近一千年的时间里得以在国家制度上保持了相对于其他地区的优势。在周武帝废佛以后,部份僧侣混迹民间,或逃匿山林,另有部份僧人则

  • 历史上真的存在杨五郎还是传说 最后的结局还是挺惨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宋雍熙三年(公元983年),宋太宗亲征辽国,下令三大主力军——杨家军(主帅杨 业)、潘家军(主帅潘仁美)、呼家军(主帅呼延赞)随驾出征。杨家军为前部先锋,潘家军为中军保驾,呼家军在后接应、供应粮草。到了五台山,杨业率七子上山拜佛,以求平安。方丈智聪禅师得道高深,见杨业以天下为已任,极为感动,不忍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