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玉真公主是谁?玉真公主与李白的关系是怎样的?

玉真公主是谁?玉真公主与李白的关系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039 更新时间:2024/2/17 7:51:12

李白作为历史上最为著名的诗人,一提到他,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诗作,李白的诗的确是独一无二,但其实李白还有一段情感故事鲜有人知,而且这段故事还是和唐玄宗的一个妹妹,玉真公主玉真公主是谁?玉真公主与李白的关系是怎样的?玉真公主究竟和李白之间发生过什么故事,而在这段故事当中,还有另外一个主角,同样也是一位大名鼎鼎的诗人,王维

玉真公主是谁?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公主金尊玉贵,是皇家捧在手心里长大的瑰宝,即使是被身为皇帝的父亲为了政治目的许配下嫁,也是有驸马的。强横如太平,先后嫁给薛绍武攸暨,将门红颜平阳昭公主有驸马柴绍,更不用提因为与丈夫的欢喜冤家口角一场而衍生成经典戏剧《醉打金枝》的升平公主。可就在社会风气较为开放的唐朝,也有公主选择终身不嫁,她们的生命里或许出现过各种各样的优异男性,但最终他们也只是在朋友关系上止步不前,哪怕是遇上诗仙李白一样才华横溢的男子,玉真公主也依旧选择在一个人的寂寞里看一场属于自己的雪月风花。

玉真公主是唐睿宗的女儿,后世闻名的唐玄宗李隆基是和玉真公主同母的兄弟,众所周知,李隆基除了与杨贵妃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在早期的政治与文化领域也是有自己独特见解的,梨园的创设就与这位多才多艺的皇帝分不开关系。作为李隆基的同母胞妹,由于时代久远,玉真公主虽无太多流传于世的文学作品,但她与“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等等一大批文人墨客都有很好的交往。文人节高,尤其是高傲如李白,轻狂一世,高力士也要为之捧靴,杨贵妃尚要为其研磨书墨,但李白一生都与玉真公主有着良好尊重的诗友关系,由此也可以看到,玉真公主也是胸有丘壑的女性。

玉真公主身份尊贵但是却选择了出家为女道士,玉真公主的出家并不是像很多在红尘中经历了一番之后幡然醒悟看破红尘的女性,她是在很年轻的时候就选择放弃俗世的牵绊,舍弃红尘,选择青灯道观。但也因为身在道门,不能用俗世的规则去约束她,她得以在道法文化研习中与各界名流交往。

说起玉真公主结交的文人,李白是绝对不能忘却的。这位笔墨千金的大文豪曾经为玉真公主写诗,做赋。李白当年为烈火烹油鲜花着锦被唐玄宗千宠万爱的杨贵妃写诗,也得依照诗仙的脾气,饮足酒给足面子才肯下笔。而身在道观的玉真公主,虽有公主身份,但毕竟与红尘割裂权势必然不如盛宠时的杨玉环,而李白在诗作中极力称赞玉真公主的气韵与华彩,将她比作天上神仙,绝不仅仅是“花想容”这样简单。

玉真公主与李白的关系是怎样的?

李白和玉真公主又是怎么结识的呢?玉真公主出家为女道士,而恰好李白一生以道为名,对道家的钻研十分精深,两人不及及是泛泛之交,而是有很深的理念上的认同感的,这就不难想象,为何李白疏狂却肯为玉真公主大书特书。而玉真公主也为能认识李白这样同样在道家钻研甚为精深,彼此交流也十分投契,都有卓远胸怀和自由抱负的男子而高兴。她一反往常不与权贵结交的习惯。为了使李白的才华能够被更多人赏识,她带着李白的诗作和诸多贵族交流,并将李白的文采见地向她的皇帝哥哥唐玄宗积极传播。原因无他,这个男子实在太过优异,而除了优异,他在思想与心胸中流露出的宏图见地更让她倾慕,这样一个男子就应该如同日月高悬,瞩目的才华应该得到世人的膜拜,而不仅仅是在诗酒唱和中消磨。

很快在玉真公主的活动之下,李白的才华得以在长安城绽放出应有的光华,而不是“斯人独憔悴”的籍籍无名。唐玄宗更是亲诏李白入宫,亲自与李白交谈。按理说,这样好的时机,这样好的人,玉真公主很容易“凡心偶炽”与李白这样洒然如仙的男子有一些情感纠葛,或是干脆,像当时很多托名不嫁的女道士一样,脱离道籍,与男子结婚。可是终其一生,玉真公主或许真的与李白有过“恋人未满”,但也只是止步于未满了。

这样好的年华,这样好的男子,这样诚挚的倾慕,为何玉真公主依旧托庇于道观呢?这就要说到玉真公主的身世了。玉真公主与李隆基都出生于武则天时期,他们的父亲唐睿宗虽然是武则天最小最宠爱的儿子,但政治手腕酷厉的武则天怎么会因为儿子就放松自己的统治呢?面对长大了,参政了,因为李姓而可能威胁到自己武周统治的儿子李旦,她十分防范。武则天身边的侍女因为喜欢李旦而求爱不成,就向武则天诬告李旦的妻子在家诅咒武则天。这样的诬告其实是没有证据的,但是武则天对儿子以及儿子的势力很担忧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杀鸡儆猴震慑儿子,武则天把李旦的妻子诏入宫中秘密杀害。而这位李旦的妻子就是唐玄宗与玉真公主的母亲。

从小在这样危机四伏,人与人亲情的叛变中成长,而后又经历唐中宗事情的动乱,父亲唐睿宗即位后姑姑太平公主的动乱,玉真公主虽然金尊玉贵但面对这样亲人间的倾轧早已对人世俗世间的家庭组合失去信心,她可以为一个男子付出,为一个男子倾倒,但在婚姻家庭这一面上,却在少年时的晦暗里选择抱定独身主义的观点,纵然李白文采卓著,彼此间惺惺相惜,但终究玉真公主没有踏出她心中的“道观”。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得不到俗世的结合,玉真公主更加在文化与道法领域上徜徉其间,在封建时代,固守了一人一世一人全的故事,终其一生未嫁。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西周的灭亡全是褒姒一人之过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

    说到周幽王其实大家也知道和他非常接近的一个东西就是“烽火戏诸侯”了,其实大家也知道西周的灭亡其实就是周幽王一手造成的,但是其实更多的时候有人说是褒姒这个女人来背黑锅了,那么这话要怎么说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了!褒姒因为烽火戏诸侯而闻名天下,也因此得到了一

  • 苏妲己姓什么?真实历史妲己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

    苏妲己姓什么先秦女子的称谓蕴含着重要的信息,前缀为氏,后缀乃姓。“苏妲己”这个称谓反映的是:苏氏己姓的女子。《国语》韦昭注“有苏,己姓之国。妲己,其女也。”有苏氏的“己”姓,在金文中写作&ldqu

  • 秦始皇是谁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

    秦始皇是秦庄襄王嬴异人和赵姬的儿子。关于秦始皇嬴政的身世之谜,是后世争论的焦点。一些野史中猜测嬴政是赵姬跟吕不韦所生的孩子,但是猜测终归是猜测罢了,正史中秦始皇真正的父亲只有一个,那就是嬴异人。千古一帝秦始皇,当初横扫六国,建立了第一个大一统的国家,他在历史上的功绩固然是不可磨灭的。然而身世之谜却让

  • 年希尧是谁?年希尧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

    年希尧是谁?是年羹尧的哥哥,说到年羹尧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年羹尧是中国历史上很著名的一个人物,但是说到年希尧应该就很多人都不怎么了解,年希尧是谁?年希尧是怎么死的?说到清朝名将,在雍正朝大放异彩的年羹尧绝对算一个,可惜他权势过大,遭到雍正的忌惮,最终落得个惨死的结局。年羹尧祖上曾是明朝的六朝名臣年

  • 芈月是秦始皇的什么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

    宣太后芈月是秦始皇的高祖母(秦始皇的爷爷的奶奶)。中间隔着爸爸,爷爷,太爷爷,但是中间这几位基本是走过场,芈月死后仅仅十八年,秦始皇就登基了,也算是前后衔接,助力秦国统一天下。芈月为秦国相穰侯魏冉之异父姊、后为秦惠文王妃,生子秦昭襄王。惠文王死后,由惠文王后所生的秦武王即位。武王在位三年薨逝,之后兄

  • 嘉靖大地震死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

    嘉靖大地震在《明史》记载是死了83万人,不过这个数据极具争议,因为这个死亡人数包含了逃荒人口、饥荒、疾病、统计失误。考虑到人数统计差异、之前因其他灾害外迁人口被统计在内等因素,据估算实际死亡人数可能在45万以内。明朝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夜半,也就是公元1556年1月23日午夜,汾渭谷地发生了一次

  • 孔门七十二贤人排名表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

    孔子有几千名弟子,其中声名显赫的有72位,被称为“孔门七十二贤”。孔子的72位贤徒中最受认可的是颜回,后人尊称他为“复圣颜子”。孔门七十二贤排名颜回、闵损、冉耕、冉雍、冉求、仲由、宰予、端沐赐、言偃、卜商、颛孙师、曾参、澹台灭明、宓不齐、原宪、公冶长、南宫括、公皙哀、曾蒧(dian三声)、颜无繇、商

  • 靳辅是汉人还是满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

    靳辅是汉族人。靳辅于1633年(明崇祯六年)出生在辽阳州(今辽宁辽阳),隶汉军镶黄旗,其祖先原为山东济南府历城县人,其始祖于明初以百户从军戍辽阳,并落户此地。靳辅从小知书达理,9岁不幸丧母时执礼如成人;13岁随父入关。顺治六年(1649年),16岁的他就入朝做了文官,到25岁时,因工作出色改任内阁中

  • 陈潢历史结局如何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

    在历史上陈潢在被授予佥事道衔的第二年,即康熙二十七年(1688),就被人以“攘夺民田,妄称屯垦”的罪名参劾而遭撤职了,不久,病死于北京。陈潢(1637—1688),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是清初治河专家。年轻时攻读农田水利书籍,精研治理黄河之学。著有《河防述言》、《河防摘要》。康熙十六年,河道总督靳辅

  • 历史上究竟是谁策划炸死张作霖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

    说到张作霖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也有可能还不知道,张作霖是张学良的父亲,同时还参加过甲午中日战争,可以说,功劳还是很多的,关于张作霖的死也有很多人议论纷纷,有不少的人在说张作霖到底是被谁炸死的呢?这是一场有预谋的谋杀吗?小编也是在网上做了一番整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1924年,张作霖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