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姚启圣为何不得康熙信任,姚启圣是个怎样的人?

姚启圣为何不得康熙信任,姚启圣是个怎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932 更新时间:2024/1/15 11:06:31

圣为何不得康熙信任 一生“三起三落”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有许多为了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而奉献自己毕生精力的人。他们身为高官,忧心国家,在君王圣明、政治清明的年代,他们大有作为,为国家兴旺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君王昏庸、奸臣当道的年代,他们以诤言力谏,从不屈服于强权;在国家统一、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他们挺身而出,为文官则出谋划策,为武官则上阵杀敌,保国平安。这些人,往往都具有相同的特质,他们学识丰富,为官清廉,具有常人所没有的远见卓识。清朝康熙年间的兵部尚书、福建总督姚启圣就是这样一个人。

姚启圣生于浙江会稽,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天赋,同时又充满正义感。有一次在浙江萧山游玩,遇见两名歹人强抢民女,姚启圣抽刀就把歹人杀了,把民女放走了。康熙二年,姚启圣参加乡试,由于他学识渊博,在乡试中获得了第一名,被任命为广东香山知县。

在执政香山期间,姚启圣偷开海禁,同外商做生意,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物资,同时也为朝廷贡献赋税。清朝前期有着严厉的海禁政策,官员开海禁有可能被罢官入狱,甚至杀头。年轻的香山知县姚启圣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开海禁,他的胆识,从这时候开始得以体现。

擅开海禁得罪了朝廷,姚启圣被罢官了,但是被罢官之后的姚启圣也没有消沉下去,他利用自己在经商方面的天赋,在广东经商为生,并且大有起色,积累了几十万两白银的财富。康熙十三年,耿精忠起兵反叛,姚启圣带着自己的儿子成为了平叛的将领,他带着自己募集来的士卒,英勇杀敌,屡立战功。后来耿精忠进入福建,盘踞福州。

姚启圣为了平民免受战乱之苦,决定自己去劝降耿精忠。当时耿精忠已经知道自己穷途末路,但是害怕朝廷官员没有信用,所以也不敢投降。姚启圣只身进入福州城,面见耿精忠,对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劝降了耿精忠,立下大功。清朝感激姚启圣所立下的功劳,升任他为福建布政使。

担任福建布政使期间,姚启圣就已经开始谋划着为收复台湾做准备。这时候,郑成功的儿子郑经占领着泉州、漳州一带,使得百姓不得安宁,而吴三桂的大将韩大任带领着部下,准备投奔郑经。姚启圣这时候又充分发挥了他的口才,再次只身进入韩大任军营,劝降了韩大任,让韩率部成为了他的亲兵,防止了泉州、漳州郑经势力扩大,为之后的统一扫清障碍。

清朝康熙皇帝谋划着收复台湾,于是他任命姚启圣为福建总督,统领福建事宜,为收复台湾做前期准备。姚启圣上任之后,马上就思考着,收复台湾需要哪些条件,现在有哪些优势哪些劣势。想要收复台湾,靠那些八旗子弟兵肯定不行,他们已经烂透了,根本就没有作战能力,但是他们迷恋于江南的优越生活,肯定不会主动迁走。姚启圣上书朝廷,请求迁走这些八旗兵。这些满清子弟兵迁走之前,为了报复,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姚启圣自己出资送给康清王礼物,请求他下令,但凡有扰民者,一律杀无赦。他自己又花巨资,赎回了以前那些被掳走的老百姓,并且出钱给他们买田建房。

收复台湾的第二步,就是要有一个熟悉水战的将领。这时候,姚启圣想到施琅,这位当年在他手中求学的台湾将领。姚启圣利用郑经对施琅的不信任,力劝施琅为朝廷效力,最后施琅同意了。姚启圣向朝廷举荐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带领福建水师,练习水上操法。接下来就是要切断台湾的供给链,这时候,就要实施海禁,禁止沿海居民向台湾提供支援。他下令,沿海居民,向内陆迁徙,放弃海边的良田渔船,同时送田免税,对居民加以补偿,切断了台湾的供给链。

收复台湾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时候郑经杀害了在台湾的施琅家人,水师提督施琅报仇心切,也想早日收复台湾。由于对台作战需要有合适的季风,所以迟迟不能出兵,朝廷与水师都非常着急。后来季风到来,施琅率领福建水师与台湾水师分别作战于澎湖、台湾本岛,都获得了胜利,终于收复了台湾。收复台湾是旷古奇功,康熙皇帝问姚启圣想要什么奖赏,姚启圣只要求皇帝把一些珍惜书籍赠送给他,并且主动辞官不做,这也避免了历史上出现很多次的“功高震主”而导致最后下场悲凉的状况。

姚启圣的人生起起伏伏,一生经历“三起三落”。由于他个性耿直,直言不讳,与官场的气氛格格不入,曾经使得官级越来越小,从一个高官成为了一个养马官。但是由于他的个人智慧,最后成为名垂千古的官员。

他一反常态,不但不贪污受贿,还经常把自己家的钱用于朝廷事业,他在广东经商所积累的几十万两白银,在他担任福建总督期间,悉数散尽。他也非常关心家乡的建设,屡次为家乡建设出资出力,兴修水利,建设了三江匣、西江塘等水利工程,泽被后世,造福万代。姚启圣,成为了被百姓铭记在心的中国远见者。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真相,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内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上世纪70年代中美开始接触,让苏联感觉到了"重大威胁"。苏联加速拉拢越南,促使越南迅速投向苏联,并在南北统一后,立即开始了反华的举动。对内加大迫害华侨华人,对外频频骚扰我国边境,中国政府的尽力忍让进一步强化了越南的自信和野心。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于1979年初开始了对越自卫反击战。1978年11月,邓

  • 新中国十大元帅排名的由来,建国十大元帅是那十个?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开国十大元帅排名:共和国十大元帅的排名:一九五五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了军衔制。在中南海怀仁堂,毛泽东授予朱德等十人元帅军衔,十大元帅原来是这样排名的。授衔时多种因素都在起着作用,既不是纯粹的“论资排辈”,也不是简单的“论功行赏”,而是党内军内多

  • 刘子业与山阴公主姐弟乱伦,南宋皇帝刘子业做过的荒诞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比较混乱的时期,很多势力在这个时期左右着中国的命运走势。其实混乱的时期都有一两个机会,可以迅速实现统一,比如春秋时期,齐桓公和管仲完全有能力推翻周王朝而重新建立新的朝代,但是齐桓公晚年的荒淫无度彻底葬送了这种可能性,东周四分五裂的局面又延续了几百年。在南北朝时期,其实也是有这样的机会

  • 金日成几个老婆? 金日成有多少个子女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盘点金日成的恋人发妻和夫人,日成有几个妻子?金日成,原名金成柱,生于平壤郊区的万景台。朝鲜已故领袖金正日的父亲,现任领袖金正恩的祖父。从1948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起至去世一直担任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日成一共有过两任妻子,第一任妻子:金正淑;第二任妻子:金圣爱。初恋对象韩英爱韩英爱金日成的第一

  • 方孝孺到底犯了什么罪,方孝孺为什么被诛十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方孝孺被诛十族 那所谓的第十族究竟是哪些人?皇帝杀人,常常有“株连九族”之说。所谓“九族”,一般指的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其中“父族四”指:父母、兄弟、姊妹、儿子;出嫁的姑母及其儿子;出嫁的姐妹及

  • 诸葛亮借东风是真的吗,诸葛亮怎么借东风?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我看来,那年冬天发生的东南风,却无疑是诸葛亮借来的。想想看,曹操自西北而来,席卷荆襄,气焰何其汹汹!东吴才俊,向震失色,意志何其沮丧!刘备逃在夏口,朝夕不保,情势何其危急!时值寒冬,西北风肆虐,对于东吴的人民和苦难中的刘备而言,曹操何尝不是一股凌厉的西北风,令人不寒而栗?若非诸葛亮借来东南风,怎么

  • 邓丽君真正死因是什么,邓丽君各任男友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邓丽君,1953年1月29日,生于台湾省云林县褒忠乡田洋村,父亲邓枢早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14期,母亲是山东泰安市东平县人。 1949年随国民党部队 撤退台湾,邓丽君在家排行老四,上有三个兄长。至于“邓丽君”这个名字的由来,则是由于父亲邓枢听从袍泽建议,以“美丽的竹

  • 中国十大开国将军以及其排名,开国十大将军实力排行顺序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粟裕把粟裕与林彪作一比较,会发现一些很有趣的现象。粟林同庚,都是1907年出生,都在将帅中年龄靠后而排名靠前,粟裕在大将中排名第一,年龄倒数第二,林彪在元帅中排名第三,年龄最小,这就等于两人以上将的年资做出了元帅的贡献。两人都出身于地主家庭,身材矮小,敏于思而讷于言,不善人际交往,但都是公认的军

  • 杨广是否弑父杀兄,杨广“弑父淫母”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仁寿四年(公元604年)无疑是杨广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年份。这一年七月十三日,隋文帝杨坚崩逝于仁寿宫的大宝殿,终年六十四岁。大隋帝国的最高权杖终于如愿以偿地落到了杨广手上。这一年杨广三十六岁。十几年的刻苦修行终于为他换来了人世间最辉煌的报偿。然而,关于隋文帝之死,其时的长安坊间以及后世的诸多史籍却有很

  • 血祭野人山是真的吗,中国远征军血祭野人山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万将士葬身原始森林由于史迪威和罗卓英的错误判断,号称“丛林之王”的日军56师团在师团长渡边正夫中将的带领下,于东线击破远征军第6军防线,迅速直插盟军后方。1942年4月底,日军攻占远征军的后方基地、缅北重镇腊戍,5月1日攻占曼德勒。远征军全面崩溃。尽管撤退是奇耻大辱,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