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梁实秋为何被叫饭桶,创下一顿饭吃十二个馒头记录

梁实秋为何被叫饭桶,创下一顿饭吃十二个馒头记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488 更新时间:2024/2/18 1:37:36

梁实秋

众所周知,梁实秋是一位大师,是研究莎翁的权威人士,但是学家也是人啊,也有衣食住行。在吃的方面,梁实秋也堪称一位“大师”,他会吃也爱吃。

梁实秋为被叫“饭桶”

民国名士中,梁实秋可谓最善吃的一位。别看平日里举止仪态万方,风度儒雅,一举手一投足之间莫不中节而有道,私下里却对口腹之欲有着超乎人的嗜好。

作为人,吃饭穿衣乃每日“必修课”。然而仔细一想,历来人们对吃饭与穿衣的待遇却是天壤之别。在大家意识中,吃饭完全是一种生理需求,毫无审美情趣可言,即使你把菜做得香气盈室、可口诱人,也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岂能跟色彩斑斓、花样繁多的服装艺术同日而语。故吃饭是一件大俗事,上不得台面,甚至由此引申出一些略带贬义的称谓:比如某官员若身居要职却无所事事,可斥之作“尸位素餐”;某人办事不力,我们往往嘲笑其为“酒囊饭袋”;有人上班出工不出力,也可以讽刺他是“吃闲饭的”。那么吃饭真非雅事?恐怕不是,毕竟那些名人雅士也皆有嘴一,与饭为伍,不妨以民国名士梁实秋为例,看看他的饕餮生活。

民国名士中,梁实秋可谓最善吃的一位。别看他平日里举止仪态万方,风度儒雅,一举手一投足之间莫不中节而有道,私下里却对口腹之欲有着超乎常人的嗜好。早在就读清华学校时,梁就创下一顿饭吃十二个馒头、三大碗炸酱面的纪录。而这种令人咋舌又不甚光彩的“饭桶”行径,绝非因他拥有着如象巨胃,很大程度上乃是纯粹出于追求那种大快朵颐的快感。并且他还常给人说自己最羡慕长颈鹿,有那么长的一段脖颈,想象食物通过长长的颈子慢慢咽下去时“一定很舒服”。

终其一生,虽然几经颠沛流离、辗转各地,梁实秋却对“吃”情有独钟,有钱时随心所欲,挥金如土,玩命地“作”,穷困时也从不亏待自己的一张嘴,独辟蹊径,别出心裁,花小钱照样能让盘中之物活色生香。总之,梁这一辈子,除了其令人仰视的文学成就之外,其对饮食之道的造诣也罕有人能与之匹敌。别看一日三餐,人家吃出了味道,吃出了学问,吃出了境界,吃出了真谛,真不愧是“治世之饕餮,乱世之饭桶”啊!

梁实秋的年夜饭

梁实秋在《过年》中写道: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除夕要守岁,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这对于一个习于早睡的孩子是一种煎熬。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又是宫灯,又是纱灯,烛光辉煌,地上铺了芝麻秸儿,踩上去咯咯吱吱响,这一切当然有趣,可是寒风凛冽,吹得小脸儿通红,也就很不舒服。炕桌上呼卢喝雉,没有孩子的份。压岁钱不是白拿,要叩头如捣蒜。大厅上供着祖先的影像,长辈指点曰:“这是你的祖父,曾祖母,高祖父,高祖母……”虽然都是岸然道貌微露慈祥,我尚不能领略慎终追远的意义。“姑娘爱花小子要炮……”我却怕那大麻雷子、二踢脚子。别人放鞭炮,我躲在屋里捂着耳朵。每人分一包杂拌儿,哼,看那桃脯、蜜枣沾上的一层灰尘,怎好往嘴里送?年夜饭照例是特别丰盛的。大年初几不动刀,大家歇工,所以年菜事实上即是大锅菜。大锅的炖肉,加上粉丝是一味,加上蘑菇又是一味;大锅的炖鸡,加上冬笋是一味,加上番薯又是一味,都放在特大号的锅、罐子、盆子里,此后随取随吃,大概历十日不得罄,事实上是天天打扫剩菜。满缸的馒头,满缸的腌白菜,满缸的咸疙瘩,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见底。芥末堆儿、素面筋、十香菜比较地受欢迎。除夕夜,一交子时,煮饽饽端上来了。我困得低枝倒挂,哪有胃口去吃?胡乱吃两个,倒头便睡,不知东方之既白。

民国前一两年,我的祖父母相继去世,家里由我父亲领导,在家庭生活方式上作维新运动,革除了许多旧习,包括过年的仪式在内。我不再奉派出去挨门磕头拜年。我从此不再是磕头虫儿。过年不再做年菜,而致美斋定做八道大菜及若干小菜,分装四个圆笼,除日挑到家中,自己家里也购备一些新鲜菜蔬以为辅佐。一连若干天顿顿吃煮饽饽的怪事,也不再在我家出现。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嫫母怎么读,丑女嫫母资料简介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句老话,叫做“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因此在男权时代,只要是有点权利的,都会选择美女作为自己的妻子,再不济也会选一个长相还看得过去的,总之是绝对不会选长相极其丑陋的女子。不过黄帝就娶了一位极其丑陋的女子,名字叫做嫫母,接下来我们就来认识一下丑女嫫母。嫫母画像上

  • 活人俑是什么,秦始皇兵马俑里有活人俑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要说将活人制作成俑我还相信,要说兵马俑复活那我就不相信了,相信大部分人都跟小编一样不相信这样天马行空的猜想。但是看着这个消息传播的十分火热,不免也觉得奇怪,莫非兵马俑复活是真的?要说兵马俑复活的时间,小编还不得不讲过故事,这是小编在一个博客中看到的,且不管它是真是假,先来来看看吧。该博客是这样写的:

  • 梁实秋的夫人到底是谁,梁实秋妻子都叫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梁实秋夫妇梁实秋是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原配夫人程季淑(1901年1974年4月30日),祖籍安徽绩溪,1927年2月与梁实秋结婚。育有

  •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死冯胜,宋国公冯胜为何被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国公冯胜是明朝时期著名的开国将领,早年间名为国胜,冯国用的弟弟,定远人。冯胜与冯国用兄弟二人都十分喜爱读书,特别是兵书之类的,更是爱不释手。因此兄弟二人都十分精通兵法,在元朝末年的乱世之中,二人筑寨自保。冯胜画像明太祖打仗打倒冯胜与他哥哥的这座山头时,冯胜就与哥哥二人一起归附了明太祖,并且还受到了

  • 唐代宰相卢杞怎样的人,卢杞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卢杞,字子良,滑州灵昌人。卢杞出生于名门望族,是侍中卢怀慎的孙子,御史中丞卢奕的儿子。由于家中几代都是入朝为官者,于是卢杞也受到庇荫担任了忠州、虢州的刺史。建中初年,卢杞继承父业担任御史中丞,后来又升为了御史大夫,之后一直升任,直到成为了宰相。卢杞画像唐朝卢杞祖上都是清官,都是为百姓着想的好官。

  • 张之洞为什么被称为香帅,张之洞洋务运动业绩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张之洞视察汉阳铁厂张之洞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推动了整个民族工业发展,其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早期洋务运动和改革的一个总体方针。毛泽东对张之洞评价颇高,认为重工业发展不能忘了张之洞,足以看出张之洞的社会地位与贡献。何为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一场引进西方机器生产,及科学

  • 比干的坐骑是什么?比干真有七窍玲珑心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这人我第一次知道他,是在《封神榜》里,还是港剧。那时候的比干在剧中绝对是正面人物,那视死如归,勇敢进谏的身影还挺帅的。比干雕像在剧中,比干是一个有着七巧玲珑心的人儿。但是自古君王最不喜欢听的就是大臣在自己耳边瞎叨叨,并且说的还都是些不好听的话。就算比干受先帝托孤辅佐纣王,但是当时的纣王暴虐残忍,当然

  • 张之洞墓在哪,张之洞死后被葬在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张之洞墓张之洞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推动了整个民族工业发展,其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早期洋务运动和改革的一个总体方针。张之洞死后墓在哪?张之洞墓的地址在双庙村北约500米处。说起张之洞墓可谓是一波三折,经过四次葬礼终于入土为安,张之洞死后可谓是“死不瞑目

  • 历史上包拯是怎么死的,包公墓地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包拯是北宋时期政治家,宋仁宗时期号称是北宋的盛世,但并非是我们认为的那样,这一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非常严重,看似平静的社会下,暗藏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包拯剧照庆历年间,新政失败后,要求改革的一派势力大增,包拯就是一位推崇改革的人,他主张在选拔官员的时候要进行严格的筛选,加强官员选拔的审核条件,做到

  • 宋高宗赵构个人资料,宋高宗赵构为什么不愿意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高宗赵构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了,在南方建权之后,就开始各种收复故土。所以到了后面之后,就没人能够撼动他的皇位了。可是就算是这样,宋高宗赵构为什么宁愿当投降派也不愿意去北伐呢?这个北伐有什么呢?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好奇,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宋高宗赵构个人资料宋高宗赵构(1107年6月12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