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辽威震逍遥津解析真相,曹操让张辽一战成名

张辽威震逍遥津解析真相,曹操让张辽一战成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606 更新时间:2023/12/19 10:51:13

曹操张辽一战成名

都认为曹魏很强大,蜀汉、孙吴加在一起也没有它的势力强,但这要看怎么说,如果只比人口、经济、军队数量也许成立,比地盘可能就不成立了,比真实的战斗力更勉强。还要看在什么时候比,曹操在世的时候情况还要更弱些,理由是曹操从来不敢同时打2场甚至3场大决战,西线用兵,东线、中线就防守;东线用兵,西线、中线也得低调。曹操在西线的汉中,东线合肥吃紧,这一回要命了。但他对此早有预料,就在大约1年前他到过合肥,临行时决定留7000人马守城,因为其它人马他要带走。

人马不多,但曹操特意把3员猛将留了下来,分别是张辽、李典乐进,同时留薛悌任留守部队的护军。曹操还交给薛悌一个密函,在密函的边上写了4个字“贼至乃发”:等敌军来了再打开!曹操走后薛悌谨遵指示,没有打开过那个密函,直到孙权率10万人马向合肥杀来,薛悌赶紧当着张辽、乐进、李典诸将的面打开来看。

“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大家有点失望,当前明显寡不敌众,宜采取守势,等待援军的到来,如果主动出击,能否取得胜利实在很怀疑。只有张辽认为丞相的指示是正确的,他说:“曹公远征在外,如果我们坐等待援,敌人必然会击破我们。所以曹公命令我们趁敌人没有集齐之时发起攻击,挫伤他们的锐气,以安定军心,然后才能守住。”乐进、李典等人还有些犹豫,张辽有些生气:“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如果还要怀疑,我张辽愿意单独一战!”李典跟张辽平时有矛盾,此时慨然说道:“这是国家大事,我不能以私心而忘记公义,请让我跟随你前进!”于是张辽连夜召募敢死队,共选了800人,给他们杀牛飨食,饱餐一顿,到了天亮,张辽亲自披甲持戟,率领这800勇士杀入敌营。张辽一边杀,一边大呼自己的名字,他们连杀数十名敌人,其中还包括两员将领,势不可挡。他们冲锋的速度极快,“冲垒入至权麾下”。孙权完全没有料到,他大吃一惊,不知道如何办,跟前有一个土堆,可能是一处“高冢”,也就坟堆,孙权顾不了那么多,抱着一把长戟就上了土堆。

张辽站在土堆下,高喊让孙权下来一战,孙权不敢动,这时孙权手下诸将杀了过来,将张辽围住。张辽率身边数十人又往外面杀,刚杀出重围,听见后面有人求救,回头看是自己带来的人里有被孙吴的士兵围住不能脱身的,张辽于是又往回杀,敌兵人马披靡,没人敢挡。张辽顺利将被围的士兵解救出来。这一战从早晨一直打到中午,张辽就用这800人在孙权大营里连冲带杀,孙吴军队居然无奈,看着他们杀进杀出,孙吴士气大损。

这就是著名的逍遥津战役,此役曹军以7000人打退了孙吴10万人的进攻,先后2次陷孙权于危难,使孙权损兵折将,创造了战场神话。张辽经此战名气更大,自那时起张辽的名字便与逍遥津联系在了一起。后人评论此战的胜利,一方面归功于张辽等人作战勇敢,面对强敌敢于主动出击,以不足十分之一的力量对比,打得敌人节节退缩。另一方面,对于曹操知人善任也给予高度评价。曹操在留下的封函里仿佛已经预估了1年后发生的情况,对于如何用兵给出了清楚的指示,他知道张辽、乐进、李典等人互相不服气,平时都不买对方的帐,所以把拒敌方案暂时秘而不宣,他相信关键时候张辽等人能以大局为重,且互相激励,一定能出奇致胜。之所以让张辽、李典出战,是因为曹操了解他们的性格,张辽作战勇猛,有狠劲,李典号称“军中长者”,是一员儒将,他们在性格上形成了补充,面对强敌,既需要勇猛、也需要冷静。

为什么曹操特意强调不许护军薛悌出战呢?薛悌是文职,冲锋陷阵不是他的长项,当然这算个理由。而更重要的理由是,薛悌在合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别人无法替代。当时合肥的防务是由互不隶属、主将军职也相当的几路人马共同担任,薛悌这个护军作用除了监督部队外,还负责各路人马的沟通、联络,相当于联席参谋长。薛梯22岁当过郡太守,是曹操格外欣赏、信任的文职人员之一,他可直接向曹操本人汇报情况,直接接受曹操的指令,因而很重要。张辽等3人资历差不多,脾气也都不小,平时互相也不太服气别人,薛悌的作用就是代表曹操协调他们的关系,这种协调作用很重要,如果首战失利其作用更加重要,所以曹操特意强调要保证薛参谋长的安全。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孙策是怎么死的,孙策真正死因是因为脸毁容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过和生命相比,美显然微不足道。因为有了生命,还可以因为生命精彩而容颜焕发。不过三国就有把美看作比生命还重要的人,他就是三国东吴的奠基人孙策。那孙策号称小霸王,武艺高强,曾经回头喝死一将,夾死一将,从此江东孙郎的名声很是响亮。孙郎自己也很自负,于是,作战时,孙策就让士兵齐声大喊,

  • 周瑜的老婆是谁,周瑜的老婆是大乔还是小乔?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周瑜,人称“美周郎”,东汉末年东吴杰出军事家,其指挥之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直接决定了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因重病于210年逝世,年仅36岁。对历史不了解的人很想知道周瑜的老婆是谁?他一生有几个老婆?周瑜的老婆小乔,于吴黄武二年病逝,终年四十七岁

  • 周瑜到底是怎么死的?历史上三国周瑜结局死因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周瑜,喜欢《三国演义》的人们都知道,他是被诸葛亮“气死的”。事实真是这样吗?笔者今天想就这个问题做些粗浅探讨。我们先看看不同的史书及野史,对周瑜之死的不同说法。第一种被诸葛亮三气而死,这是最家喻户晓的一种说法。毛宗岗曾说用“美人陪衬大美人”是演义很

  • 嵇康的文学作品,嵇康遭诬陷被杀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以下篇目参照《嵇康集校注》(戴明扬著)及《全三国文》(严可均撰)。嵇康的文学作品包括:诗《赠兄喜秀才入军诗》十九首。《幽愤诗》一首《叙志诗》二首《游仙诗》一首《六言诗》十首《重作四言诗》七首《思亲诗》一首《答二郭诗》三首《与阮德如诗》一首《酒会诗》七首《杂诗》一首书《与山巨源绝交书》《与吕长悌绝交书

  • 嵇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嵇康是什么时代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嵇康是中国文人的一个情结,他的风骨成为中国文人推崇的精神,他的为人成为后世贤者效法的榜样。他性格外露,愤世嫉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他面对屠刀,神情自若,抚琴而歌,使从容赴死成为一种境界。一、广陵音绝,浩气长存公元262年的一个夏日,在都城洛阳的东市刑场上,嵇康悠然地席地而坐,刽子手持刀肃穆侧立,监

  • 貂蝉此人是否真实的存在过,历史上有没有貂蝉这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吕布的妻子不是貂蝉,董卓身边的貂蝉(实为刁蝉)是曹操所献。如果不分历史人物还是虚构人物,论起汉末三国最知名的女性可以列出不少来,比如曹操的卞夫人、司马懿的夫人张春华、著名的美女大乔、小乔,还有才女蔡文姬等等,但她们在后世的名气如果跟貂蝉比起来那还是相差不少。一、作为艺术形象的貂蝉貂蝉这个人物始见于《

  • 曹操儿子曹彰历史资料,曹彰的结局是被毒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曹彰(?-223年),字子文,曹魏家族将领。曹操的第四子,卞氏所生的第二子,魏文帝曹丕之弟,曹植之兄,曹魏任城王。曹彰降服辽东后,曹操大喜拉着其子的胡子称其为黄须儿,死后谥号威王。曹彰弱冠前喜搏猛虎,臂力过人、不善文章,自小就立志为将,随曹操征伐,勇猛过人。曹彰对身边的人说:“大丈夫一旦

  • 历史上吕布到底是怎么样的人,历史上真实的吕布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如果说演义把“奸绝”曹操的残暴奸诈与刘备的宽仁信义放在一起对比的话,那么关羽和吕布,就是“义绝”和“三姓家奴”间的对比。因此这位在文学上有其相应的作用,在历史上也有其一定地位的吕布,在演义的前期,唯一的主角诸葛亮还未出场的阶段中

  • 袁绍简介资料,袁绍最后被谁打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袁绍(?~公元202)姓名:袁绍别名:本初国籍:汉朝民族:汉族出生地: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南)逝世日期:公元202年职业:大将军、冀州牧主要成就:统一河北,成为汉末最强的诸侯治理河北政宽,百姓德之葬处:冀州爵位:邺侯容貌:姿貌威容袁绍是东汉末年群雄之一,官至大将军、太尉,领冀州牧,持节总督幽青并冀四

  • 文丑是谁杀的,袁绍大将文丑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文丑和颜良是袁绍阵营的主力将士。袁绍派兵讨伐曹操时,两军在白马交战,曹操用计策将袁绍的主力军队打散,将曹军解于围困之中,并斩杀了颜良。曹操认为白马作战,因地理位置等因素不利于自己优势的发挥,便舍弃了白马,将军队和粮草沿着河流向西转移。袁绍得知后,急忙追赶曹操军队,想要获取曹军的粮草。曹操在白马之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