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庞统都做了哪些贡献,庞统为蜀国做了什么贡献?

庞统都做了哪些贡献,庞统为蜀国做了什么贡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707 更新时间:2024/2/20 10:13:13

庞统为蜀国做了哪些贡献

细说三国风流人物,就不能不忽略庞统,庞士元,一个生于战乱之中的旷世奇才,崛起于人才辈出的英雄时代。凭借其出色的军事才能与惊人的判断能力成为了世人皆知的“凤雏”。世人称:“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庞统其貌不扬,却胸怀韬略,素有大志,可谓是群星中的一个不折不扣的怪才。虽然他的生命十分短暂,从出山到落凤坡的遭袭被杀,也不过是一个瞬间。无可否认,他在有限而短暂的生命中,为刘玄德的兴复汉室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庞统是实现隆中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才,他的加盟,为刘备集团提供了进一步飞跃的契机。按照“隆中对”的规划,取得荆州、站稳脚跟是第一步,其次是西取巴蜀,跨有荆益,然后兵分两路,消灭曹操,最终统一天下。刘备联合东吴,在赤壁之战中打败南下的曹操,又趁机取得荆南四郡,进驻南郡,可以说已经实现了“隆中对”的初步目标。这一次,刘备又突破重重障碍,西进取巴蜀,为三分天下作最大的冲刺。但是,他为这次进攻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牺牲了庞士元。

庞统之死,不但对进占益州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更迫使刘备、诸葛亮不得不改变原先的人事安排,从而也为“隆中对”的继续实施埋下了隐患。由谁去援助刘备,由谁留下镇守荆州,这是当时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对此,清人王夫之曾设想:“为先主计,莫如留武侯率云与飞以守江陵,而北攻襄、邓。取蜀之事,先主自任有余,而不必武侯也。”(《读通鉴论》卷10)在他看来,诸葛亮应当与赵云、张飞等留守荆州,而让关羽率援军入川。刘备有雄才,关羽骁勇过人,再加上法正足智多谋,诸葛亮实在没有必要率军入川。其实,若庞统不死,王夫之的分析自有其合理之处,而且诸葛亮也很可能继续坐镇荆州。因为诸葛亮虽然在“隆中对”已经提出要将政治中心移向益州,但也同时强调必须兼顾荆州,荆州军队是钳形攻势的另一臂膀,不容有失。但庞统死后,情况有了很大变化。原因在于庞统不但能够协助刘备进占益州,而且在此之后还能从事治理工作。以刘备之雄、关羽之勇、法正之智,固然可以取得益州,但关键是之后由谁来治理呢?关羽武勇绝伦,但治国显非其所长;法正智谋高超,但心地过于狭窄,“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法正传》),以此担当治国重任也不适合,因此诸葛亮只有亲自率军入川,而留关羽镇守荆州。虽然就当时的形势来说,关羽是留守荆州的最好人选,但毕竟不是最适合“隆中对”战略方针的人选,而后来也果然出了问题。

无独有偶,清代有个叫李仙根的人,也看出庞统之死,是蜀汉败亡的一大关键。他在《三国史论》中说:“予独怪修史者,不著庞统之死。盖汉季之不振,全系乎此。士元用兵严厉果决,实过于孔明。倘士元不死,孔明同侯(指关羽)镇荆襄,士元领大队办秦陇,而先主居蜀汉,与法、蒋辈经画国事,虽有智者,不能为魏策矣。士元死而孔明西去,侯性慨慷不欺,志不能隐忍,用微权以集大计,而骂婚、撤备,使疑叛丛生,今则归咎于先主、孔明,侯之灵其乐受之乎?故君子读死,于士元之死,深叹天不佑汉,初即不得志于襄樊,继则永安再辱,阴平失御,皆原于此矣!”(《关帝志》卷三)由于荆州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其所具有的重要战略意义,自古以来就成为政治、军事、外交的斗争中心,非智勇足备者不足以镇之。关羽武勇有余,但“性慨慷不欺,志不能隐忍”,又缺乏优秀谋士的辅佐,自然难免为宵小所乘。不妨设想一下,若庞统不死,而由关羽率援军入川,自可夺取益州;待“天下有变”,刘备自率关羽、马超等出于秦川,荆州方面则有孔明、赵云、张飞遥相策应,东西并进,当期大成。东吴固无隙可乘,虽有智者,亦不能为魏策也。惜乎成败得失,盖有运数。《诗》云:人之云亡,邦国殄瘁。信矣哉。

从古人的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出庞统对整个“隆中对”计划的重要性,同时,他又是巴蜀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人才缺失了一个还可以再招致,但像庞士元这样独一无二的奇才,却再也找不到了。36岁便为自己的失误而送葬,上天也太不给年轻人机会了,孔明有失误,但他有机会改正,从头再来,并且成为了妇孺皆知的神算军师。而庞统,却没有第二次机会了,只能成为历史的遗憾。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庞统的功绩。

第一,献连环计,使曹操战船用铁索连环,促使周郎火烧赤壁。能够只身骗得蒋干信任,介绍到曹营,施展辩才,夸耀曹操功绩,取得曹操信任,与众谋士“同说兵机,统高谈雄辩,应答如流”,使“操深敬服,殷勤相待”,这是没有真本事的人所不可能做到的。借醉引出妙策,使身经百战的沙场老狐狸曹操“下席而谢”。能够在成功献计之后,找到合理的借口(劝降江左豪杰)离开,还摆出官面堂皇的理由(非为富贵,但欲救万民耳),曹操怎么能够不放人?庞统把握人物心理把握的相当好。

第二,耒阳县凤雏理事。“统手中批判,口中发落,耳内听词,曲直分明,并无分毫差错。民皆叩首拜伏。”“不到半日,将百余日之事,尽断毕了,投笔于地而对张飞曰:”所废之事何在!曹操、孙权,吾视之若掌上观文,量此小县,何足介意?“”庞统真高人也,果然非百里之才,能够在半天时间内处理百余天的公务,可见庞统是个讲究效率的人。而且确实有处理事务的才能,只是不屑于处理这百里小县。

第三,议取西蜀。“玄德独坐沉吟。庞统进曰:‘事当决而不决者,愚人也。主公高明,何多疑耶?玄德问曰:‘以公之意,当复何如?统曰:‘荆州东有孙权,北有曹操,难以得志。益州户口百万,土广财富,可资大业。今幸张松、法正为内助,此天赐也。何必疑哉?玄德曰:‘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而失信义于天下,吾不忍也。庞统笑曰:‘主公之言,虽合天理,奈离乱之时,用兵争强,固非一道;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宜从权变。且兼弱攻昧、逆取顺守,汤、武之道也。若事定之后,报之以义,封为大国,何负于信?今日不取,终被他人取耳。主公幸熟思焉。玄德乃恍然曰:‘金石之言,当铭肺腑。”可见,庞统是一位有着远见卓识的战略家,看到了荆州的潜在危险,看到了益州的战略重要性,看到了时机的重要性,而且有着极好的辩才,能够使固执的刘备”恍然“,最终迈出具有决定性的一步。其中,庞统的贡献不可磨灭。

庞统影视形象

第四,献上中下三计。统曰:“只今便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此为上计。杨怀、高沛乃蜀中名将,各仗强兵拒守关隘;今主公佯以回荆州为名,二将闻知,必来相送;就送行处,擒而杀之,夺了关隘,先取涪城,然后却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夜回荆州,徐图进取:此为下计。若沉吟不去,将至大困,不可救矣。”玄德曰:“军师上计太促,下计太缓;中计不迟不疾,可以行之。”刘备毁书辱使,前功尽弃,在这危急关头,庞统能够冷静思考,分析形势,尽谋士之极至,让君主来决断。我觉得庞统知道上计危险太大,下计速度太慢,中计比较稳妥,而且推进速度不慢,故意让献上三条计,让刘备来选,其实他猜得到刘备会选中计,之所以说出另外两条只是为了让刘备对比一下。

第五,识破杨怀、高沛行刺之计。“正说间,忽起一阵旋风,把马前‘帅字旗吹倒。玄德问庞统曰:‘此何兆也?统曰:‘此警报也,杨怀、高沛二人必有行刺之意,宜善防之。”“庞统叱左右搜其身畔,果然各搜出利刃一口。”

挂剑夜读孙吴兵法,可见庞统文武双全,勤奋好学;面见孙权,不卑不亢,有文人傲骨;识破诸葛亮吊孝之计;调解黄忠魏延争功;办事果断,喝斩二将;先斩后奏,令魏延舞剑;肚量宽广,不记刘备酒后之言。庞统一生最大的败笔:分兵进攻雒城。庞统低估了张任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西蜀将领,没有料到小路的埋伏,惨死落凤坡。但是毕竟暇不掩玉,圣人云:“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庞统之死在于计谋未能得到全部施展,如果在涪城之会的时候,刘备摒弃所谓的仁义,狠下杀手,早就除掉了刘璋,西川唾手可得,何用折损张松,何用折损庞统?庞统之才能够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得到如此体现,难道还不够么?对比一下,程昱、荀攸、荀口、张昭、鲁肃、法正、马良,哪一个能够比得上庞统的这五大功,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这几个人物出场那么长时间,怎不见其功绩?

可见,庞统是名副其实的凤雏,是未能得到施展的英雄。满怀敬意,我们从史从文学中领略到庞士元的雄才大略,目睹了他人生的大喜大悲,数说其功绩,非寻常人可及也,乃经天纬地之才也。后人对庞统之死作诗叹息:

古岘相连紫翠堆,士元有宅傍山隈。

儿童惯识呼鸠曲,闾巷曾闻展骥才。

预计三分平刻削,长驱万里独徘徊。

谁知天狗流量坠,不使将军衣锦回。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诸葛亮的八卦阵是怎么被陆逊破掉的,黄承彦为何救陆逊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黄承彦是诸葛亮的岳父,当蜀汉刘备被陆逊火烧连营,大败而归的时候,陆逊进入了诸葛亮早先做好的埋伏圈,八阵图中,原本陆逊必定死于八阵图,可是黄承彦却出面救了陆逊。作为岳父的黄承彦,为何要救自己女婿的死对头呢?《三国演义》中有一处文字颇耐人寻味。小说八十四回名为《陆逊营烧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阵图》,在刘备兵

  • 孙权为何逼死陆逊,陆逊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孙权和陆逊:陆逊(183245),是三国时期的重要的人物,对三国的局势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学术界对陆逊的研究并不充分,多是从陆逊为将、为相的角度出发,分析陆逊的军事、政治、法律才能,少数的几篇文章研究了陆逊与江东政局的关系,其中田余庆先生的两篇文章《孙吴建国的道路》和《暨艳案及相关问题》,对陆逊

  • 三国名将姜维真实的武力,姜维战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 姜伯约归降孔明武乡侯骂死王朗,写赵云攻天水郡城时与姜维有过一战:云挺枪直取姜维。战不数合,维精神倍长。云大惊,暗忖曰:“谁想此处有这般人物!”正战时,两路军夹攻来,乃是马遵、梁虔引军杀回。赵云首尾不能相顾,冲开条路,引败兵奔走,姜维赶来。亏得张翼、高翔

  • 袁术的生平事迹主要成就,袁术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袁术(155年~公元199年)中文名:袁术别名:公路国籍:东汉民族:汉族出生地:汝南汝阳出生日期:155年逝世日期:199年职业:军阀,皇帝主要成就:与孙坚共破董卓,称雄淮南重要事件:建安二年(197)称帝,建号仲氏袁术,字公路,袁绍的庶弟。讨伐董卓时,袁术负责押送粮草。因妒才而不发给孙坚粮草,使得

  • 三国荀彧简介资料,荀彧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荀彧(公元163年~公元212年)中文名:荀彧国籍:东汉民族:汉族出生地: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出生日期:公元163年(东汉延熹六年)逝世日期:公元212年(东汉建安十七年)职业:政治家、战略家主要成就:为曹操规划战略方针代表作品:《迎驾都许议》《报曹公书》官职: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封爵:万岁亭侯谥

  • 白马将军公孙瓒被谁所灭,公孙瓒的势力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孙瓒字伯珪,辽西令支人,为人美姿容,大音声,言事辩慧,家世二千石,辽土豪强。太守奇其才,以女妻之。后与刘备师从卢植,为郡小吏,太守犯法,甘愿随同远徙,临行于北芒拜别祖先,慷慨悲泣,其气度为时人所重,既行,于道得赦。还郡为辽东属国长史,尝从数十骑出行塞下,卒逢鲜卑数百骑,约其从者曰:今不奔之,则死尽

  • 董卓简介资料,董卓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董卓(不详~192年)中文名:董卓国籍:中国(东汉)民族:汉族出生地:陇西郡临洮县(今甘肃省岷县)出生日期:?逝世日期:公元192年5月22日职业:权臣、将领主要成就:与羌族大小百余战、专擅朝政官职:太师,相国封爵:郿侯董卓(?-192年5月22日),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东汉末年少帝

  • 张辽威震逍遥津解析真相,曹操让张辽一战成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都认为曹魏很强大,蜀汉、孙吴加在一起也没有它的势力强,但这要看怎么说,如果只比人口、经济、军队数量也许成立,比地盘可能就不成立了,比真实的战斗力更勉强。还要看在什么时候比,曹操在世的时候情况还要更弱些,理由是曹操从来不敢同时打2场甚至3场大决战,西线用兵,东线、中线就防守;东线用兵,西线、中线也得低

  • 孙策是怎么死的,孙策真正死因是因为脸毁容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过和生命相比,美显然微不足道。因为有了生命,还可以因为生命精彩而容颜焕发。不过三国就有把美看作比生命还重要的人,他就是三国东吴的奠基人孙策。那孙策号称小霸王,武艺高强,曾经回头喝死一将,夾死一将,从此江东孙郎的名声很是响亮。孙郎自己也很自负,于是,作战时,孙策就让士兵齐声大喊,

  • 周瑜的老婆是谁,周瑜的老婆是大乔还是小乔?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周瑜,人称“美周郎”,东汉末年东吴杰出军事家,其指挥之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直接决定了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因重病于210年逝世,年仅36岁。对历史不了解的人很想知道周瑜的老婆是谁?他一生有几个老婆?周瑜的老婆小乔,于吴黄武二年病逝,终年四十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