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袁涣是什么样的人

袁涣是什么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231 更新时间:2024/1/19 7:07:38

袁涣是东汉末年官员,出生于“陈郡袁氏”。袁涣十分有才,早年相继被举为高第、秀才,后来被袁术征用。此后吕布攻打袁术,袁涣被俘才转投吕布,等曹操灭了吕布后,袁涣又归降曹操。袁涣的一生更换过三名主公,不过哪怕如此,袁涣也没有像吕布那样被人称为“三姓家奴”,反而袁涣的名声非常的好,没人会不敬重袁涣。或许还有很多朋友不太了解袁涣的为人,这次就为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吕布虽是三国第一战神,但在民间声誉却一直很差,这主要是跟他反复无常,更换了两任领导有关。三国期间,还有一人,也跟吕布一样频繁更换领导,但却得到了跟吕布截然不同的评价。

此人便是袁涣,乃是官僚子弟,其父亲名为袁滂,曾官至司徒。刘备担任豫州牧期间,结识了袁涣,双方一见如故,刘备又是爱才之人,便推举袁涣成为秀才,这个恩情也让袁涣牢记于心中。后来中原大乱,袁涣便跑到江淮地区,袁术得知后,将其收入帐下。这两个人算是半个本家,所以袁术对袁涣较为看重,常常会找袁涣询问一些时事,以获得解答。袁涣性格直爽,常常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大多数观点都跟袁术内心所想不同,常常怼的袁术下不来台。但即使是这样,袁术却从未动怒,一直以来都是礼敬三分。

袁涣字曜卿,陈郡扶乐人也。父滂,为汉司徒。时诸公子多越法度,而涣清静,举动必以礼。郡命为功曹,郡中奸吏皆自引去。后辟公府,举高第,迁侍御史。除谯令,不就。刘备之为豫州,举涣茂才。后避地江、淮间,为袁术所命。《三国志

魏书 袁涣传》

后来吕布跟袁术对战,袁涣被吕布所捕,吕布得知袁涣是袁术手下顶尖谋士后,便没有杀死他,而是劝服袁涣为自己所用。当时吕布跟刘备关系还是很融洽地,而恰好袁涣欠刘备一个恩情,便想着待在吕布帐下,也算是报恩了。可未过多久,吕布跟刘备也撕破了脸皮,吕布当时想写信痛骂刘备,却苦于词穷,只好找来了袁涣,希望他代笔。

袁涣是个正直人,在他看来吕布既然跟刘备已经闹翻了,那自己就不算还了刘备的恩情,那定然不能写信去骂他。于是袁涣拒绝了吕布,引起了吕布的怒火,吕布甚至放言威胁袁涣说:“你若是不写,我便把你杀了”。可即使是这样,袁涣依旧面不改色,据理力争,最终说服了吕布。

布初与刘备和亲,后离隙。布欲使涣作书詈辱备,涣不可,再三强之,不许。布大怒,以兵胁涣曰:"为之则生,不为则死。"涣颜色不变,笑而应之曰:"涣闻唯德可以辱人,不闻以骂。使彼固君子邪,且不耻将军之言,彼诚小人邪,将复将军之意,则辱在此不在於彼。且涣他日之事刘将军,犹今日之事将军也,如一旦去此,复骂将军,可乎?"布惭而止。《三国志

魏书 袁涣传》

这也是吕布跟袁涣虽然都为多投奔他人,但受到的评价却截然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毕竟袁涣虽然离开了旧主,但也多是迫于无奈,而且也不会去做对旧主有害之事,而吕布则不一样,还帮着外人杀死自己旧主,如此不恩不义,一番对比下,高低立现。

吕布战死后,袁涣也就投靠了曹操,毕竟他跟吕布关系实属一般,还没有愚忠到要跟其同生共死。在曹操手下,袁涣开始了自己的仕途之旅。不过史料记载有限,我们难以得知为何袁涣不去投靠刘备,而是一直待在曹操手下,但可以证明的是他对刘备的那份感恩之心。

刘备出兵东吴后,大败而归,曹营里便一直在流传刘备已经去世的消息,不少魏将都喜笑颜开,唯独袁涣自己在一旁闷声不语。他跟刘备虽然见面次数少,也多次处于敌对阵营,但他对刘备的感恩却一直都在,从未消散。古人常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袁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完美的诠释了此言。也正因此,袁涣也很感谢曹操,毕竟曹操对待有才之人一向是恩威并施。

建安十八年时,曹操称魏公,袁涣也水涨船高,成为了郎中令,并且可以代行御史大夫的权力,可谓位高权重。之后,袁涣又为曹操提出了宝贵的治国经验,被曹操所采纳,在位几年后,袁涣离世,曹操为其痛哭,感慨道:“袁涣是我亲密的老部下啊。”

魏国初建,为郎中令,行御史大夫事。涣言於太祖曰:"今天下大难已除,文武并用,长久之道也。以为可大收篇籍,明先圣之教,以易民视听,使海内斐然向风,则远人不服可以文德来之。"太祖善其言。时有传刘备死者,群臣皆贺;涣以尝为备举吏,独不贺。居官数年卒,太祖为之流涕。《三国志

魏书 袁涣传》

仔细分析袁涣的一生,会发现看遍整个三国,都难寻忠义方面远超袁涣之辈,他的忠义甚至可以跟关羽媲美。此外,袁涣虽不如司马懿郭嘉这般有名,但也是曹营中密不可缺的一份子,是他一直在给曹操出谋划策,收买民心,帮曹操一步步建立偌大的魏国。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汉武帝为何不重用东方朔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东方朔是西汉著名文学家,主要作品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等。汉武帝继位后,向全国招揽有才之士,东方朔毛遂自荐写了三千片竹简上书,据说汉武帝花了两个月才全部读完。此后东方朔顺利入仕,担任常侍郎。不过东方朔的才能并没有为他扩宽自己的仕途之路,汉武帝始终是把东方朔当做俳优,不予重用,这也让东方朔感到挫

  • 古代第一岳父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皇后,那可是皇帝的正宫,历朝历代,只要皇帝能够掌权,皇后的地位自然是非常高的,如果一家当中出了一个皇后,那都是极其荣耀的事情。不过,古代最厉害的一位老丈人,竟然有三个女儿都成为了皇后,被人们称为“第一岳父”,这个人又是谁?他的女儿们又是谁,是哪个皇帝的皇后,他是如何培养出来这么多的皇后呢?要说现代中

  • 孙登不死吴国有没有机会改写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孙登是孙权的长子,继承了孙权很多优点,自幼就受到孙权的宠爱。自从孙权称帝后就立孙登为皇太子,只可惜天妒英才,孙登年仅33岁便早逝,让孙权痛苦不已。此后吴国内部又发生两宫之争,孙权下令废孙和,赐死孙霸,因为立嗣不利导致吴国此后逐渐走向下坡路。如果孙登不死,吴国说不定还有可能改写历史,孙登有治国的才能而

  • 项羽手下的五位大将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项羽作为推翻秦朝的主力军,他肯定也有一批能力强大的手下。这次就为大家讲讲项羽的五位大将分别是谁,还有他们最后的结局究竟如何。这五位大将分别是英布、龙且、钟离眜、季布和虞子期。除了虞子期可能是杜撰出来的人物以外,其余四人都是真实存在的,不过他们最后的结局只有一人能够善终。项羽败给刘邦,但依然被后人所歌

  • 梁冀连立三帝的故事 梁冀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梁冀在历史上虽然名气不大,但他的官场生涯却是一段传奇。梁冀是东汉外戚,朝廷重臣,曾把持朝政近20年时间,还扶持过三位皇帝上位。我们都知道,汉朝经常出现外戚扰权的现象,但像梁冀这样能够专擅朝政20年也是极其少有的。最后还是在汉桓帝时期,才利用五位宦官合力将梁冀除掉,并且把梁氏灭族。很多朋友或许还不太了

  • 梁武帝皇后郗徽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郗徽是梁武帝萧衍的结发妻子,嫁给萧衍后给她生了三位女儿。郗徽从小就喜欢读史传,而且善于写隶书,李昱和萧缅都曾想娶郗徽为妃,但都被郗徽的父亲给拒接了。直到郗父看上了萧衍,这才答应两人结为夫妇。不过郗徽性格比较强势,萧衍当上皇帝后还曾担心郗徽的威严,所以不敢娶妾,这在历史上也是比较少有的情况。那郗徽究竟

  • 锄麑怎么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锄麑是春秋晋国人,这两个字读作chúní。锄麑的职业在当时非常特殊,是一名专业刺客,也被很多人视为刺客的鼻祖。当时晋灵公对赵盾已经起了杀心,便派出锄麑刺杀赵盾。只不过锄麑发现赵盾是一位为国为民的忠臣,如果刺杀忠臣他将良心不安,但不完成任务则是对晋灵公的不忠。所以锄麑便陷入到了忠信两难的地步,最后无奈

  • 商鞅师承什么流派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商鞅是战国时期著名改革家、思想家,秦国正是因为实行商鞅变法才逐渐强盛起来。很多人好奇,商鞅的老师到底是谁,他又是师承哪个流派的呢?其实商鞅师承法家,他是当时法家的代表人物,商鞅还是卫国国君后代,据说李悝、吴起对商鞅的影响很大。商鞅原本是公叔痤推荐给魏惠王的人才,可惜魏惠王并没有重视商鞅,此后他才来到

  • 萧规曹随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曹参是汉朝开国功臣,也是汉朝第二位相国,人称“曹相国”。不过历史上对于曹参的评价褒贬不一,主要也是因为曹参留下了一个“萧规曹随”的说法。汉朝建立初期,全国百姓在经历长时间的战乱以后,终于可以休养生息,回到一个正常的生活秩序中。所以初代相国萧何顺应民意,推行了一系列能够鼓励民生的措施。此后曹参成为相国

  • 齐国名将匡章实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匡章是战国时期齐国名将,人称章子。如果大家有看过《大秦帝国之纵横》应该会对这个人有印象。实际上匡章的军事才能非常出众,他曾率领齐军在垂沙之战中击败楚国,后来又攻破函谷关逼秦国求和,这两次战役都体现出了匡章强大的统兵能力。不过有人好奇,匡章在攻打函谷关时秦国名将白起在哪?为什么他没能阻挡匡章的进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