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懿为什么要灭曹爽三族

司马懿为什么要灭曹爽三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347 更新时间:2024/4/3 1:11:49

司马懿一向被看做是老谋深算的代表人物,司马家族最终能够称帝,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司马懿活得足够长,他的所有的对手,那些他没有办法下手的人,都一个一个的病死了,接下来,就到了他需要动手的时候了。曹爽是曹真的儿子,也是司马懿夺取曹魏政权的一大障碍,既然是障碍,那么他自然需要想办法将他除掉,于是就有了高平陵之变。但是在抓住曹爽之后,司马懿却令夷三族,一个都没有放过,这又是为什么呢?

曹爽是曹操族子、魏国前大司马曹真之子。239年,魏明帝曹睿死前先任命曹爽为大将军,假节钺,托孤于他,以孙礼为大将军长史以辅佐曹爽。之后又托孤于太尉(负责评定全国武官的功绩高下、以为升降的依据,以及皇帝的最高军事顾问)司马懿。当时才8岁的曹芳即位后,加曹爽、司马懿侍中,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也就是说当时魏国权力最大的就是曹爽和司马懿,而曹爽是魏国皇帝亲族的代表。

本来双方可以和平共处的,但新皇帝曹芳登基后才一个半月,就听从曹爽之议,以司马懿为太傅,以曹爽弟曹羲为中领军,曹训为武卫将军,曹彦为散骑常侍、侍讲,其余诸弟皆以列侯侍从。徙吏部尚书卢毓为仆射,而以何晏代之,以邓飏、丁谧为尚书,毕轨为司隶校尉,出孙礼为扬州刺史,以征东将军满宠为太尉。

让司马懿改任太傅,就是明显地剥夺其军权,曹爽弟曹羲担任的中领军就是禁军总管,曹训担任的武卫将军负责都督中军宿卫禁兵。毕轨也是曹爽亲信,他担任的司隶校尉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卫戍区司令。可见,曹爽其实是一人独揽禁军和首都周边的军权。不过此时曹魏的满宠、蒋济等老臣还在,另外中书省还有曹睿当政期间任命的中书令孙资、中书监刘放掌权,他们当年支持托孤给曹爽和司马懿,对两人都有恩,所以曹芳即位后,他们的位置也很稳。

在这些势力存在时,司马懿还不敢怎样,而且241年、243年司马懿还有两次带兵抵抗吴军,所以朝廷对司马懿是且防且用。不过满宠于242年去世,244年曹爽伐蜀大败,体现出其军事能力有限。同时,曹爽党羽丁谧、邓飏等人经常轻易更改法度,让而另一老臣太尉(满宠死后他继任太尉)蒋济颇为不满,所以蒋济是有心让曹爽下台换人的,不过这也仅仅是让他下台而已,并无杀心。

不过司马懿就不同了。他是一辈子被曹家怀疑的对象,有曹家人掌权一天,他就一天没有出头之日。到247年,司马懿与大将军曹爽有隙,始称疾,不与政事。似乎平淡的248年其实曹魏有一件大事,那就是中书令孙资、中书监刘放、司徒卫臻在不到两个月内逊位。

史书关于其逊位的原因是这么说的:孙资因大将军曹爽专事,多变易旧章,叹曰:“吾累世蒙宠,加以豫闻属托,今纵不能匡弼时事,可以坐受素餐之禄耶?”遂固称疾。卫臻是因为拒绝大将军曹爽引其入守尚书令,及为弟求婚而逊位的。可见当时魏国中央权力机构的高层里已经对曹爽普遍不满了。这样,司马懿一方又增加了一份支持力量。

于是,司马懿出手了。249年农历1月6日的高平陵事变中,丧失警惕的曹爽一派被司马懿一锅端。曹爽最终表示愿意免官回洛阳,尚求保命。司马懿将其圈禁。四天后1月10日,即以其谋反之罪夷其及其党羽三族。

司马懿为何一定要灭曹爽三族?主要是因为司马懿本次是政变,而且挟持了皇帝和太后,犯了皇家大忌,以后只要稍失权柄,就可能被人反攻倒算,那时自己甚至是要被夷九族的,所以要么不做,要做就得做彻底,即彻底夺取曹魏大权。

夺取曹魏大权的第一个障碍就是曹爽家族。曹爽的父亲曹真人望颇高,而且是皇亲,如果只灭曹爽,不排除皇帝又把曹真家族的另一个谁拉出来平衡司马家,没准以后这个人又要报复司马家,所以要彻底灭掉曹真家族。当然,曹爽九族是灭不了的,因为算九族的话,皇帝也在里面。要杀光曹家,仅仅控制了京城的司马家还没这个胆子。

其次,曹爽当政已有十年,其父曹真当政时间更长。朝廷里面同情曹爽及其父曹真的势力、或者受曹真家恩惠要报恩的人是杀不完的。曹爽虽然愚钝,但曹爽的谋士和辅佐力量里面还是有能人的,比如其弟曹羲、其妹夫夏侯尚、谋士桓范。留着曹爽,这些人没准哪天就把曹爽救出来,并且以曹爽为旗帜,联合推翻司马家。灭曹爽家族就是消灭曹真家族成为旗帜的可能。

此外,司马懿还需要把自己变成曹魏唯一的选项。灭曹爽一族(严格说是曹真一族)就是消灭一个最大的其它选项。灭了他们还能证明自己是一个能成事的领导者,是最优选项。

最后,司马懿也需要灭这个魏国最大权臣全家以立威,震慑上至皇帝下至群臣的整个朝廷,使朝廷里有丝毫反抗意识的人都不再敢有所作为。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夏侯惇和关羽谁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夏侯惇可以说是曹操早期身边最厉害的将领,夏侯惇年少便以英勇著称,跟随曹操南征北战立下无数汗马功劳。如果拿夏侯惇和关羽进行比较的话,两人到底谁会更强一些呢?如果是根据演义当中的记载来看,那无疑两个夏侯惇可能都打不过一个关羽,毕竟在演义当中关羽就是战神一般的人物。那如果是放到正史当中进行比较的话,结果又

  • 孔融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部分人对于孔融的印象,都会停留在他小时候“让梨”的故事上,但是作为东汉末年时期的一位名士,同时也是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他的一生绝对不仅仅只有让梨这件事情。但是,如果没有了解过他,可能很难会相信日后的孔融,竟然会成为一个抛弃妻子、狂妄叛逆的人,这的确是大相径庭。孔融的这些事情又是怎么回事,他为何要这

  • 刘备逃亡的时候为什么要带上百姓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备的人品,你认为如何呢?《三国演义》中表现出来的是一个仁义仁德的形象,但是其中毕竟有不少水分,为了将刘备的形象树立得更好,才会这样写。书中有很多事情,用来说明刘备的仁义,比如逃跑的时候也要带着百姓一起跑。但问题是,百姓是带上了,刘备自己的妻儿呢?一边说着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边又敬佩丢弃家人的刘备

  • 法正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曹操在后世人的眼中,虽然可能是反派,或者毁誉参半的人,但是他所做的很多事情,却非常能体现出来他心中怀有雄图霸业的气势。比如,曹操广揽贤才,求贤若渴,但同时也是礼贤下士的态度,就是很多其他割据的诸侯所比不过的。也正因为如此,曹操的身边聚集了一大批能人异士。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曹操还是曾经感慨没能得到谋

  • 千古一帝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千古一帝最早是用在秦始皇身上的一个词,形容秦始皇是文武双全的出色帝王,简直是要一千年才会出现一位。毕竟秦始皇是第一个完成全国统一的皇帝,在这方面的就成还是非常高的。不过历史上能被叫做千古一帝的皇帝也并不是只有秦始皇一位,还有很多好皇帝的贡献不逊于秦始皇,一起来看看这些同样能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皇帝你都知

  • 狄仁杰对武则天有多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得益于各种影视和文学作品的传播,狄仁杰的形象现在也算是深入人心,不管是后世的虚构,还是历史上的真实情况,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那就是狄仁杰对于武则天来说相当重要。这种重要到了什么地步呢,狄仁杰死后,武则天悲痛不已,只说了四个字,就足以表达出狄仁杰的地位,不仅仅是对武则天,更是对整个朝堂。那么,究竟是哪

  • 高渐离双眼被弄瞎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荆轲刺秦的历史事件,在民间也算是广为流传,他承担着燕太子丹的寄托,去刺杀当时还是秦王的嬴政,最终却遭遇失败。古人讲义气,荆轲是这样,他的好友高渐离也是这样。高渐离本是燕国人,真要说起来,他更有身份和理由去刺杀秦始皇,毕竟他的国家和好友,都是在这战乱的年代之中,被秦国所灭。高渐离也的确因为击筑水平颇高

  • 姜维和诸葛亮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诸葛亮死后,姜维继续接过北伐的旗帜,帮助蜀汉以攻代守。不过姜维北伐的战绩似乎要好过诸葛亮,诸葛亮六出祁山大部分都是打了败仗,也没给当时的局面带来任何改观。那为什么姜维北伐却能获得一定成效呢?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姜维北伐时使用的战略到底是怎样的。其实诸葛亮在军事方面的能力可能还真不如姜维,只是在演义中被夸

  • 郭嘉和诸葛亮谁才是三国第一军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中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叫“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虽然郭嘉和诸葛亮从来没有正面交过手,但是因为有了这个说法,所以给人的感觉是因为诸葛亮怕郭嘉所以才选择不出山,那实际情况真是这样么?郭嘉是在207这一年中染疾病逝的,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这样看的话诸葛亮出仕年纪的确比较晚,但是诸葛亮一直都想等一位和自

  • 为什么李世民敢造反,朱棣却不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时期,因为有了玄武门之变,才有了李世民的皇帝之位,才有了贞观之治和“盛世大唐”。虽然说李世民皇帝的位子得来的不正当,但是也不可否认,他的确是一位好皇帝,敢于挑起天下的重任,不论他造反的初衷是什么。而明朝时期,朱元璋和朱棣父子两人,却与李渊和李世民,有相似点,也有不同点。李世民敢起兵造反,可是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