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斯为什么要推行郡县制

李斯为什么要推行郡县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944 更新时间:2024/3/2 15:08:21

李斯,原本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但是因为不甘于现状,希望能够拥有一番事业,于是辞去原本的官职,找到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即辅佐君主的才能。学成之后来到秦国,帮助秦始皇统一天下。完成统一后,李斯与众臣在实行怎样的管理制度上面产生了分歧,其他很多官员认为,分封制应该沿袭下来,说白了,就是想要自己分得一块土地,但是当时是廷尉的李斯坚持认为,分封制坚决不能推行,应该改为郡县制。那么,为什么李斯要这样坚持呢?

先来看看,很多大臣们坚持的分封制。分封制度的起源已经模糊了,但是很著名的应该就是西周初期分封诸侯的事情。周天子把整个国家的土地和人民分给王族、功臣以及先代的贵族们,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小国家,但是必须要向周天子贡献财物,出兵的时候要随同征战。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分封出去的国家该怎样管理,那都是诸侯的事情,周天子不用操心,也就相当于是权力下放。但是坏处也同样很明显,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时刻保持对周天子的敬畏之心,时间一长,难免跑出来几个不忠的人,毕竟自己也拥有自己的国家,吞并一些小国家,扩大疆域增加人口提高势力,谁不想这样做。

于是,西周的分封带来的结果就是东周列国你争我打,分封制面临崩溃,诸侯争霸,全然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因此,很多人在提到东周的时候,都是有些懵的,完全不知道东周有什么,但是一说起春秋战国,马上就不一样了,最不济也知道战国七雄秦国统一的历史。由此可见,分封制给周王朝带来的到底是什么。

在这里就说两个历史事件。一个是春秋时期楚王问鼎,楚庄王北伐,向周天子周定王的使者王孙满询问制作九鼎需要的尺寸和大小九鼎象征着国家权力,楚庄王这一举动,丝毫不掩饰自己取代周天子的心。尽管王孙满说,没有德行,有鼎也没用,前代夏禹、商朝、周朝,哪一个不是因为有德而前朝失德,鼎才会转移,天下易主。这话虽然让楚庄王对不出来,但是他的野心和这个故事,却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另一个,就是秦国了。秦国从何而来?就是周王室分封的诸侯国啊。如果没有周王室分封,就没有最开始的秦国,更不会有后来一统天下的秦国,取代周朝建立秦朝。这样的分封制,弊端可想而知。

再来看看郡县制,也就是在中央集权的体制下,通过郡、县两级政权对地方进行统治。

县制被认为是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国,楚武王熊通是先楚熊坎的次子,夺得兄长熊旬的王位后自立为楚王。三年之后,楚王渡江攻打西周在汉中布置的重镇,第一次失败后回国养精蓄锐,吞并了周围的国力衰弱但物资丰富的权国,改权国为权县。熊通命权王做了县尹,权王哪里愿意接受这种从王变成县尹的落差,于是私下召集兵马发动叛乱。楚王熊通知道后马上发兵平乱,将权王带回楚国看管,又在权县选拔人才做县伊。这就是县制的起源。

郡制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秦穆公嬴任好,秦德公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被《史记》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九年(前651),晋公子夷吾即晋惠公,对秦国使者谈到“君实有郡县”,为秦国设郡的最早记载,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关于郡制的记载。

到了秦始皇时期,他当然知道,分封制究竟有什么样的弊端,如果真的要用分封制,保不齐什么时候秦朝就被另一个“秦国”取代了。因此,当大臣们都建议实行分封制的时候,秦始皇怎么会不知道他们心里想的是什么,尽管所有人都对分封制没有异议,他还是在朝堂上让大家讨论,也能看得出来,秦始皇其实根本不希望实行分封制。

这个时候,还是廷尉的李斯就站出来了,陈数分封制的弊端,再用事实说话,郡县制已经在一些地方试行,并且很成功,完全可以推而广之。

秦始皇自然明白其中的差别,他非常赞成李斯的观点,郡县制也就这样实行了。事实证明,郡县制的确更优于分封制,对于中央集权优势更加明显。尽管后世唐朝废除了郡县制,改为州县制,但是从方法上来看,依旧属于郡县制度变体。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王莽是从未来穿越到古代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王莽虽然只是一位篡权者,但是王莽的想法可以说提前了几个世纪,甚至有人认为王莽是从现代穿越到古代的皇帝,那王莽到底是做了什么能有这种评价呢?当然如果王莽真的是穿越那他统治的朝代也不可能这么短了,虽然王莽的理想帝国最终还是崩塌了,但却给后人一种灵光一闪的认识。一起来看看王莽的思想到底是怎么超前的吧。中国

  • 为什么秦朝的建立与覆灭,都和李斯关系重大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汉时期的名将韩信,能够在刘邦手下得到一份差事,都是萧何的极力推荐,而最终惨遭杀害,也时萧何在背后协助。而秦朝的命运其实和韩信有些类似,虽然看起来,是秦始皇在操控着一切,但是他无法预知自己死亡之后的事情,就像谁也没想到,赵高居然会篡改诏命一样。但是在这中间,还有一个人脱不了关系,那就是李斯。李斯与秦

  • 唐初三大名将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世民,是唐朝的建立者,也是有名的治世局面贞观之治的开创者。虽然李世民的皇位得来并不是名正言顺,但是的确为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凌烟阁,我们都知道,李世民为了纪念那些跟随他征战的功臣们,将他们的画像都挂在了凌烟阁之中。在这些功臣中,我们知道的很有功绩的,诸如秦叔宝、尉迟恭等,但是在李世民眼

  • 隋炀帝和唐太宗有很多相似之处,为什么后世评价完全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隋炀帝,唐太宗李,这两位皇帝相隔的时间很近,一个是隋朝的亡国之君,一个是唐朝的开国之君,首先从这两个称谓上,就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差别了。但是,仔细对比两个人的生平事迹,很多人发现,其实他们的相似之处非常之多,但是也有一个最大的不同,那就是在后世的评价完全不同。那么,为什么经历如此相似的两个人,会有这么

  • 中国历史上最残暴的皇帝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毕竟有那么多的朝代,皇帝加在一起更是数不清。因为古代的封建帝王制度,所以皇帝的权利是最大的,基本上没有能制约他的人存在,所以有些皇帝就会变的残暴无比。可能历史上比较出名的暴脾气皇帝就是秦始皇了,不过和他相比这五位皇帝更能让你感到他们的公布。这次就帮大家总结出了历史上最残暴的五位皇帝,一起来

  • 三国中最可惜的君主,正准备一展宏图,却死于无名小辈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中的能人异士有很多,在这个英雄辈出的乱世,有太多名将豪杰值得我们去纪念,当时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是三国中武力值数一数二的君主,他便是被称为“江东之虎”的孙坚,孙文台。大家可知道历史上真正斩杀华雄的不是关羽而是他,他在三国的正史之中可谓勇武无匹,风头一时无二,谁知孙坚正准备一展宏图之时,却死于无名小

  • 刘备拜访诸葛亮的时候,为何要先报出自己的一大堆官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三国中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因为刘备的诚意才能打动诸葛亮这位不世之材,而刘备正因为诸葛亮再其身边出谋划策,才有了后面蜀汉的一片基业,可以说正是因为此事才改变了刘备的一生,改变了整个三国的历史。话说当时刘备初次拜访诸葛亮的时候,为何要先报出自己的一大堆官职呢?难道是为了显摆?下面

  • 盘点四位三国中最令人惋惜的名将,蜀国独占三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群雄割据,英雄辈出,在那个共逐天下的乱世,无数名将脱颖而出,在当时的时代舞台上活跃着,让我们看到起辉煌而又传奇的一生。今天我们要说的这几位名将,都是三国中鼎鼎大名的人物,只可惜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身死志消,让人好不惋惜。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这几位传世名将璀璨而又悲叹的一生吧。要说三国时期死得

  • 孙悟空一共有几个称号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孙悟空在西游记当中有过无数个称号,可能大家还是最习惯叫他齐天大圣。当然一般在影视剧当中,叫的最多的也还是齐天大圣。但是这个称号和孙悟空另外几个相比就弱了一些,因为他还有更加厉害的称谓。毕竟是最后成佛的猴子,而且还得到了燃灯上古佛的传承。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孙悟空最出名的5个称号,一起来看看吧。孙悟空

  • 如果诸葛亮不一意北伐,转而屯田发展,蜀汉还会灭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诸葛亮是三国中最为传奇的军师之一,官至蜀汉丞相,一生致力于北伐以图兴复汉室,最终出身未捷身先死,星落于五丈原之上。诸葛亮晚年一直都在对曹魏发动北伐,却未取得什么实质性的进展,很多人都说正是因为连年的北伐,才导致蜀国国力愈加贫弱。那么如果诸葛亮不一意北伐,转而屯田发展,蜀国还会灭亡吗?要回答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