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说王莽是从未来穿越到古代的皇帝

为什么说王莽是从未来穿越到古代的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499 更新时间:2024/3/2 15:08:16

王莽虽然只是一位篡权者,但是王莽的想法可以说提前了几个世纪,甚至有人认为王莽是从现代穿越到古代的皇帝,那王莽到底是做了什么能有这种评价呢?当然如果王莽真的是穿越那他统治的朝代也不可能这么短了,虽然王莽的理想帝国最终还是崩塌了,但却给后人一种灵光一闪的认识。一起来看看王莽的思想到底是怎么超前的吧。

中国历史上的帝王之中,最狂热的理想主义者,恐怕就是王莽了,他一生都在为自己的“四无”理想(即“市无二价,官无诉讼,邑无盗贼,野无饥民”)而奋斗;史书中说他虚名狡诈,阴毒惑众,这也是他为了实现自己政治理想所不得不使出的手段,多少皇帝都是这么走过来的,我们也无需对他过多苛责。只是时势的变化,总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中国是如此之大,其地域之差异,人群之复杂,情况之纷乱,注定了它的每次改版升级,都会BUG频出,导致系统紊乱甚至崩溃,最后只得重装系统来缓缓修复漏洞。所以中国历史的改革,从来成功的少,失败的多,更何况王莽的这次改版,准备不足,又急功近利;药下过猛,还不切实际;总之期间问题十分之复杂,且容小生细细道来。

举凡天下之改革,万变不离其宗,无非就是对利益蛋糕的重新分配。当时中国的情势是:土地兼并严重,百姓破产沦为奴婢或流亡为盗。也就是说,权贵豪强们占的蛋糕太多,导致天下百姓无以为生,要么饿死,要么就只能去做奴婢或强盗,整个天下一片末世衰败的景象。那怎么办呢?王莽的方法就是,把蛋糕全收上来,全部重新分配,不留余地,彻底解决问题,争取在自己任内澄清天下,再创三代盛世(夏商周)。

这就是王莽的好大喜功、急功近利了,毕竟他从政几十年来存天理而灭人欲,恪守道德,修身养性,克己复礼,兢兢业业,不好女色,不好享受,罔顾自己的欲望与悲喜,含辛茹苦,殚精竭虑,牺牲家庭,牺牲健康,甚至牺牲做人的快乐,好不容易才在五十四岁这年践履至尊、获得至高无上的权力,却已年老体衰,时日无多,他的年龄已容不得他进行稳妥的试点、探索、修正,他必须尽快的强推自己的复古改制,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享受这名垂万古的创世光荣。我们知道,王莽是从小修习《礼经》出身的,这部儒家经典对于他而言已不是学问,而是信仰,所以他言必称三代,事必据《周礼》,他真诚的相信传说中的三代盛世,认为只要依据《周礼》如法炮制,三代盛世的光辉就会再一次普照大地,而那美妙无比的田园牧歌与人间天堂也会再一次展现在所有人的面前。所以他建立的所谓新朝,其实是一个好古稽古迷古信古刻意复古的新朝,可是拿这种上古礼法去治理近千年后的新朝天下,又怎么能不出问题呢?

打个比方,王莽改制,就好像是一个无知的孩童,兴致勃勃的照着画本捏泥人、堆沙塔,看起来倒是蛮有童真童趣的,可惜这庞大的帝国已积重难返,那可比泥沙脆弱多了,非要按照周公的图样,捏来堆去,结果只能是图样图森破、破碎、崩塌。

那么王莽具体是怎么折腾的呢?

首先第一条:土地改革

王莽长叹世间不公,自汉武帝以来,土地兼并问题日益严重,于是他下诏道:“今强者规田以千数,弱者曾无立锥之居,父子夫妇终年耕芸,所得不足以自存。故富者犬马余菽粟,贫者不厌糟糠。”所以他痛恨权贵,哀怜苍生,欲救民于水火之中,乃复辟西周之“井田制”,将全国土地全部收归国有,改称“王田”,禁止买卖,并按人均分配使用权,一对夫妇,分田一百亩;一家有八男丁者,分田九百亩;凡过此限者,必须上交国家重新规划使用。

我们来看这一条,王莽等于是在一定意义上废除了土地私有制与土地买卖,然后分田地,均贫富,这条真是太猛了,竟然想废除实施近千年早已深入人心的土地私有制,玩儿自己的理想国,这岂不是找死么?要知道王莽手下的官僚体系,可多数是大地主,地主却不能私有土地,那还能叫地主吗?不仅地主受不了,就连广大自耕农也受不了,因为年景不好的时候他们得卖了土地逃荒,土地都不能卖,他们可就只有饿死或者沦为奴婢了。事实上,土地固化从来就不是一件好事,比如欧洲中世纪土地就不能买卖,结果却导致阶层固化非常严重,贵族们都是上千年长盛不衰的大土地所有者,农奴则世世代代都是农奴,全无出头之日,整个社会一潭死水,我不觉得这样有什么好的。

其实,事实上,就算天下人忽然都变得觉悟极高,全都热烈拥护王莽的“土改”,它还是根本不可能实行下去,因为按当时的全国耕地平均算,每户不过才能摊到六十八亩,根本就不够分,到最后只能是空头支票,徒惹争端而已。事实上,井田制只适用于上古田广人寡之时,绝不可用在封建王朝中的人口大发展时期,王莽这种不顾实际只凭一腔子热情的书呆子改革,其实一开始就是一个大笑话。

所以说后来的光武帝刘秀就很聪明,他先度田,查清楚了,然后再按实际情况妥善分配。这样虽然触动了大地主们的利益,但刘秀占据住道德高点,又颇能遵照实际予以妥协,所以先是杀了一小撮反对的人,然后再大打折扣的完成了王莽的梦想。相比王莽的妄诞迂执、不切实务,显然刘秀更灵活也更变通。

社会改革,有的时候就需要妥协让步,没办法,没有办法。因为人性虽不至于本恶,但都是本利的。利益,使人疯狂。

总之,在长期土地私有制的影响下,土地便是中国人的命,你要他们的地,就是要他们的命,所以举凡土地之改革,非妥协无以小成,非革命无以大成。可王莽改制既脱离实际,又不妥协也不革命,所以到最后别人只好革他的命。

王莽认为:“天地之性人为贵。”人的生命是天地间最尊贵的。买卖人口是“悖天心,逆人伦”的罪恶行径,必须立刻停止。所以要冻结奴隶交易,即禁止新增奴婢,现有奴婢,暂时允许继续持有,但改称“私属”,禁止买卖,且将每蓄一“私属”需向国家上交的赋税提高十五倍,达到三千六百钱。

这条貌似比较温和,但问题更大。关键是当时的情势是已经有很多农民失去了土地,豪强们也不肯听王莽的给他们田种,所以他们没有活路了,除了卖身当奴隶,只有饿死一途。现在可好,大家连奴隶都当不成,那除了造反当强盗,还能怎么办呢?

所以说,解决不了农民破产的问题,就无法解决奴婢买卖问题,事实证明,王莽看似美好的奴婢政策根本行不通,况且,他的这个政策只适用于私人奴婢,与官奴毫不相干,事实上,王莽还通过严酷的法令,将所有违反改制的人都罚做了官奴。他们被押解着成群结队、络绎不绝的蹒跚在全国的各条道路上,铁锁琅颈,毫无尊严,以至愁苦饥饿而死者达数十万人,史载长安皆臭!

由此可见,王莽的王田政策,表面上是为百姓谋土地,实则是在变相的强夺民田;而王莽的奴婢政策,表面上是为奴婢争人权,实则是驱使所有国人做他自己的奴婢!总之全都是国进民退之蠢政,如此颠倒行事罔顾实际,结果就是把高高在上的地主权贵,以及低低在下的升斗小民,通通给得罪了遍。

汉朝建立以后,经过长期摸索,终于在武帝朝由桑弘羊通过国家发行五铢钱建立了稳定的货币制度。但王莽不爽,他非要去搞汉朝的货币制度,而下令发行大量新货币,以降低人民手中货币的购买力,来弥补财政赤字。这当然有些无耻,但也算是一种临时经济调控手段,如今有些国家在不得已的时候也会偶尔这么做,现代称之为“通货膨胀税”。

问题是王莽做的太过分了!他居然一气竟发明了二十八种新货币,包括金、银、铜币,还有先秦时的布币,甚至把上古时的那套乌龟壳、贝壳也给翻了出来,简直如同一场古钱币的大会演般,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全放在市场里流通,而且币制改来改去,反反复复改了五次,没完没了的折腾。结果,市场上新钱旧钱真钱假钱满天飞,其币值之多杂连政府部门乃至王莽自己都折算不清楚,整个儿被绕晕,更遑论百姓。

并且,王莽还宣布黄金收归国有,除列侯以下所持黄金者皆为非法,全都得上交(直到临死前,王莽的府库里还存着60万斤黄金),并强迫百姓用二十倍的重量的五铢钱兑换品质低劣的新铜币,这简直就是公开的强盗行径、明火执仗的抢夺民财。

于是,新朝的金融市场彻底崩溃了:老百姓用王莽造的钱,则破财;不用王莽的钱,则遭灾——以扰乱金融市场罪下狱,罚做官奴或发配边疆,导致家庭被拆散,夫妻被乱配,十有六七死于非命。这下子可全乱套了,整个帝国,是商人破产,工人失业,农民失地,贵族失望,朝野上下因得罪改制而五家连坐者更是不可胜计,又弄得监狱爆满,朝政失序,民人涕泣于道;再加上外交失策,四夷起衅(王莽以周礼制度,想要将外藩国王降爵为侯),匈奴、西南夷与西域诸国接连起兵,骚扰边境,边民苦不堪言。

老百姓们终于发现,王莽那些看上去很美的政策与承诺,带给他们的竟是无穷的灾难和罪恶,他们曾经对这位新皇帝有过无数天真的赞许与热烈的期盼,如今看来竟是那么的荒唐和可笑!早知如此,还不如换回汉末那几位昏庸荒淫的君主,他们至少只会折腾自己,不会折腾全天下!

另外第四条:商业改革。即重要商业物资,包括盐、酒、铁、矿产、名山大泽资源、铸钱权、甚至手工、布帛等等,全由国家专卖专营专管,或征收重税,总之重要经济全由政府控制,私商被严厉打击、限制。

这一条倒是当年汉武帝也干过,只是人家武帝可是有说法的,他不是要对抗匈奴吗?天下百姓,同仇敌忾,保境安民,驱逐外患,谁也不好意思明着反对。武帝这是高明的利用外部矛盾转移了内部矛盾,同时还将民间资本转向军用,降低了社会贫富差距;加之迁民西北屯田,从而减少了国内土地买卖与兼并;故其政策实为豪强所怨,等到外患一去,至昭帝时也就搞不下去了。可现在王莽又要来搞,还更进一步,企图以国家强力取代私有经济,气魄不可谓不大,只是天下早已没了当年的国际形势、社会环境与民意基础,结果便又得罪了一大批商人与手工业者。

而且由于王莽没有足够的经济管理人才和强有力的管理手段,他只能依靠富商大贾来推行其经济改革,结果导致这些私商摇身一变成为官商,形成了危害更大的垄断性经营,从而与地方政府勾结,同流合污,大做假账,徇私舞弊,囤积居奇,大挣黑钱,搞得商业市场一片乌烟瘴气。苦只是苦了那些没有权势当不了官儿的小商贩、以及广大穷苦消费者。

武帝只是政府与民夺利,到了王莽这儿,却变成政府、官员、富商全都来与民夺利了。利益集团一多,争夺自然更狠,于是百姓摇手触禁,动辄受掠,工农俱废,生路全无,悲剧啊!

还有第五条:凡无业游民,每人每年罚布帛一匹,无力缴纳的,由政府强迫他劳役,在劳役期间,由政府供给衣食。土地如果抛荒不耕,则征收抛荒税,其税额为普通百姓的三倍,以示惩罚。

糟糕,又把社会影响力极大的游侠们给得罪了。

还有第六条,王莽大开历史倒车,欲将郡县制退回到西周之分封制,乃大封诸侯,凡公侯伯子男五等共一千八百名,想以此收揽人心,但等真要授土了又有点舍不得,便以地图不清楚为由一直拖着,期间这些所谓“诸侯”只能待在长安等消息,结果越等越穷,有的穷到只能去给人打工,真是把“诸侯”的脸都给丢光了。

从王莽的各项改制来看,这就是一个读书读傻了的狂热复古主义分子,而并非诸多网友所意淫的“穿越者”,否则绝不会实施如此之多违背经济规律的政策措施,一个经历过现代生活的正常人,绝不会连这些基本的货币与商业常识都不懂。

总之,王莽这雄心勃勃的托古改制,虽然对了社会之“症”,却下错了改革之“药”,结果越治越惨,非但没有解决原已存在的严重的社会问题,反而导致赋役更重,刑法更酷,穷者更穷,富者更富,社会矛盾更加尖锐了。王莽这些看似美好的远古盛世蓝图,就像饱满而诱人的种子,却种在了污染严重的土壤里,要么根本长不大,要么最终只能结出可怕的恶之花来。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什么秦朝的建立与覆灭,都和李斯关系重大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汉时期的名将韩信,能够在刘邦手下得到一份差事,都是萧何的极力推荐,而最终惨遭杀害,也时萧何在背后协助。而秦朝的命运其实和韩信有些类似,虽然看起来,是秦始皇在操控着一切,但是他无法预知自己死亡之后的事情,就像谁也没想到,赵高居然会篡改诏命一样。但是在这中间,还有一个人脱不了关系,那就是李斯。李斯与秦

  • 唐初三大名将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世民,是唐朝的建立者,也是有名的治世局面贞观之治的开创者。虽然李世民的皇位得来并不是名正言顺,但是的确为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凌烟阁,我们都知道,李世民为了纪念那些跟随他征战的功臣们,将他们的画像都挂在了凌烟阁之中。在这些功臣中,我们知道的很有功绩的,诸如秦叔宝、尉迟恭等,但是在李世民眼

  • 隋炀帝和唐太宗有很多相似之处,为什么后世评价完全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隋炀帝,唐太宗李,这两位皇帝相隔的时间很近,一个是隋朝的亡国之君,一个是唐朝的开国之君,首先从这两个称谓上,就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差别了。但是,仔细对比两个人的生平事迹,很多人发现,其实他们的相似之处非常之多,但是也有一个最大的不同,那就是在后世的评价完全不同。那么,为什么经历如此相似的两个人,会有这么

  • 中国历史上最残暴的皇帝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毕竟有那么多的朝代,皇帝加在一起更是数不清。因为古代的封建帝王制度,所以皇帝的权利是最大的,基本上没有能制约他的人存在,所以有些皇帝就会变的残暴无比。可能历史上比较出名的暴脾气皇帝就是秦始皇了,不过和他相比这五位皇帝更能让你感到他们的公布。这次就帮大家总结出了历史上最残暴的五位皇帝,一起来

  • 三国中最可惜的君主,正准备一展宏图,却死于无名小辈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中的能人异士有很多,在这个英雄辈出的乱世,有太多名将豪杰值得我们去纪念,当时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是三国中武力值数一数二的君主,他便是被称为“江东之虎”的孙坚,孙文台。大家可知道历史上真正斩杀华雄的不是关羽而是他,他在三国的正史之中可谓勇武无匹,风头一时无二,谁知孙坚正准备一展宏图之时,却死于无名小

  • 刘备拜访诸葛亮的时候,为何要先报出自己的一大堆官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三国中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因为刘备的诚意才能打动诸葛亮这位不世之材,而刘备正因为诸葛亮再其身边出谋划策,才有了后面蜀汉的一片基业,可以说正是因为此事才改变了刘备的一生,改变了整个三国的历史。话说当时刘备初次拜访诸葛亮的时候,为何要先报出自己的一大堆官职呢?难道是为了显摆?下面

  • 盘点四位三国中最令人惋惜的名将,蜀国独占三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群雄割据,英雄辈出,在那个共逐天下的乱世,无数名将脱颖而出,在当时的时代舞台上活跃着,让我们看到起辉煌而又传奇的一生。今天我们要说的这几位名将,都是三国中鼎鼎大名的人物,只可惜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身死志消,让人好不惋惜。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这几位传世名将璀璨而又悲叹的一生吧。要说三国时期死得

  • 孙悟空一共有几个称号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孙悟空在西游记当中有过无数个称号,可能大家还是最习惯叫他齐天大圣。当然一般在影视剧当中,叫的最多的也还是齐天大圣。但是这个称号和孙悟空另外几个相比就弱了一些,因为他还有更加厉害的称谓。毕竟是最后成佛的猴子,而且还得到了燃灯上古佛的传承。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孙悟空最出名的5个称号,一起来看看吧。孙悟空

  • 如果诸葛亮不一意北伐,转而屯田发展,蜀汉还会灭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诸葛亮是三国中最为传奇的军师之一,官至蜀汉丞相,一生致力于北伐以图兴复汉室,最终出身未捷身先死,星落于五丈原之上。诸葛亮晚年一直都在对曹魏发动北伐,却未取得什么实质性的进展,很多人都说正是因为连年的北伐,才导致蜀国国力愈加贫弱。那么如果诸葛亮不一意北伐,转而屯田发展,蜀国还会灭亡吗?要回答这个问题,

  •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那么频繁,为什么说宋朝的灭亡才是真正的亡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纵观中华五千年的灿烂历史,王朝的更替发生的很频繁,好像也印证了“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道理,正是这些王朝的兴衰才推动了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自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到后来被元朝灭亡,历经三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实属不易。中国古代朝代更替那么频繁,但是为什么说宋朝的灭亡才是真正的亡国呢?夏商周一脉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