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娴妃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上娴妃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893 更新时间:2024/1/21 23:08:48

在延禧攻略当中,娴妃是一位心狠手辣的皇后,为了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但是到了如懿传,乌拉那拉如懿的原型就是娴妃,这里面的娴妃又成了正义的一方,而且一路上也非的可怜。那历史中真实的娴妃到底是为怎样的人呢?这次就为大家揭开最真实的娴妃人生,到底是好是坏就交给大家来判断了。总之娴妃最后下场算比较惨的,毕竟乾隆对富察皇后的感情实在太深,后面几个皇后的日子就都不太好过了。

近日,电视剧《延禧攻略》正在热播。剧中有一位非常重要的角色,那就是由佘诗曼扮演的娴妃。在电视剧前面部分,娴妃一直是一位与世无争,温婉尔雅的妃子。可是到了后期却突然黑化,成为了一个大反派。那么,真实真实历史上的娴妃又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呢?

娴妃本名辉发那拉氏(家族姓氏,清朝后妃绝大多数都没有名字记载),她是满洲镶蓝旗(后抬旗入正黄旗)佐领讷尔布之女。雍正十二年(1734年),16岁的辉发那拉氏通过选秀,被赐婚给宝亲爱新觉罗·弘历做侧福晋。一年后,雍正帝驾崩,弘历继承皇位,即乾隆皇帝。

乾隆二年(1737年),辉发那拉氏被正式册封为娴妃,地位仅次于富察皇后和高贵妃,位居第三。娴妃性情雅、恬静,不像其他后宫妃嫔那样拼命在皇帝面前争宠,所以她在乾隆皇帝心目中的存在感很低。

乾隆十年(1745年)正月二十三日,高贵妃病危,乾隆皇帝晋封她为皇贵妃,意在冲喜。娴妃也在同日被晋封为贵妃。两天后,皇贵妃高氏病逝,娴贵妃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后宫中的“二把手”。

乾隆十三年(1748年),富察皇后病逝,娴贵妃晋升为皇贵妃,主持后宫事务。乾隆十五年(1750年),皇贵妃辉发那拉氏被册封为皇后,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后宫之主。

辉发那拉氏和乾隆皇帝虽然已经做了十几年夫妻,但此前一直不怎么得宠,乾隆皇帝很少会光顾她的寝宫。不过当她被册封为皇后以后,待遇发生了很大改变。皇帝无论江南巡幸、盛京祭祖,还是木兰秋狝,都会带着辉发那拉皇后伴驾同行。此后几年时间里,辉发那拉皇后相继为皇帝生下了二子一女,由此也可以看出圣眷正隆。

和《延禧攻略》中那位黑化后心狠手辣的娴妃有所不同的是,历史上真实的娴妃在当上皇后以后,并没有处心积虑地迫害皇帝的其他妃嫔,而且她也完全没必要这么做。因为她自己已经是中宫皇后,没有更上一层楼的空间了。同时又为皇帝生下了嫡子,只要不发生意外,她的儿子将会成为未来的皇帝,她则会成为未来的皇太后。

不过,凡事总会有意外发生。到了乾隆三十年(1765年)的时候,辉发那拉皇后的命运再次遇到了转折,但这次却是急速下地转折。

这一年,乾隆皇帝带着皇后以及几位妃嫔一同南巡,其中就有在皇帝面前最受宠的令贵妃魏佳氏,也就是《延禧攻略》中的女主角魏璎珞。本来大家一路上都相安无事,可是当皇帝一行人抵达杭州时,却发生了一件大事:辉发那拉皇后剪掉了自己的头发。在满人传统中,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女子是绝对不允许擅自剪掉自己头发的,否则就是大不敬、大不孝的行为。皇后的这一举动使乾隆皇帝大为震怒,他当即命人将皇后由水路送回京城。乾隆南巡结束后,他又下令收回皇后手中的四份册宝,即皇后一份、皇贵妃一份、娴贵妃一份、娴妃一份,并将皇后手下的宫女由十人裁撤为两人。按清宫制度,只有位分很低的“答应”,才只配备两名使唤宫女。

辉发那拉皇后为什么要擅自剪掉头发呢?按乾隆皇帝上谕中的说法是指“皇后性忽改常,于皇太后前不能恪尽孝道。比至杭州,则举动尤乖正理,迹类疯迷。”也就是说皇后自己疯掉了。而实际上,帝后反目的根本原因却并没有那么简单。乾隆皇帝非常宠爱令贵妃魏佳氏,一心想要册立她为皇贵妃。这个想法立即遭到了皇后的强烈反对,因为皇贵妃比皇后只低了一级,按照清宫传统,皇贵妃封号一般只给去世的妃子追封,或者给即将病逝的妃子冲喜。如果册封了皇贵妃,那必然对皇后的地位形成挑战,同时也说明皇后在皇帝心里的地位不高,甚至会影响到将来嫡子继承皇位的问题。因此,在皇贵妃册立的问题上,皇帝和皇后产生了不少矛盾。

而当皇帝一行人抵达江南后,生性风流的乾隆皇帝又看上了江南地区的一个漂亮女伶,并有意将她带回宫去。但是辉发那拉皇后却再次拒绝,因为根据清宫规定,皇帝的女人必须是从选秀中产生的,而不是说皇帝看上谁就能带走谁。作为后宫之主,皇后完全有权利阻止皇帝这么做,但乾隆皇帝却大大迁怒于皇后。本来在册立皇贵妃的问题上,皇后心中积怨已深,如今又看到自己这个中宫皇后的位置如同摆设,说什么都无法劝谏皇帝,激动之下就剪掉了自己的头发。结果就导致了上面一幕的发生。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七月十四日,辉发那拉皇后病逝,乾隆皇帝下旨以皇贵妃礼葬,但实际规格仅相当于嫔。根据清廷内务府档案记载,辉发那拉皇后的丧事仅用银207两9分4厘,还不如一个低级朝廷官员。

最后顺便提一句,最近刚刚开始热播的清宫剧《如懿传》中女主角乌拉那拉·如懿的人物原型也正是娴妃(辉发那拉皇后)。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备早期的谋士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诸葛亮是刘备的谋士,这一点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然而,诸葛亮却并不是最早就跟随刘备的谋士,也就是说,在诸葛亮之前,刘备还有其他谋士,身为谋士,他们自然也能够帮助刘备。那么,这些人都是谁,他们是怎样开始辅佐刘备的?他们的最终结局是什么,如果与诸葛亮相比较的话,谁会更厉害一些呢?刘备早期的谋士,可能有很多人

  • 德妃为什么不喜欢雍正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俗话常说母子连心,任何一个母亲对于自己所生的孩子,都是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的,毕竟是自己的孩子,没有母亲会对孩子不好。然而清朝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位母亲,他的儿子与她一向合不来,她甚至还会在儿子走向皇帝的道路上把他拦下来,她就是康熙的妃子德妃,她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为什么这对母子之间会有这样的矛盾

  • 为什么刘备拥有卧龙凤雏,还是不能平定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卧龙与凤雏的才能,尽管很大一部分都是被《三国演义》加工渲染过的,但是这两个人在汉末三国时期也算是厉害的谋士。民间总是传闻,卧龙诸葛亮和凤雏庞统,随便得到哪一个都能够安定天下,然而在历史上,刘备既有诸葛亮也有庞统,为什么最终蜀国却没有一统天下,反而是让一个原本不起眼的司马家篡夺大权建立新的政权呢?熟悉

  • 谁是曹操的萧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西汉之初有“汉初三杰”,这三个人对刘邦来说都意义重大,其中又以萧何功劳最高。其实三国时期,曹操也经常将自己手下的一些人称为是自己的“张良”“萧何”等。我们也知道,曹操的“张良”就是荀彧,然而你知道曹操的“萧何”是谁吗?为什么这个人被曹操称作是自己的萧何,他有什么样的功绩呢?说到三国中的魏

  • 历史上李鸿章是怎么评价慈禧太后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晚清时期的名臣李鸿章,一定有很多人都知道他的事迹,他也是近现代史上一个经常被讨论和研究的人物。同样被讨论的还有另一个人,那就是慈禧太后。李鸿章曾经见到过慈禧太后,对于这位垂帘听政的太后,李鸿章仅仅是第一次见面,就对她有了一番评价,虽然只有短短的八个字,但是却极其准确。那么,李鸿章给慈禧太后的评价到底

  • 夏侯惇为什么是曹魏第一猛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其实曹魏的将领远不如蜀汉的出名,只有夏侯惇的地位和名声都比较高,而夏侯惇还被称为曹魏第一猛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夏侯惇是曹魏开国功臣,也是最早跟随曹操的将领之一,据说曹操和夏侯惇的关系如同亲兄弟,两人之间能够不设防备。要说夏侯惇在曹魏的地位也是非常受人尊敬,而且老百姓也非常爱戴夏侯惇,因为当时夏侯惇

  • 阮籍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阮籍可能很多人不太认识,那么小编给大家说说这个人写的一首诗吧,这首诗叫《咏怀诗》了,看到这想必大家应该就清楚了这个人是谁了,他是三国时期的在魏国这边的一位大文豪大诗人了,那么有的人想问这个人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而且他的性感特点又会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揭秘分析看看吧!阮籍这个人其实

  • 历史上明朝万历皇帝为何批评唐太宗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太宗李世民,万历皇帝朱翊钧,是两个相隔了数百年的皇帝,一个是唐朝的盛世开创者,另一个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两个人在历史上都是属于有些争议的人物,有功有过。万历皇帝朱翊钧还曾经对唐太宗进行过一番评价,这些评价都不是什么好话,朱翊钧就在朝堂之上公开批评李世民,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明朝的万历皇帝朱翊钧

  • 慈禧为什么支持左宗棠收复新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朝时期,新疆作为边境之地,远离政治统治的核心、中央区域,同时也是非常容易受到外来侵略的地区,新疆就曾经被别国占领,甚至宣告在此处的统治权,建立一个新的国家。面对这件事情,清政府自然也不会坐视不管,然而在究竟要不要收复新疆的问题上面,却出现了两种声音。最后拍板的人是垂帘听政的慈禧,她为何要统一左宗棠

  • 刘备有几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很多人的四位当中,不管是什么事情,或者是选择什么人,自然应当是择优,在一群人当中选择一个最优秀的人。汉末三国,刘备称帝之后没多久就因故病逝,他选择的继承人却是我们现在很多人眼中扶不起来的刘禅,他的形象也一直都是带有一点“痴傻”的成分。那么既然如此,刘备又为什么要选择刘禅作为接班人?刘备总共有几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