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写给家人的三封家信分别是什么

诸葛亮写给家人的三封家信分别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974 更新时间:2024/2/4 2:41:22

诸葛亮出名的不止《出师表》,还有诸葛亮写给自己家人的三封家书。其实诸葛亮正式的作品并没有多少,但是他写的书信质量都非常高,像《出师表》还有这三封家书都算他写给对方的书信,不过跟同时期发表的文章相比也丝毫不会落的下风。那今天就重点为大家讲讲这三封家书的原文还有翻译,这三封家书分别是《诫子书》、《又诫子书》和《诫外甥书》。可能就是少一封写给诸葛亮妻子的信,但这样也体现出了诸葛亮内心深厚的家国情怀,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这些家书吧。

作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诸葛亮位及蜀国军师、丞相,政务繁忙,但他不忘教诲子孙、外甥,《太平御览》《诸葛亮集》中收录其《诫子书》《又诫子书》《诫外甥书》等家书,后人统称为“诸葛亮家书”。

《诫子书》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解读:

这篇文章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元234年),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全文短短八十六字,阐述敬业奉献、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诸葛亮写此书,以古代贤者所应具有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素质要求谆谆告诫他的儿子。他以政治家的胸襟和眼光,结合切身经验,要求子孙从修身养德做起,励志勤学,为将来报效国家、建功立业做好准备。

诸葛亮在信中指出,“淡泊”、“宁静”是陶冶高尚情操、树立远大志向的前提。他还阐明了学习与成才的关系,肯定了才能和学业是通过后天学习得到的。诸葛亮还突出强调了“淫慢”与“险躁”是养性励志的大敌,从而更加肯定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最后,诸葛亮特别告诫子孙不要蹉跎岁月,虚度年华,要努力“接世”,经世致用,否则会老大徒伤悲,后悔莫及。诸葛亮在这封家信中的话,都是从人生经历中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至今仍具有非常积极而现实的教育意义,被许多人视为座右铭。

在这篇《诫子书》中,有宁静的力量:“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有节俭的力量:“俭以养德”;有超脱的力量:“非澹泊无以明志”;有好学的力量:“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有励志的力量:“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有速度的力量:“淫慢则不能励精”;有性格的力量:“险躁则不能治性”;有惜时的力量:“年与时驰,意与岁去”;有想象的力量:“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文章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文字清新雅致,不事雕琢,说理平易近人。

诸葛亮晚年写给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诸葛村上至古稀老人下至幼稚孩童都能熟记于心。它是当地诸葛小学的必修课,村民们家贴的对联,往往都是其中的名言警句。《诫子书》不光是诸葛氏家训,也是中国传统家规中的瑰宝,给后人以深刻的教育迪。

《又诫子书》原文

夫酒之设,合礼致情,适体归性,礼终而退,此和之至也。主意未殚,宾有余倦,可以至醉,无致迷乱。

《又诫子书》解读:

设酒宴客,是为了合乎礼节,表达感情,从而使身心舒适,以恢复人的本性。而礼节尽到,客人退席,这便是最大的和谐与快乐了。倘若主人的情意未尽,客人也还没有到疲倦的程度,可以续饮,但不能醉到神志不清的地步。

《又诫子书》集中体现了诸葛亮的教子饮酒合礼致性思想,可以说这是专门就事议事,因酒谈礼,他把设酒摆宴当作一种公关礼仪活动,并希望以酒为媒介,交流感情,增进友谊,调节人际关系。诸葛亮在这篇家书中追求中和之美,认为饮酒太过和不及都不好。

《诫外甥书》原文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

《诫外甥书》解读:

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年),诸葛亮十三岁时,他们姐弟四人跟随叔父诸葛玄赶赴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任所。不久,朝廷又派朱皓到任,失掉官职的诸葛玄只好带着诸葛亮姐弟四人前往荆州投靠旧友荆州牧(治所襄阳)刘表。到襄阳后,诸葛亮因年纪幼小,就到刘表办的“学业堂”里读书。他的大姐嫁给中庐县(今湖北南漳县)蒯家大族蒯祺,二姐嫁给襄阳名士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庞山民所生子叫庞涣。诸葛亮的这封《诫外甥书》就是写给庞涣的。

诸葛亮在这封信中告诫外甥,一个人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追慕先贤,节制情欲,能够适应顺利、曲折等不同境遇的考验,根除自己怨天尤人的情绪。如果志向不坚毅,思想境界不开阔,沉溺于世俗私情,难免沦落成为没有教养、没有出息的人。如果说《诫子书》强调了“修身学习”的重要性,那么《诫外甥书》则阐述了“立志做人”的重要性。

信一开篇,诸葛亮便开宗明义地指出“夫志当存高远”。具有远大的志向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先决条件,但是如何才能做到“志存高远”呢?

一是“慕先贤,绝情欲……恻然有所感”。“慕先贤”即要以古圣先贤作为榜样,向他们看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好的榜样能够让人奋发向上,坏的榜样则能把人拖入深渊。孔子也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会为一个人源源不断地注入正能量。

“绝情欲”即节制情欲。外甥庞涣正值血气方刚,因此“绝情欲”就不要沉湎于爱欲而不能自拔。人生在世,总会为一些繁杂琐事所困扰,而这些无关痛痒的琐事或者烦恼往往会消磨一个人的意志。站得高就能看得远,人生的境界就会提升,跳出这个狭小的圈子,不为琐事所累,自然就做到了“弃凝滞”。做到以上三点,自然不论何时何地,不管顺境逆境,也能“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

二是“忍屈伸,去细碎……何患于不济”。这是实现志向的措施:要做到能屈能伸、随遇而安,抛却心中无关的杂念,认真听取别人的宝贵意见,虚心学习,吸取别人的经验,要做到心胸开阔豁达。一个人有了高远的志向、广阔的胸怀,就不会计较一时的得失,那么,即使他暂时得不到提拔,才华不被别人所了解认可,也不会妨碍他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最后,诸葛亮又从反面进行了论述。“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不免于下流矣!”如果没有远大的志向、昂扬的斗志、坚强的意志,那么这样的人生最终只能在世俗中随波逐流,被儿女情长所束缚,在平庸中耗尽一生!

诸葛亮这篇《诫外甥书》只有短短八十余字,却有很深的内涵。作为年轻人,不光要有崇高的理想、远大的志向,还必须有实现志向的具体可行措施,以及战胜困难排除干扰的毅力。否则,理想就可能会成为一种空想,甚至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沦为平庸下流之辈。《诫外甥书》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个人如果志存高远、意志坚定,加之缜密地思考,然后付之于行动,就很有可能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取得成功。反之,则必然失败。曾国藩在家训中也曾教育子女要“有志、有识、有恒”。有志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这些观点都凝聚了古人的经验与智慧。有志青年当从《诫外甥书》中得到启发,有所为也有所不为。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郭芙是金庸武侠最大渣女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郭芙是郭靖的大女儿,同样也继承了郭靖的侠义心肠。不过郭芙在一众武侠迷当中的口碑似乎并不是很好,而且还认为郭芙是金庸武侠当中的最大“渣女”,究竟郭芙的口碑是如何崩塌的呢?其实早年的郭芙的确有些小姐脾气,而且蛮横不讲理,经常打着自己父母的名号在外面仗势欺人,而且受不了一点委屈。在《射雕侠侣》当中,杨过的

  • 诸葛亮和司马懿真能算是宿敌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三国演义当中,诸葛亮作为蜀汉绝对的男主角,其散发出来的光芒肯定也要是最耀眼的。但是诸葛亮在碰到司马懿以后,好像就开始处处碰壁,甚至最后倒在了北伐的路上。很多人都把司马懿当成了诸葛亮的克星,而且喜欢将两人列为宿敌,真实的历史当中他们两人真的能被称为宿敌么?答案肯定是不现实的,因为诸葛亮和司马懿本来也

  • 菩提老祖和玉皇大帝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西游记中,菩提老祖的真实身份始终没有被揭露过,其实菩提老祖早年地位不输玉帝,只是他厌倦了天庭的生活,最后选择在人间隐匿授徒。菩提老祖更像是道教和佛教的鼻祖人物,因为菩提老祖是与天地同寿,而且身上的特征包含了道教和佛教的结合,这也让菩提老祖的身份愈发神秘,如果真是这样,那玉帝的辈分也不及菩提老祖。不

  • 郭靖、杨过、乔峰、韦小宝谁的一生最令人羡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郭靖,杨过,乔峰,韦小宝,这四位男主应该是承载了大部分男性的一生梦想了。郭靖作为金庸武侠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精神一直感染了很多人;而杨过和小龙女之间的感情故事,也是令旁人羡慕,苦等16年终成眷属,现实中能找到这样的爱情么;乔峰为国为民的大义和郭靖相当,但是乔峰要比郭靖更洒脱

  • 公叔痤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公叔痤其实应该有很多人不太认识这个人的,但是这个人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魏国是有很的关系的,可以说魏国的命运应该是被公叔痤左右了的,所以他这个人争议也非常的大,但是我们今天不谈论公叔痤这个人的对于魏国的影响了,我们来说说公叔痤是怎么死的吧,因为人总有一死的呀,对这个感兴趣的网友可一定被错过了!其实关于

  • 杨过和周伯通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可能周伯通没有教给杨过武功算是一个遗憾,毕竟在四绝当中有三绝都算是杨过的师傅。杨过的设定也是学会各种绝招,然后领悟出黯然销魂掌,那杨过和周伯通究竟谁要厉害一些呢?可能很多人会觉得练成完成版九阴真经的周伯通会更强,但九阴真经真正的实力其实早已没那么强了,在郭靖身上就是很好的例子。而且杨过得到独孤求败的

  • 沙和尚最后为什么没能成佛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沙和尚可能是西游取经团队中存在感最低的人了,出镜率可能还没白龙马高,但台词要比白龙马多....沙和尚之前的身份是卷帘大将,也就是玉帝的贴身护卫,后来犯错后就被下放了,最后在流沙河当起了妖怪。其实孙悟空、猪八戒还有沙和尚会成为被选中的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犯过错,但玉帝给了他们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

  • 小明王指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小明王其实大家应该知道的,那其实就是张无忌的原型了,但是最后还是被朱元璋的部下给杀了,其实这个小明王又叫韩林儿了,那么这个人到底有什么样的身世呢?话说有的人一直分不清楚这个小明王到底是男是女,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小明王韩林儿,是元末明初起义军红巾军领袖韩山童之子。韩山童在元朝末

  • 唐伯虎一共有几个老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可能是因为周星驰拍摄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影响力实在太大,导致很多人以为唐伯虎就跟电影里的一样,实际上真实的唐伯虎一点都不风流,反而很专一,而且他也没八个老婆。唐伯虎一生过得并不平顺,甚至到了晚年还有些不如意,因为家里出现了一些变故,导致唐伯虎突然丧失了进取心,开始游荡于江湖。好在唐伯虎的一生手艺没

  • 虞允文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虞允文其实大家多多少应该认识这个人,他的一生非常的传奇,话说他其实是一位书生的,但是他却为南宋成功的续命了百年,那么这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一位文弱书生是怎么做到让一个国家续命这么久的?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虞允文怎么死揭秘虞允文是因积劳成疾,不幸病逝,享年六十五岁。虞允文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