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狄仁杰身为宰相,为什么只有三品

狄仁杰身为宰相,为什么只有三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183 更新时间:2024/2/4 2:38:03

在很多人的眼中,狄仁杰就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存在,他是我国古代的一位“神探”,神的程度堪比国外的柯南和福尔摩斯,而且在很多影视剧中,狄仁杰似乎也都是官职很高的“宰相”,宰相在我们眼中那就是百官之首,只在皇帝一人之下,然而狄仁杰这个宰相实际上却只是个三品官,这是怎么回事?唐朝时期的官职制度又是怎样的呢?

《神探狄仁杰》剧中曾多次提到宰相狄仁杰官居三品,这让熟悉清史的人感到有点不可思议。要知道,清朝的大学士动辄就是一品大员,明朝小小的卫指挥使也有三品。而名誉古今的一代贤相狄公,为何只官居三品呢?

按照唐朝官制,文武职事官几乎不设正一品。根据唐朝史学家杜佑《通典·秩品五》记载:“大唐官品:开元二十五年制定。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亲)王爵。”从上看出,正一品大员都是荣誉性的“三师”和“三公”,以及爵位王爵,都不是实职。那么,唐朝有没有正一品的职事官呢?还是有的,这个职位便是天策上将。《旧唐书·职官一》记载:“《武德令》有天策上将,(武德)九年(626年)省。”

为何唐朝的杜佑不敢写天策上将这个职位呢?因为这个职位只有唐太宗李世民担任过。武德四年,还是秦王的李世民消灭夏王窦建德、郑王王世充两大割据势力,并俘获二人。唐高祖李渊认为李世民已经位列秦王、太尉(三公之首,名义上主管全国军事)兼尚书令(尚书省长官,宰相之首),实在无官可封了,且已有的官职无法彰显其荣耀,而特设此职位,并加领司徒(三公第二位,名义上主管全国教化),此时三师空缺,太尉兼司徒实为百官之首。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进位为皇太子,已经不需要这个臣子的职位,当年六月天策府被废除,此职再未设置。

接下去看《通典》提到的从一品“开府仪同三司文散、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骠骑大将军武散、嗣王、郡王爵、国公爵”。这些不是散阶或荣耀性虚职,就是高级爵位,没有一个是职事官。

正二品也是如此,《旧唐书》接着提到:“特进、文散官。辅国大将军、武散官。开国郡公、爵。《武德令》唯有公、侯、伯、子、男,贞观十一年加开国之称也。上柱国。勋官。《武德令》有尚书令,龙朔二年(662年)省。自是正第二品无职事官。”

隋唐时代,尚书令是尚书省长官,为宰相之首,分别只有杨素和李世民担任过。因为李世民的缘故,唐朝的后来者都不敢居此位,他的儿子唐高宗李治索性把此职给废除了。故而《旧唐书》统称:“其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及天策上将,太宗在藩为之。及升储,并省之。”

“从二品: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府牧、大都督、大都护、光禄大夫文散、镇军大将军武散、开国县公爵、柱国勋。”(《旧唐书》)从二品除了尚书省的副职左右仆射外,其余不是地方大员就是虚职。唐初,中央的职事官从二品已经到顶了。贞观年被虚职化的尚书左右仆射

以隋文帝创立的三省长官制为标志,中国的宰相设置已完成了由独相制向群相制的转变,使之更加合理化,也方便皇权限制相权。唐高祖袭隋制,以三省之长,尚书令、侍中(正三品,2人)、中书令(正三品,2人)同为宰相。《新唐书·百官一》云:“太宗尝为尚书,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

至此,仆射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宰相,形成了二仆射、二侍中、二中书令的群相制。不过,随着唐朝群相制的发展,尚书左右仆射的命运也和尚书省最高长官尚书令一样,也被虚职化了。

唐朝初年,唐太宗以综理政务的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仆射为宰相。三省中,中书省替皇帝起草诏旨,决定军国大事和官员任免,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核朝臣奏章,复审中书诏敕,有认为不当者,可以驳回,负责审核。中书、门下发出的政策命令,皆由尚书省转发到中央各部门及地方州县,负责执行。

为了提高效率,唐太宗设立了政事堂,中书、门下两省先在政事堂议定完毕,然后上奏。除了三省首长外,其他人也可以参与政务,需加“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资历没达到三品者)”的头衔,他们也成了事实上的宰相。据《新唐书·宰相表》研究,高祖、太宗、高宗时期,宰相同时在位者,少则4人,多则10人;武后、中宗、睿宗时期,同时任相者常有10人左右。

三省首长之外出现大量宰相的同时,仆射却变成了虚职化的荣誉官阶。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高宗李治即位,李绩(徐世绩)任左仆射复加同中书门下三品的称号。从此,仆射入政事堂议事,就必须例加此号,表明仆射已不是当然宰相。这样,唐朝中央最高的文职职事官只能三品到顶了。尚书省长官不是宰相后,也意味着,三省制实际上又变成了“中书门下”一省制。

天授二年(691年)九月,狄仁杰被任命为地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开始了短暂的第一次宰相生涯。这两个职务其实是户部侍郎(正四品下)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女皇帝武则天生性好折腾,早在光宅元年(684年)九月,她改尚书省为文昌台﹐左右仆射为文昌左右相;中书省为凤阁,中书令为内史;门下省为鸾台,侍中为纳言;吏部为天官,户部为地官,礼部为春官,兵部为夏官,刑部为秋官,工部为冬官。狄仁杰任相次年正月,酷吏来俊臣诬告他和其他大臣谋反。他使计脱罪,但被武则天贬为彭泽县令。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孙万荣作乱。武则天为了稳定局势,重新起用狄仁杰,先为魏州刺史,后为幽州都督。孙万荣闻狄仁杰被起复,不战而退。神功元年(697年)闰十月,狄仁杰召回朝中再次为相,官拜鸾台侍郎(门下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加银青光禄大夫。

次年,狄仁杰又进纳言(侍中)。久视元年(700年)正月迁任内史(中书令)。这次为相,狄公先后任门下省和中书省的最高长官,在职事官里他已经到顶了。武周职事官里已经对狄公已经无官可封,这就是他为何最终只官拜三品的原因。

当年九月,狄仁杰病故于洛阳私宅,武则天赠文昌右相(尚书右仆射),谥文惠。从他被追赠尚书右仆射也可以看出,尚书省的长官彻底被虚职化了,成为众多荣誉职之一。唐中宗复位后,感念他劝诫武则天不要传位侄子而传己,追赠司空(正一品)。唐睿宗又追封之为梁国公(从一品)。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春日局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春日局”其实很多人应该不知道这个人,其实这个人不简单的,她是一位奶妈,而且也是那种在日本历史上有着非常大影响的奶妈,话说那个时代就是奶妈专权的时代,而且是怎么体现的呢?其实就是体现在了春日局身上了,那么具体怎么说呢下面就跟随小编继续揭秘分析看看吧!春日局是谁日本历史人物,春日局(1579年-1

  •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真实画像公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其实很多朋友都好奇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到底长什么样子,但那个时候有没有相机所以根本没办法把她们的容颜给保存下来。不过现代可以通过模拟技术,还原四大美女的样貌,算是帮大家圆一个梦了。其实有时候把四大美女当做一种想象也挺好的,看到真正的样子可能还会失望。毕竟其中有些人物出身在千年以前,当时的整体审美和我们现

  • 李治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武则天大家都知道,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帝,既然身为女帝,那么武则天的政治才能自然就不用多说了,而且武则天本身也是一个心狠果决之人,如果没有这样的能力,如何能在凶险的政治斗争当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皇帝?但是,有一个这样的妻子,唐高宗李治似乎就显得要“软弱”了很多,那么真实历史上的李治是一个怎样的人?

  • 三国时期,刘备伐吴为什么要亲自上阵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可能会经常在影视剧里面,在打仗之前,听到皇帝说自己要亲自上阵,这也就是所谓的“御驾亲征”。不过皇帝毕竟十分尊贵,战场上又是刀剑无眼的,所以一定会有人跳出来阻止皇帝。但历史上还是有很多皇帝亲自出征的情况,就比如三国时期一场著名的战役夷陵之战。刘备亲自带兵攻打吴国,但是为什么刘备要这样做?刘备御驾亲

  • 在历史上,刘备最看重的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如果要问刘备最看重的人是谁,很多人可能会回答诸葛亮,也有人会回答是关羽张飞,还可能有人回答是凤雏庞统。不过,所有的这些人物,在《三国演义》当中都算是重点的描写对象,但实际上,刘备真正看重的,却是一个在小说里没怎么详细重点写的人,这个人就是糜竺,也就是刘备的大舅哥。为什么刘备会如此看重糜竺?糜竺为刘备

  • 周不疑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被称为神童的不只是曹冲,还有曹冲的好友周不疑,据说周不疑的才智不比曹冲差。但曹冲早逝以后,曹操把周不疑也给杀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有人说是因为曹操担心周不疑太聪明所以杀他,但曹操一项喜爱人才,如果有位天才出世没理由这么着急除掉他。所以周不疑的死另有原因,实际上曹操原本是想让周不疑辅佐曹冲,但曹冲已经

  • 关羽被困麦城的时候,为什么没有挟持诸葛瑾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提起“麦城”,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令人伤心的地方,因为忠义双全的关羽关二爷,就是在这个地方被困,最终走完人生之路的。在《三国演义》的剧情当中,关羽被困在麦城,东吴还派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前来劝说关羽投降,关羽自然是没有答应,然而这个时候很明显关羽可以挟持诸葛瑾,如此一来自己就会有一线生机,但是

  • 赵云才是刘备帝王之术最大受害者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家总感觉刘备不重用赵云是因为想让他来当自己的贴身保镖,毕竟赵云在长坂坡七进七出救下阿斗还是成功打动了刘备。但刘备怎么说也是一位城府非常之深的人,可以说刘备的帝王之术肯定要比曹操还有孙权实行的更加坚决,因为刘备是绝对输不起的,底层出身的他想要召集一支忠于自己的部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刘备机会只

  • 黄帝为什么姓轩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很多人一定都知道“轩辕”这个姓,这在很多网文当中也算是高频出现而且自带狂炫酷特效的一个姓了。不过,虽然见的很多,但是你是否了解这个姓究竟从何而来呢?我国想姓氏文化与别国不同,几乎每一个姓都有很久远的历史,都可以往上追溯,那么这个自带王者特效的轩辕姓又是怎么来的?看过之后,下次写文的时候,或许你就会琢

  • 林平之是如何从正入邪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会把林平之看做是金庸笔下性格转变最大的角色,而林平之也是从正入邪的代表人物之一了。林平之性格复杂是由很多原因造成,这也是金庸故意刻画出来的人物,命运惨烈但是意志坚定,最后打破了自己的坚守的底线。其实林平之前半生的人生轨迹,同张无忌有几分相似,但最大的区别就是,张无忌是主角而林平之不是,所以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