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关系怎么样

历史上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关系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333 更新时间:2024/2/28 8:54:46

清朝时期的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两个人之前,一个是咸丰帝的皇后,另一个是咸丰帝的妃嫔,咸丰帝死后,两人都被尊为太后,形成“两宫并尊”的局面。但是,按照一般的逻辑,同一个皇帝的妃子之间,能有什么好关系?毕竟都是要争宠的,她们之间可能并不怎么融洽。那么,事实究竟是否如此,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之间关系到底如何呢?

满清多悬案,不知是祖传就有皇帝死得叵测的优良传统还是风水气运问题,自皇太极无端盛京暴毙始满清皇室悬案的多米诺骨牌便从顺治雍正、嘉庆、一直推倒到了咸丰。

皇帝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后宫宫闱,类似于同治年慈安之死这种事实在是满清奇事之冰山一角。

话题转正,今天我们说到慈禧与慈安,当然,诸如两人关系与慈安之死类似于《清朝野史大观》、《清稗类钞》、《清宫琐闻》等野史记载的已经够多了,但均是唯恐天下不乱主观臆测之作,只消茶余饭后的谈资娱乐即可,不可作正史观之,而满清之悬事,无正史记载,今只可凭时人三言两语客观记载与我们主观科学理性分析得之。

那么,慈禧与慈安关系到底如何?

众所周知,慈安出生高贵,按照满清朝臣之女十四岁可选秀入宫的规矩,慈安于十五岁还在道光年间便入选为咸丰侧妃,虽然其小慈禧两岁,但自咸丰登基后,短短不到一年时间便一跃母仪天下,封为后宫皇后,足见其姿容之艳丽,心性之机敏。

而后是慈禧粉墨登场,她的出生历史多含糊其辞,想来必是不如慈安,但按入宫选秀规矩必也是四品以上官宦之家出身。慈禧比慈安晚了几年十七岁入宫,此时咸丰宠慈安良久,慈禧一直于宫闱之中封为兰贵人,不温不火。但慈禧有慈安所不具有的心机与魄力,抓住了时机便为咸丰生下皇嗣,而咸丰无后,母凭子贵,咸丰封其为贵妃。显而易见,慈禧于咸丰年并不受宠,他在兰贵人的位置上屈居多年而不晋封,而自生下同治帝咸丰也才象征性封其为贵妃。可见,无论是从身份还是地位上,其与慈禧都远非一个数量级。

今又有慈安心性柔弱、思虑愚昧唯诺于慈禧一说,怕是得对提此说之人智商进行重估。

慈安出身自然比慈禧好,宫闱纷争之事受家教耳濡目染自不会差,而其竟在短短六月间一跃而为皇后,说她心性柔弱、思虑愚昧,怕是连慈禧都不信。慈禧固然能忍,待机蛰伏,一如蝮蛇阴鸷,一旦时机到来便跃身而出,抓住时机诞下皇嗣成其出路。如慈禧这般人物又如何,长达十数年仅贵人而已,而慈安只用了六个月,便母仪天下执掌后宫三十六院。

而据史料记载,咸丰虽重色,慈安慈禧却均生得艳丽无二而两人地位判若云泥,慈安凭借的不是无双的心计与智虑又是什么?

因此,慈安、慈禧水火不容一说概不存在。

何谓水火不容?乃敌对双方旗鼓相当,针锋相对。我们且不论是咸丰年,即便是同治年,慈禧为同治母又如何?按满清规矩,慈安仍为正统皇太后,而慈禧仅母凭子贵为侧妃后名为太后而已。后又有咸丰曾以祖上努尔哈赤曾命后人不得纳叶赫那拉氏为后之制,密留防慈禧母凭子贵,紊乱宫廷可罪之密旨于慈安,虽不敢断其真假,但足见慈安地位、身份高于慈禧乃民之所向。

慈安贵为皇后多年,其外戚宠荣多年,其实力必定显赫至极,又怎是屈居兰贵人多年且出身不甚明了慈禧所能比拟?故而,不论是从个人智计、心性、能力,亦或地位、身份乃至家族势力而言,慈安都远非慈禧所能比拟。既非旗鼓相当,更无法针锋相对,又何来水火不容一说?

其次,我们参照清史零散记载,慈安或在同治年与慈禧杀顾命八大臣两后垂帘听政时将朝政琐事交与慈禧处理,但或仅慈安心性善良,不喜朝政权谋之事而已。但有朝廷举足轻重之事需要决策,慈禧还是要问策于慈安。两人一直相安无事,最起码表面和睦。

以至于后慈安暴毙而死,多猜乃慈禧投毒杀之。于此我们再作分析。

据史记载,两人垂帘听政后,慈安对朝政之事,事无巨细,多委慈禧掌管,对慈禧自己虽为正后却更以姐姐事之,姐妹两于后宫相互扶持,一起撑着后清这艘破船,平日里又无半点矛盾仇怨,乃至半点纷争都没有。他们之间唯一存在纷争的地方无非朝政,而此事后期慈安全赖慈禧做主,信任之至。

慈安如此至情至性,要说她们两人在相濡以沫的那么多年里没有姐妹感情,鬼都不信。慈安对慈禧,既信任,又没有威胁,而且慈安在,自己还可以有知冷知热、嘘寒问暖之人,实在没有杀慈安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理由?对于慈禧来说,名分都是虚的,她握在手里的权力才是真真切切的,有什么必要?她不会不了解慈安的机智,当时满清不少中兴大臣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莫不是慈安举荐重用,万一自己谋事不周岂不是给自己挖坑?

而关于慈安的死因,学者徐彻引《翁同和日记》为据,经过他大量社会考证得慈安26岁曾患有肝厥疾病长达24天之多,达到不能说话的程度,在同治八年十二月四日又旧疾复发,一度假死过去。在她死前一天又有复发身体不适的迹象,只是不那么严重没有重视,等到第二天便死了。

徐彻为学比较扎实实事求是,他经常实地考察求证。我们统筹以上分析,显然,比上那些泛滥野史,他的话还是比较令人信服的。

慈安应该是死于心血管或者中风和脑溢血之类的疾病,毕竟她有旧疾,慈禧也没有害她的理由。至于历史上不论正史还是野史,均无慈安有女儿一说,概为误传,不可偏听偏信。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王安石为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王安石,很多人都不会陌生,他是北宋名臣,除了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他还是一个很厉害的改革家、政治家,他发动的“王安石变法”,对于宋朝可以说是有相当深远深刻的影响。然而,这样一位我们想象中应当是在朝堂之上挥斥方遒,私下里潇洒大气的王安石,居然是一个不爱洗澡的“邋遢大王”。你能想象那些与他同朝为官之人,站在

  • 乾隆皇帝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最近热播的《延禧攻略》让大家对乾隆皇帝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乾隆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最久也是最长寿的皇帝,乾隆一生有功也有过,但后人对他的评价整体来看还是比较积极的。但是晚年的乾隆性情突然变的暴虐起来,这到底是什么呢?可能有人觉得是跟感情有关,不过也跟乾隆年纪太大也有关,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下乾隆皇帝的一生都发

  • 刘备是一位奸诈之人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三国演义》当中,刘备已经被贴上了“仁义”的标签,但刘备的“仁义”是“真仁义”么?其实网上一直都存在一种声音,说刘备其实就是一位奸诈之人,往往都是为了收买人心和百姓才装的自己仁心宅厚。难道刘备人设也要被推翻了?其实我们现在也没办法去真实刘备内心真正的想法,不过刘备能白手起家成为一国之君肯定还是有他

  • 三国王平怎么死的揭秘,三国王平将军简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最近有看到很多人都在说一件事情,那就是在马稷丢失街亭的时候还有一位参与者这位参与者就是我们熟悉的王平了,这个王平其实也挺不简单的,话说当时马谡如果不听诸葛亮的话,要是听了王平的话也不会败得如此的惨,所以我们今天就来看看王平这个人的相关的消息吧,下面就给大家带来王平是怎么死的,还有王平将军的简介了!王

  • 曹操和汉献帝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曹操虽然从不把汉献帝放在眼里,但是他和汉献帝之间又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关系。可能很多人都会不解,曹操为什么不敢废掉汉献帝自己称帝,其实曹操内心也是顾虑繁多,如果就这样强行结束掉汉室那天下人就会把曹操当做逆贼看待。毕竟当时天下还没被统一,这时候称帝并不是最好的选择。而汉献帝想让位都让不出去,整天还提心吊胆

  • 汉献帝和曹操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的汉献帝与曹操,一般都会认为,汉献帝在曹操的挟持之下,没有自由,身为皇帝却只能被当做一个摆设,傀儡,生活上自然也不会有多舒坦。但是如果单单这样认为,就只能看到一些表面现象了,汉献帝与曹操之间的关系,实际上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复杂,可能在汉献帝看来还会很尴尬。那么,他们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呢?刘

  • 三国李儒算得上顶尖谋士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三国时期的顶级谋士们其实大家也知道还真的是听到的呀,就好像有什么诸葛亮啊,有什么庞统啊,还有什么司马懿啊,郭嘉啊,还有什么陆逊啊等等,这些谋士都被誉为是顶级的谋士了,但是其实有的时候我们只看到一些出名的人了,没有仔细的分析其他的情况了,最近有人在董卓旗下有一位叫李儒的谋士了,那么他到底算不算得上

  • 蒋济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三国时期的蒋济其实应该是有很多人不太知道这个人的,因为他也不太出名了,但是如果熟悉三国时期的蜀国历史的人是知道这个人,这个人和司马懿一样的长寿,他是魏国的死朝元老,看到这想必大家都非常的好奇他是谁了吧,那么下面继续跟随小编揭秘看看他的生平简介和是怎么死的吧,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说到蒋济就不得不说

  • 历史上有没有没杀过功臣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的很多短句谚语,都能够昭示出一个很大的道理,有一句就叫做“狡兔死走狗烹”。古代皇权更替,朝代更迭,很多统治者在新的王朝建立之后,为了防止功臣们功高盖主,对自己的地位产生威胁,都会选择将这些有功之臣贬低,甚至直接杀死,不去动摇他们的地位,甚至还将他们抬高的,那就非常少了。但是,历史上还是有几个没有

  • 曹操的父亲为什么要给宦官当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曹操,大家都不陌生,他作为汉末三国时期,魏国政权的奠基人,也是后来人们争议非常大的一个人物。很多人关心曹操到底算是什么形象,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占据的角度不同,角度不同,那么评价自然也就不同。曹操的父亲曹嵩,史书中记载他是宦官曹腾的养子,也有说他原本是夏侯家人,那么为什么曹嵩会成为曹腾的养子呢?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