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三桂失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吴三桂为什么要杀掉了朱由榔

吴三桂失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吴三桂为什么要杀掉了朱由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94 更新时间:2024/2/21 8:32:25

有一部分人认为,南明末代皇帝朱由榔才应该算是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死后,有一部分明朝残存的势力迁往南方,成立了南明,而永历帝朱由榔,是南明的末代皇帝,但是最终却是被吴三桂所杀,有不少人觉得,这可以说是吴三桂一生中最大的败笔,这是为什么?吴三桂为什么要杀掉了朱由榔,又给他带来了什么麻烦呢?

1、吴三桂为何失败

吴三桂实力强大,声势浩大,可是最终他却没有造反成功。而且“出师未捷身先死”。他死之后,他的军队也迅速就如鸟兽散了,一场闹剧结束。那么,吴三桂失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原因其实是很多的。

比如,和吴三桂组团造反的另外两藩,不给力,很快就怂了。这使得清军能够集中力量对付吴三桂,吴三桂孤掌难鸣,最终失败。

比如,吴三桂打到长江边上的时候,把自己的军队全部囤积在长江边上,裹足不前。这样使得吴三桂失去了很好的战机,以至于清政府在这一段时间里面摆好布局,轻松把吴三桂消灭。

比如,吴三桂过早称帝,这也就暴露了他自己的狼子野心。暴露的这个狼子野心,使他失去了众人的支持,特别是另外两藩的支持。看到吴三桂已经称帝了,感觉自己是在给吴三桂打工,所以他们不愿意继续干下去。

再比如,当时清政府实际上已经在中原确保了稳定,而且清政府实行了对中原老百姓比较好的怀柔政策,中原的老百姓人心思定,不愿意再打仗了。吴三桂的造反,让他们感觉又是重战乱,又会造成家园破碎,流离失所,所以他们不想支持吴三桂。

不过说起来,虽然这些原因,都算是吴三桂灭亡的原因。但并不是最根本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从吴三桂杀掉永历帝朱由榔开始的。也就是说,当吴三桂杀掉朱由榔以后,此后他的一切行动,都不能自圆其说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2、吴三桂杀掉朱由榔为何是最大的败笔

古代的任何造反者,他们造反都要找到恰当的理由。没有恰当的理由,就得不到众人的认可,他就只能是草头。古代造反者所找的理由很多,比如说自己是“真龙天子”,比如说这是对老百姓进行救苦救难,比如自己是为了维护被消灭的旧王朝等等。

对于吴三桂来说,他不可能是“真龙天子”。因为当时清朝已经控制了整个中国,而且吴三桂也认可了清朝的统治,还当了清朝的平西王。所以说,“真龙天子”应该是清政府的皇帝,而不是他。事实上,吴三桂的造反的时候,也没有用这个理由。

同时,吴三桂也不可能说自己是救老百姓于水火之中。因为当时已经天下太平,整个清朝走上了正道,老百姓的生活渐渐安定,不再发生动乱了。这些事情,老百姓都是能够感觉到的。如果吴三桂在清军刚刚入关的时候打这个旗号,大家肯定相信吴三桂。因为那时候清朝政府为了让中原的老百姓屈服,采用了非常残酷的剃发易服手段。但是后来,老百姓已经逐渐适应了这种政治气候。要让老百姓放弃安定的生活,跟着造反,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吴三桂也没有把这个当成口号。

吴三桂真正当作口号的,是他要给明朝报仇,是他要恢复汉人的江山。这是吴三桂当时最重要的口号。

3、吴三桂的口号有什么问题

不过,虽然吴三桂所用的是这个口号,其实这个口号是明显站不住脚的。为什么说吴三桂这个口号是明显站不住脚的呢?

其一,吴三桂是第一个把清军放进来的。吴三桂狡辩的理由,是他把清军放进来,是对付李自成反贼的。但事实上,就算要对付李自成,也不能够把清军放进来啊!把清军放进来,对付的不仅仅是李自成的政权,还有南明政权。吴三桂的这个做法,本身就表明他是背叛了明朝的。

其二,吴三桂投降了清政府还当了清政府的平西王。后来,吴三桂还帮助清政府剿灭李自成同时剿灭南明政权。剿灭李自成是剿灭贼寇,这也说得过去。但同时,吴三桂还积极剿灭南明政权,并且还把南明最后一位皇帝永历帝朱由榔给杀了,这事情已经充分说明,吴三桂就是一个叛徒,一个明朝的叛徒!现在他却打着“反清复明”的口号,无论如何是不可能有人相信他的。

其三,吴三桂是自己称帝的。吴三桂既然是打着恢复明朝江山的旗号,他就应该扶持明朝的后人当皇帝。但是最终却是他自己当了皇帝,这显然是说不过去的。这就充分暴露了吴三桂的私心,既然如此,他怎么能够获得天下老百姓的支持呢?

有人可能会说,不对啊,当时吴三桂获得了很大的支持啊,很多人都参加到吴三桂的队伍中来,和他一起造反啊!

确实有很多人参与到吴三桂的队伍中来,但是,这些人明显就是想趁火打劫,捞一些自己的好处。他们是没有什么家国情怀的人。而最终发现吴三桂的军队不禁打的时候,这些人就迅速散伙了,他们担心遭到清算呢。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吴三桂杀掉永历帝朱由榔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最终必然失败的结局。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莫扎特是怎么死的,关于莫扎特的死因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莫扎特,相信大家对这个名字不会很陌生了,历史上一位非常著名的音乐家。莫扎特出生于1756年,去世的时候是1792年,可以说是天妒英才了,年仅35就归位了。关于莫扎特的死因一直是一个谜,无数历史学家、作家、音乐家都在挖掘他的死因,即使在当时,就有流传各种阴谋说法,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所以很难下定论

  • 李渊的皇位到底是怎么来的,李渊是如何抢了杨广的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李渊的故事,很多人都说了,这个李渊的皇位好像来得比较突然了,因为这个皇位按道理来说,应该是杨广的,而不是李渊的,那么这个李渊是不是抢了这个杨广的皇位呢?这个李渊的皇位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有人说是因为一场被设计“美人艳遇”,但我觉得是靠

  • 什么是鲁班尺,鲁班尺的作用都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鲁班尺其实大家也知道的,那就是这个玩意听起来还是非常的给力的,但是其实不太知道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也不知道这个东西怎么用,话说这个东西在古代十分的出名了,更多的我们也不说了,如果对鲁班尺非常感兴趣的网友可以跟随小编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一起看看鲁班尺怎么用,还有鲁班尺是怎么看的,感兴

  • 甘罗是怎么死的,甘罗真的被秦始皇杀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宰相不少,但是像甘罗这样十二岁就当上宰相的,恐怕还真的是唯一一个,毕竟神童不常有,一旦有神童那么历史上多多少少都会流传有一些记载的,而像是甘罗这样十二岁就成为一国 宰相的,更是凤毛麟角。但是,很多人知道甘罗十二岁为相,却不知道他在成为宰相之后有做了些什么?似乎他一下子就登上巅峰,然后就再也没

  • 刘娥是怎么当上皇后的,历史上刘娥皇后是怎样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早期的宋朝剧当中,刘娥的形象往往是狭隘妒忌,甚至残害忠良,完全不像这次大宋宫词中的善良大度,博爱民生的形象。那么历史上真正的章献明肃皇后究竟是一位怎样的皇后呢?咱们今天一起来走进她的故事!1、刘娥的第一段婚姻刘娥祖籍在太原,但幼时父亲在蜀地为官,所以刘娥一家都随父亲生活在蜀地。但刘娥出生后不久,便

  • 李白到底是怎么死的,李白的死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年少的心总有些轻狂,如今你四海为家。”李白的一生是那么的洒脱,诗如其人豪迈奔放,尤其喜欢喝两口,无数的千古佳作就是在他醉酒之后脱口而出。他是诗仙,但他也是酒鬼。公元762年,诗仙李白走完了他洒脱的一生,终年61岁。对于他的死亡的原因可谓众

  • 李白真的会剑术吗?李白的剑术有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因为某游戏的原因,经常会有人问李白真的会剑术吗?他的剑术有多高呢?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首先,李白的确是会一点剑术的,在李白再给时任荆州长史兼襄州刺史、山南东道采访使的韩朝宗写的求职自荐书《与韩荆州书》中自我介绍:“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

  • 朱常洛是怎么死的,朱常洛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朱常洛话说很多人好像知道他,只当了个把月的皇帝吧,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朱常洛好像有一次夜战了7女,还是8女,那么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呢?有什么历史依据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呀!朱常洛夜战几女小编查询了很久,并没有什么相关的记载,具体是不是7位

  • 茂德帝姬赵福金怎么死的,宋徽宗的女儿肛裂致死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徽宗其实也非常悲哀的,靖康之耻就是发生在他那个时期,话说他的一位女儿竟然被肛裂死了,那么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呢?这个问题比较有探讨性,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分析看看,感兴趣的网友也别错过了,一起来学习分析分析!宋徽宗的女儿赵福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的话,从现有的一些史料来看的话,的的确确是“肛裂

  • 嫪毐为什么要造反,嫪毐选择造反结局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嫪毐之乱差点断送秦国打好前程,如果真让嫪毐造反成功,恐怕整个历史都将遭到改写。不过嫪毐只是赵姬的男宠,在秦国一无背景,二无稳定的根基,嫪毐为何敢向嬴政发起挑战呢?嫪毐的选择的确比较的蹊跷,就算他除掉嬴政,最后也不一定能成为秦王,自己还是会遭到诛杀。实际上嫪毐是出了一个昏招,他和赵姬的丑事被嬴政知晓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