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吐蕃帝国是被谁灭了,介绍和分析吐蕃的兴衰之路

吐蕃帝国是被谁灭了,介绍和分析吐蕃的兴衰之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646 更新时间:2024/1/18 21:37:08

说到吐蕃也不知道大家知道多少,但是这个地方的事情也是真的挺多的,也是有超多故事的,吐蕃最让人记住的就是这个地方,一直把大唐给牵制着,大唐反正也是灭不它,一直在边境骚扰,那么也有人问了,这个吐蕃最后又被谁灭了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

吐蕃帝国其实并不是被谁灭亡的,而是自己一步步走上灭亡的道路的。

有这个吐蕃陪伴唐朝走完一生的说法,两个帝国几乎同时建立,交往争斗几百年,又几乎同时灭亡。唐朝的历史大家比较清楚了,这里就简要介绍和分析吐蕃的兴衰之路。

一、吐蕃帝国的兴衰历程

吐蕃帝国可谓即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大唐的历史上多次提及和出现过这个名字,而陌生又因为它地处我国西南边疆,史籍流传较少,加上语言文化不同,所以吐蕃如何兴起如何衰亡,大家就比较陌生了。大多数人对吐蕃的了解都是伴随着唐朝历史记载片段式的记忆。因此我们先来简单捋一下吐蕃的兴衰历程:

公元六世纪左右,西藏的藏族先民开始由原始部落联盟向奴隶制王国转变。其中最有实力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是生活在雅隆河谷的雅隆部落(也称悉勃野部)。他们不断发展扩张势力,最终在公元六世纪左右扩张到了拉萨河流域。此时的吐蕃赞普是囊日论赞,在他的手中吐蕃帝国的雏形基本形成。

囊日论赞的扩张和奴隶制变革导致了旧贵族的反抗,王室本部和后妃的外戚部族都相继叛乱,连囊日论赞本人都被毒死,刚刚初具雏形的吐蕃帝国面临胎死腹中的危险。但是吐蕃的杰出领袖松赞干布正是囊日论赞的继承人。松赞干布继位后,迅速平定内乱,同时改革政治,继续加快向奴隶制帝国的转变。同时开始兼并四周其他部族走上扩张之路。真正意义上的吐蕃帝国在松赞干布手中得以建立,松赞干布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吐蕃帝国的建立者。

这一阶段是大唐和吐蕃两个帝国的初建时期,大致的历史是唐高祖和唐太宗时期(松赞干布在唐太宗登基两年后继承赞普之位,唐太宗去世一年后,松赞干布也去世)。双方总体上来说还是友好和平相处,但是决定这种良好关系的关键性事件之一是公元638年的松州之战,登基九年21岁的松赞干布吞并了周边部族,心态有些膨胀,因为吐谷浑的争夺和唐朝开战,结果唐军主力侯君集的部队还没有抵达战场,唐军就打败吐蕃部队,松赞干布赶紧撤兵谢罪,从此老老实实跟随天可汗李世民混。

唐太宗和松赞干布相继去世之后,唐朝开了唐高宗和武则天执政的时代,这一时期吐蕃迎来了一个发展期,唐高宗的主要精力放在击败东北的高丽政权上,因为一直以来的良好关系对西南的吐蕃帝国的扩张没有过多关注,导致吐蕃吞并了吐谷浑。但是消灭高丽政权后警觉起来的唐朝政府开始着手限制吐蕃向河西走廊的扩张,双发爆发多次战争,展开反复争夺,总体上仍然是唐朝略微占据优势。但是吐蕃吞并吐谷浑所占据的青海地区仍在吐蕃控制之下,唐朝控制的河西走廊等地吐蕃也没有办法侵入。

唐玄宗继位之后,唐朝国力达到顶峰,因此也开始了对吐蕃的进攻性策略,以安西四镇为基地,从西北面和东面两个方向不断进攻吐蕃。吐蕃帝国连战连败,丧失大片领土,此阶段唐朝取得了对吐蕃的全面胜利。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不得不从安西四镇抽调大量军队投入国内的平叛战争。吐蕃帝国乘势不仅夺回被唐朝占领的青海等地,还顺利占领了河西走廊,彻底切断了唐帝国和西域的联系。占领陇右之后的吐蕃不断蚕食和控制西域诸国,同时也不断袭扰和攻击唐朝。双方爆发多次战争,但除了763年朔方军主动放吐蕃东进导致吐蕃占领唐朝首都长安之外,唐朝军队多次击败吐蕃的进攻。虽然整体上是吐蕃占据进攻态势,而且吐蕃的疆域在此一阶段的确达到了鼎盛,但是基本上没有办法再向唐朝腹地扩张(双方大致上以陇山为界),当然唐朝也无力收回丢掉的河西陇右之地。

连年的战争导致吐蕃国力也迅速衰落,进入9世纪后,唐朝和吐蕃都有强烈的罢兵休战的想法,821年长庆会盟之后,双方进入一段相对和平的时期,但是此时吐蕃已经日落西山开始走向衰亡了,848年吐蕃爆发内乱,唐朝陆续收回一些州县(但是因为国力不足,其实大体上是名义上收回,实际控制权不在唐朝中央政府)。9世纪末,在内乱和奴隶起义的冲击下吐蕃帝国瓦解崩溃。几十年后,公元907年大唐帝国也走完了它的历史进程。

二、盛极一时的吐蕃帝国为什么会在达到顶峰数十年后迅速衰落灭亡呢?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1、连年的扩张战争严重削弱了吐蕃帝国的国力

吐蕃的帝国的兴起毫无疑问是靠扩张战争的胜利所带来的。从松赞干布时期基本统一西藏高原地区,到松赞干布的孙子芒松芒赞吞并和控制吐谷浑,吐蕃势力进入青海;再到安史之乱后,吐蕃攻占陇右控制西域,疆域达到最大。伴随着这些扩张不仅仅有土地财富人口等收获,同样也伴随着国力的严重消耗。

2、佛教和苯教的争端严重影响吐蕃政权的稳定

苯教是西藏先民的原始信仰,而佛教则是松赞干布时期引入的新兴宗教。松赞干布试图通过扶持推广佛教来作为思想统治的工具,虽然当时苯教仍是主流,但是佛教的引入和迅速传播,使得吐蕃帝国始终无法摆脱苯教和佛教的冲突。这样的冲突不仅仅是意识形态和思想统治的混乱,而是多位赞普付出生命代价的流血冲突。比如吐蕃分裂前的最后两位赞普赤祖德赞和达玛,一个是因为崇佛被苯教徒暗杀,一个是因为灭佛被佛教徒暗杀。可以想象这是多么残酷和激烈的冲突。

3、权臣和外戚的争端导致吐蕃内乱不断

吐蕃帝国从松赞干布建国以来,几乎没有停止过内乱。这些内乱往往由旧贵族、权臣、外戚和军事贵族等阶层和王室的矛盾或者互相之间的矛盾引发。而且这些内乱还往往和上面提到的宗教纷争结合在一起,从而更加血腥激烈。比如和唐玄宗争斗了半个世纪的赤徳祖赞就是被权臣弑杀、而他的孙子辈牟尼赞普和牟如赞普兄弟两个都是外戚权臣家族弑杀;吐蕃帝国的分裂瓦解也是达玛被弑杀后,他的两个儿子在两个外戚家族的支持下将吐蕃帝国一分为二,并展开长达几十年的夺位内战而导致的。

4、吐蕃帝国的盘剥过重,导致盟友离散、起义频发

吐蕃帝国疆域最大时控制整个西域,东面和唐朝以陇山为界,南面据说到达印度的恒河流域。在这样广大的一片疆域里,吐蕃控制的人口和部族是非常多的,而且因为吐蕃的强大,不少部族也是纷纷归附和与之结盟。但是吐蕃为了应对连年的扩张战争不得不从占领区不断的盘剥物资赋税,从而导致内部起义反抗不断,典型的就是直接摧毁吐蕃政权的张议潮等人的沙洲归义军起义;还有869年左右吐蕃本部的奴隶平民暴动。另外这种过重的盘剥也直接导致一些盟友的抛弃,南诏本来和吐蕃结盟共同抗衡唐朝,但是后来吐蕃崛起并且在南诏征收高达六成的赋税,直接导致南诏重新回归唐朝的怀抱,还有党项这个后来崛起的民族也是因为吐蕃的盘剥过重,导致党项归附唐朝。

综上所述,吐蕃帝国虽然强盛一时,但是频繁的扩张战争导致国力消耗过大,同时内部权臣、外戚等内乱不断,同时又和佛教和苯教的宗教冲突结合在一起,最终导致吐蕃帝国不得不向内部民众转嫁矛盾,加重盘剥,并引发席卷全国的奴隶起义,本就因为夺位战争分裂的吐蕃帝国也就因此而瓦解灭亡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备伐吴的是为了帮关羽报仇吗,刘备伐吴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关羽的死对整个蜀国来说都是一次重大打击,当时的蜀国正处于巅峰时刻,所以刘备也是下定决心要伐吴为关羽报仇。不过有人说刘备的目的真的只是帮关羽报仇么?如果只是报仇应该直接冲着吕蒙才对啊,可能当时刘备的目的没这么简单。蜀国要想稳固自己的政权还需要更多的土地和人,攻打吴国是因为当时刘备认为吴国好欺负了,以为

  • 秦始皇统一的文字是什么文字,秦始皇统一文字有什么历史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始皇统一了全国,而统一之后,原本各国各自实行的制度等就不能继续使用了,因为每个国家的标准不同,就会产生很大的矛盾,因此才有了“车同轨,书同文”等统一的规定,而书同文指的就是大家要使用同样的文字,这样才更有利于交流传播。很多人知道秦朝的统一文字是小篆,但其实在小篆之外还有隶书

  • 武则天国号叫什么,武则天为何改国号为周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武则天是中国古代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在位期间,唐朝的经济还是有很大的发展,毕竟,武则天在位的期间,唐朝是最繁盛的时期。那么,当时武则天顺利登基之后是将唐朝改为了周国,这是为什么?有人也是在问,武则天不应该是改为武国吗?其实,武则天这样取名也是有原因的,武则天从历史上来讲,应该算的上是

  • 婉容死后被埋在哪里,最后一位皇后婉容墓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后婉容,很多人都对她的一生很感兴趣,她的一生是非常与众不同的一生,作为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后,她必然是经历了地位上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她的心境也一定是非常复杂的,而 那也是一个从旧社会向新社会转变的过程。而婉容最后死了之后,是被埋在了什么地方呢?她有没有和溥仪合葬,婉容墓又在哪里

  • 顾恺之吃甘蔗的理论是什么,顾恺之是哪个朝代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顾恺之是东晋时期的人,有很大的才艺,不仅能作诗写赋,而且他的字也写的特别漂亮,尤其很擅长绘画,精通于画山水画和人物画,是当时有名的画家。他的为人豪爽大方,又极其幽默,同时又有点痴呆,因此人们称他为“痴绝”。这里要讲一个关于他吃甘蔗的故事。顾恺之画像有一天,顾恺之跟着桓温去江陵

  • 佘太君挂帅出征是真的吗,历史上佘太君真有其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旦提到佘太君人们就会想起宋代的杨家将,的确在中国佘太君与杨家将一直是民间流传的爱国英雄。佘太君一直是杨门女将中的核心人物,在杨家所有男子都为国捐躯后,她们挺身而出,那么历史上佘太君真有其人吗?佘太君,名折赛花,佘太君是折太君的同音。现在我们普遍认为佘太君就是宋代名将杨继业的妻子,折德扆的女儿。佘太

  • 杨宗保怎么死时多少岁,杨宗保活了多少岁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杨宗保是怎么死的?在电视剧《穆桂英挂帅中》,苗圃与罗晋分别饰演穆桂英和杨宗保,两人在剧中上演了一幕令人羡慕的“穆杨恋”。在任贤齐版杨宗保的电影中,杨宗保最后被箭射死了?那么究竟杨宗保死了吗?他是怎么死的呢?杨宗保是《杨家将传》、《杨家府演义》等小说中的虚构人物。他随父出征,少

  •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郑和下西洋主要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一四零五年七月,明成祖朱棣命令郑和率领两百多艘由两万多人组成的海船访问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周边的国家。每一次,郑和都从苏州刘家港出发,一直到明宣德八年,郑和总共航海七次。在最后一次,郑和在船上生病过世。民间故事集将他的航海经历称之为三宝太监下西洋。这七次的航海,郑和到过三十多个国家,有

  • 屈原流放地方在哪里,屈原两次流放都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生经历了两次流亡,这是要多不讨国君喜欢才会遭到国君的如此对待呢?到底屈原在朝为官的时候经历了什么,为什么被楚王流放,而他的两次流放都去了哪里?屈原被流放图片屈原被流放到哪里?屈原一生经历了两次流放,第一次是在公元前304年,这一次他被流放到汉北,汉北就是汉水的上游,也就是现在的湖北境内。这次屈原在

  • 陈胜为什么建立张楚,陈胜为什么取国号为张楚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一个朝代结束之后,可能会出现不少势力相互争斗,而这些势力建立起自己的政权之后,很多时候都是以自己的姓作为国号,然而在秦汉之间,陈胜率领大泽乡起义,建立起了自己的政权,但是他却取名为张楚,这是为何?陈胜不是姓陈吗,为什么要给自己的国号取名字叫张楚?这个张指的是谁呢?1.陈胜陈胜(?前208年),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