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哭嫁的由来和寓意是什么,哭嫁的原因有哪些

哭嫁的由来和寓意是什么,哭嫁的原因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108 更新时间:2024/1/29 5:21:12

哭嫁的风俗,不知道起源于什么时候。哭嫁一般从新娘出嫁的前半个月、一个月开始,有的甚至前三个月就已揭开了哭唱的序幕。

哭嫁原由

1、伤离别,念亲恩

新娘通过哭嫁,以表感激父母养育之恩亲友难舍难分之情,具有孝、义的伦理价值。即将远嫁他方,新娘首先想到的是离别亲人,依依难舍之情油然而生。因为要离别,平日不曾给过多关注的亲情,此刻历历凸现。回顾往事,新娘悲从中来,用哭泣的歌声表达对闺门生活的不舍,对父母恩情的感念。

十月怀胎的辛苦、养护的艰辛,件件往事、点点细节都浸润着父母的深情,做女儿的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从内心深处溢出。由于母亲对女儿的恩爱最深,所以这时候新嫁娘想得最多的是母亲:“天上星多月不明,爹娘为我费苦心”,“勤耕苦种费尽心,娘的恩情说不完,一教女儿学煮饭,二教女儿学结麻,三教女儿学背柴,四教女儿学挑花,五教女儿学写字”,“你把女儿养成人,你把女儿白抱了,你把女儿白背了”,都表现了母亲千辛万苦把女儿养大成人而女儿无法报答、又伤心又惭愧的感情。

土家姑娘在出嫁前,哭得越狠,越会哭,就表明越孝顺父母。在哭父母的同时,土家姑娘还要哭亲友、哭姊妹,这种哭表示对亲友姊妹的难舍难分之情,哭得越厉害,表示亲友姊妹间的情义越深。

2、换身份,忧前途

婚嫁是女性生命历程中的重要转折时期,其主要功能是将女性从女儿转换成媳妇。女儿和媳妇是两种全然不同的角色,其间呈现出一种断裂:一方面,新娘要告别女儿角色,因而内心充满了对往日生活的依恋之情;另一方面,新娘要开始履行陌生的媳妇职责,因而恐惧万分。所以,新娘必须通过某种途径脱离原来的角色,进入新的角色。

这种角色的突变必然会对女性的心理产生极大的压力和负担,她们需要通过某种途径消除紧,“哭嫁歌”正好为其提供了一个合法有效的途径。女性在哭嫁仪式中被赋予话语权,她们借此权利,通过情感宣泄,卸掉角色转换时的情感压力、重负,告别旧的女儿角色,为接受新的角色作心理准备。“哭嫁歌”还体现了新娘不愿离开父母家人、“千金贵女未做饱”的恋家心理。

虽然作为一个女儿家在家中的地位没有男性高,不如兄弟重要,但也总是生活在母亲的庇护之下,相比做媳妇的处境要优越得多,故此无形之中就有了对比:“我在娘家是贵人,六月太阳我没晒,七月行雨我没淋;我到婆家变贱人,六月太阳天天晒,七月行雨我要淋”,进而发出了“这样的日子怎么过,这样的日子怎么挨”的哀叹。这种对娘家的留恋,对婆家的恐惧,可以说是女性哭嫁时的一种最基本最普遍的情感,也是“哭嫁歌”穿始终的主旋律。

3、怨婚姻,骂媒人

那么又是谁把自己送进这火坑的呢?是花言巧语的媒人。新嫁娘不能不生出对媒人的诅咒和对父母的埋怨。哭嫁歌中的“骂媒人”部分与前面哭亲别友的缠绵难舍在风格上形成了鲜明对照,痛快淋漓,战斗性极强。新嫁娘把扼杀自己幸福自由的满腔怒火,此时化成为对媒人的最怨毒的诅咒:“对门坡上栽斗子,背时媒人死独子;对门山上种韭菜,背时媒人绝九代。”

还辛辣地揭露了媒人花言巧语的欺骗和唯利是图的丑恶嘴脸,如“你男家吃女家走,男家讲女长得好,女家吹男乖又巧”,“你骗我到公婆家,变成人家牛和马,人家动手就来打,打了骂了不解恨。”此外,还有对父母为钱势所动,不顾女儿幸福的埋怨:“背时媒人的话啊,像蜜糖甜坏了你们的心,像黑布蒙住了你们的眼睛,糊糊涂涂定下冤家亲;铁心肠的爹啊,铁心肠的娘啊,你逼着活人跳进了死人坑”,“六月太阳晒不死,三姊四妹赛死人,你们真是狠心呀,硬把生女赶出门。”

不愿离开父母、担心未来的新娘把一切的不幸归结到婚姻上,她们怨婚姻不自主,唱出了反抗之声,道出土家妇女无可奈的悲凉之情。“哭嫁歌”中并没有很多直接指斥封建婚姻制度的歌,这是当时妇女不可能达到的认识高度。她们也不愿意直接指责自己的亲生父母,于是,她们把怨恨的情感倾泻在婚姻的直接促成人、婚姻制度的代表“媒人”身上,言词犀利又不失民间诙谐。

4、不平等,怨命运

哭嫁歌还发泄了男女在经济地位上的不平等,表现女性在丧失了经济地位和权利后的失望痛苦与不满心情。随着父权制、私有制的产生,女性逐渐失去了财产继承权,失去了传递氏族香火的权利。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妇女地位卑贱低下,逐渐使女性沦落为男性的附庸,乃至成为男性的“财产”,女性便被无情地排斥于家族之外,与家族利益无关了。一个土家弱女子,在强大的封建势力面前无力抗争,只有充分利用哭嫁这种合法机会来进行情感宣泄、诅咒和强烈控诉。

因此,就有了新娘的哭诉:“如果我是男儿身,家里种种都有份,神龛写字也有名;如今成了女儿家,爹娘把我赶出门,一夜成了外乡人。”在这种封建礼教制度的束缚下,女性失去了一个普通人应有的基本权利,她的命运受人摆布,任人宰割。对于这种自己无力改变的命运,新娘在哭嫁之际利用了这个“合法”时机对其进行了大胆的揭露。因此,哭嫁也是对封建社会男女不平等、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谴责。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韩非子的生平著作,韩非子提出的思想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新郑人,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于一身。将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为一体,为后世留下大量言论及著作;其学说一直是中国

  • 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的故事,韩非子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新郑人,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于一身。将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为一体,为后世留下大量言论及著作;其学说一直是中国

  • 举案齐眉什么意思,举案齐眉中的案指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成语“举案齐眉”的相关问题,其中问的比较多的就是有人说这个“举案齐眉”中的“案”好像不知道指的是什么,其实这个问题也还是比较有意思,比较简单的,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分析,感兴趣的不要错过了。1、举案齐

  • 一字千金原来的意思,一字千金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成语“一字千金”也还是有很多很多这个人都知道的,也都听说过,其实说的就是这个人非常的讲信用,那么这个成语与下列那位历史人物有关系呢?这个问题也还是非常有意思的,值得大家来分析学习的,下面给出答案,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1、一字千金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成语“一

  • 纨绔子弟是什么意思,纨绔子弟中的纨绔指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最近不少人对一些成语非常的感兴趣,最近说得比较多的就是“纨绔子弟”了,那么有人要问了这个成语有什么好说的,其实还是有值得说的哦,那就是成语“纨绔子弟”中的“纨绔”到底指的是什么意思呢?纨绔子弟中的纨绔指的是“华丽的裤

  • 韦编三绝是什么意思,韦编三绝说的是哪位名人勤奋读书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在问这个“韦编三绝”是一个什么样的成语,这个成语看起来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但是不好理解,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很多人要问了,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话说这个韦编三绝是歌颂一位勤奋读书人的故事的,那么到底歌颂的是谁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看看吧。1、

  • 巨鹿之战是怎样的,巨鹿之战的地点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巨鹿之战的事情,很多人也都说了,巨鹿之战很知名,但是这个巨鹿之战的地点在现在的哪里呢?具体在什么位置呢?也就是说巨鹿之战到底在什么位置打的,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看看。巨鹿之战的地点就在巨鹿这个地方,巨鹿是历史上的地名,拿现在地名来说的话,就是“河北省

  • 桂陵之战发生在什么时期,桂陵之战到底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桂陵之战到底是怎么回事,很多还不知道桂陵之战发生在什么时期,其实也还是比较简单了,很好理解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看看这个桂陵之战到底是不是发生在战国时期吧!桂林之战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但是具体是春秋时期还是战国时期呢?这个还是存在很大争议的,下面我们继续来分析看看。桂陵之战是在公元

  • 阿婆茶的历史来源是什么,阿婆茶是用什么花做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阿婆茶,喜欢喝茶的朋友应该都听过或者了解过,这个阿婆茶是江南水乡周庄的传统饮茶风俗,而且这个茶文化的历史也是非常的悠久了。那么关于这个阿婆茶的历史来源是什么呢?还有就是关于阿婆茶是用什么花做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阿婆茶的历史来源据说在淀山湖中有一座非常漂亮的山,景色迷人,在山中住着

  • 长津湖冰雕连的连队有几个,长津湖冰雕连是哪几个部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不知道大家听过“长津湖冰雕连”的事情没有,如果听过的人也是一定会知道的,中国的战士真的是永远的神,想必长津湖冰雕连这样的事情只会发生在中国的战士身上,除了敬佩就是敬佩。但是最近很多人不太清楚,被誉为长津湖冰雕连的连队有几个?他们又是属于哪个部队的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