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刘禅的一生到底是什么样的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刘禅的一生到底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514 更新时间:2023/12/30 5:37:37

有的人生而为王,但有的人注定平凡一世,明明刘禅只能成为后者,但现实却把他往前者逼。刘禅,小名阿斗,汉昭烈帝刘备之子,他最为出名的便是一句“扶不起的阿斗”的谚语与“乐不思蜀”的成语,可能很多读者朋友的脑海中都有这么一个大腹便便,整天荒淫无度不思进取的亡国之君的形象。但阿斗真的扶不起吗?能被丞相诸葛亮评价为:“天资仁敏,爱德下士”,能在诸葛亮身亡后稳坐蜀汉二十年,能被蜀地百姓称贤、被后世追谥,刘禅真的有那么说的不堪吗?“既安乐,不思蜀”的背后,刘禅背负了多大的压力?

一、年少颠沛,习文学武

刘禅少年颠沛,尝遍苦楚,想必这也是后来他不愿意打仗的主要原因吧。父亲刘备白手起家,但却并不顺利,好不容易有了快地盘,曾经被刘备收养的吕布在刘备与袁术对峙时期,乘虚袭下邳,虏其妻子,刘备等人舍弃家眷,转军海西。长坂坡上,赵云单骑救主;孙夫人归东吴,“云与张飞勒兵截江”,赵云二度救主,刘禅才没能落入敌方手中,但若无乱世,或许刘禅的命运也不会如此多舛,所以相比于其他君主,刘禅更多了一份“仁”,也是这份“仁”,促使他甘愿成为亡国之君。

“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脩,过於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丞相诸葛亮为了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番话想必应该是肺腑之言,刘备对于儿子也是抱有很大的期望,“惟贤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刘禅还曾在父亲的督促下习武,“射山,在成都县北十五里,刘主禅学射于此”,怎么看都是一副中兴之主的模样,但刘禅的才能志向却被那段君臣佳话给抹杀了。

二、君臣无隙,成就佳话

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读出师表不哭者其人不忠”,刘禅则完全信任诸葛亮的决断,“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没有东吴孙权的屠戮有功大臣,没有曹魏的兄弟相残,蜀汉政权一片祥和,刘禅有中兴之姿,诸葛亮为肱骨,为何蜀汉仍然不敌曹魏呢?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定下蜀汉国策:“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但留给刘禅的却是个烂摊子:荆州丢失,夷陵之战蜀国元气大伤,与东吴的关系不冷不热,内忧外患下,刘禅在心里是不愿意北伐的,但还是尽全力支持诸葛亮,不北伐,蜀汉也会亡,北伐还能拖延曹魏攻蜀,刘禅只得大力劝农来委曲求全。

诸葛亮推荐的人,刘禅也委以重任,但诸葛亮显然越界了,数年手握重兵在外,刘禅在朝中也受到节制,先主刘备曾言:“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但刘禅却顶住了压力,信任到底,直到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刘禅数次痛心大哭以至于无法上朝,当诸葛亮的灵柩运回时,刘褝率文武百官出城二十里相迎,也给足了面子。

诸葛亮死前,“意在蒋琬,琬遂为尚书令、益州刺史”,诸葛亮专权一事上给了刘禅不小的影响,若要做到真正的大权在握,一般人肯定要想方设法除去前人的势力,但显然刘禅并没有这么做。蒋琬是诸葛亮一手提拔的,刘禅对他的重用也有始有终,诸葛亮去世,刘禅任用蒋琬继其执政,拜尚书令,又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再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命开府,加大司马,总揽蜀汉军政,直到蒋琬病逝。后世只赞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禅与蒋琬之间又何尝不是一段君臣佳话呢?

三、误用奸臣,乐不思蜀

外有诸葛亮独揽朝政,拥兵自重,内有董允刚烈正直,“允处事为防制,甚尽匡救之理”,但他们都没想到,年龄越来越大的刘禅岂愿受人摆布?“后主益严惮之”。北伐掏光了蜀国的家底,诸葛亮病逝后,将军魏延与丞相长史杨仪互相攻打,数年北伐的成果功亏一篑,刘禅提拔的黄皓与手握兵权的姜维不合,“维见皓枝附叶连,惧於失言,逊辞而出”,黄皓干预政事,在他的长袖善舞下,蜀国终于迎来了灭亡。魏司马昭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等大举伐蜀,姜维虽然率众将钟会十余万大军挡在剑阁,但诸葛亮之子诸葛瞻不敌邓艾,死于乱军之中。眼看邓艾直逼都城,刘禅召集群臣商议,蜀汉不乏忠烈之臣,刘禅之子,北地王刘谌愿背城一战,刘禅不从,刘谌来到祭祀刘备的昭烈庙中痛哭,随后先将妻、子杀死,然后自杀;霍弋也请求保卫成都,但刘禅让他继续稳定南中,刘禅降后,霍弋身穿丧服,痛哭告祭三日,手下都劝霍弋投降,得知司马氏善待刘禅后,他才率领南中六郡投降。

为了保全成都,刘禅力排众难,向邓艾军投降,面对司马昭故意而为之的试探,“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一起投降的群臣无不痛哭流涕,只有刘禅嬉皮笑脸,问其故,曰:“此间乐,不思蜀”,旧臣郤正劝他要“宜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因闭其目。”司马昭复问,刘禅连忙把郤正说的重复了一遍,司马昭又说:“这怎么像郤正说的?”刘禅大感惊奇道:“你怎么知道?”此举不仅打消了司马昭对刘禅的疑心,更是保护了那批投降的蜀臣,“惟景元五年三月丁亥。皇帝临轩,使太常嘉命刘禅为安乐县公”。

刘禅在位四十年,蜀汉内部少有动荡,这与后主知人善用、心无害戾密不可分,若无刘禅的大智若愚,可能就没有一段段君臣佳话,成都百姓或将遭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悲惨境地,那些有才能的蜀汉肱骨大臣也可能死于非命,这些都不是刘禅愿意看到了。然而宦官黄皓当权,是刘禅一生的败笔,亡国之祸,也由刘禅背锅,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蜀汉的败局自从关羽大意失荆州就埋下了,诸葛亮北伐无功而返,东吴也出工不出力,乐不思蜀的背后,不知道刘禅是否常常在深夜里细声哭泣,言自己无以面对忠志之士与先主?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草船借箭的故事是怎样的,历史上真的有草船借箭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三国中大家都知道,草船借箭是其中著名的桥段之一。周瑜为了刁难诸葛亮,提出10天造10万支箭的要求,要知道当时的科技水平,要完成这个任务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诸葛亮却非常的淡定,他表示只要给他三天就可以造好10万支箭,只要周瑜给自己20只草船便可。周瑜似信非信,即刻安排了20只草船,借给诸葛亮。次日,

  • 汉武帝一生有多少个儿子,汉武帝为什么要传位给刘弗陵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很多人不解,汉武帝一共有六个儿子,但他却选择传位给最小的儿子刘弗陵 。导致刘弗陵继位时只有八岁,根本无法独自处理政事。此后还要靠霍光、金日磾等人辅政,依然延用的汉武帝后期政策,全国以休养生息为主。那汉武帝究竟为什么要传位给刘弗陵呢?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这段历史,看看汉武帝究竟是如何考虑的立嗣一事,其背后

  • 李白的身世是怎样的,李白为何没有选择当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因其在诗歌作品中常常运用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综合手段,给人造成一种豪迈奔放、神奇异彩、飘逸若仙的意境,而被后人赞誉为“诗仙”。这样一位天纵奇才的大诗人,给后人留下了一个难以解答的问题,那就是,李白为何没有参加当

  • 曹操杀华佗到底是因为什么,华佗之死是冤案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东汉末年,曹操作为汉室丞相,形成了一家独大的局面。曹操本人,乱世之奸雄,他疑心深重。曹操有一句经典语录:宁可天下人负我,我不可负天下人。所以在曹操手中冤死的人不计其数,可是这里有一个人的死因不得不提,他就是华佗。曹操本人有头风症状,经常被头痛折磨的精神萎靡,而脾气更加暴躁。曹操本人有雄心壮志,所以

  • 刘邦是什么出身有什么能力,为何刘邦能打败楚霸王项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代诗人杜牧曾写过一首诗《题乌江亭》当中: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可谓为项羽惋惜的代表,很多人还是非常喜欢项羽,甚至会盲目崇拜这位少年成名,英俊帅气的西楚霸王。认为刘邦的成功完全是因为项羽为天下百姓而牺牲自己的人大有人在。但是你们真的了解真实的他吗?项羽据说他身高八尺、武力超群、一人敌百的少

  • 吴起是何许人生平是怎样的,吴起有哪些了不起的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各国诸侯为了图存发展成就霸业,纷纷以变法强国强军。商鞅在秦国变法使得秦国一跃成为战国最强诸侯,横扫六国,最终一统华夏,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名垂千古。但实际上早在商鞅之前几十年,就有一位变法英雄做出了强军兴邦的一系列变法措施,甚至后来商君的变法举措大部分都是照搬这位大师的手笔。这

  • 白居易的一生经历了什么,白居易为什么被称为诗魔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首《钱塘湖春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所作。意思就是:经过孤山寺以北、贾公亭以西,水面初涨、白云低垂。有几只早出的黄莺鸟,在争着有阳光的树窝取暖,谁家新来的燕子在筑巢。花儿争

  • 袁崇焕是怎么死的,袁崇焕如果没死大明不灭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袁崇焕,字元素,号自如,明末抗清名将,爱国将领,因受到皇太极的陷害,而被朱由检凌迟处死。有人说,有明一代最悲剧的英雄不是比肩萧何却被朱元璋赶尽杀绝的李善长,也不是明明一心为国,却卷入皇权斗争而被诬陷至死的于谦,而是明代末期一度左右时局的抗清名将,爱国将领袁崇焕。甚至还有人说,如果袁崇焕没有被误杀,北

  • 胡亥是被谁杀死的,胡亥最后死在了谁的手里?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赵高是历史上一位非常有名的人物,他有名并不像很多对历史有功绩的人那样流传千古,他却是属于罄竹难书的奸臣。可以说,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秦朝,就是断送在了赵高的手里。赵高扶持了一个胡亥,可是胡亥最终也还是被人杀死了,这个人就是赵高的女婿,阎乐。那么,他到底是如何杀死胡亥的?为什么胡亥会死在他的手上?

  • 赵佗是哪个朝代的人,赵佗生平有哪些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赵佗,曾是秦始皇平定南越的50万大军的副帅,他创建了南越国,期间一直实行“和辑百越”的政策,促进了汉越民族的融合。秦汉时期的中国,可谓纵横天下难有敌手,除了匈奴曾在西汉建立之初对中央王朝造成过威胁以外,其余大部分时间的中央王朝都是对周边及地方呈碾压的态势。不过我们今天要讲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