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圆明园是怎么被毁灭的,英军焚毁圆明园的原因是什么?

圆明园是怎么被毁灭的,英军焚毁圆明园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314 更新时间:2024/2/21 8:25:37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康熙48年),最初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禛的。1744年雍正即位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御以“避喧听政”。乾隆皇帝在位期间除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还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道光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物被劫掠,同治帝时欲修复圆明园,后因财政困难,被迫停止,改建其他建筑。八国联军之后,又遭到官僚、军阀巧取豪夺的毁灭打击,终变成一片废墟。

英军焚毁圆明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这个原因我们史学界有很多的说法,估计有十种以上。史学界占主流地位的说法是:“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之后,他们为了掩盖劫掠圆明园的罪证,要销赃灭迹”,很多教科书里都这样讲。这个说法,出自一本叫《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书,1965年出版的。如果这是“文革”前或“文革”中的著作,不够客观是可以理解的。可是2005年,荣祖所著《追寻失落的圆明园》中也讲:“额尔金之所以把整座圆明园夷为平地,是有意要销毁劫掠的证据,因此让许多被盗的财宝不能被清点出来。”

我们讲民族感情、民族立场和历史的科学性应该是一致的,我们为了民族的立场,不能够不顾历史的科学性,要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就值得商榷了。为什么?第一,持这种观点的人没有翔实的史料根据,我们搞历史的人,不能信口随便说,要有根据。第二,持这种观点的人,带有很大的想当然的主观臆断的色彩。一些清宫的影片、小说、故事里面讲,清宫里的太监把皇帝的一些宝物偷出来卖掉。后来怕败露,就放把火烧了。这是我们看小说经看到的一段描写。但是,英军火烧圆明园是光天化日之下进行的,公开进行了三天,放火已经无济于事了。从逻辑上说不通。第三,英军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其实英国人他们自己有一个非常清楚的说法。英军总帅格兰特说:“因为清政府对于所捕获的英人大半加以杀害,额尔金爵士和我都觉得必须对清帝加以严厉的责罚,并且留些报复的痕迹才行。”额尔金的私人秘书也讲:“彻底焚毁圆明园,不但可以留下不易泯灭、永久保存在人们脑海的痕迹,而且可以证明联军已经旗开得胜,耀武扬威地占领了北京。”这是他们自己讲的为什么要烧圆明园。

还有一种说法是,英国人烧圆明园是因为清政府在圆明园里面把他们的战俘虐待致死,所以烧圆明园。按照这个逻辑,战俘是不是在圆明园被虐待致死的,是需要讨论的一个问题。如果清政府真的在圆明园把战俘虐待致死了,英国人烧圆明园或许还有一点理由。但是史料证明,清政府一共抓了39个人,最后21个人死了。这些人有的是在前线被杀,有的在监狱里面被虐待致死。这都没有问题,我们一定要承认。清政府在这个问题上有他的错误。但是,英法俘虏绝对没有被送到圆明园里面去。

英法被俘人员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以巴夏里为代表的9个人,他们9个人在打仗时被扣留,直接送到北京,送到北京的刑部南北二监。后来,英国人、法国人要求清政府释放他们,清政府把这些人提出来,放在德胜门积水潭的北边。英国人说不放战俘就要炮轰北京城。清政府就把这些人送到德胜门外的英军军营。其他战俘被分押在北京周边的一些州县的监狱里面,肯定没关在圆明园里面。清政府怎么会把“蛮夷”士兵关在皇家园林里面?1861年3月30日,巴夏礼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回忆文章:谈了怎么谈判、怎么样被扣留、怎么样送到北京,中间怎么转移出去……就是没有讲过他被关在圆明园里。

一个国家的辉煌历史不应该忘记,也不容易忘。一个国家的屈辱的历史,更不能忘记。龚自珍讲历史、史学和国家存亡的关系,说:“出乎史,入乎道”,就是你学习历史之后,从历史中总结很多的经验教训,你就能了解到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你要想了解人类发展的规律,就必须学习历史。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芈月历史人物简介,大秦称霸六国的铁血太后芈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前265年中文名:芈月别 名:宣太后国 籍:楚国→秦国民 族:华夏族出生地:楚国逝世日期:前265年职 业:王妃→王太后主要成就:在秦国掌权当政计杀义渠王,灭义渠国葬 处:芷阳郦山谥 号:宣成就:从儿女情长的楚国庶出公主成为称霸六国的大秦铁血太后芈月(芈:读mǐ )的名字据兵

  • 牧野之战简介资料,牧野之战发生的时间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商周之际 ,周武王率军直捣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在牧野(今淇县以南卫河以北地区)大破商军,灭亡商朝的一次决战 。牧野之战(年代说法不一,从公元前1130年到公元前1018年都有)又称“武王伐纣”,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河南省淇县南、卫河以北,新乡市附近)进行的

  • 邓艾简介资料,灭蜀头号功臣邓艾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7-264中文名:邓艾别 名:邓范、邓士载国 籍:曹魏民 族:汉族出生地: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出生日期:公元197年逝世日期:公元264年职 业:军事家主要成就:治理魏国西方,与姜维多次对峙率兵偷渡阴平,攻灭蜀汉代表作品:《济河论》官 位:兖州刺史、征西将军、太尉封 爵:关内侯、方城亭侯、邓侯

  • 刘病已是谁的儿子?刘病已是个怎样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询(前91年―前49年),原名刘病已,汉武帝刘彻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巫蛊之祸,襁褓中的刘询曾下狱,后被祖母史家收养,直到汉武帝下诏掖庭养视,上属籍宗正。元平元年(前74)昌邑王刘贺被废后,霍光等大臣将他从民间迎入宫中,先封为阳武侯,于同年7月

  • 孔融弑母是否真实,孔融说父母是容器原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融四岁能让梨”,这句耳熟能详的三字经,是我们小的时候都曾听过的。孔融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也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他小的时候以恭敬孝顺闻名,那么为什么会走上弑母的道路呢?这要从孔融所处的政治背景开始说起了,孔融天赋异禀,勤奋好学,加之书香门第,在汉献帝继位后,他就

  • 晚清四大名臣分别是哪四人,给满清续命了几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清无昏君,大清无奸臣”,这句话是几乎是史学界对大清的一致公论,虽然“同治中兴”最终没有让中国走向富强,光绪的“戊戌变法”也没能成功,我们也不能抹杀了晚清几位皇帝和几位名臣的努力。归根结底还是专制制度走向了没落,其实如果没有曾

  • 历史上真正活捉方腊的人是谁,抓住方腊的人是武松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韩世忠字良臣,南宋名将。宣和二年(1120)十月,方腊率众起义,自称圣公,而后起义军一度所向披靡,巅峰时期曾占领杭州,最后被朝廷镇压。在《水浒传》中,方腊作为“四大寇”之一曾砍断武松一只手臂,最后武松“单臂擒方腊”,将方腊生擒。我们今天就来介绍一下历史

  • 中国的国球是乒乓球吗,中国乒乓球队成立于哪一年?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从建国以来,乒乓球就是我国的国球。中国乒乓球队成立于1952年,中国乒乓球队队训是“你不要这一分,祖国还要这一分”。在全国人民的热情支持下,拼搏不息,攀登不止,经历了由弱到强、持久昌盛的发展历程。初露锋芒:从容国团开始,我国乒乓球就一直站在世界顶尖位置,在此之前,新中国成立后

  • 宁穷死别娶生妻到底是什么意思,宁穷死别娶生妻的下一句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古人的一些习俗和风俗也还是非常有趣的,很多都非常的有智慧,很多也非常的有趣,都是千百年来人们的智慧结晶了,那么最近听到了一句加“宁穷死别娶生妻”的俗语,非常的不好理解,那么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1、宁穷死别娶生妻出自哪里宁穷死别娶生妻并无出处,

  • 戚继光的战绩有多厉害,戚继光当时打倭寇的战损比是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戚继光不知道大家是什么印象,还是非常厉害的吧,抗倭名将,很多人都在说戚继光的战绩,还有这个戚继光当时打倭寇的战损比是多少,有的人说1:30,有的人说1:98,这数据还是有点不统一的,所以真实的数据到底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其实这个战损比还是比较计算的,也都是有数据可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