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哪里

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220 更新时间:2024/2/10 5:36:17

丝绸之路,是指西汉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

19世纪下半叶,德国地理学家希霍芬就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此后中外史学家都赞同此说,沿用至今。丝绸之路,基本走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贸之路,也是一条友谊之路,它加深了各地人们的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那么,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在哪儿?

传统认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在西安。这部分专家认为,丝绸之路不仅是一个商贸通道,而且是一个广泛概念,是世界的东方和世界的西方两个明的交流联系,是一种政府的、民族的行为。长安不但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曾是亚洲最大的国际交流中心。

在中国古代典籍《史记·大宛列传》、《汉书·西域传》上,对丝绸之路的开发过程有更确凿翔实的记载。西汉建元三年(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自长安出发,经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康居(今哈萨克斯坦南部咸海与巴尔喀什湖之间),抵达妫水(阿姆河)以北的大月氏(今阿富汗),于元朔三年(前126年)返回长安。元狩四年(前119年),汉武帝再次派张骞率三百人,每人备马二匹,携牛羊万头与价值“数千巨万”的金帛财物出使乌孙(伊犁河与伊塞克湖一带)。张骞抵达乌孙后,分遣副使前往西域、中亚各国。张骞回国后,汉武帝又多次派遣使节出使西域、中亚各国。从此,一条以汉长安城为起点的丝绸之路正式开通。

为保证丝绸之路安全畅通,西汉朝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派军队攻击匈奴、远征大宛,设置酒泉、武威、张掖、敦煌等河西四郡,并在敦煌至盐泽(新疆罗布泊)丝绸之路沿线设立交通亭站。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完全控制了丝绸之路的西汉王朝在今新疆设立西域都护府,从此,巴尔喀什湖与费尔干纳盆地以东广大地区正式纳入西汉王朝版图。

上述历史事实证明,从“丝绸之路”的特定含义衡量,这条古代商道开辟于公元前2世纪西汉时期。它的起点无疑是西汉王朝首都长安。之后虽有中国的王朝更迭、首都迁徙,但这对丝路的总体状况产生不了什么影响,更不意味着丝绸之路就此中断或应该就此改变路程。所以以中国的王朝更迭、首都迁徙来变化丝路起点和路线,是把丝路过于微观化的认识。丝绸之路起点长安说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表明长安在时空两大方面都是丝路的起点。长安是历史上最强盛时代汉唐的代表与象征,今天的汉族、汉字、汉文化、汉文化圈概念都与长安密切相关。作为中国最著名古都与国际都会的典型代表,以长安为丝路起点是和丝路宽广深的总体包容量及总体形象相称的。

也有人认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不在西安,而在洛阳。这些人认为西汉的首都在长安,长安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汉政府经营西域的出发点是长安,西域诸国与西汉政府贡使往来,经济、文化交流的汇集点也是长安,因此长安很自然地成为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

到了东汉时期,洛阳成为首都,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对外联系的中心,因此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自然也就从长安转移到洛阳。此后的曹魏、西晋、北魏先后都以洛阳为首都,从整个丝绸之路的开拓、形成和繁荣的过程来看,洛阳才是丝绸之路的最东起点。

东汉建都雒阳(今洛阳东)后,雒阳逐渐取代长安(今西安)成为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在雒阳的东方,青州、兖州地区适宜种植桑麻,民间丝绸手工业得到普遍发展,官府也拥有规模巨大的丝绸手工业作坊,这些民间或官府生产,输往西方的高级丝绸,由中原商贾或西方商人来到雒阳采购外运。东汉丝绸之路的主要途经地点是自雒阳西行,经长安(今西安西北)和西域后到达西方各国。东汉的丝织业比西汉进步,以洛阳为起点的东汉丝路交通较前更加繁荣。

而且,1907年,英国考古学者斯坦因在敦煌西北长城的烽火台下,发现了一组用中亚粟特民族的文字所写的信件,这是在凉州(武威)的粟特商人写给家乡撒马尔干(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贵族的书信,信中说,这些以凉州为大本营的粟特商团,活动的范围东到洛阳,西到敦煌,长途贩卖中国丝绸等商品。从这封外国人写于西晋末年(312年前后)的书信中,可以真切地看到“洛阳”的名字,这也佐证了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是在洛阳。

还有人认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应从开封或郑州算起,因为丝绸之路是在西汉时形成,当时开封和郑州的丝业相当发达。在一些考古资料里,郑州的丝业可以追溯到5600年前,既有考古发现,也有历史记载,在《诗经》里关于在郑州采桑方面的诗歌也很多。所以丝绸之路的起点应在开封或郑州,洛阳只是一个集散地,只是起点的一部分,真正的起点是一个区域,或者说是一个地区。

关于丝绸之路东方起点的争论还在继续,不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在方,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和非洲的文明连接在了一起。正是通过这条路,古代商人将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以及绚丽多彩的丝绸产品和茶叶、瓷器等传送到了世界各地;同时,也将中亚的汗血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西亚的乐器、天文学,美洲的棉花、烟草等输入到了中国。东西方文明在这种融合中,不断地向前发展着。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传国玉玺历经千年神秘失踪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堪称国之重宝的器物不在少数,但恐怕没有一件比得上传国玉玺。它是野心家梦寐以求的目标,又是史学家浓墨重彩描绘的对象。笼罩在它身边的,是重重的刀光剑影,低沉的鼓角铮鸣,它的出现和消失,甚至成为王朝更替、江山易帜的象征。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后,将和氏璧琢为玉玺,命丞相李斯在其上

  • 历史上的悬案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华文明发展几千年,留下来诸多灿烂和辉煌,在这些光鲜亮丽的背后,总有一些无人触及的阴影那些历史上的悬案,由于资料太少,而且纷争太多,那些悬案有些就永远藏在历史的最深处。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秦汉两朝大一统时期的合称,秦汉是中国社会转型期,也是中国文化整合期。这一时期形成的国家治理体系,不仅深刻影响着中

  • 中国历史朝代名称的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朝代的名称是由什么决定呢?大致这么几个来源:由部族、部落联盟的名称而来,来自创建者原有卦号、爵位;源于创建者原始所或政权统治的区域;源于宗族关系等等,总而言之寓意吉祥。国号的分类从夏朝到清朝,中国经历了四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国的王朝更是多的让人眼花缭乱。那么这些国号是怎么来的呢?归纳了一下,主要有六

  • 中国历代开国皇帝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历代开国皇帝以及朝代如下:秦朝:秦始皇;《秦朝历史人物故事》西汉:刘邦;东汉:刘秀;《汉朝皇帝故事大全》三国 :魏国魏文帝曹丕,蜀国刘备 东吴孙权;《三国人物有哪些》西晋:晋武帝司马炎;东晋:晋元帝南北朝:宋 刘裕,齐萧道成,梁 萧衍,陈陈霸先,北朝的比较混乱有前燕 后燕 等很多小国,后来

  •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强国是哪四个有多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上,有四个朝代曾经是世界头号强国,一起来看看吧。第一、大汉帝国:军事国力最强盛大汉帝国是由汉人建立的帝国,汉朝结束了秦朝以来诸侯林立的局面,统治时间长达400年之久,在这期间,中国的科技,经济,政治,文化进入了黄金时代,一直到了现在,大部分中国人仍会称自己为汉人。现如今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

  • 北京故宫有哪些宫殿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京故宫主要宫殿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东六宫,西六宫奉先殿,养心殿,慈宁宫,颐和轩,养性殿,宁寿宫,皇极殿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太和二字出自于《周易》中的:“保合大和”.太和殿是举行大典的地方,明清两代皇帝登极、宣布即位诏

  • 古代为什么在北方定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我国古代,凡是统治时期较长的王朝,它们的首都基本都集中在北方,而鲜有在南方出现,这是什么原因呢?古都长安复原图 风水龙脉汇聚地 古代人很看重风水,所以都城都是占据天下形胜的风水宝地,在风水先生的口中也就是有“王气”环绕的大城,即“龙脉”。所以,各朝封

  • 八百里加急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八百里加急”通报军情,半途险些不休息,跑死了几匹马,为的便是最快速率将信息通报到对方手里。那么八百里加急是什么意思?八百里加急究竟有多快,是怎样一个环境呢?古时刻的文件传输靠的是驿站,一样平常每隔20里有一个驿站,一旦需要通报的公牍上注明&ldqu

  • 历史上西安有哪些政权 为什么只做了唐朝和汉朝的都城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长安也便是今时今日之西安,是中国最具历史的都城了,从西周算起到唐朝,有13个王朝定都于此,大一统的秦汉,隋唐都建都在此,古代中国最光辉最荣耀的时代也在此处,此处也是丝绸之路的起始地。可是唐朝之后在也没有成为国都,为何呢?长安城建立的政权看下建都长安的政权,有西周,秦朝,西汉,新朝,西晋,前赵,前秦,

  • 唐宋古文运动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朝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韩愈最先提出“古文”这一概念。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先秦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