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活字印刷术怎么发明的

活字印刷术怎么发明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698 更新时间:2024/2/10 5:36:29

印刷术作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明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此之前,人类通是运用纸和笔墨采取口头传诵和手抄书的形式进行的。由于这种原始的传播方法耗时多,速度慢,所以操作起来比较费力。如果一个人抄写一本十几万字的书籍,至少得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迫切获得最新的知识,而按照原有的方法,其速度远远满足不了读书者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雕版印刷术出现了。作为印刷术的最早技术,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文化传播模式。从此以后,书籍出版数量大大地增加,读书人可以阅读到比以前更多的书。

雕版印刷术

我国大约在唐朝初期开始出现雕版印刷术。其方法如下:首先是雕刻印刷版。将枣木或者梨木进行切割,形成书本大小的形状;然后在纸上写好将要印的字,反贴于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划,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突出在板上。其次是刷油墨。

将印版固定在一个台面上,把沾上油墨的刷子均匀地涂布在印版的表面。最后是印刷,把纸放在刷好油墨的印版上,用干净的刷子拍打纸面,揭下纸之后一次印刷便完成了。然后按照同样的方法重复数次,直至完成一本书。

唐开元年间(公元713到714年),我国通过雕版印刷出现了世界最早的报纸《开元杂报》。唐朝后期也出现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日期的印刷实物。该实物是一卷《金刚经》,在它后面明确指出了印刷的日期,其末尾明确刻着“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价为二亲敬造普施”字样,该实物于1899年在甘肃敦煌千佛洞发现,如今存于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馆。

代:印刷术的巅峰期

到了宋代,雕板印刷达到了巅峰时期,而刻书已经成为了当时社会的时尚。浙江、四川、福建和江西都是雕板印刷的中心,尤其是浙江杭州,自宋朝迁都杭州后,杭州成为政治文化中心,仅坊名可考的印刷作坊就有20多家。随着雕版印刷术的推广,它所存在的问题也暴露出来。

例如,在雕版印刷术使用过程中,人们发现刻好雕版不能重复使用,这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人力、财力以及时间。雕版印刷一版能印几百部甚至几千部书,对文化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刻板费时费工,大部头的书往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存放版片又要占用很大的空间,而且常会因变形、虫蛀、腐蚀而损坏。印量少而不需要重印的书,版片就成了废物。此外雕版发现错别字,改起来很困难,常需整块版重新雕刻。因此,时代呼吁一种新的节省成本的技术尽快出现。

宋平民发明家毕昇长期从事雕版工作,他发现了雕版印刷的缺点,并一直在寻找克服缺点的突破口。后来他想到如果花时间将书籍上的字单独刻成一个个活字,使用时便可以重复使用。尽管前期制作活字比较辛苦,但以后使用起来比较方便,既节约时间,又省下成本。于是毕昇于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制成了胶泥活字,实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

《梦溪笔谈》记录的活字印刷术的方法如下:首先用胶泥做成四方的长柱体,并在上面刻上单字,然后拿到火上烧硬,这就成了一个一个的活字。印书时,先预备好一块和书页一样大小的铁板,并在上面涂上松香和蜡之类的物质,铁板四周围着一个铁框,在铁框内排满密密的活字。排完版之后,再用火在铁板底下烤,等里面的松香和蜡等熔化后,再用一块平板从排好的活字上面压过,目的是使这些活字能够平整。

等松香等药剂却后,活字就固定在了铁板上,至此,一块活字版就排好了。人们可以同雕版印刷一样,在活字版上涂墨,然后将之覆盖在干净的纸面上就可以印刷了。印刷完毕后,可以再将活字版在火上烤,等里面的药剂融化后,活字就从版面上脱落下来了。

活字版的发明,在印刷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活字制版克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准备好足够的单个活字,就可随时拼版,大大地加快了制版时间。活字版印完后,可以随便拆版,以后可以重复使用,而且活字占有空间小,易于存储和保管。从北宋毕昇发明泥活字版起,活字版技术在工艺手法上不断改进,已经历了泥活字、木活字和金属活字等。

元代印刷术

公元1297年到1298年间,元代著名农学家、机械学家王桢用4年时间设计并制作了一套3万多个木活字,并创造出比较简捷的适于汉字复杂特点的转盘排字方法。公元1298年,王桢用木活字试印他自己编修的约6万字《大德旌德县志》竟然在一个月之内印完了百部。后来,我国又发明了金属活字,使活字印刷得到了改进。

活字印刷相比雕版印刷,具有省时省力的特点,但是其推广范围却不及雕版印刷。据统计,中国古代占领统治地位的印刷术仍然是雕版印刷,而活字印刷成书的数量仅仅达到雕版印刷的1/10。直到19世纪中国引进西方先进的近代印刷术,中国古代印刷术才淡出了人民的视线。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丝绸之路,是指西汉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19世纪下半叶,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就将这条陆

  • 传国玉玺历经千年神秘失踪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堪称国之重宝的器物不在少数,但恐怕没有一件比得上传国玉玺。它是野心家梦寐以求的目标,又是史学家浓墨重彩描绘的对象。笼罩在它身边的,是重重的刀光剑影,低沉的鼓角铮鸣,它的出现和消失,甚至成为王朝更替、江山易帜的象征。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后,将和氏璧琢为玉玺,命丞相李斯在其上

  • 历史上的悬案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华文明发展几千年,留下来诸多灿烂和辉煌,在这些光鲜亮丽的背后,总有一些无人触及的阴影那些历史上的悬案,由于资料太少,而且纷争太多,那些悬案有些就永远藏在历史的最深处。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秦汉两朝大一统时期的合称,秦汉是中国社会转型期,也是中国文化整合期。这一时期形成的国家治理体系,不仅深刻影响着中

  • 中国历史朝代名称的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朝代的名称是由什么决定呢?大致这么几个来源:由部族、部落联盟的名称而来,来自创建者原有卦号、爵位;源于创建者原始所或政权统治的区域;源于宗族关系等等,总而言之寓意吉祥。国号的分类从夏朝到清朝,中国经历了四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国的王朝更是多的让人眼花缭乱。那么这些国号是怎么来的呢?归纳了一下,主要有六

  • 中国历代开国皇帝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历代开国皇帝以及朝代如下:秦朝:秦始皇;《秦朝历史人物故事》西汉:刘邦;东汉:刘秀;《汉朝皇帝故事大全》三国 :魏国魏文帝曹丕,蜀国刘备 东吴孙权;《三国人物有哪些》西晋:晋武帝司马炎;东晋:晋元帝南北朝:宋 刘裕,齐萧道成,梁 萧衍,陈陈霸先,北朝的比较混乱有前燕 后燕 等很多小国,后来

  •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强国是哪四个有多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上,有四个朝代曾经是世界头号强国,一起来看看吧。第一、大汉帝国:军事国力最强盛大汉帝国是由汉人建立的帝国,汉朝结束了秦朝以来诸侯林立的局面,统治时间长达400年之久,在这期间,中国的科技,经济,政治,文化进入了黄金时代,一直到了现在,大部分中国人仍会称自己为汉人。现如今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

  • 北京故宫有哪些宫殿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京故宫主要宫殿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东六宫,西六宫奉先殿,养心殿,慈宁宫,颐和轩,养性殿,宁寿宫,皇极殿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太和二字出自于《周易》中的:“保合大和”.太和殿是举行大典的地方,明清两代皇帝登极、宣布即位诏

  • 古代为什么在北方定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我国古代,凡是统治时期较长的王朝,它们的首都基本都集中在北方,而鲜有在南方出现,这是什么原因呢?古都长安复原图 风水龙脉汇聚地 古代人很看重风水,所以都城都是占据天下形胜的风水宝地,在风水先生的口中也就是有“王气”环绕的大城,即“龙脉”。所以,各朝封

  • 八百里加急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八百里加急”通报军情,半途险些不休息,跑死了几匹马,为的便是最快速率将信息通报到对方手里。那么八百里加急是什么意思?八百里加急究竟有多快,是怎样一个环境呢?古时刻的文件传输靠的是驿站,一样平常每隔20里有一个驿站,一旦需要通报的公牍上注明&ldqu

  • 历史上西安有哪些政权 为什么只做了唐朝和汉朝的都城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长安也便是今时今日之西安,是中国最具历史的都城了,从西周算起到唐朝,有13个王朝定都于此,大一统的秦汉,隋唐都建都在此,古代中国最光辉最荣耀的时代也在此处,此处也是丝绸之路的起始地。可是唐朝之后在也没有成为国都,为何呢?长安城建立的政权看下建都长安的政权,有西周,秦朝,西汉,新朝,西晋,前赵,前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