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昌都战役:共和国的雪域奇兵

昌都战役:共和国的雪域奇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150 更新时间:2024/2/10 4:55:45

昌都战役简介

昌都战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谈判破裂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昌都进行的战役。

此次战役在昌都城关镇消灭了藏军主力,降低了西藏地方政府的士气,从而迫使西藏地方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西藏的主权。


昌都战役背景

1949年春天,随着国民党军事力量在大陆的失败和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就连远在拉萨的西藏统治者都很清楚,蒋介石的国民党政权即将失去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指日可待。共产党胜利的消息传到拉萨,西藏统治者们产生了严重的悲观,他们认为“共产党是无神论者,对于西藏的生活方式和宗教的威胁远远大于国民党。”

据《桑颇访问记》记载:“在拉萨,人们开始考虑逃亡印度,他们把贵重物品转移到印度或藏在寺庙中,寺庙开始购买印度的卢比。”“我记得,自己家中就装满了一袋卢比,并放在桌子上,一旦发生意外就可以随时逃走……”

而对于中央人民政府而言,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是一件不容商量的事情。1949年10月1日,北京举行了开国大典,班禅额尔德尼泽东和朱德发出贺电,表达了敬意。11月23日,毛泽东和朱德回电班禅额尔德尼,表示“西藏是愿意成为统一的富强的各民族平等合作的新中国大家庭的一份子”的,而“中央人民政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必能满足西藏人民的这个愿望。”

实际上,西藏当局可不是这么想的,西藏当局希望英美协助西藏达成抵御共产党“入侵”的目的,并派出“使团”。对此,1950年1月20日,外交部发言人就西藏问题发表谈话,表示西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指责西藏当局的“外交活动”是叛国。由于双方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完全不同,军事冲突无可避免。


昌都战役过程

一、迂回战略

1950年10月6日,昌都战役的序幕拉开后,实施外线远距离大迂回的北线右路部队(一五四团和青海骑兵支队等),在高原上纵横跨三个省区(西康、青海、西藏),14天走了约1500华里,穿过横断山脉,两渡金沙江和澜沧江及许多不知名的山河,在甲藏卡和类乌齐等地打了几仗。

因连续行进,许多战马先亡,不少骑兵变成步兵,终于在军、师要求的时间内,赶在藏军西撤之前到达昌都以西称为“五路口”的恩达,艰苦地完成了大迂回包围的任务。然后从西往东堵击由昌都撤出的藏军,胜利地配合主攻部队,将昌都地区的藏军全部、干净、彻底地歼灭。

为实现深远的战役大迂回,五十二师前指及所属一五四团提前于10月6日凌晨开始渡江,并迅速向预定目标前进,8日至青海省玉树以南的巴塘(注5)草原;骑兵支队于7日从玉树出发,当日抵巴塘草原。

五十二师骑兵侦察连已于6日到达此地,配属骑兵支队行动。郄晋武团长和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夏川具体组织协调部队行动。师前指于8日赶到巴塘草原,8、9两日,按骑支、师前指和一五四团的序列向西南继续前进。

五十二师主力于7日开始渡江,12日渡江完毕。渡江后,一五五团在右,向生达、昌都攻击前进;一五六团(欠一个营)、军炮兵营在左,沿玉曲、都兰多之线,直取昌都。师指沿一五六团路线跟进。一五五团先头部队前进途中,获悉牙夏松多藏军和民兵驻防,即向牙夏松多奔袭,毙伤和俘虏藏军10人,余部溃散西逃。

二、猛攻藏军

迂回部队渡江后,南北两线的几路攻击部队,分别在几个渡口陆续渡过金沙江,迂回部队和跟进的北线左路主攻部队渡江时未遇藏军抵抗,北线左路和南线攻击部队在德格岗托和巴安(现巴塘)西北之瓦卡美两个点渡江时遇阻强攻,虽人民解放军伤亡较大,但都很快渡江成功。渡江后,北线左路主攻部队在小乌拉等地遇到藏军较强的抵抗,藏军在民解放军强大攻势下被歼灭或弃阵溃逃。

为了不给藏军喘息机会,各部队忍受着空气稀薄、饥寒、劳累等痛苦,日夜兼程,连续作战,连战皆捷。岗托方向的北线左路攻击部队在追击中,于同普之足雍将大股藏军歼灭。南线之五十三师一五七团,歼藏军近一个甲本(相当小连)。

在人民解放军的政治攻势和政策感召下,藏军第九代本主官德格·格桑旺堆于10月11日率部起义,宁静(现芒康)和平解放。云南之一二六团,消灭和驱逐“民兵”、僧兵和一部藏军,占领盐井等地区。一五七团和一二六团随后向西发展,并分别执行拦截藏军之任务。

三、藏军失败

昌都藏军无力抵抗,弃城西撤,北线主攻部队一五六团随之进城(左路部队和一五五团相继跟进),并消灭没有撤走的藏军200余人,昌都从而解放。

昌都总管阿沛·阿旺晋美率残部西撤至拉贡附近,当听说解放军已堵住去路后,折回昌都西的朱古寺,与解放军联系后,令藏军2700余人全部放下武器。1950年10月24日,战役全部结束。


昌都战役的影响

一、战争结果

从10月6日至24日,昌都战役历经19天,先后打了20多仗,共歼灭藏军5700余人,计有5个代本全部,3个代本大部。1个代本起义。共俘代本以上高级官员20余名,俘获在藏军中服务的英国人福特、柏尔及印度人2名。可以说,在昌都战役中,藏军主力已被消灭。

二、战争影响

昌都战役不是为战而战,也不是只为消灭藏军和解放昌都而战,仍是为和谈而战,打下和平解放西藏的基础。昌都战役情况传播到西藏各地后,西藏上层统治集团一片混乱,发生分化,摄政达扎不体面地下台,达赖喇嘛提前亲政。

达赖亲政后,即于1951年2月派出西藏地方的全权代表5人前往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进行谈判。其中,首席代表是阿沛·阿旺晋美。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国庆节为什么定在10月1日: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我国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莫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岁节)等。因而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今天称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但是你有没有想

  • 民国五大名校是哪五所大学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曾有五所中国顶尖学府,分别是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国立浙江大学、国立武汉大学。1937年,五校在全国举行统一招生考试,这也是五大名校的由来。这五所大学在当时有多牛呢?1948年普林斯顿大学的世界大学排名中,国立中央大学超过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居亚洲第一。浙江大学被

  • 民国时期最喜欢吃哪种瓜子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末民初,南瓜子、葵瓜子就已经开始流行,瓜子界,也就变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老字号”西瓜子的光环慢慢黯淡,两个新品种,尤其是葵瓜子异军突起,这个被称作是“香瓜子”的小零食,很快就受到国人的偏爱。民国是一个优雅的时代,嗑瓜子的连串动作显然不那么“优雅”,而这也丝毫不能阻止国人的热情,瓜子钳便应运而生。

  • 揭秘:赛金花身世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赛金花是近现代史上颇有争议的人物,她集名妓、公使夫人于一身,一生历经了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民国建立和日本侵略中国等重要历史时刻,她的年龄、籍贯、经历等等留给后人一个个难解之谜。赛金花生前既已众说纷纭,死后身影更显光怪陆离,以至于20世纪30年代史学界、文艺界、新闻界掀起了一股“赛金花热”。赛金花在晚清

  • 红军长征中有哪些困难?太难了,真是太难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长征中的八大困难:1、前期的骤然减员中央红军与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余人,中央红军这5万余人的损失,基本上是湘江之战造成的。这次恶战红军损失惨重,它再次证明"左"倾错误给红军造成的严重危害。也就是在这次惨痛损失中,广大指战员在反复比较中逐渐认识到了毛泽东军事战略战术是红军克敌

  • 简述长征胜利的主要原因和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主要阐述三个方面:一、红军长征胜利原因之一,红军具有不怕牺牲的精神。红军长征途中牺牲人数最多的是湘江战役。1934年10月10日晚,中央红军开始实行战略转移。从17日开始,中央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共8.6万余人,踏上战略转移

  • 秋收起义:第一次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秋收起义的时间秋收起义是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控制下的武汉国民政府公开宣布“分共”,背叛了革命。中国共产党从此转入地下,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 揭秘:爆发于中秋的秋收起义为什么不叫中秋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秋收起义,大家应该听说过,它发生于上世纪二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重要的起义之一。翻阅史书,我们可以发现,秋收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那么秋收起义为什么叫秋收起义呢?本文这就为你介绍:秋收起义为什么叫秋收起义秋收起义的正式爆发日是1927年9月九日,正是中秋节,

  • 志愿军的失败战役:两天阵亡5000多人,联合国军仅400多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当年联合国军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奋起打击之下遭到惨败。不仅丢失汉城而且被迫在寒冬进行溃退。但是刚刚新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李奇微暗中计划与行动了把矛头指向中国志愿军的一场阴谋。这就是所谓的“霹雳行动”。而这个行动就是抓住志愿军后勤补足不足的弱点而采用的一系列战术,企图对志愿军进行毁灭性的打击。砥平里不仅是一

  • 盘点:从秋收起义中走出的开国将军们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27年9月9日爆发的秋收起义,是毛主席领导中国革命的起点。这最初的星火,最终照耀了整个东方。那么,秋收起义中共走出了多少位著名的开国将军呢?一、秋收起义走出来的元帅 罗荣桓(1902—1963)罗荣桓,原名罗慎镇,字雅怀,号宗人。生于湖南省衡山县寒水乡南湾村(今属衡东县荣桓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