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红军长征的粮食补给从哪里来

红军长征的粮食补给从哪里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988 更新时间:2024/2/10 5:14:37

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我们如今的生活算是翻上几番,物质充裕了,但同时我们也总是在说要弘扬长征精神,那长征精神究竟是什么呢?两万五千里的跋涉,上雪山越草地,过铁索桥渡金沙江,无数的战士牺牲,无数的赤子之心。

正是因为有无数先烈们不屈不挠的坚持奋战,才能赢来革命的胜利,迎来我们美好的今天。我们在看长征历史时,总能被战士们众志成城,不折不饶的精神感动,也会被他们在艰苦条件下只能啃树皮,吃皮带,嚼草根的艰难处境所刺痛。

那么,在当时极度缺粮少粮的情况下,红军们的干粮到底从哪里来呢?他们又是通过哪些径来筹粮呢?

一、捐

加紧粮食宣传工作,号召家有粮的群众支援红军。其次有很多革命热情高涨且家庭稍富庶的群众会主动支援红军一些粮食。湘涛就在《星火燎原――筹粮过草地》中写到:"红军来到尔盖,没有吃的……藏民成群结队的端着糌粑来慰问我们……"

二、缴

缴获没收劣绅和地主的粮食。苏维埃干部和游击队员以地主豪绅为对象,打倒后,便没收其粮食。

三、买

当地群众或粮商购买粮食。靠群众捐助和打击地主劣绅获得的粮食终归是有限的,红军主要的筹粮方式还是向当地群众购买玉米,生猪等食物。

四、借

在万不得已时,红军也不得不向群众借些粮食,以缓解粮食紧缺的窘境。当时,四川军阀,西北军阀,地方政府,迫使藏,羌,汉,回各族群众离家离寨,很多群众就把粮食和物资藏匿在了家中,红军在不得已的时候只好运走地窖里的粮食并留下欠条。此外,不得已的情况下,红军收割走群众地里的小麦,青稞等作物,也会在地里留下小牌子,写好欠条。

纵然有几种方式可供红军筹集粮食和物资,但当时社会水平低下,广大群众及红军的物质保障很难得到满足,再加上敌军的封锁,粮食问题仍然是一大难题。但就在这种极度恶劣又艰苦的条件下,红军战士们依旧砥砺前行,奋勇作战,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我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敬仰和传承的长征精神吧。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抗美援朝十大英雄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荣立三等功以上指战员302724名,被授予英雄、模范称号和特等功人员502名,分别为:特级英雄两名,一级英雄50名,一级模范4名,二级英雄286名,二级模范75名,特等功85名。以下是抗美援朝十大英雄:彭德怀: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与麦克阿瑟和李奇微对决,迫使

  • 湖北走出的长征队伍:红二十五军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的奇迹,是人类坚不可摧的侧面写照。在伟大的长征过程中,有这样一支红军队伍,在远离党中央的情况下,孤军远征10个月,艰苦转战万余里,最先到达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为中央红军与红二、四方面军会师陕北,作出历史性的贡献;同时,它还是唯一一支在长征中,历经多次战斗,人数不降反增的部队。这支队伍

  • 抗日影视作品中常说的三八大盖是什么枪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八大盖的介绍三八式步枪(日语:三八式歩兵铳;さんぱちしきほへいじゅう,英文:Sanpachi-shiki hohei-ju)为手动步枪,日本陆军于日俄战争后1907年正式采用为制式武器,三八式步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法西斯陆、海军最主要、最基本的武器,一直使用到二战结束(日本战败),用了整整40

  • 世界对中国抗美援朝的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美国著名作家和历史学家约翰·托兰说:“中国出兵朝鲜是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是不得已的。如果苏联侵略墨西哥,那么美国在五分钟之内就会决定派军队去的。”前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和国务卿亨利·基辛格说:“毛泽东有理由认为,如果他不在朝鲜阻挡美国,他或许将会在中国领土上和美国交战;最起码,他没有得到理由去做

  •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变动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第一个人口高增长阶段(1949—1957年)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及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人口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特征,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出生率维持在高水平,从而出现了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人口高增长状况。1949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36‰,死亡率为20‰,自然增长率为16

  • 李云龙嘴里喊得意大利炮原来是法国造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意大利炮是什么炮这门“意大利炮”并不是真正的意大利货,而是法制1897式75mm野战炮。1897式顾名思义就是法国在1897年研制成功的火炮。由于这是世界第一款装有反后座装置的火炮,火炮射速高达15发每分钟,远超过同时代其他火炮,所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放异彩,产销量高达20000门以上。据史料记载

  • 上甘岭战役真实伤亡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上甘岭战役中,美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战斗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二次大战最高水平。我方阵地山头被削低两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2米,成了一片焦

  • 中国第一次高考是哪一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77年恢复高考。1977年,邓小平出任国家副总理,分管文教,主持恢复高考。恢复高考改变了千百万人的命运,挽救了中国教育,也挽救了整个中国。1977年10月21日,举行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考试分为文史与理工两科,文史类科目是政治、语文、数学、史地(历史和地理),理工类科目是政治、语文、数学、

  • 上甘岭战役中的英雄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上甘岭战役中的英雄人物:以身体堵塞敌人机枪眼,为冲击部队打开道路的特等功臣、特级英雄黄继光;有双腿被打断仍坚持指挥战斗,在最后一口气时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滚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的特等功臣、一级英雄排长孙占元;有新战士胡修道,在全班战友伤亡的情况下,一人坚持阵地战斗,英勇机智地击退敌军40余次冲锋,毙伤

  • 2019中国高考满分第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2019年的6月7号,对笔者这样的上班族来说,或许意味着端午节,我可以跟家人小聚一番,但对莘莘学子来说,这却是一个令人感到紧张的日子,因为这是高考的日子。我们放下手机,屏蔽掉微信、QQ的消息,拿起了《三年高考五年模拟》,向着“独木桥”发起了最后的进攻。而在中国的高考史上,有一位超级学霸,她被誉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