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

中国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948 更新时间:2024/1/24 9:46:45

对于中国历史通常从康熙时代开始,便会陷入两个相关的“历史错觉”。错觉之一,认为康熙是清朝最有作为的一位封建帝王。如果把中国的大门关起来看呢。

康熙很有作为;但如果把康熙放到当时的世界范围内去看,则另当别论了。评价一位决定和影响国家命运的历史人物,不能撇开他所处时代的世界发展潮流这个参照系。康熙在位长达60年(公元16621722年),正处于17、18世纪之交。

这一时期,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遥远的欧洲,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孕育了工业革命。对于西方世界正在发生的这场历史性巨变,反应灵敏与迟钝,可以举出一例来进行比较。

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五月,和康熙同时代的沙皇彼得一世,正在北方海边荒滩上搭建一座小木屋,他要在这个小工棚内住下,亲自指挥大批劳工在涅瓦河出海口的三角洲上建造一座“开放口岸”,以大量引进西欧列强自工业革命以来所取得的各种先进成果。

彼得一世登基时,沙俄尚处在封建农奴制阶段,中国清朝的封建制度比沙俄“先进”。但彼得一世受到欧洲工业革命的震撼,激发了他强烈的变革图强思想。

为此,他一反历代沙皇认为出访别国是“低三下四”的傲慢传统,隐姓埋名,化装成平民前往荷兰、英国等西欧强国考察,并选派大批贵族子弟前往西欧强国学习,等等。这就不难理解沙俄为何能成为晚清不断入侵中国的西方列强之一。

相比之下,康熙对于欧洲工业革命的反应则显得有些迟钝了。虽然中国与欧洲相距遥远,但欧洲工业革命的信息,早在明末就由利玛窦汤若望等一批西方传教士传入中国。康熙登基后,似乎对西方科学知识饶有兴趣,他本人曾专心学习,却没有把他的个人行为转变为国家行为。这表明,西方传教士们带进中国来的欧洲工业革命信息,并没有激活康熙的变革思想,遗憾莫大于此。

错觉之二,认为中国在“康乾盛世”时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持有这种看法的人,至今仍大有人在。其实,这是中国人在长期闭关锁国环境中滋长起来的保守自大的“优越感”。

它离开了当时的世界发展潮流看中国,没有看清本质。康熙不能把学习西方科学知识的个人行为转变为国家行为,同这种保守自大的“优越感”直接有关。正是这种保守自大的“优越感”,使中国吃尽了西方列强和东方近邻日本侵略者的苦头。

世界近代史的时间跨度,是从公元1640年至1900年。中国近代史的时间跨度,则是从公元1840年至

1919年,比世界近代史落后了整整200年。清兵入关是公元1644年,也就是说,清朝这条东方“龙船”

航第一天起,就航行在历史迷雾之中,不知道遥远的西方正在发生着怎样的历史性巨变,更不知道西方发生的这场历史性巨变对中国将意味着什么。结果,英国的钢铁炮舰远隔重洋乘风破浪而来,把中国清朝这条东方“龙船”撞沉了。

中国近代史与世界近代史之间这200年“时间差”,一旦被落下,中国用加倍的时间去追赶也难以赶上。

中国最近几十年改革开放取得飞速发展,其实仍然处在这个“追赶”过程中,且慢说我们即将成为“老大”或“老二”,那将形成新的“历史错觉”。

康熙在位期间真可谓励精图治,坐稳了大清江山。雍正是个过渡,在位13年。乾隆在位又是长达60年。康、雍、乾三朝,的确算得上是清朝的“鼎盛时期”。中国人津津乐道的“康乾盛世”,那是中国

“醉酒时刻”,自我陶醉在一片“太平盛世”之中。乾隆的奢靡享受,比隋炀帝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在宫里天天锦衣玉食,古玩字画玩得腻味了,先后六次下江南,游山玩水,乐而忘返。

他每次南游,陆上车舆,水中龙船,浩浩荡荡,绵延百里。沿途官员搜肠刮肚,想尽点子,各献珍奇,竭力奉迎。沿途百姓挖河、修路、出力、出汗、出银子、挨鞭子。“乾隆皇帝来一趟,一年胜过两年忙;官员搜刮凶如虎,一年三熟也是荒”。

乾隆皇帝乐不可支,江南百姓叫苦连天。清朝最大的贪官和珅就出在乾隆身边,这毫不奇怪。统治者被自我满足的“优越感”麻痹了神经,听不见时代洪流的怒涛急浪正在日夜不息地滚滚向前,漠视民间疾苦,听不见底层百姓的种种诉求,对贪官污吏的深恶痛绝,不能自觉地把除弊革新作为常态化的治国之策来实施,于是开始积累社会矛盾,以至积重难返,走向崩溃。

从康熙登基到道光年间爆发鸦片战争,时间相隔178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相当于康熙三个“任期”。对于晚清遭受西方列强和东方日本军国主义不断入侵,清王朝一败再败、不可收拾,清政府一连串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局面,康熙当然已经不会知道。但事情的起因,却是从康熙时代就已埋下的伏笔。

道光年间爆发鸦片战争,中国被英国侵略者一拳打翻在地,“拳击场”上并没有“裁判”站在身旁读秒数数,等候清王朝直起腰来应战,或是当众宣布“不能再战”。于是,西方列强和东方日本侵略者的一套“组合拳”接连打了过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沙俄入侵东北、英军入侵西藏……直打得清王朝气息奄奄,任人宰割。

清末,慈禧太后把偌大中国败得精光之后,在万般无奈之下,被逼以光绪帝的名义颁布所谓“新政”。但这时狂飙已起,山雨已来,危楼嘎嘎摇晃,倾覆只在旦夕之间,呜呼哀哉,一切都已晚了!

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推翻腐败无能的清王朝,这是历史发展逻辑的必然结果。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周元汉唐末代皇帝们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朝代,它们的命运各有不同,小编今天来给大家讲讲周朝,元朝,汉朝和唐朝末代皇帝们的结局。一、“债台高筑”的始作俑者:周赧王武王伐纣,打造了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王朝,文王姬昌德被苍生、惠及万民,武王姬发功勋卓著、意气风发,父子二人都是难得一见的英明之主,大周地域广

  • “三皇五帝”到底指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皇五帝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现在看来,他们都是部落首领,由于实力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导者。一般认为他们应该属于蒙古人种。基本上,无论是按照神话传说,还是史书的记载,都认为三皇所处的年代早于五帝的年代。但是不同史家对“三皇五帝”都有

  • 古代太监遭阉割留下宝贵的三件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太监是我国封建时代特有的产物,这是同人类尊严的践踏。在古代,太监这个职业并不是人人都想干的。要干这个职业的人需要失去三件东西,但是这三件东西对于男人来说,确实最重要的。因为他们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必须把男人的命根子一根油条两个蛋给切掉。对于男人来说,这就相当于切掉了半条命。如果不是逼不得已,估计也没

  • 羯族打仗从不带军粮随军抓捕几十万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古代,有很多民族都有嗜杀的特性,他们没有文字,保持原始社会吃人的本性。下面这个民族,打仗从不带军粮。而是随军抓捕几十万的汉族女子作为军粮,简直让人愤怒到极点。“世界最残暴民族”如果要论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残暴程度,那么无疑五胡乱华时期罪魁祸首之一的羯族绝对是最残暴的民族,没有

  • 楼兰与汉朝和亲后为何更名为鄯善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远处驼铃声声,沉睡的金色沙漠就像一曲独歌,娓娓道来神秘东方古国那荒凉戈壁沙丘里的每一片记忆。一次又一次的战争创伤,只是一缕丧失了记忆的魂魄罢了。即使城池不再,草原不再,牛羊不再,暮野朝霞,沧海桑田。都已是不复存在,湮没如海市蜃楼。漫漫的原野淹没了曾经的归途,干涸的河道回不去昨夜的

  • 古代“宅女”是如何消遣时光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受到封建教条的约束。那么这些常年待在家里的女人是如何来消磨时光的呢?在明清的时候,抽烟的人也是比较常见的,女士抽烟也不少见,明代有一个叫刘延玑的人,写过一部书叫《在园杂志》的书,该书记载很多闺房女子:“无不吸烟,十居其中,且事后不能离手。”看来那时

  • 这五个末代皇帝:两个被善待,三个死的有尊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分分合合,合合分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自三皇五帝以来,朝代的更替不可避免,来说说历史上的末代皇帝。末代皇帝得了善终的只有两个,后周恭帝柴宗训,由于即位时还是个孩子,没有攒到足够的心腹人脉,又处于乱世,被大将军赵匡胤黄袍加身夺了皇位,按说柴家的人应该被除掉的,但老赵没这么做。一来柴家给老赵打了天下,老

  • 那些在名人诗歌里成名的人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这些默默无闻的人,因为进入了著名诗歌,从此名扬天下。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些人都有谁吧。前几天,帝国的脸谱辑过一篇《10首唐诗让10个平凡人名垂千古》,朋友们给予了很多鼓励。有一位朋友还这样留言:成为诗人的朋友,住进诗人的诗里,名字随诗一起穿越古今真是一件浪漫的事,但如果成为诗人的猫(留言朋友当时估计

  • 古人为什么会有不吃饭这种奇怪的想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我们认为生命能量来自于饮食是最理所当然的事,几千年前的古人可不是这么认为。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的圣人,他的门人写了一本书《孔子家语》记载孔子的日常教诲,其中说到:“食气者寿”。意思是说,以空气为食物的,都很长寿,比如灵龟、仙人这些。庄子也非常赞同这个观点,

  • 中国人为什么自称“炎黄子孙”或“龙的传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子孙”或“龙的传人”。其实这都有说法的,你知道是怎么由来的吗?原来,在我国的古代有两个著名的部落首领“炎”和“黄”,“炎”指炎帝现在的宝鸡市境内。“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