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矫诏”为什么如此容易

“矫诏”为什么如此容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851 更新时间:2024/4/6 2:09:43

“矫诏”,这是个中国旧史中的专有名词。旧到什么程度呢?旧到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都没有收录它,今之新新人类更是闻所未闻。然而,这个词语在中国历史上曾拖出了一道巨大的阴影,凡有人心者怎能忘却?

“矫诏”,通俗点说,略等于当代古装戏中常出现的“假传圣旨”。不过,细细思量,可能还有微妙的差异。假传圣旨,有时是凭空白话,却硬说出于上意,而矫诏显然困难得多,因为它需要通过一系列严格的程序,并有加盖皇帝玉玺的诏书为凭,只是在事后,人们才有幸被告知,原来那诏书上所说的并不是皇帝的本意。

读《明史》,到了所谓太监擅权的时候,矫诏堪称家常便饭。《明史纪事本末》“刘瑾用事”、“魏忠乱政”那两卷,几乎每隔一两行,“矫诏”二字就会撞人眼帘,不是刘瑾他们今天“矫诏”罢了哪位忠臣的官,就是明天“矫诏”把一个批评者打人了大狱,或者后天“矫诏”又让亲信占据了哪个重要位置,简直相当于一部“矫诏史”。

《明史》中密密麻麻的“矫诏”让人烦躁,烦躁中就禁不住要恨恨地问一声矫诏”为什么如此容易?

是啊,在礼法的威严下,昔日代表天宪的“诏”,会这么容易被几个刑之人浑水摸鱼吗?稍有智识的人都会明白,要经过那么多道关口太难太难了!可事实是那几个阉人却拿“矫诏”当好玩儿似的,这究竟是为什么?

读《明史》还有一个困惑。因为矫诏如此容易,所以刘瑾也好,魏忠贤也罢,他们当年权势熏天的时候,举凡内政、军事、外交,几乎每个重要部门的重要岗位都为其私人所把持,读史者乃至常有“即将变天”的感觉,可是到了他们倒台的时候,却“息若败叶”,几乎无声无息。刘瑾,是明武宗听了臣下的劝告,沉吟了一会儿,说那就逮了吧,“即命禁兵逮瑾”;魏忠贤,明熹宗初死,在通常认为发动政变的最好时机中并无动作,后来新登基的崇桢一步步翦除其势力的时候,也是乖乖地束手就缚。

于是问题又来了:既然刘瑾、魏忠贤这么容易矫诏,也通过矫诏积累了深厚的权力基础,而且据史书上说这两人都“有异谋”,那么为什么一旦到了生死关头,却连一丝反抗的余地也没有呢?

答案很简单,相对于表面不可一世的刘瑾、魏忠贤,刘瑾时期的明武宗魏忠贤时期的明熹宗,虽然斗鸡走马,太不成器,但其根基未倒,他们还是最有力量的人。只有看清了这一点,我们才能弄懂刘瑾们矫诏如此容易的谜底。

根本不是什么矫诏。我们看刘瑾、魏忠贤们必欲排挤打倒的人,他们在儒家理想人格的熏染下,不忍民穷政敝,词锋所及,固然为刘瑾们所不容,可昏庸之君主又哪里会爱听呢?也许皇帝并不准备如刘瑾们期待的那样,对其残酷打击乃至肉体消灭,但既然批了寡人的逆麟,让我老大不痛快,为什么不借刘瑾们之手,给这些偏爱唠唠叨叨的家伙一个下马威?

真有力量的“乱臣贼子”是不需要矫诏的,他们推翻旧主人,自己发诏书就得了。所谓“矫诏”,实际上是史家的一个避讳语。这种避讳自然有很多好处,首要的一点是可以让人们知道皇帝总是圣明的,其次是安慰那些惨遭羞辱和残害的臣子的人心,他们在抚摸心灵和肉体创伤的时候,终于可以说:“骂我打我杀我,那可不是圣上的意思啊。”


下一节:大清皇帝为什么无后

返回首页>>>历史秘密档案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夏姬的浪荡毁了多国君臣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夏姬相对于桃花夫人来说,是一个看得开的女人。她这一生和男人交往无数,其实唯一值得后人谴责的就是没结婚之前和庶出兄弟公子蛮私通的事情,这点无论是在现代还是在古代都是被认为有违伦理的事情,不管她是出于什么目的,是不是主动,都是不应该的。夏姬通奸君臣楚成王时期,郑穆和少妃生下了夏姬,夏季从小就生的凤眼峨眉

  • 古代皇帝为什么都短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孙思邈是个不可多得的医术人才,在他的书中曾提到之前黄帝是御女一千二百之后成仙了,怪不得皇上都希望美人在怀呢,归根到底是为了成仙,然后长命啊,但是孙思邈的书中有些模糊不清,到底是御女的人数是一千二百,还是一共要进行一千二百次的房事,如果是说房事一千二百次的话,那估计能做到这个的有很多人,那岂

  • 满清惩罚犯人有哪些酷刑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皇宫内男男女女成千上万,如果没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肯定会乱套,皇宫又如同大型囚牢般,皇帝为了树立威信,肯定制订了大大小小许多措施,特别是对后宫的管理。满清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自然是继承了历代朝代太多的传承,包括酷刑等。特别是惩罚嫔妃、宫女这一块,清宫可是有一套,光刑罚种类就有上千种,无论哪一种

  • 古代监狱还有狱神!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监狱这个词,大家都很熟悉。可是对于中国监狱的狱神,恐怕没有几个人知道。那么,中国古代监狱的狱神是谁呢?答案就是皋陶(gāoyáo),他是上古时期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是与尧、舜、禹齐名“上古四圣”之一,被史学界和司法界公认为中国司法鼻祖。他的主要功绩有:

  • 基诺族人竟如此崇拜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除了汉族,其他五十五个是少数民族。根据2010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最多的汉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91.5%,其余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占8.5%。这五十五个少数民族里,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人口最少的是珞巴族,这个我们都知道。但是如果要问,这五十五个少数民族里,最后一个被发现的是谁,可

  • 皇帝死后后宫嫔妃的六种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其实“后宫佳丽三千”,在历史上并不是常有的事,但除了个别情况(有的皇帝只有一位皇后,有的皇帝则有数万宫女嫔妃),皇帝的后宫基本上都在两位数以上,而且大多数皇帝简直是暴殄天物,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所说的“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一点都不过分。皇帝生前总算还

  • 栾布祭祀囚犯后竟然官运享通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如果人要走运了,挡都挡不住。当时汉朝就有这样一个人,因为自己在一个重犯的尸体前进行了祭拜,从此官运亨通,难道是死者对他的庇护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这个人就是栾布。栾布是梁地人。当初梁王彭越做平民的时候曾经和栾布交往。栾布家里贫困,在齐地被人雇用,替卖酒的人家做佣工。过了几年,彭越来到巨野做强盗,而栾

  • “花蕊夫人”这个封号不能乱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封号是帝王、君主加封、赐予的称号。但是历史上最悲催的封号是啥?就是“花蕊夫人”这个封号,这个封号有一股邪劲,那就是封给哪位美女,那位美女不得善终,哪位皇帝封的这个称号,就会国破家亡。第一位“花蕊夫人”的封号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前蜀。王建,建国号蜀,史称前蜀

  • 郭威的四个寡妇们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五代十国时期出现了一个由普通士兵晋级到帝王的传奇人物,更为传奇是他一生娶了四个寡妇,让他传奇的一生,更添色彩,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聊聊他的寡妇皇后们。第一位柴氏:郭威年轻时有很多毛病,喜欢酗酒、赌博、动粗等,而柴氏原本是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嫔妃,庄宗去世后,柴氏等众嫔妃成了寡妇,明宗李嗣源为减省开支,将柴

  • 古代盛世为什么出现在王朝往统一的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的盛世为什么大多发生在大王朝刚刚统一的时候呢?这是因为经过之前的战乱,旧的贵族被推翻,他们占有的土地和财富被重新分配给百姓,社会的贫富差距得到极大的缓和。又因为战乱,大量的人口死亡,人口对土地的压力也缓解了。只要新的统治者稍微聪明一点,采用低赋税的方式治理国家,国家的人口和生产力可以得到一个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