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胡惟庸”案为何株连三万多人

“胡惟庸”案为何株连三万多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623 更新时间:2024/3/2 5:38:37

虽然作为开国功臣被皇帝处死,但事实上胡惟庸直到身首异处的那一刻,关于他企图造反的那些阴谋,其实并没有被公布。这件事到李存义事发才进一步发酵,使得多达3万余人,成为此案的株连者。此事波及时间之长,甚至到数年后,还有漏网的所谓余党。

因此当被朱元璋杀掉的时候,这位中书省的丞相身上,并没有什么确凿的证据,可以说明他确实是犯了十恶不赦的大罪。在处置这样一位开国功臣的问题上,朱元璋为何会如此轻率呢?其实欲知其中端详,不妨一起了解一下当时案发的细节,就能发现很多不同的味道。

当时的情况是占城国来向朝廷进贡,作为丞相的胡惟庸就把此事压着,没想到此事早被宦官报给了朱元璋。此事已经让皇帝十分的恼怒了,然而更让他生气的是,不管是中书省,还是礼部,没有哪个官员谁肯出来背锅,而是不厌其烦地踢起了皮球。自己的感受惨遭无视,皇帝一怒之下把涉事官员悉数抓了起来问罪。

汪广洋被杀后,很快就有包括涂节、商皓等诸多官员,向皇帝告发胡惟庸。事实上从史书上留下的讯问记录来看,胡惟庸虽然是百官之首,但他充其量也不过一介文官,根本没有什么军事力量。说白了,即使他想要造反,也没有这样的能力,更何况他更像是有贼心没贼胆的主。

当然不能说胡惟庸的存在,对于当时的大明就没有威胁。事实上他在朝堂上结党营私,已经有了一股很大的势力,如果他再继续经营下去,能够得到军队的支持,那时候会发生什么,才具备了操作的基础。当然这些都只是存在可能,从律法上来说,并不能作为量刑的证据。

然而他的所作所为,明显触犯了皇帝的底线,为此自然就是非杀不可了。事实上随着他被杀掉,包括李善长、赵庸等在内的1公21侯,都受到株连,尽管他们中有些人已经离世了。在做完这件大事后,朱元璋立马就把中书省这个机构给废掉了,自然也就没有了丞相这个职位,皇帝这才真正实现了大权独揽。

其实这才是朱元璋想要杀掉胡惟庸及其同党的根本原因。因为此时皇帝已经想要废除丞相,无论谁坐在这个位置上,自然就会被皇帝视为是"挡了道"的人,必欲除之而后快。胡惟庸最大的错,就是不该在这个时候坐在那个位置上!至于叛乱这些,不过是皇帝给强加的罪名罢了——不这样做,又怎能杀掉位高权重的丞相呢?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正的武大郎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真实的武大郎本名武植,河北清河县武家那村人。武植虽出身贫寒,但聪颖过人,崇文尚武,中年即考中进士,出任山东阳谷县县令。武大郎的妻子潘金莲是清河县黄金庄人氏。是一名大家闺秀。她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毅然嫁了家境贫寒的武植(当时武植还没有中状元)。经过施老先生的艺术加工,就变成了大家所熟知的潘金莲。

  • 揭秘历史上朱元璋的真实长相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早在明朝中期,朱元璋的长相如何就有不少争议。《明史·太祖本纪》描述朱元璋的长相时,也说他“姿貌雄杰,奇骨贯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姿貌雄杰”当然是溢美之辞,“奇骨贯顶”却也是隐晦描述朱元璋长得有些特别,与常人不同。甚至有明朝人的笔记说他“左脸颊有一十二颗黑痣”,这长相简直是匪夷所思。在古人的迷信

  • 揭秘:张三丰是否真的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张三丰存在与否一直是一个谜题,不过现如今看来,大部分史籍资料可以证明,张三丰在历史上存在过,只不过他的生卒年是没有记载的。从明太祖朱元璋起,历代皇帝发动天下都未能觅得他的踪迹。换句话说就是明朝的皇帝,基本上都是信奉道教的。朱元璋就是非常信奉道教的,假如不信奉道教,那么朱元璋肯定是不会多次寻找张

  • 张居正和万历皇帝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张居正和万历皇帝的关系很复杂、也很微妙,比如说:开始,张居正开是万历的老师,在年幼的时候,明穆宗隆庆皇帝就把万历交给张居正做学生了;接着,在隆庆皇帝驾崩后,张居正不仅是万历的老师,似乎还类似于父亲一样对他进行教导与培养;之后,万历长大正式做了皇帝之后,张居正与他便又成了帝王与臣子的君臣关系。可见,张

  • 明成祖朱棣为何要迁都北京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明立国以后,朱元璋瞅准了南京这么个风水宝地做了都城。南京地处江南富饶之地,南京城也是易守难攻的绝佳位置。南京一直是大明的都城,直到朱棣上位后却火速迁到了北京。现在北京基本处于我国的上中央位置辐射全国,地理位置非常好。可是在明朝那会儿,北京可算是危险之地。再往北就是元人的老巢。朱棣为什么要放弃江南富

  • 刘伯温传奇预言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代刘伯温的预言,确实用隐喻的方式预言了今后数千年发生的重大事件,就是著名的刘伯温《烧饼歌》。公元1368年某一日的早上,明太祖朱元璋某日早上在内殿吃烧饼,才刚咬下一口时,宫内太监火速紧急来报,说护国军师刘伯温晋见。这时明太祖朱元璋突然想起:“自元朝顺帝十九年,刘伯温助我一臂之力以来,一直到收复汉室

  • 关于大清王朝的十大未解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大清王朝不过短短几百年的历史,似乎并不足以令人铭记,但是清朝至今无法给出答案的十大未解之谜,足以令人对其好奇不已。今天小编为您逐一讲述。清朝十大未解之谜一:太后下嫁太后下嫁就是太后下嫁摄政王。太后是指清太宗皇太极之妃、世祖福临的生母,卒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被谥为孝庄

  • 刘伯温四字预言“遇顺则止”有何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对朱元璋的评价可是十分难以相处的,稍不留神就会被杀掉或者被诛杀九族!这也可能和朱元璋的出身有很大的关系,朱元璋从小给地主放牛,而且因为穷苦出家当和尚,可见出身有多么卑微。而后来的时候跟随农民起义军一起起义,一步步从普通小兵当上了皇帝,可见有多么艰难。而那个时候他也深知他的皇位来之不易,很大限度

  • 朱元璋和刘伯温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国民间传说中,有很多内容,是围绕一些开国将相的故事展开的,并且在传播过程中,这些将相得到了神化——比如周朝初年的姜子牙,比如汉朝初年的张良,比如三国的诸葛亮,还有明初的刘伯温。传说中的刘伯温精通周易八卦,堪称能掐会算,能知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后的事情,甚至有传说,说刘伯温在世的时候,非但预测到未来的

  • 朱元璋和刘伯温是怎么认识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至正二十年(1360)四月,朱元璋的部下胡大海攻下了处州,胡大海是一个爱惜人才的将领,他听说附近有几个隐士很有才能,便派人去请,所谓隐士,是指神龙见首不见尾,别人已经吃完午饭,他还在洗脸的那种人,未必真有本事,但不管如何,多拉一个人下水总是好的。这几位隐士的名字分别是叶琛、章溢、刘基(刘伯温)。前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