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幼仪简介:徐志摩为林徽因逼张幼仪打胎离婚

张幼仪简介:徐志摩为林徽因逼张幼仪打胎离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505 更新时间:2024/1/10 9:56:18

当人们都在为徐志摩的浪漫、热诚、痴心和执着着“摩”时,回看当年,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他对他的原配夫人张幼仪是无情而残酷的。张幼仪的优点在张扬独立自我的诗人眼里就是没有见识,呆板乏味。

张幼仪简介

张幼仪(1900—1988),名嘉玢,1900年出生江苏宝山,1915年与徐志摩结婚。1918年生下长子徐积锴、同年徐志摩前往美国读书,次年徐志摩则转往英国伦敦。1920年,张幼仪前往欧洲与丈夫团聚。此时的徐志摩与林徽因坠入情网,并于1921年要求与幼仪离婚。1922年张幼仪于柏林产下次子,并与徐志摩正式离婚。1926年返回中国,1927年在东吴大学教授德文。1928年担任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副总裁、云裳服装公司总经理。1949年移民香港,1954年与苏纪之医师结婚。1974年苏纪之医师去世,幼仪搬往美国与家人团聚。1988年逝世于纽约。

张幼仪

初到硖石,张幼仪十分渴望出去四处逛逛看看,但徐家人不允许她单独上街,她便终日守在深宅大院里。给婆婆做鞋,她一定精心刺绣,针脚细密,做得漂亮考究,但到自己身上,则马马虎虎,能穿就行。她的贤惠知礼、寡言端庄,虽然深得老一辈的徐志摩父母的欢心,却没有叩响拴牢徐志摩的心弦。

与张幼仪不同,作为工商业界暴发户徐申如的独生子,徐志摩是在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甚至于意气风发、骄纵顽皮中茁壮成长的。结婚后没过几个星期,徐志摩就离开家乡外出求学。1916年秋天,他考入天津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前身)攻读法科预科。1917年,北洋大学法科并入北京大学。经过蒋百里、张君劢等人引荐,徐申如以1000大洋的代价,让儿子拜倒在前辈大师梁超门下,成为一名入室弟子。

1918年,小名阿欢的长孙徐积锴诞生,标志着徐志摩已经替家族初步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在恩师梁启超敦促支持下,徐志摩怀抱着“善用其所学,以利导我国家”的政治抱负,于1918年8月14日从上海十六浦码头乘南京号轮船前往美国,同行者中有汪兆铭(精卫)、朱家骅(骝先)、李济(济之)、查良钊(勉促)、董时(任坚)、刘叔和等人。

徐志摩

1920年9月24日,23岁的徐志摩顾不得撰写哥伦比亚大学的硕士论文,便与刘叔和同船前往英国,追随极具煽动力的费边社会主义理论家拉斯基,攻读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的博士学位。徐志摩刚入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时,一口气注册了六门课程,而且随拉斯基夫人去伍利奇码头观摩过民主选举,还给梁启超等人在国内创办的《改造》杂志写过几篇长文章。但是,这一切随着他与风华绝代的林徽因的浪漫恋爱而发生根本性转变。在拉斯基的学问与林徽因的美色之间,徐志摩更加迷恋的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由于心不在焉的徐志摩经常逃课,校方便找拉斯基要人,师生二人为了学业产生分歧,徐志摩只好在英国着名作家、社会活动家高斯华绥·狄更生(今译狄金森)的帮助下,从伦敦大学经济学院转到康桥(又译剑桥)皇家学院,前不久刚刚来到国外投奔徐志摩的张幼仪,只好跟随徐志摩从伦敦搬到离康桥6英里的小城镇沙士顿居住。

张幼仪本以为出国后可以夫唱妇随,重新开始自己因为结婚生子而中断的学业,没想到却变成一名家庭主妇,每天忙于买东西、洗衣服、打扫房间、准备一日三餐。挥霍无度的徐志摩,只从徐申如寄来的支票中拿出很少一部分,交给她维持家用。

林徽因

张幼仪在伦敦期间,就以女性的直觉察觉到徐志摩另有所爱。1921年8月的一天早晨,徐志摩告诉张幼仪,他的一位女朋友要来登门拜访。张幼仪误以为是徐志摩准备迎娶的第二位太太,事实上却是从苏格兰爱丁堡大学毕业即将回国的袁昌英。徐志摩把袁昌英送走后,张幼仪评价说:“呃,她看起来很好,可是小脚和西服不搭调。”徐志摩脚跟一转,失态地尖叫道:“我就知道,所以我才想离婚。”一周后,徐志摩突然从家中消失,绝情背叛了已经怀孕四个多月的张幼仪……

怀孕八个月的时候,张幼仪随同七弟景秋从巴黎前往德国柏林。1922年2月24日,她在医院生下二儿子彼得。当她回到和七弟同住的房子时,徐志摩托吴经熊送来的书信已经摆在桌子上。在张幼仪坚持下,她第二天和分别半年的徐志摩见了面,当时在场的还有金岳霖、吴经熊等人。直到这一刻,张幼仪才知道徐志摩热恋的女子是林徽因。

由徐志摩单方面草拟的离婚协议一式四份,其中写明男女双方已经一致决定终止婚姻,女方将获得5000元赡养费。张幼仪在吴经熊、金岳霖等人见证下签署离婚协议,然后以新婚之夜没有用上的坦荡目光正视着徐志摩:“你去给自己找个更好的太太吧!”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重庆谈判为什么蒋介石不软禁毛泽东?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蒋介石打了3封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共商国是。他对毛泽东来渝的态度,我认为经过了3个180度的变化,即“诚恳忍耐、拘留审判、授勋礼送”。蒋最初决定的接待方针是“诚恳忍耐”。蒋表示要诚恳地接待毛泽东。蒋估计到时毛会提出比较高的要求,所以他说要忍耐。毛泽东到了重庆以后,中共提出的条件有些蒋介石是赞成的。

  • 清朝左都御史是什么官职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代改以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为都察院主官,右都御史及右副都御史都专作总督、巡抚的加衔。左都御史满、汉各一人。开始时满员级别设为一品,汉员级别为二品,顺治十六年(1659年),将满汉两员均设为二品。康熙六年(1667年)升满员为一品,到康熙九年(1670年)又改为二品。到雍正八年(1730年)将满汉御

  • 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简介:起草背景、主要内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于1947年10月10日公布的政治宣言。亦称《双十宣言》。毛泽东起草,朱德、彭德怀署名。刊于当日《人民日报》,后收入《毛泽东选集》。一、起草背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粉碎蒋介石的进攻之后,现已大举反攻。南线已向长江流域进击,北线已向中长、北宁两路进击。解放军所到之处,敌人望风披靡,人民

  • 八女投江救的是谁?他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八女投江》的故事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它还曾经被编入了人教版的语文教材中。八名女子的气节让人为之感动,但是老师当时定然没告诉你,她们到底是救了一个怎样的人?事情发生在1938年5月,日军派了七万大军对抗联进行重点打击。当时东北抗联中的第四、第五军为了保存实力,决定向西转移。在转移的过程之中,遭到了日军

  • 都察院是什么地方御史是什么官职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都察院,明清时期官署名, 由前代的御史台发展而来,主掌监察、弹劾及建议。与刑部、大理寺并称三法司,遇有重大案件,由三法司会审,亦称“三司会审”。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前代所设御史台为都察院,长官为左、右都御史,下设副都御史、佥都御史。又依十三道,分设监察御史,巡按州县,专事官吏的考察、举劾。明

  •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什么?旧民主主义革命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79年,即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年起至1919年,中国人民同外国侵略者,同本国剥

  • 民国五大灵异事件之谜:灵异事件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民国五大灵异事件一:绣花鞋民国三十二年,怀有身孕的娟,穿着红通通的绣花鞋,在河边送别了参军的丈夫。5年后 ,娟依然一个人带着孩子苦苦等待丈夫归来……娟貌美,体态娇好,丈夫下落不详,一个单身女人带着孩子,在村里难免惹人非议。终于有一天,娟照例在村口等待丈夫归来,被喝多了的车夫铁三看到,铁三垂涎娟的美色

  • 总督是什么官职总督和巡抚的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总督,中国明清地方军政大员。又称总制。正统六年(1441年)正月,明廷用兵麓川(今云南陇川西南),兵部尚书王骥主其事,首次以总督军务入衔。分专务和地方两种。专务总督有总督粮储、总督河道、总督漕运等名,各以所辖专务为职,提督军务为辅。明初常遣尚书、侍郎、都御史等官,至地方安抚军民,或主管兵事,事毕复命

  • 揭秘民国三大将军自杀的真实内幕:三大将军令人敬佩!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蒋百里将军:为国自杀蒋百里,名方震,字百里,于1882年10月13日出生在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蒋家是当地大户,既有大量的地产商铺,又有丰富的藏书,还有价值不菲的文物。历史学家吴晗在其所著《江南藏书家传略》一书中,对蒋家藏书的价值评价颇高。1899年考入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后留学日本学习军事,1

  • 民国四公子之一:皇二子书法古今罕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民国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时代,各种人物,各种事件,仿佛一个万花筒一样光怪陆离。有的英气逼人,才华横溢;有的霸气凌人,雄踞一方;也有的属于富二代、贵二代,在这乱世年间,各取所需,陆续登场,个展才华几十年。今天就来聊聊民国四公子之一的袁克文,先来一张年轻时的袁克文肖像,一个英俊小伙子。袁克文,昆曲名票,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