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女子失身后会有什么样的恐怖结局?

古代女子失身后会有什么样的恐怖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337 更新时间:2024/2/25 15:54:22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是男权社会,男尊女卑女性地位极其卑下。下面,小编就通过几则案例和大家讲讲古代女子失身后会有什么样的恐怖结局。

案例:不过如此祝英台

梁祝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凄美的爱情故事,因为它不是墓穴阴森森地合上,故事就带着凛冽之气地结束,它化了蝶,象征着高尚的爱情挣脱封建主义牢笼,以另外的方法获得自由,双宿双飞去。这个开放式的尾巴使整个故事变得抒情而唯美,无限开拓了想象空间。

整个梁祝的故事,其实是祝英台一人在独撑,而梁山伯更像是芭蕾舞中的男伴,起的是烘托作用。要么是祝英台演技太好,要么是梁山伯实在迟钝。三年来,对于祝英台的性别从不怀疑,十八里相送时,祝英台的种种借物喻人,都像是对牛弹琴,搞不好,梁山伯还以为祝英台有断袖之癖。其实马文才也很委屈,他连面都没露,就成了第三者,在他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天,妻子竟跳进了别人的坟墓,叫他怎么不郁闷。

梁祝这样的悲剧是肯定不会再有了,现在的女子有了更多的自由,求学的,工作的,婚嫁的,想要嫁给男子,也没有封建主义这座大山压着,而父母的权威性也沦落为参考意见。可我们这些祝英台真的如愿以偿嫁给了梁山伯,却苍凉地发现,其实梁兄不过如此。

案例:燕子楼的悲剧关盼盼

关盼盼原是徐州名妓,后被徐州守帅张愔纳为妾氏。白居易远游徐州,张愔设宴款待他,席间,还让宠妾关盼盼歌舞助兴,白居易大为赞赏关盼盼才艺,写下了“醉娇胜不得,风嫋牡丹花”一诗。

两年后张愔病逝,姬妾们作猢狲散,只有关盼盼难忘恩情,移居旧宅燕子楼,矢志守节,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一晃,十年过去了。

白居易听闻了关盼盼守节一事,认为她既已坚持这么久,何不索性以死殉夫,留下贞节烈妇的名声,成就千古美谈呢。于是提笔作诗,托人转交关盼盼黄金不惜买娥眉,拣得如花四五枚,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

关盼盼看到这首诗,立刻大哭一场。她之所以不死,是唯恐别人误会张愔自私,让爱妾殉身,反辱没了张愔名声,所以苛延残喘,偷生了这些年,而白居易竟以诗作讽,逼她殉夫,怎不悲愤?性情贞烈的关盼盼在十天后绝食身亡。关盼盼也是死于扼杀过阮玲玉的那四个字人言可畏。随着时代的发展,女人已经越来越不惧流言袭击,比如璩美凤、木子美。走我的路,让白居易说去。

案例:找到那棵树红拂

仅有一双妙目是不够的,须得像红拂那样,目光如矩,一抬眼就能识辨庸才与英雄。红拂,隋末唐初的奇女子,出身风尘,却身居一品诰命,这般的直上青云,恐怕泱泱数千年,只有她一人做到了。

当然,红拂的美丽也功不可没,如果不是美女,深更半夜去敲陌生男子的门,他怎么肯冒着被杨素追杀的风险收留?如果不是美女,大丈夫虬髯客怎么会惊艳一场,以致于不能自拔,还对李靖爱屋及乌?

一个女人,既美丽又聪明仍然不够,像柳如是,那么的人秀于群,还是不得善终。她也曾像红拂那样大胆追求真爱,走到钱谦益面前去。从某种程度上说,嫁人,就是嫁给了一种命运。

一个有智慧的美女,如果不想下半辈子太凄凉,那么,她的最大任务就是找到那棵树。

案例:红杏出墙步非烟

唐朝美人也不尽是丰满型,也有步非烟这样轻盈纤弱的,步非烟工于音律,精通琵琶,更敲得一手好筑,堪称当时一绝。

步非烟由父母作主,嫁给了河南府功曹参军武公业。武公业身为武将,虎背熊腰,性情骠悍。与心思细腻的步非烟完全是两种人,根本无从沟通。故而,步非烟经常郁郁。

有一日,她在院中赏花,神情萧索,柳眉微蹙,正好被隔壁舞剑时腾跃而起的赵象瞥见,赵象年方二十,长相俊秀,正在家里攻读科举课业他的朗朗读书声,也曾掠过步非烟的心波,使她伫足墙下,凝神细听。

惊鸿一瞥后,赵象再不能忘记步非烟,他重金买通武家的守门人,恳求转达渴慕之情。守门人让自己的妻子去试探步非烟口风。赵步两人经仆人之手,对诗数首,定了情分。终于,机会来了,武公业在公府值宿,赵象逾墙而过,自此之后,武公业不在家过夜,赵象便与步非烟欢会。

就这么过了两年,事情再也瞒不住了,风声传到了武公业的耳中,他拷打守门人妻子,逼她道出始末。强压怒火,佯称值宿,伏于墙下,于二更时分抓住了赵象一片衣角,赵象本人跌回自家院落。武公业冲回房内,对正在梳妆打扮的步非烟怒吼,步非烟见事情败露,淡淡说了句,生既相爱,死亦何恨。武公业扬起马鞭,活活打死了步非烟。最后,以暴疾而亡的名义葬了她。

整整两年,作为一个男人,满足于这样的偷情之中,无所作为,甚至连私奔的念头都没有,私奔是要付出代价的。

他不知,那女子淡定从容,不置一辩,任凭毒打,始终不开口求饶,承担了这场孽情所有的悲哀与不幸,她用自己的生命赎了罪。

爱情总是凄美婉转才能让人刻骨铭心。这些女子的行为无疑是勇敢地,是体现自我追求的一种表现,可是在那样的封建统治下,毕竟不会得到一个好的结果。不知如果她们早知道追求真爱会惨死,还愿不愿意做出这样的选择。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纯严厉打压割据势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宪宗登基之后,开始对割据的藩镇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剑南西川节度副使刘辟因为朝廷不能满足他统领剑南之地的欲望,公然发动了叛乱。宪宗力排众议,重用主张对刘辟用兵的翰林学士李吉甫与宰相杜黄裳。宪宗下令讨伐刘辟,并且委任了神策行营节度使高崇文为统帅,兵分三路人川武装扫平叛乱。德宗贞元以来对于藩镇姑息多年,刘

  • 李纯痴迷与佛教不可自拔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削藩战争的胜利,唐政权迎来了期待已久的中兴景象。宪宗沉浸在胜利之后的喜悦中,然而,他并没有将功绩归功于浴血奋战的前线将士身上,也没有归功于将帅们的未雨绸缪,却异想天开的认为是自己的礼佛诚心使佛祖感化,才得以保佑战争取得最后的胜利。于是,他对于佛祖的崇拜到了无可复加的地步。同时,人生苦短,命运莫测,宪

  • 唐宪宗李纯生平事迹大全 唐宪宗时期历史事件大揭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纯是个奋发有为的皇帝,他即位后把“太宗之创业”、“玄宗之致理”,都当作效法的榜样。他提高宰相的权威,平定藩镇的叛乱,致使“中外咸理,纪律再张”,出现了“唐室中兴”的盛况。1、唐宪宗李纯生平简介和简评2、

  • 唐穆宗李恒生平事迹简介和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穆宗李恒是唐朝的第十三位皇帝,贞元十一年七月六日(795年7月26日)生于大明宫。在位五年(820年―824年在位)。本文来介绍一下李恒的基本档案和人物评价。帝王档案姓名:李恒(李宥)民族:汉族出生曰期:795年逝世曰期:824年配偶:王皇后子女:5个儿子,8个女儿在位:4年(820年~824年)

  • 李恒除了玩之外什么都不喜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的皇帝爱好各有不同,有的爱诗文,有的爱书法,有的爱音乐,不一而足。但是李恒的爱好却和一般人有很大不同,他除了玩什么都不喜欢。唐宪宗李纯刚去世没多久,人们还都沉浸在悲伤中的时候,李恒便已经表现出他天生爱玩的一面了。实际上,从唐宪宗一人土,李恒就已经开始玩了,他不愿意让任何事耽误他玩的时间。他经常领

  • 李恒推出新的办案程序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别看穆宗李恒整天一点皇帝的样子也没有,像个孩子似的只知道玩,但他在当皇帝的过程中也不是一点实事也没干。总的来说,他除了玩,也存在一些值得表扬的业绩。李恒对任命官员比较重视,特别是对刑部、御史台和大理寺这些地方的官员,他总要精挑细选一番,才会委派。他要求在这几个地方为官的人一定要有品德、有学问,还必须

  • 李恒坚决抵制考试作弊行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恒在玩乐之余,还做过一件大快人心的事,那便是他在对待公元821年3月那次考试作弊行为时,对作弊人毫不姑息。当时负责监督考试的主考官有两个人,他们就是右补阙杨汝士以及礼部侍郎钱徽。这场考试还没有展开,宰相段文昌就收到了贿赂。一个叫杨浑的人把家里世代收藏的著名画作交到段文昌手里,希望他能让自己在这次考

  • 李恒与吐蕃和亲搞好民族团结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自古以来,身处各个国家包围的中原国家都面临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与周边各国搞好外交。如果不能与其他国家和睦相处,整天摩擦不断,边境上的人民苦不堪言,想要取得发展将会难上加难。唐穆宗李恒还没有登基时,唐朝边上的回纥与吐蕃的势力便一天天增强了,而且他们还不甘寂寞,总是时不时骚扰一下唐朝的边境,给唐朝制

  • 李恒的儿子大都做了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虽然皇帝的儿子接着当皇帝一点也不奇怪,但是唐穆宗当皇帝的儿子却有好几个,这在历史上可是不多见的。李恒总共才有五个儿子,便有三个坐过龙椅,真可以说是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在唐朝时,皇位的继承是要论资排辈的,因此刚开始接下李恒手中权柄的,是他的大儿子李湛。李湛登基时只有16岁,年纪还不是很大,他便是历

  • 唐武宗李炎生平事迹大全 唐朝武宗历史事件大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武宗本名李瀍,后改名炎。唐穆宗李恒第五子,武宗在位时,任用李德裕为相,对唐朝后期的弊政做了一些改革。李炎在位七年,对内打击藩镇和佛教,对外击败回鹘,加强了中央集权,唐朝一度出现中兴局面,史称“会昌中兴”。1、唐武宗李炎生平简介和人物评价2、李炎称帝赏罚分明稳固朝纲3、李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