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恒坚决抵制考试作弊行为

李恒坚决抵制考试作弊行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353 更新时间:2024/3/13 6:41:43

李恒在玩乐之余,还做过一件大快人心的事,那便是他在对待公元821年3月那次考试作弊行为时,对作弊人毫不姑息。

当时负责监督考试的主考官有两个人,他们就是右补阙杨汝士以及礼部侍郎钱徽。

这场考试还没有展开,宰相段文昌就收到了贿赂。一个叫杨浑的人把家里世代收藏的著名画作交到段文昌手里,希望他能让自己在这次考试中脱颖而出。段文昌收了礼之后,马上就到钱徽那里嘱咐了一番,要他帮助杨浑。但是叮嘱完以后,段文昌还是有点不放心,于是又额外写了一封推荐信。与此同时,翰林学士李绅也替一个特别看好的名叫周汉宾的考生,给钱徽递了一封保举信。

白居易刚从家乡来到京城时才16岁,他初来乍到没有什么名声,所以便将平时写的几首诗带上,去拜见那时候特别有名气的顾况,希望能够得到他的举荐。顾况一开始并不知道他有才华,看他诗稿上写的名字是“白居易”,随口说道:“京城的东西都很贵,住下来可不容易啊。”白居易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知道他是在拿自己的名字开玩笑,也不气恼,一笑了之。

不过顾况读了他的诗,顿时刮目相看,觉得眼前这个青年非常有前途,文采和思想都极为出众。特别是顾况读了他那流传千古的名篇《赋得古原草送别》,当念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心里顿时万分惊讶,不相信这首诗竟是出自一个少年之手,不停赞叹,并说:“这么有才华,在哪里住下来都很容易啊!”得到了顾况的好评,白居易一下子便在京城出了名。

从白居易用一首诗便名声大噪可以看出,在唐朝,自荐是很有必要的事。实际上唐朝在科举方面也有这样的风俗,考生们在参加科举考试之前,可以将自己的才华展现给当时的名士或者大官们看一看,并请他们保举自己。甚至考生会仗着自己和名人的关系好,请他们替自己向主考人说情,这也是人们都心照不宣的。不过杨浑给宰相送那么重的礼物,明显就是贿

赂朝廷大员,做得就过分了。当然,宰相也不该接受贿赂。

不管收没收贿赂,这两个人得到了保举,按说前途肯定不会差。然而等考试结果一下来,他们全都傻眼了,杨浑和周汉宾都没有考中,排在榜单上的都是一些有背景的人。段文昌见主考官杨汝士的弟弟杨殷士还有宰相裴度的儿子等全都金榜题名,榜上官宦人家的子弟多达十四个,而自己保举的人却名落孙山,感觉特别气愤。段文昌觉得钱徽他们在选拔人才时一定是徇私了,所以就告到皇上那里。

李恒接到奏报以后,认为科举考试是一件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对于作弊者必须要严肃处理,因此就下令把主客郎中白居易以及中书舍人王起叫过来,让他们对榜单上的人员再进行一次考试,看看他们到底有没有才能。为了表示这次考试是公平公正的,李恒随口说了两道题,分别是《鸟散余花落》与《孤竹管赋》。

李恒用这种复试的方法来对付作弊,简单又有效。如果他们能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说明他们没有作假;如果他们答不出考题,肯定是在考试时作弊了。

经过考察,上榜的人里面能答出这两道试题的仅有三个,就连这三个人的答卷也是差强人意,只能算勉强过关,根本毫无文采可言。其他人更不要提了,全都狗屁不通。结果一出来,把唐穆宗李恒气得够呛。主考官如此大胆,徇私的程度这么严重,选拔的人才竟没有一个是真正有才的,简直是无法无天。

李恒决定对参与这次作弊事件的官员进行严肃处理,首先将两个主考官直接赶出京城,贬到边远的地方去,然后调查和这件事有关的官员,也全都严惩不贷。有趣的是,尽管这件事是段文昌告发的,但因为他也收受了考生的贿赂,所以过了一阵子,也被派到西川镇守了。

这回考试作弊事件受到了皇帝的关注,还牵连了那么多的官员,一时间在朝野上下引起轰动。文武百官对皇上刮目相看,谁都想不到,向来只知道玩的他,竟会突然变得这么关心正事了,而且表现出来的精明也很让人佩服。

下一节:李恒与吐蕃和亲搞好民族团结

推荐阅读大全页:

唐穆宗李恒生平事迹大全 唐穆宗时期事件介绍

唐朝二十位皇帝事迹大全介绍 唐朝大事件全解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恒与吐蕃和亲搞好民族团结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自古以来,身处各个国家包围的中原国家都面临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与周边各国搞好外交。如果不能与其他国家和睦相处,整天摩擦不断,边境上的人民苦不堪言,想要取得发展将会难上加难。唐穆宗李恒还没有登基时,唐朝边上的回纥与吐蕃的势力便一天天增强了,而且他们还不甘寂寞,总是时不时骚扰一下唐朝的边境,给唐朝制

  • 李恒的儿子大都做了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虽然皇帝的儿子接着当皇帝一点也不奇怪,但是唐穆宗当皇帝的儿子却有好几个,这在历史上可是不多见的。李恒总共才有五个儿子,便有三个坐过龙椅,真可以说是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在唐朝时,皇位的继承是要论资排辈的,因此刚开始接下李恒手中权柄的,是他的大儿子李湛。李湛登基时只有16岁,年纪还不是很大,他便是历

  • 唐武宗李炎生平事迹大全 唐朝武宗历史事件大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武宗本名李瀍,后改名炎。唐穆宗李恒第五子,武宗在位时,任用李德裕为相,对唐朝后期的弊政做了一些改革。李炎在位七年,对内打击藩镇和佛教,对外击败回鹘,加强了中央集权,唐朝一度出现中兴局面,史称“会昌中兴”。1、唐武宗李炎生平简介和人物评价2、李炎称帝赏罚分明稳固朝纲3、李炎平

  • 唐宣宗李忱生平介绍和人物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宣宗李忱是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初名李怡,会昌六年(846年)继位,大中十三年(859年)八月,于大明宫驾崩,享年五十岁,在位十三年。帝王档案姓名:李忱民族:汉出生曰期:810年逝世日期:859年配偶:晁皇后子女:12个儿子,11个女儿在位年数:13年(847年~859年)继位人:李漼庙号:宣宗谥号:

  • 李忱收复河西内乱不断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除了内政处理的不错之外,唐宣宗在位期间,还成功地收复了河西。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唐朝政府将用来防御吐蕃的军队调回了内地参与平叛战争,一时间西面边境空虚,吐蕃乘机占领了唐朝西部的领土。唐朝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将安史之乱平定之后,消耗过大,元气大伤,与吐蕃的战争开始处于不利地位。在此后的短短数十年间,唐朝

  • 古代官员上完早朝后就可以自由玩耍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看电视上演的古装剧,皇帝和官员们早朝也挺简单的,拣重要的事快快一说,随着身边太监的一句“有事启奏,无事退朝”,这一般都是直接退朝了,皇帝从后门先走,大臣退着出前门,那么退朝以后这些官员就径直回家玩去了吗?早朝是夏朝就开始了的,所谓早朝,其实一天当中也就这么一次朝参的机会,只不

  • 中国四大药都,谁是药都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医诞生于上古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除此之外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汉方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伴随着中医的不断发展,中药材和药商也逐渐规模化。由此,我国形成了安徽亳州、河北安国,江西樟树

  • 薛灵芸历史人物档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魏文帝曹丕的妃子,魏文帝改其名曰夜来。妙于针工,虽处于深帷之内,不用灯烛之光,裁制立成。非夜来缝制,帝则不服,宫中号为针神。姓名:薛灵芸民族:汉族国籍:曹魏出生曰期:不详逝世曰期:不详薛灵芸生平简介:薛灵芸离开魏宫之后便音讯全无,但是历史上却留下了很多关于她的文学作品。在史书中有过这样的记载:天下颜

  • 汉族为啥叫汉族而不叫夏族周族秦族或者唐族?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民族是指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根据历史传说,夏朝时中原地区其实有万国,也就是有一万多个王国,而夏王国是当时最强大的王国,其他王国对其表示臣服,各个王国的语言习俗应该说还是有差异的。根据历史记载,到了商朝时就只有一千多个国了,而到

  • 古代皇宫内性生活管理五大要员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古代,皇宫里是为了维护皇帝的权威和后宫的秩序,就有了所谓的性生活管理者,但是这种管理是相当严苛的……皇宫内性生活的重要管理者之一:太监虽然从表面上看,皇帝的性生活决定于皇帝的意志,但是在名牌放置、准备工作、运送妃子、掌握时间、档案记录等具体环节上都可以钻空子,做手脚,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