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柔然人去了哪里

柔然人去了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281 更新时间:2024/3/4 10:54:31

展开世界地图:印欧各族所处的西部大草原蒙古人所处的东部大草原,被绵延千里的尔泰山脉和天山山脉截然分开。分界线以西雨量充沛,牧草丰美,牛羊成群,而分界线以东则地势较高,气候干燥,只适合放牧马羊驼。我恍然大悟,正是这一地理环境上的不平衡,引起了持久的、影响深远的、由东西的民族大迁徙。

趁突厥南下进攻哒国之机,驻扎在亚欧大陆交界处的一个游牧部落--据说是柔然的阿瓦尔人中原人一直称柔然为阿拔,突厥称柔然为阿帕尔,欧洲人称阿瓦尔为欧伯尔,意为蛇。显然,阿瓦尔是阿拔、阿帕尔、欧伯尔的其他音译形式。于公元6世纪下半叶沿着匈奴人多年前的足迹辗转西迁。说不清这时的柔然像个孩子还是像个老人。正如太阳,它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它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也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

公元558年,也就是突厥、波斯联军荡灭哒的同时,一个自称“阿瓦尔人”的异国使团抵达君士坦丁堡,请求与拜占庭结盟。突厥使团也接踵而至,抗议拜占庭接纳昔日的手下败将阿瓦尔人。拜占庭如梦方醒,原来这是两个来自东方的游牧部落。

寻求与拜占庭结盟未果,阿瓦尔人只有另辟蹊径。大约在公元560年,这支逃难的队伍在南俄草原上击败并收容了匈奴人阿提拉的后代库特利格尔和乌特格尔部落。

之后,阿瓦尔人拥有了他们的著名可汗--巴颜。这位可汗于公元567年击败了日耳曼吉列达伊人,在古代匈奴阿提拉的都城附近建起了廷。从此,这个强悍的王国逐渐为西方所知晓,他们像前匈奴人那样,以匈牙利平原为基地,向四面八方发起了令人恐怖的袭击。

袭击导致了具有深远影响的大迁移,这也是他们的出现被欧洲历史称为第二次“黄祸”的原因。黄祸带来的后果恰如多米诺骨牌:阿瓦尔人把日耳曼族的伦巴第人赶到了意大利--伦巴第人又把拜占庭人从亚平宁半岛驱逐出去,从而粉碎了查士丁尼恢复罗马帝国的梦想;阿瓦尔人迫使斯拉夫部落向南进入巴尔干半岛--斯拉夫人则把那里拉丁化了的伊利里亚人和达基亚人赶进了山区。新来的斯拉夫人从此扎根于巴尔干半岛北部,被赶走的伊利里亚人和达基亚人则湮没无闻,直到近代才作为阿尔巴尼亚人和罗马尼亚人重新出现。

在古典明向中世纪文明过渡的时期,所有地区的文明都幸存下来,唯有西方例外,而罪魁祸首的帽子被生生扣在了“野蛮”民族--匈奴、日耳曼、阿瓦尔、保加尔头上。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这种破坏,才使得西方能在中世纪发展起新的技术、新的制度、新的文明。到了近代,这种新的文明远远胜过其他地区,焕发出了超的生命力。

公元582年,巴颜可汗竟然公开与拜占庭帝国抗衡,还一度洗劫了拜占庭的今贝尔格莱德地区和麦西亚。

当人站在高山之巅的时候,跌下悬崖的可能性也会加大。一天,多瑙河边旌旗蔽日,拜占庭名将普利斯卡斯强渡多瑙河,一直攻进帝国腹地匈牙利,在蒂萨河岸边彻底打败了巴颜可汗,并于公元601年杀死他的四个儿子。第二年,巴颜可汗在羞愤中去世。

百胜之后的一次偶然失利并没有毁灭阿瓦尔人的雄心。公元626年,阿瓦尔人和萨珊波斯联合进攻君士坦丁堡,而此时的拜占庭文明面临着和中华文明在公元383年淝水之战前同样的处境。很难想象,如果这支游牧部落攻陷了基督教世界中心君士坦丁堡,西方文明将会是什么样子。然而,在拜占庭行政官波努斯的指挥下,拜占庭海军在海上出人意料地击败了波斯海军。而在艰苦卓绝的守城战中,皇帝为了筹集军费,竟然下令将教堂的金银装饰品和铜雕像熔化后兑换成军费。也许被对方的破釜沉舟之势所震慑,阿瓦尔可汗垂头丧气地退回匈牙利。于是,西方赢得了和中国的淝水之战同样意义深远的胜利。

联合攻击君士坦丁堡未果,严重地挫伤了阿瓦尔人的锐气,阿瓦尔汗国开始沉沦。当然,他们沉沦的原因绝不会如此简单。恐怕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他们精于马上征战,却不善于下马治国,他们只知道用刀箭说话,却没有学会用文化将被征服者同化,因为他们压根儿就没有文字,没有制度,没有经济主,没有建筑格式,有时竟不想住下来享有固定的地盘。这样,一个游荡惯了的民族的衰亡就不足为奇了。

难道他们真的没有出头之日了吗?

事实证明,阿瓦尔人真的已经错过了一切。首先,保加尔人摆脱了阿瓦尔人的控制。之后,克罗地亚人占领了多瑙河和萨瓦河之间的肥沃土地。最后,终结这支游牧部落的任务留给了日耳曼民族英雄查理曼大帝。公元791年8月,他亲自带兵入侵阿瓦尔汗国,一直打到多瑙河和拉布河的合流处。后来,他的儿子丕平两次出征阿瓦尔汗国,推平了阿瓦尔人的城堡,最终将他们赶下了争夺霸权的舞台。

不屈的阿瓦尔人在塞俄多尔可汗的率领下放弃富饶的多瑙河北岸,迁往人烟稀少的班诺尼亚西部。现阿瓦尔人仅有60万,默默无闻地生活在俄罗斯达吉斯坦共和国以及阿塞拜疆共和国境内。

柔然在中国大地上消失得太早了,现代人已很少谈起它,它已变得模糊而悠远,模糊得像云雾,悠远得像梦境。正因为如此,才有那么多的中外学者不辞辛苦地穿过时间隧道去探个究竟。这些学者不论有多少个国籍、多少种观点、多少次争论,其中一条结论无人怀疑,那就是柔然的根在古老的中国。

最后需要告诉您的是,在柔然凋零的日子里,隶属于柔然的一个袖珍部落毫无预兆地突然崛起,居然灭亡了大乘佛教的伟大中心--贵霜帝国。#p#分页标题#e#

西方人和印度人称他为“白匈奴”。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最大的石刻佛像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最大的石刻佛像是四川的乐山大佛。乐山大佛通体高达71米,其中头部高14.7米,耳朵长7米,眼睛长3.3米,脚背宽8.5米,堪称中国最大的石刻佛像。乐山大佛是唐代摩崖造像中的艺术精品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大佛双手抚膝正襟危坐的姿势,造型庄严,排水设施隐而不见,设计巧妙。乐山大佛,又

  • 世界最大的玉佛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60年7月22日,在我国“玉石之乡”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哈达碑镇花玉岗山上,一块重达260.76吨的巨型玉石问世,人称“玉石王”。岫岩发现玉石王这一喜讯,经过各级政府,很快报到国务院。周恩来总理十分高兴地批示:玉石王是国宝,不可多得,一定要保护好玉

  • 世界最大的铜铸佛像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上汤赵村佛泉寺内的铜制卢舍那大佛,是全世界最大的佛像。佛像总高168米(大佛身高108米,莲花宝座高20米,金刚座高25米,须弥座高15米),称为“佛山金佛”,于2004年4月初八释迦牟尼佛圣诞日建成。其中金刚座内分为3层,每层有9个殿,3个拜佛台,每

  • 灵山大佛和灵山梵宫-最大的露天释迦牟尼像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位于江苏省无锡市的灵山景区内,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露天释迦牟尼像和被誉为“佛教艺术”的罗浮宫”灵山梵宫。下面历史君给大家介绍这两个旅游景点。灵山大佛:最大的露天青铜释迦牟尼佛立像灵山大佛坐落于无锡马山秦履峰南侧的小灵山地区,该处原为唐宋千年名刹祥符寺的旧址,为保存古迹

  • 白匈奴是什么民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白匈奴是匈奴和大月氏混血儿,那么似乎说他是匈奴也勉强过得去。一部分匈奴男子和鲜卑女子婚配,不也出现了胡父鲜卑母的铁弗匈奴吗?一些鲜卑男子与匈奴女子结合,不是诞生了鲜卑父胡母的拓跋鲜卑吗?但实际上,他的名字可不止一个,中国学者一直称他为“哒”(意为强者、勇士),希腊学

  • 突厥是什么民族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突厥在西魏大统八年(542)才出现在历史中,要考察突厥的源头十分困难。《北史》认为突厥的发源地在咸海,《周书》认为他出自漠北索国,唐代的段成式断定其发祥地在海东阿史德窟,而《隋书》则说他是平凉杂胡。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团乱麻。历史与历史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关联,只是这种关联不一定随时凸显。如果发现这种关

  • 保加利亚跟匈奴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东方硝烟弥漫的日子里,西方也响起了急促的马蹄声。在白种人占主导地位的欧洲腹地,突然来了一支强悍的东方骑兵。立时,整个欧洲陷入了恐慌。因为他们无论是相貌,还是战法,都与当年横冲直撞的匈奴人没有什么区别。人们纷纷惊呼:“阿提拉带来的噩梦刚刚过去,又一支匈奴人来到了!”他们根本不

  • 基督教跟突厥族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1世纪,饱受外族蹂躏的犹太人又沦为了罗马的奴隶,他们比任何时候都渴望救世主的拯救,于是基督教应运而生。天堂的灵光映照着两千多年前犹太小城伯利恒的一间马棚,木匠约瑟的妻子玛利亚在这里生下了耶稣。这一天是12月25日,从此这个日子有了另一个名字叫圣诞节;这一年,被基督教作为公元元年。耶稣长大后,为拯

  • 回鹘和唐朝通婚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矛盾似乎难以调和。唐德宗李适建中元年(780),曾被回纥羞辱过的李适继位,登里可汗想趁唐朝忙于国君更替之机发起进攻。争执在君臣之间爆发,宰相顿莫贺达干百般劝阻无效,便利用回纥人普遍存在的厌战心态,杀掉登里,自立为可汗,并向唐朝表达了摒弃前嫌、重归于好的姿态。消息传到唐朝,在宰相李泌的一再争取下,唐德

  • 回鹘族的蒙古女婿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高昌回鹘同葱岭西回鹘一样也曾风云一时,到北宋初期,辖地已经东起河西,西达葱岭,南临大漠,北越天山。也是在公元12世纪30年代,他们像葱岭西回鹘兄弟一样沦为西辽的臣属。西辽在高昌回鹘派驻了一名少监,就地为西辽征税。历史的时针指向公元13世纪的时候,西域出现了比西辽更加勇猛强悍的蒙古骑兵。长期遭受契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