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日本鬼子为啥被称为“太君”,谁发明的

日本鬼子为啥被称为“太君”,谁发明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899 更新时间:2024/2/10 4:58:52

太君,本是对古代高官母亲的尊称,却被汉奸拿来称日本军官,我们在影视剧中经可以看到这样的台词,这些军官听之也欣然接受。

日本鬼子令中国沦陷区的平民称自己为“太君”,原因到底为?难道鬼子有特别要求?还是对“太君”有特别喜好?

其实不然,这完全是沦陷区中国人迫于鬼子淫威、无奈恐惧,而对日语“大人”的发音模仿。

大人,日语为たいじん,发音近似taijin,中国人听了就是“太君”。

见汉奸对长官喊“太君”,老百姓见了鬼子也喊太君,久而久之,太君就成了对鬼子的“尊称”。

其实这个称呼后面有3个奇怪的语言理解错位,说者听者演者稀里糊涂达成了一致。

1.对说者而言,他们并不知道“太君”是大人的意思,也不知道在日语中除了“大人”发音近似“太君”,日本军制中的“队长”“大尉”、“将军”等,也有近似“太君”的发音,或许汉奸翻译也弄不太懂,索性用“太君”表示尊称算了。

比如上面的影视剧截图,中国人点头说“太君好!”鬼子听到有“太君”两个字,看到点头谦卑就行了,具体什么来源、含义没人去管。

2.对鬼子而言,他们只知道中国人说出“太君”,是在尊称他们,却不知道太君一词,在中国是用来尊称高官母亲的。

如果知道中国人对“太君”一词本意的理解是这样,他们估计也不接受,把自己按女性来称。

3.观众听到影视剧中“太君”的台词,也不知道具体啥意思,有人认为是“太上老君”式的尊称,有的以为是日本天皇的简称,有的以为是日本鬼子独有的“军制”特点。

在电影姜电影《鬼子来了》中,日本人用中国话怒骂“大哥大嫂过年好,你是我的爷我是你的儿”,并不知道具体什么意思,只知道是侮辱人的脏话,不料说翻了,闹成大笑话。

其实,“太君”一词,在中国词汇、日本词汇中,原本都不存在,说它是特定的历史文化中的特定产物更合适。

沦陷区殖民统治下的日语文化,也是日本侵华罪行的细节写照。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民国初期一块大洋,抵现在多少人民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民国时期的大洋种类繁多,有孙中山银元,袁世凯银元,黎元洪等等银元,其中流通最广的大概就是壹圆版的“袁大头”银元吧!袁大头顾名思义就是民间对袁世凯像系列流通硬币俗称,袁大头硬币从民国三年也就是1914开始铸造至1929年,总发行量达到了7.5亿枚。分别有2.6克、5.3克、13.3克、26.6克重量不

  • 逐鹿中原:浙奉战争——最终以奉军战败而结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浙奉战争又称第三次直奉战争,爆发于1925年,是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奉系军阀与东南地区直系军阀为争夺江苏和安徽地盘而进行的战争。此战直系军阀孙传芳、国民军首领冯玉祥和苏皖等地方军阀联手击败奉军,奉系势力北撤至山东,浙苏皖联军占领徐州。爆发1925年10月8日,孙传芳在杭州召集浙、闽、苏、皖、赣五省代表

  • 黄埔三杰:个个都是神仙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黄埔三杰就是黄埔军校表现最出众的三个人,他们分别是蒋先云、陈赓和贺忠寒。起初三人都是共产党人,但贺忠寒后期加入了国民党,成为共产党的死对头。1、蒋先云蒋先云是“黄埔三杰”之首,以第一名的成绩成为了黄埔军校的第一期学生。他是湖南省新田大坪塘人,在校期间任职了诸多重要职位,同时他也在国共两党合作与交往中

  • 十年内战结束的标志:西安事变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十年内战是一九二七年到一九三七年,国共之间进行的长达十年的围剿与反围剿的国内战争。十年内战经过要从蒋介石投降帝国主义,共产党积极反抗开始。蒋介石开始进行大屠杀之后,共产党内部及时的纠正了陈独秀的投降主义错误,成立了红军,开始积极的反抗国民党的围剿。一九二七年十月,毛泽东发起的秋收起义的部队来到井冈山

  • 1927年发动的武装起义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27年武装起义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南昌起义的领导人是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它的意义是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暴动。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

  • 遵义会议:确定了毛泽东党的主导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了扩大会议,这就是著名的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的召开,经历了一个长期而紧张的酝酿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毛泽东始终起着主导的和决定的作用早在第五次反“围剿”过程中,毛泽东就曾多次提出战略性建议,均被“左”倾领导者所拒绝。长征开始后,毛泽东在中央领导层中做了大

  • 遵义会议的经过和内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遵义会议的经过和内容: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的经验教训。首先,由博古作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他在报告中极力为“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辩护。接着,周恩来作了副报告,主要分析了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中战略战术及军事指挥

  • 四渡赤水真实的指挥者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四渡赤水真实的指挥者是毛泽东。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在毛泽东主席的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

  • 历史怎么评价四渡赤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朱德总司令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

  • 关于遵义会议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遵义会议的故事1931年以后,由于“左”倾教条主义者在中共中央逐渐占据统治地位,并开始推行错误的军事路线,南方各主要革命根据地陆续丢失。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退出鄂豫皖根据地,红三军主力也退出湘鄂西根据地。到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撤出中央苏区,进行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