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信忍胯下之辱:欲戴王冠,必受其重

韩信忍胯下之辱:欲戴王冠,必受其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267 更新时间:2023/12/14 4:23:44

应该说韩信的童年是快乐的,他父亲是一个熟懂兵法、军法、剑法的“三法大师”。三岁那年,韩信显出了与众不同的一面来,开始喜读兵法和剑术。到了六七岁时兵法和剑法都有模有样了。

九岁那年,对于韩信来说,他的天倒塌了一半。他的父亲突患疾病丢下他孤儿寡母撒手而去。

韩父见义勇为慷慨大方,把家里原本殷厚的家底几乎都救济那些贫困和需要帮助的人了,因此家道逐渐呈衰落之势。

但韩父还是乐此不疲。都说好人有好报,然而,善事做尽的韩父却并没有得到好报。英年早逝,给韩信带来了巨大的心灵创伤。

十岁那年,对于韩信来说,他的天完全倒塌了,他的母亲也在丧夫之痛中弃他而去了。

父母的死,对韩信来说几乎是毁灭性的灾难。从此,只有十岁的韩信成了孤儿,无依无靠。

无奈之下,他带了一把家传的宝剑(家里的唯一值钱的财产),开始了流浪生活。

温饱问题成了他每天大为头疼的难题。然而,不管有多饿,甚至被饿得奄奄一息,他也不愿当掉身上的这把宝剑。这把剑就是他的精神支柱,只要这把剑在,他就会感觉到父亲就在自己的身边。然后他会觉得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支撑着他,让他感觉到这个世界并不是漆黑得连一丝光亮都没有的。

为了填饱肚子,他选择了钓鱼这项技术要求高的职业。正是因为这份职业技术含量太高,对于还是弱冠少年的韩信来说,他并不能胜任这份职业。因为钓的鱼有限,他常吃了这餐没有下顿,依然食不果腹。

韩信画像

这时一个总在河边洗衣服的老婆婆让他找到了人间久违的亲情,她见他可怜,每天都给他送来两个热馍馍。他虽然并不想接这“嗟来之食”,但看到老婆婆殷殷期待的目光,他只得含泪接下了。接了只是心里不安,但没接他就有可能会被活活饿死。也罢热也罢,只要活着就好。是啊,人生在世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呢。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老婆婆对他的好,韩信铭记在心。后来他功成名就时,还曾特意派人找到老婆婆,让老婆婆度过了一个衣食无忧的晚年。

就这样,韩信渐渐长大成人,他身长八尺五寸,剑眉入鬓,眉宇间流露出一股英豪之气。再加上剑不离身,活脱脱一个绝世大侠。

大侠其实并不好当,韩信不久就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一回。那是艳阳高照的大白天,大侠韩信走到街上,突然遇到了一帮流氓地痞。因为看不惯韩信“侠士”的风采,这帮流氓地痞有意来找韩信的茬儿。

他们当时所用的伎俩和现在黑社会“敲诈”他人钱财的形式差不多。先是一个小混混故意撞到韩信身上,假装摔倒在地,然后那些躲在暗处的混混们一拥而上。木棒、铁锤、砍刀使天一下子变暗淡了许多,为首的一个脸上有刀疤的壮汉代表流氓团体发话了:你小子撞倒了我兄弟,你说怎么办吧。

怎么办?韩信不是傻子,自然知道他们是故意来找碴儿的。

“你小子给个话呀,装聋子啊,仗着人高马大想打架不成?”

韩信真有给他们几剑的冲动,但最终还是忍住了。

流氓老大继续发话:“现在摆在你面前的路只有两条:要么跟我们打一场架,看一下你整天舞刀弄剑的,究竟有多少斤两;要么乖乖地从我胯下钻过去,今日之事就此一笔勾销。”

老大的话自然具有权威性,其他混混们自然随即热烈呼应。

这时的韩信已经在一瞬间经过了复杂的思想斗争。他知道,跟他们打,打赢了,他们肯定不服,还会找来算账,到时候没完没了。而打输了,可能就会被他们整得缺胳膊少脚的,只怕这一辈子就要这样毁了。我必跟他们这样的人拼命呢?不值得。我还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呢!想到这里,韩信真的老老实实像一条哈巴狗一样,从他的裤裆下钻过去了。

围观的人都哄然大笑起来。但韩信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站起身子,然后抬起头,腰杆挺得像标枪,大步流星般走了。

这是怎样的一种忍辱负重,这是怎么样的一种隐忍不发!正是因为韩信能忍辱负重,后来成为了一代名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彭越真的谋反了吗 彭越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前面已经说过,当初刘邦在彭城兵败逃到下邑后,召开了一次总结大会。会议上张良根据形势的需要提出了三步走的计划。他建议刘邦把三个很重要的人才都搞定,才能与强大的项羽抗衡。这三个人分别是:韩信、彭越、英布。果然,刘邦搞定这三个人后,最终打败了项羽,夺得天下。然而,随着形势的转变,当初他最得力的三虎将,现在

  • 韩信:兵法造诣高超,求职之路却万分坎坷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如果按照现代人的学历来看,韩信的学历是相当高的。他应该可以达到大家里的“兵法专业系”的博士后了。因此,在就业问题上,像韩信这样的准博士后,找个工作肯定没问题。找个工作是没问题,但问题是要想找个好一点儿的工作就有点难度。因为乱世,韩信的就业之路只有两条可选:要么去参加反秦的革命运动;要么守在自己的一亩

  • 韩信的“汉中对”军事著作堪比诸葛亮的“隆中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时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的“隆中对”流传千古。殊不知在诸葛亮的“隆中对”之前的楚汉时期,韩信的“汉中对”同样精彩,只是鲜有人知道罢了。刘邦重用韩信,首先举行了隆重的拜将仪式。一授将印,二授将符,三授斧钺!韩信跪着一一从刘邦手中接过。随后刘邦宣布:从今以后军中大小事物,皆由大将军韩信裁决,如有不服从

  • 项羽“群英会”埋下祸根:楚汉争霸悄然而至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前面提到,项羽的“英雄大会”虽然圆满结束了,但不满的人有很多。刘邦不满、义帝不满、陈余不满、臧荼不满,还有齐国三王也不满。公元前206年5月,大秦王朝被推翻后,好不容易才安静下来的天下,又被齐国人田荣打破了。田荣也是最早参加革命的人物,当初,章邯大军围魏时,田荣的兄长齐王田儋派兵救魏时“出师未捷身先

  • 刘邦之死:刘邦临死前做了哪些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邦知道自己来日不多了,然而,此时他已对吕后以及吕氏家族的强大感到了很大的压力。他此时担心的不仅仅是他最心爱的女人的问题了,还担心一个问题就是:他死后,他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能不能保得住?吕后自从诛杀韩信、诱杀彭越后,刘邦对这个多年来的结发妻子终于有了清醒的认识。心狠手辣,这是刘邦对吕后的最终评价。

  • 刘邦触底反弹: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陈余和张耳当年从生死之交的好朋友沦为横眉冷对的仇人之后,两人各自占地为王互不相干。“英雄大会”上项羽封张耳为常山王,统管赵地。而陈余却没有得到封号,只是在后人的“提醒”下,项羽才让他来管辖包括南皮在内的三个小小县城。分封上的差距,给他造成了极大的心理不平衡。正在这时,田荣“联盟”的号召犹如一道春风吹

  • 刘邦死后是谁继的位 新任皇帝的称号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前195年3月17日,刘邦同志安葬在长陵。葬礼过程中,哀声、哭声、叫喊声,响成一片,场面极为壮观。这里还想说一个小插曲,在刘邦下葬的一瞬间,原本晴空万里的天空突然阴风突起,随后在乌云笼罩下,倾盆大雨瞬间就落下来了。据说,当时曾有识天相的老人说了这样一番话:“这雨不是一般的,名叫‘发后雨’。”有人

  • 论张良的“攻心术”有多强大——置之死地而后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的通讯不发达,没有现代化高科技电子设备,信件成了主要的传播信息的工具。在那时,无论男女老少,与身在外地的亲人联系时都靠这种方式来维持。当年刘邦在沛县起义时,仅凭萧何一封“家书”就搞定了沛县的老百姓。后来在巨鹿战场上,项羽又是利用陈余一封“和平书”把不可一世的秦朝悍将章邯成功收编。由此可见,在古时

  • 中国历史上十大贤内助皇后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皇后在后宫的地位就如同皇帝天子在朝中的地位,皇后以一宫之主身份管理后宫,母仪天下。皇后作为古代一种特殊的职业,其职责异常复杂。古往今来,能做好皇后者,寥寥无几,能做到称职者,更是寥若晨星。那么历史上有哪些皇后能辅佐好皇帝,成为皇帝的贤内助呢,本文来盘点下中国历史上十大堪称贤内助的皇后。一、汉光武帝光

  • 审食其是谁 审食其和吕后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邦死后,审食其正式浮出水面。审食其和吕后千丝万缕的关系,还是先从一段故事开始说起吧!当初刘邦在沛县参加革命时,他考虑到父母年纪大了,而自己的老婆吕雉带着两个孩子也很不容易,于是请了同村一个青年人来他家打长工。这个青年就是审食其。审食其父母早亡,当时无依无靠,到了刘家后,勤勤恳恳,很得吕后的欢心。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