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宁夏马家军的发迹史,最终也难逃覆灭

宁夏马家军的发迹史,最终也难逃覆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111 更新时间:2024/1/17 22:35:55

宁夏马家军简介

宁夏马家军,简称“宁马”,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20世纪40年代末期统治当时宁夏(包括宁夏,以及甘肃、内蒙古的一部分)的回族武装军阀,西北三马之一,主要是马鸿逵、马鸿宾所部。

1949年9月19日,宁夏兵团第81军在宁夏中宁宣布起义。宁马对宁夏长达40余年的统治结束。


宁夏马家军发展历史

一、回民起义

宁夏马家军源于清末爆发的河湟回民起义。1863年(同治三年),受陕西、宁夏回民起义影响,甘肃河州莫尼沟大阿訇马 占鳌起兵反清,青马先人马海宴此时投身军中,为马占鳌得力战将。

1872年,马占鳌等太子寺一战“黑虎掏心”大败湘军,之后力排众议,在马海宴、马千龄的支持下,挟胜而求抚,率众归降朝廷。随后起义军被朝廷收编,重要头目封以官爵。此事件奠定了河州诸马崛起的基础。

二、效力清朝

陕甘回变后,马福禄跟随董福祥拱卫京师,先驻扎山海关,后调蓟州。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马福禄在京师与敌血战,有人称马福禄战死于正阳门,但清史稿中称他死于进攻东交民巷的战斗中。

慈禧太后西逃途中,为表彰马福禄之忠勇,命马福禄之弟马福祥继之统领部下并护卫西去陕西。1902年,马福祥所部驻扎宁夏,谓之宁马巡防军,这就是宁马军之来源。

辛亥革命后,马福祥遣散了满营官兵,并在甘肃编练甘肃新军。此时他手下武装分为两支,其一为宁马军之汉营,时名说昭武军。该部与马福祥之子马鸿逵自行编练之民团合并后,袁世凯给其一番号为混成第五旅,这个、混成旅实际只有5个营大约4000人,马鸿逵为旅长;另一个是甘肃新军,初始马福祥为甘肃新军司令,1920年马福禄之子马鸿宾继之。

三、民国期间

1924年,冯玉祥调任马福祥为西北边防会办,实际上是剥夺了马福祥在绥远的权利。马福祥无奈请示冯玉祥允许马鸿宾在宁夏扩军,在冯玉祥同意下,马鸿宾又在宁夏招募了3个团共7个营的补充团。

1926年,冯玉祥五原誓师,将马鸿宾之昭武军、甘肃新军、卫队马队、补充团全部取消,改编为国民军联军第22师,马鸿宾任师长兼宁夏镇守使,1927年又任甘边剿匪司令,无形中取消了宁夏镇守使这个职位。

1925年,冯玉祥就任西北边防督办兼甘肃军务督办,马鸿逵第五混成旅归其节制,不久该屡扩编为陆军第七师,下辖两个旅和两个直属团及三个直属营,驻防磴口。

1926年9月,冯玉祥五原誓师入陕,马鸿逵被任命为国民军联军第四路军总司令兼第七师师长驰援西安,此时马鸿逵的第七师有两旅及三个骑兵支队。1927年冯玉祥参加北伐,马鸿逵部进抵郑州,同年冯玉祥之国民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马鸿逵部也随之改为第二集团军第一方面军第四军,下辖步、骑各一个师。

1928年12月南京编遣会议后马鸿逵部被缩编为陆军暂编第17师,下辖步骑各一个旅共6个团。1929年韩复榘石友三、马鸿逵联合倒冯马鸿逵所部从洛阳逃至郑州,并被蒋部改编为第64师,不久扩编为第11军,马鸿逵任11军军长兼第64师师长。

在民国以前,河州诸马军事力量为 “西军”时期,仍延续马占鳌降清时的格局,即以马占鳌子系(子马安良)为首,辖制马海宴子系(子马麒,马麟)和马千龄子系(子马福禄,马福祥)。马占鳌降清时,马千龄无军职,后为朝廷镇压回民起义才自组民团成军。诸马先隶属于董福祥的甘军系统,后独立一系,为清廷东征西讨,特别是抗击八国联军时,诸马为当时清军最英勇之部队。

民国后,马占鳌子系在政争中淡出历史,马海宴子系和马千龄子系分据青海(青马)和宁夏(宁马),先后投靠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冯玉祥、蒋介石),逐渐养大成为割据一方的封建军阀。


宁夏马家军抗战纪实

东北沦陷后,日军欲控制东起察哈尔,西至宁夏、新疆的少数民族地区,企图通过这种方式封锁中国内地与国际社会的陆上联系。所以九一八后,日本特务不断潜入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建立据点、交通站。

日军大举南下时,傅作义部多次痛歼日寇,给日军的侵略阴谋带来极大麻烦。此时,紧挨着绥蒙地区,又控制着蒙古额济纳、阿拉善两旗的马鸿逵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如果能够争取到马鸿逵,则可以使傅作义腹背受敌,逼其退出绥远。作为实力相对单薄的小军阀,马家军最初对日军的态度比较矛盾,他们既不愿投降,更不愿起兵抗日。

然而随着全面抗战的爆发,国内抗日情绪高涨,马家军立刻使出了见风使舵的看家本领,宣布坚决拥护抗日。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长征中红军四渡赤水的地理位置究竟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红军四渡赤水:1、一渡赤水:土城鉴于敌人兵力正不断增加,中央政治局和中革军委召开紧急会议,根据毛泽东的意见,果断改变由赤水北上渡长江的计划,决定立即撤出,西渡赤水河,再相机北渡长江。周恩来亲自带领人员选定架桥地点,发动群众征集架桥物资和船只。经过一夜的努力,终于在土城上下游各架起一座轻便浮桥。与此同

  • 四渡赤水能够成功主要原因还是领导的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四渡赤水战役,红军首先能够从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调整行动方向。遵义会议前,敌我力量对比极为悬殊,为保存有生力量,毛泽东主席等人决定放弃去湘鄂川黔边境与红2、6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避免了中央红军遭致覆灭的危险。遵义会议后,毛泽东等又鉴于红军处于遭受敌人四面围堵的不利态势

  • 四川军阀们的最后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四川所有军阀1918年,以四川靖国军总司令名义摄行四川军民两政的熊克武,决定按各军驻防地区,划拨地方税款,由各军自行向各县征收局提用,作为粮饷之需。四川军阀防区制由此形成。因各军驻防日久,不仅在防区内提取粮饷,还干预政事,委任官吏,预征赋税,致使各防区成了军阀割据的“独立王国”。据不完全统计,从19

  • 民国四川军阀混战 最后谁胜出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四川军阀混战历史1911年四川两个军政府对峙,1912年合并为四川军政府,所辖兵力,史无明载。1913年7月,四川响应孙中山发动的二次革命,成立讨袁军,公推熊克武任总司令,8月兵败。1916年,以蔡锷为总司令的护国军分两路入蜀,第一梯团团长刘云峰;第二梯团团长罗佩金;四川护国军有卢师谛的第四师、熊克

  • 四川军阀混战像过家家:“哪天有空,打个仗吧。”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民国军阀爱打仗,最喜欢发生军阀混战的地区,则应该是在四川。据《四川内战详记》统计,四川军阀从民国初年开始,打了20年的内战,大大小小一共将近五百起,平均每个月都有两起混战!一般来说,战争都是残酷的代名词。“乌鸢啄人肠”,“白骨露于野”,这是古往今来战争给人们留下的印记。但你如果以这种印象来看民国四川

  • 上党战役: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第一战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上党战役简介上党战役,是1945年9月10日,我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在山西省上党地区(今晋东南),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自卫反击作战,其主战场位于今长治境内,发生于重庆谈判期间,以作为配合谈判的重要军事动作。上党战役,是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国共两党发生的首次军事冲突,是1945年国共冲突的一部分,成为第二次国共

  • 民国川军金木水火土五大军阀 他们之间真是相生相克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川军是民国时期重要的军阀派系之一,俗话说“无川不成军”,四川人不怕打仗,打起仗来不要命,而且还是很有策略。抗日战争时期,在与日军的交战中,川军伤亡最多,付出了很大代价,就拿知名的台儿庄战役来说,就是川军以自己的牺牲阻扰日军的进军换来的全局性胜利。与其他地方军阀派系有所不同,川军从未形成过有效统一的体

  • 民国时期姨太太究竟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现在人的生活可以说是多姿多彩的,不管是我们的穿着品味,还是生活品味,相比之前都是大有提高的。并且在现在的婚姻法中,我们提倡的是一夫一妻制,但是在过去的时候,一个男人是可以娶很多夫人的,大家应该对姨太太这个词十分的熟悉。其实,民国时期,相比那些打扮的十分艳丽的姨太太们,那些原配夫人们就比较朴素了。这些

  • 大汉奸汪精卫为何和溥仪见面后痛哭?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提到汉奸,我们都不免露出几分鄙夷之情,抗战时期,有良知的中国人,瞧不起汉奸,而汉奸,也互相瞧不起。汉奸之间的倾轧,无处不在。汉奸可悲之处就在于此,虽然一举一动都如提线木偶般被操纵,却仍然企图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演技,努力挤出满脸油彩之下的表情。汪精卫为何和溥仪见面后痛哭1943年,在“满洲国”的伪都长

  • 湘江之战和成都之战 使红军损失惨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是湘江之战: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是,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