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99年,武则天的身体越来越差了,于是下旨将李显召回。李显和韦氏在均州、房州的这些年,一直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生怕武则天会一反常性,将自己杀死。现在,竟然要恢复尊号,重新登基坐殿了,韦氏忍不住喜极而泣:“总算是盼到了这一天!”
可是,李显却有些担心,犹豫着不愿回京,甚至吓得钻到了桌子底下,似乎这是一道索命符。最后,还是大臣们以死相逼,李显才勉强同意,临行之前却手脚哆嗦,四肢发软,根本无法上马,还是在一旁服侍的人拖着他坐到了马鞍上。
这一次李显可以回京,并最终登基,是重臣狄仁杰等劝说武则天之后,武则天作出的一项战略性决策。当时,武则天的侄子们对皇位虎视眈眈,一心想要接替武则天,当然,这其中也包括武三思。
李显被召回宫之后,并没有立即称帝,而是重新被立为太子。二度回宫的李显似乎更注重搞好与武氏家族的人际关系,出于此种动机,他决定和武氏亲上加亲。就这样,他将自己的女儿也就是后来的永泰公主嫁给了母亲的侄孙武延基,变成了魏王武承嗣的儿媳妇;小女儿安乐公主嫁给了母亲的另外一个侄孙武崇训,成为了梁王武三思的儿媳妇。
李显之所以想到与武家联姻,无非是想利用裙带关系稳固自己的地位。公元701年9月,李显的儿子李重润与永泰公主夫妇因为年轻气盛,对武则天的心腹张易之、张昌宗两兄弟产生不满情绪,被张易之报告武则天,并扬言说他们诽镑朝廷,目无皇上,结果武则天逼迫三人自缢而亡。当然,因为牵扯面不广,武则天并没有深度追究,很显然,张易之、张昌宗两兄弟对李家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公元702年,武则天病重,宰相张柬之、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人率领精兵五百多人,斩杀张易之、张昌宗二人,威逼武则天将皇位传于中宗。在如此紧急的时刻,武则天只得让出皇宫,搬往上阳宫养病。当然她也只能回到当初后妃的位置,将朝政大权交给唐中宗李显。
复位之后的唐中宗,立刻册封韦氏为皇后,并不顾大臣的发对,追封韦皇后的父亲为王,甚至批准让韦皇后干预朝政,对于张柬之等忠臣、重臣越发的不信任。而且,还册封上官婉儿为昭仪,并让她专掌制命,主要工作为起草皇上的诏令,直接掌握生杀大权。
回宫之后的韦氏性情大变,竟与武三思的关系暧昧,而且对武三思信任有加,两人的联合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这股势力对朝政造成了巨大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