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武则天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684 更新时间:2024/1/19 19:29:33

武则天于公元690年借着佛僧法明之口,广造舆论:“武后其实是弥勒佛的转生,必是当代唐朝的天子。”并且指示自己的侄子武承嗣派人送给自己一块刻有“圣母临人,永昌帝业”的白石头,谎称这就是天意。然后,武则天又故意地让唐睿宗为首的六万臣民上奏劝进,请求其改变国号。这一切都使武则天的登基显得顺理成章。

公元690年重阳节,也就是九月九日,武则天见时机巳经成熟,于是就在“上尊天示”、“顺从众议”的呼喊声当中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既改元为天寿,大周天朝正式建立,自称为“圣神皇帝”。从此中国历史上有了第一个也是唯个女皇帝,时年66岁。

从公元655年武则天做皇后开始,到公元705年被迫退位,前后参加和掌握最高权力长达半世纪之久。即便是从唐高宗死的时候算起,也有21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武则天兢兢业业,励精图治,创造了一系列显著的政绩。

其中科举制度是一种选官的制度,它是从隋朝开始的,在唐朝时期发扬光大,并且历朝历代都延续了这一制度,一直到公元1905年才被废除。在隋朝时期刚刚诞生的科举制度还不是很完善,而且约制了人才的选拔。武则天便对科举制度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创新,加上魏晋以来的门第之分也被打破,大批庶族地主得以进入仕途,为唐朝的发展选拔了大批的人才。

武则天首创“殿试”。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之后,亲自在洛成殿策试进士,以文词作为选拔标准,而不偏重经学。武则天在科举制度中首创殿试环节,亲自参与到科举取士的考核过程中,表明了她对人才选拔的极度重视。同时,武则天创立的殿试,改变了唐太宗时期的考试形式(唐太宗时的科举制度是通过乡贡,再由州贡到尚书省接受吏部考试这样的两级考试模式),这本身就是对科举制度的一个完善。

武则天首兴“武举”。公元702年,武则天“始设武举”,通过马射、步射、平射、筒射、马枪等考试科目的考核,选拔军事技术人才。至此,科举制度不再是文人学士的专利,武人在科举制度中也有了展现的机会和人仕的平台。首兴武举充分体现了武则天选拔人才思路开阔,文武并重,这样有效地保证了朝廷军事人才的选拔录用途径。

调整科举取士科目,扩大规模。武则天临朝称制之后,即开始采取一系列举措使“常举”制度化,坚持每年开科取士;调整取士科目,重点推行进士科,适当发展诸科,降低明经科的地位;扩大科举取士规模,表现为缩短科举间隔,丰富制取科目,增加录取人数。

武则天通过发展科举制度,使得大量人才进入政治舞台,抑制了豪门垄断,为寒门士子提供了施展才干的空间。科举制度在隋朝创立,到了武则天时期已基本定型,在以后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中发挥了选拔人才的重要作用。

武则天鼓励百姓毛遂自荐、自表才能,这在历代统治者中并不多见,从中可以体现出她选拔人才时政策十分开明。

武则天在处理国事朝政之时勇于纳谏,一般而言,皇帝越到后期善于纳谏的人就越少,也可以看出性别的不一样。男人越老越没用自信,所以盲目自大,如英明的唐太宗,晚期的时候听不进去言官的劝诫。而在武则天的统治巩固之后,越到后期,越能听进去言官的劝谏。她特别注重健全谏官制度,多置拾遗、补阙,扩大谏官队伍。她善于用人,鼓励进谏。

公元700年8月,武则天准备造一尊大佛像,令天下僧尼每日出一钱以助其功。而狄仁杰认为此事对百姓造成损害,而于国家并无益处,因此上书反对,言辞激烈。武则天看后,坦言:“公教朕为善,何得相违!”于是便取消了原来的计划。

武则天敢于纳谏,在于她广阔胸襟,也因为她确实选拔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委以重任,为她所用,以至于能适时地对她的政策发表看法,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武则天善于用人,网罗了一大批文武人才,她任用过的宰相中如狄仁杰、姚崇宋璟等,堪称古代名相。而姚崇、宋璟不仅是武则天统治时期的贤才,也为武则天之后“开元盛世”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武则天对于农业生产十分地重视,也曾在公元674年12月在向高宗所上的“建言十二事”当中。首条明确地提出“劝农桑,薄赋徭”。她当了皇帝之后,也颁布了很多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措施。公元696年,武则天大赦天下,把当年百姓所应该缴纳的租税都予以免征。为促进农业的生产,武则天还下令放免了部分的奴婢,边远地区也实行军事性的屯田、营田,兴修许多的水利工程,保证农业的收成。

武则天统治时期,设置武举考试,选拔了很多军事人才。她不仅在军事上加强边防,防范少数民族的人侵,而且多施行怀柔、抚慰政策,

通过给少数民族种子、农具等,帮助其发展经济。对于一直侵扰边境的i吐蕃、契丹、突厥等少数民族,武则天坚决打击。公元689年,武则天I派兵西征吐蕃,经过激烈的战斗,于公元692年收复被吐蕃占领的唐王&朝所设的“安西四镇”。在收复了安西四镇后,将安西都护府移于龟兹,“用汉兵三万人以镇之”。

下一节:武则天的个人生活

推荐阅读:

武则天历史事迹大全 中国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故事

唐朝二十位皇帝事迹大全介绍 唐朝大事件全解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武则天的个人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皇上有很多妃嫔,这在古代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人提出异议。但是]女皇武则天拥有几个男宠,就有人说她个人生活腐化。不管怎么说,武i则天拥有的男人肯定没有男人当皇帝时拥有的女人多。武则天称帝之后命人专门设置“控鹤监”,专管床前的供奉之艺。武则天的男宠颇多,其中比较有名的有薛怀义、沈南

  • 武则天拥立新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武则天的治理下,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3武则天毕竟年龄老了,也要考虑谁来当她的继承人这件事,这件事她很为难。武则天建立周王朝之后,对武姓诸侄的重用与信任,向朝臣透漏出一丝她想把皇位传给武姓侄子的心迹,这些促使她的侄子武承嗣等人公开对李旦的皇储地位提出了挑战。不过,武则天的意愿遭到了宰相狄仁杰等人的

  • 武则天历史事迹大全 中国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女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式登基的女皇帝。武则天是封建社会首位女性执政者,那么武则天在位期间有哪些历史故事事迹呢?武则天是如何做的皇帝呢?1、武则天生平档案简介和人物评价2、武则天如何进入皇宫3、武则天在次入宫当了皇后4、武则天手握朝政大权5、武则天成为历史上首位女

  • 唐玄宗李隆基生平简介和档案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我们来看看唐玄宗李隆基的生平档案介绍。帝王档案姓名:李隆基民族:汉族出生曰期:685年逝世日期:762年配偶:王皇后子女:23个儿子,7个女儿。在位时间:44年(712年~756

  • 唐玄宗李隆基幼年坎坷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王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笔不可忽视的浓妆色彩,它五彩斑斓、流光溢彩,是历史上的一个传奇,是传闻于世界的大唐盛世。在唐朝时期,每年的八月初五被定为千秋节,是国家的大喜日子。之所以将其定为喜庆的大节日,主要是因为唐睿宗的妃子窦德妃在这一天产下了一个男婴,而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唐玄宗李隆基。李隆基6岁的时候

  • 李隆基生活在潞州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武则天死后,李显继位,是为唐中宗。唐中宗继位后,前皇帝、现任相王和太平公主成了他重点防御对象。所以,在政变之后,唐中宗故意扩大了株连范围,想要借此除去相王和太平公主。不过,他的这一做法立即引起了朝中一些大员的不满,他们劝说唐中宗说:“天下四海都归于陛下您的手中,而您却无法容纳自己的弟弟妹

  • 李隆基登基后发生了什么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太平公主不想让李隆基掌握实权,于是便私下召集权势,一时间,朝中全是他部署的亲信,很多将士也都归附于她的门下。他们想要伺机毒死李隆基,另选新帝。最后,却因为太平公主的手下去找魏知古商议对策,魏知古是李隆基的心腹,自然也就将此等秘事告诉给了李隆基。李隆基抢先一步杀掉了太平公主极其党羽。李隆基的时代正式到

  • 安史之乱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安禄山是粟特和突厥的混血儿,这个人阴险狡诈,善于甜言蜜语、歌功奉承。安禄山45岁的时候竟然想要做杨贵妃的养子,以此来讨李隆基的欢心,而那个时候的杨贵妃才29岁。安禄山残酷打压奚、契丹人,官运亨通,不久就身兼范阳(今北京西南)、河东(今山西太原)、平卢(今辽宁锦州西)三镇的节度使。唐王朝的半壁河山,都

  • 李隆基晚年生活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757年,唐肃宗李亨派遣使者前往四川,请太上皇回长安。经历了如此变故之后,李隆基落得个众叛亲离、妻离子散的下场,他明白自己已经无力再插手大唐政事,于是他从四川回来之后,便一直居住在自己当时还是亲王的时候,所居住的老宅兴庆宫居住。陪伴他的只有左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玉真公主、忠心耿耿的高力土和一些梨园

  • 唐玄宗李隆基的故事 功败只在一手间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玄宗李隆基712年至756年在位。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唐玄宗开创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开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1、唐玄宗李隆基生平简介和人物评价2、唐玄宗李隆基坎坷的幼年经历3、唐玄宗李隆基的潞州之行4、李隆基登基后发生了什么事5、安史之乱是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