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黄埔军校共二十三期,为什么只有前六期名将辈出

黄埔军校共二十三期,为什么只有前六期名将辈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537 更新时间:2024/1/23 22:52:09

纵观近代史,黄埔军校所培养出的高级将领在各大战争中都表现得十分耀眼,黄埔这所军校当之无愧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要知道,时至1949年,黄埔军校一共举办了23期,但人们耳熟能详都基本上都是前六期出现的名字,后面的黄埔学生大多默默无闻,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必须要承认的是,黄埔前六期的学生出仕的时代比较好,当时正是军阀混战的年代,黄埔毕业生出现在战场的几率很高,很容易积累战功,而且军阀的部队往往是一些乌合之众,所以黄埔学生在战场上的安全系数也很高,所以这些训练有素的学生兵在面对军阀的时候就很容易建功立业。

比如像胡宗南杜聿明等名将,就是因为在北伐战争中表现出色,博得了蒋介石的欣赏,接踵而至的就是飞黄腾达和平步青云。

但到了抗战时期可就不一样了,日本人的战斗力非同小可,很多黄埔毕业生刚上战场就以身殉国,自然就谈不上功成名就了。

统计显示,1937年抗战爆发后,因为战损巨大,国军每天就要补充中下级军官4.5万人,而这些军官的主要来源就是黄埔毕业生,可以说那时候的黄埔学生往往是没上几天课就要被送上战场,没做好充足准备自然难以在战场上生存。

而到了这个时候,前六期的毕业生往往已经是高级军官,不需要冒着生命危险上前线,反而可以坐在后方领领功劳,成名的可能性自然更大。

另外,领袖的力量也非同小可,孙中山时期,前来投奔黄埔的往往都是志在报国的革命志士。而到了蒋介石时期,恐怕为了升官发财才来投军的人数更多。

而且在孙中山时期,黄埔军校是开放包容的,其中不乏我党的青年才俊。但蒋介石的反革命政变相当于是自己封闭了广纳贤才的道路,其造成的后果就是黄埔军校一代不如一代。以至于一生都很看重黄埔军校校长身份的蒋介石最后都把这个头衔让给了关麟征,说明此时黄埔军校在蒋介石心目中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

虽然黄埔军校后面几期的学员质量参差不齐,但其对近代史的贡献还是不可磨灭的,值得我们今天仍旧铭记。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蒋介石当年是如何当上黄埔军校校长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 一代名妓小凤仙为何晚景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民国时期,中国有很多传奇的女人,她们的故事总是那么充满魅力,但是这些传奇的女孩在故事的结尾大多都是悲惨的。在这个盛产传奇的时代,除了城头变幻的大王旗,还有许多情浓意切的红男绿女。晚清名妓小凤仙与护国将军蔡锷的传奇爱情,就是当时最精彩的华章之一。关于小凤仙,世人多知其作为一代侠女与蔡锷将军互为知己,

  • 三民主义有什么渊源和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民主义由民族主义(Principles of Nationalism)、民权主义(Principles of Democracy)和民生主义(Principles of People's Livelihood)组成。民族主义,反对满清专治和列强的侵略,打倒与帝国主义相勾结之军阀,求得国内各民族之平

  • 民国直系军阀曹锟:靠贿赂当上民国大总统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曹锟,1862年,出生于天津大沽口(今天津市塘沽);1890年,于天津武备学堂毕业后任毅军哨官;1919年,被拥为直系军阀首领;1923年6月,曹锟将黎元洪逐走天津;1923年10月5日,重金收买议员,贿选而被选举为第五任中华民国大总统;1927年,移居天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拒绝日本出面组织

  • 民国交际花“南唐北陆”告诉你名媛生活有多奢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国历史上的民国时期一直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存在,是一个很多人都非常怀念和向往的时代。在这一时期当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那些民国时期的名媛。之所以能够称之为名媛,这不仅仅只是服饰的精致,妆容的精美,更需要超群的气质,才华横溢。民国时期,那些可以被冠之“名媛”的女子,用自己不凡的一生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

  • 中国近代中医教育有哪些改变和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现在人们看病一般都会选择西医,因为西医见效快,西医一般都是使用的抗生素,可以短期内达到消灭病菌的作用,所以,一般病人为了尽快的好起来,都会使用西医抗生素。那么,中国也有自己的医学,那就是中医。中医的治疗理念就完全不一样了,中医讲究的是治本,从源头治疗疾病,所以,中医的过程一般都很长,中国近代中医教育

  • 北洋军阀吴佩孚简介吴佩孚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吴佩孚个性刚毅正直,以作战勇猛为名,全盛时期曾经是为西北军阀冯玉祥、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的领袖,是第一位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华人,在直奉战争和中国国民党北伐战争后一蹶不振,时人称为玉帅。吴佩孚的爱国情操与民族气节为世人所敬佩。由于他坚决拒绝与日本人合作,拒绝落水做汉奸,因此招致日本人痛恨,招来杀身

  • 民国时期军阀实力排名榜:第一名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民国军阀是指中国20世纪初的时候,中国各地的垄断势力,名义上服从中央,实际各自为政。以北洋军阀,奉系军阀,直系军阀,桂系军阀为代表,袁世凯,段祺瑞,张作霖,吴佩孚等人为代表人物。时间为1916年袁世凯去世到1928年东北易帜,总共13年时间,国家始终处于一种看似是一个整体,实则分裂的状态。其形成主要

  • 白祟喜将军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白崇禧(1893年3月18日——1966年12月2日),字健生,广西桂林市临桂区会仙镇山尾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誉为“小诸葛”。军阀新桂系代表人物,与李宗仁合称李白。北伐战争时,率广西军队攻至山海关。北伐成功后和蒋介石及其它地方势力多次开战。抗日战争爆发后,二人动员广西的军队抗击日军,合作指挥多

  • 袁世凯是被谁气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很多人认为袁世凯不是病死的,主要是当了皇帝后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他又忧又惧,最后是气死的。忧愤之后心情不畅引起病变,或本有病但因忧愤突然加重了病情,所以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与纯因疾病去世并不相同。《袁世凯轶事》说,当光绪、慈禧死后,任摄政王的宣统帝父亲载沣深恐袁世凯尾大不掉,遂打发他回老家养病。在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