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近代中医教育有哪些改变和发展

中国近代中医教育有哪些改变和发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227 更新时间:2023/12/18 3:07:14

现在人们看病一般都会选择西医,因为西医见效快,西医一般都是使用的抗生素,可以短期内达到消灭病菌的作用,所以,一般病人为了尽快的好起来,都会使用西医抗生素。

那么,中国也有自己的医学,那就是中医。中医的治疗理念就完全不一样了,中医讲究的是治本,从源头治疗疾病,所以,中医的过程一般都很长,中国近代中医教育为了更好的延续就做出了相应的改变和发展。

从清末到解放战争,近代中医的教育之路坎坷了半个世纪。

中医前辈们一边要实践认知、一边要抵抗压制和歧视,还要和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废止中医思想作斗争。在这种环境下,近代中医教育要继续走下去,就得不断推陈出新,吸取近代医学和教育学知识,和历史背景相适应。

从清朝末期、北洋政府、国民党统治三个时代的政府都没有为中医教育提供支持,到后期近乎处于打压状态。即便是在夹缝中生存,中医教育事业在近代的发展依旧是显著卓越的。

甲午战争以前,资产阶级改良派人物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就提出过中医教育需要改进。但清政府当时已无暇顾及,民间思想也尚未打开。百日维新期间,改良派被准奏在大学堂里设一个医学堂,但并未实施。

辛丑年之后,清政府被迫实行新政,在洋务派的主持下,科举废盛兴学盛,中医界随着这股思想大潮试办过中医教育事业。但在洋务派的论述中却没有明确提到中医教育,当时朝野上的思想和意识都集中在引进西学上,对中医的态度大多是批评。

民间一些有远见的中医意识到正在被边缘化,开始提出兴办中医教育以改进、发展中医学。

清朝末期,一些民办中医教育机构已经出现:中等医学堂、女子中西医学院、南阳中西医学堂、以及丁福保在1910年创立的函授新医学讲习所等等,这些教育机构主要是系统的中医介绍西医知识,大体还停留在科普和摸索的状态。

到了北洋政府时代,中医界第一次真正感到危机,开始迅速作出反应。

民国元年7月,北洋政府举行临时教育会议。各种学校令在此后一年内陆续颁布,但唯独没有中医学的内容。北洋政府并未明令禁止中医开立学校,教育法中却也不包含中医学。“寓消灭于放任之中,迫使中医界觉醒。”

1913年底,全国19个省市响应“医药救亡请愿团”,向北洋政府请愿,要求将中医纳入教育系统,允许中医办学校。当时的教育总长是大燮,在此次中医界群体情愿之前,汪大燮就有过废除中医的言论。

这次请愿让北洋教育部做出了一定的妥协。

1928年第20、21《医界春秋》上刊登的国务院批示中说了不少肯定中医的话,承认生活中需要中医。上海最早办的中医学校,也得到了北洋政府的承认。

对于近代中医学校来说,维持其命脉的是经济来源。

当时没有政府的财政支持,大部分也不能靠学费维持。早期创办的浙江中医专门学校和兰溪中医专门学校维持到了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其原因是得到了当地中药界的长期支持。

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创办的医学专门学校得到了军阀阎锡山的支持。

这所学校在建立之初就拿到了15万元的建设投资,年开支靠20万元的基金利息支持。属于资本主义化的经营方式,在当时很少见,也保证了学校不大可能遇到财政危机。

没过几年,随着中国政局的突变,北伐战争取得胜利,中医界为了谋求自身的发展把希望寄托在南京政府之上。积极编撰教材、统一教材,以获取南京政府的支持。

1929年,南京政府的第一次全国卫生会议一举通过了废止中医案,重点要废的还是中医教育。此事一出,反而让中医界空前团结,迅速开始了反废止运动。

全国性的抗议活动加强了各个中医院校之间的联系,在1928年和1929年分别举办了两次编辑会议,近代中医教育在此时前进了一大步,中医教育开始趋向统一。

从隋朝的太医署开始,太医院式的中医教育传承了千年。

中医教育在近代的变革和发展不是随着近代史走的,而是和近代教育的前进步伐适应。毕竟接纳新事物,教育是一条必经路。

近代科学教育的特点是教育社会化,教学内容统一、系统、严密,学校组织分工精细。中医教育在改革的过程中汲取,就得整体系统的梳理中医体系,再规范、标准、严密的编撰教材。

所以即便是中医学在近代的研究成果不甚理想,但经过多次的化碰撞,中医界大规模的学术交流中已经不乏西医文化的影响和发。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北洋军阀吴佩孚简介吴佩孚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吴佩孚个性刚毅正直,以作战勇猛为名,全盛时期曾经是为西北军阀冯玉祥、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的领袖,是第一位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华人,在直奉战争和中国国民党北伐战争后一蹶不振,时人称为玉帅。吴佩孚的爱国情操与民族气节为世人所敬佩。由于他坚决拒绝与日本人合作,拒绝落水做汉奸,因此招致日本人痛恨,招来杀身

  • 民国时期军阀实力排名榜:第一名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民国军阀是指中国20世纪初的时候,中国各地的垄断势力,名义上服从中央,实际各自为政。以北洋军阀,奉系军阀,直系军阀,桂系军阀为代表,袁世凯,段祺瑞,张作霖,吴佩孚等人为代表人物。时间为1916年袁世凯去世到1928年东北易帜,总共13年时间,国家始终处于一种看似是一个整体,实则分裂的状态。其形成主要

  • 白祟喜将军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白崇禧(1893年3月18日——1966年12月2日),字健生,广西桂林市临桂区会仙镇山尾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誉为“小诸葛”。军阀新桂系代表人物,与李宗仁合称李白。北伐战争时,率广西军队攻至山海关。北伐成功后和蒋介石及其它地方势力多次开战。抗日战争爆发后,二人动员广西的军队抗击日军,合作指挥多

  • 袁世凯是被谁气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很多人认为袁世凯不是病死的,主要是当了皇帝后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他又忧又惧,最后是气死的。忧愤之后心情不畅引起病变,或本有病但因忧愤突然加重了病情,所以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与纯因疾病去世并不相同。《袁世凯轶事》说,当光绪、慈禧死后,任摄政王的宣统帝父亲载沣深恐袁世凯尾大不掉,遂打发他回老家养病。在老家

  • 张宗昌为什么叫狗肉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张宗昌狗肉将军这个外号并不见于正史记载,只有一些野史提到过,因此说法不一。有些说是因为张宗昌在山东鱼肉百姓,所以大家叫他狗肉将军,意思是狗肉上不了台席。有些则说是因为他当年被狗咬过,所以下了屠狗令,于是被人叫做狗肉将军。还有人说是因为张宗昌爱打牌九,而广东沿海把推牌九叫吃狗肉,所以张宗昌得了这个外号

  • 湖北黄石近代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893年(光绪十九年),中国第一座用机器露天开采的大型铁矿——大冶铁矿投产。公元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中国近代第一座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成立。公元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湖北水泥厂(现华新水泥厂)建成并投产。1913年,汉冶萍公司筹建大冶铁厂(现大冶钢厂),1922年一号化

  • 四行仓库八百壮士抗日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爆发,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上海作为远东第一大都市,当然不会被小日本遗忘。1937年8月13日,日本发动了对上海的猛烈进攻。上海是中国东南的门户,而中国东南是老蒋的大本营,所以,这次他派了重兵跟小日本“死磕”。三个多月后,还是小日本占了上风。为了保全实力以避免无谓的牺

  • 历史上有陈真这个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根据记载,在清朝末年民国初期的时候,上海就有一个叫陈真的人,但是他不像电视剧里的那个陈真一样拜于霍元甲为师,有着一身好武术。但是作家倪匡自己承认,电视剧中的陈真是他笔下所描绘的一个虚构人物。可是陈嘉上却说倪匡当年看了霍元甲的丧书里确实看到了有陈真的名字,但是电影和电视剧对于陈真的描写都是假的。但是也

  • 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为什么会选择马占山主政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对沈阳北大营发起进攻,驻沈阳东北军第七旅奉行不抵抗命令,撤离沈阳。两省驻军均按不抵抗命令,大部撤离、部分投降被日军收编,很快辽宁、吉林两省相继沦陷。可就在9.18事变22天后,张学良在北平任命黑龙江步兵第三旅旅长兼黑河警备司令马占山,为黑龙江省代主席,兼黑龙江军事总指挥

  • 为什么说明朝灭亡崇祯皇帝却遭人同情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康熙皇帝曾评论明朝灭亡的原因,大意是:从宫廷内部看,皇帝昏庸无能,朝纲败坏,宦官专权;从外部因素看,天灾人祸,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满清日益强大……康熙皇帝是从整体上进行评论的。笔者管见,上述评论不错,但与崇祯皇帝本人也有很大的直接关系。在此聊聊,有助于读者了解明末清初的那段历史。1、初上位想干一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