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令“围魏救赵”中庞涓自刎的战役“马陵之战”介绍,然后孙膑结局怎么样?

令“围魏救赵”中庞涓自刎的战役“马陵之战”介绍,然后孙膑结局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935 更新时间:2024/3/23 23:43:29

导读:令”围魏救赵“中庞涓自刎的战役”马陵之战“介绍,然后孙膑结局怎么样?小编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下~

孙膑的先祖是陈国公子陈完,陈完的曾孙陈无宇有子陈书,因讨伐莒国有功,被齐景公赐姓孙,改名孙书,封于乐安作为食邑,是妫姓孙氏的始祖。孙书之子孙凭生孙武,孙武因躲避齐国国内发生的陈、鲍、高、国四族之乱而出奔吴国,有子三人,孙驰、孙明和孙敌。次子孙明有子孙顺,孙顺有子孙机,孙机有子孙操,孙操即为孙膑之父。但唐代孙壬林自述家族世系的碑文却记载孙膑是卫武公的后代。

周显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1年),魏国发兵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应允救援,以促韩国竭力抗魏国。齐威王田忌为主将,田婴,田盼为副将,孙膑为军师,运用“围魏救赵”战法(见桂陵之战),率军直趋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诱使魏军回救,以解韩国之困。这次战役中孙膑利用庞涓的弱点,制造假象,诱其就范,使战局始终居于主动地位。马陵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著名战例。

网络配图

韩国得到齐国答应救援的允诺,人心振奋,竭尽全力抵抗魏军进攻,但结果仍然是五战皆败,只好再次向齐告急。齐威王抓住魏、韩皆疲的时机,以田忌、田婴、田盼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经曲阜、亢父(今山东济宁),由定陶进入魏境,矛头直指与大梁近在咫尺的外黄(今河南民权)。孙膑在齐军中的角色,一如桂陵之战时那样:充任军师,居中调度。

魏国眼见胜利在望之际,又是齐国从中作梗,其恼怒愤懑自不必多说。于是决定放过韩国,转将兵锋指向齐军。其含义不言而喻:好好教训一下齐国,省得它日后再同自己捣乱。魏惠王待攻韩的魏军撤回后,即命太子申为上将军,庞涓为将,率雄师10万之众,气势汹汹扑向齐军,企图同齐军一决胜负。

齐军已进入魏国境内纵深地带,魏军尾随而来,孙膑针对魏兵蔑视齐军的实际情况,在认真研究了战场地形条件之后,定下减灶诱敌,设伏聚歼的作战方针,造成在魏军追击下,齐军士卒大批逃亡的假象,并在马陵利用有利地形选择齐军中1万名善射的弓箭手埋伏于道路两侧,规定到夜里以火光为号,一齐放箭,并让人把路旁一棵大树的皮剥掉,在上面书写“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字样。

庞涓在接连3天追下来以后,见齐军退却避战而又天天减灶,武断地认定齐军斗志涣散,士卒逃亡过半。于是命令部队丢下步兵和辎重,只带着一部分轻装精锐骑兵,昼夜兼程追赶齐军至马陵,见剥皮的树干上写着字,但看不清楚,就叫人点起火把照明。字还没有读完,齐军便万弩齐发,给魏军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打击,魏军顿时惊恐失措,大败溃乱。庞涓智穷力竭,眼见败局已定,遂愤愧自杀。齐军乘胜追击,又连续大破魏军,前后歼敌10万余人,并俘虏了魏军主帅太子申。

孙膑不简单,跟庞涓也太熟悉了(师兄弟啊)虽然都是鬼谷子的门生,但是孙膑比较得真传,有很深的城府(说白了很阴),之所以放掉庞涓,是想让世人都从表面上看出他重义气、很大度。其实,他很了解庞涓的用兵伎俩,说白了,胜券在握,跑的了初一,十五跑不了,自从被挖了膝盖以后,他借装疯子逃跑,苦心专研兵法,后来在马陵道,设伏,在树皮上写到 “庞涓死于此地”,就这么自信,结果真的伏击到灭掉庞涓。足以说明他的内心世界多么的深不可测,大度是表面上的......

网络配图

孙膑前半生历史上有较为明确的记载。他的前半生可以分成四个阶段。一是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孙膑出生在“阿鄄之间”,具体地点未指明。阿鄄之间即山东的阿邑古城和鄄邑古城之间,相距约75公里。说明孙膑小时候在阿鄄之间生活。二是离家与庞涓一起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具体地点也不明。三是受先于他下山的庞涓邀请,到了魏国。阴险狠毒的庞涓妒忌孙膑的才能,在魏惠王前进谗言,使孙膑受到膑刑和黥刑。四是到了齐国,住在田忌将军府中,受到田忌的器重。田忌如实向齐威王禀告孙膑的才能,促使齐威王见孙膑,当面考察孙膑的才能,破格起用孙膑,任命孙膑为军师。

孙膑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后,在“桂陵之战”中,用“围魏救赵”之计,为齐国取得了重大胜利。又在著名的“马陵之战”中,用“退兵减灶”之计,消灭了庞涓,俘获魏太子申,将十万魏军全部歼灭。

孙膑前半生最重要的是在齐国渡过的十余年时间,是孙膑一生中最为辉煌的阶段。孙膑和田忌一起,为齐国立下了赫赫战功。成就了齐国中原霸主的地位。同时也使孙膑闻名于天下。

马陵之战后,田忌、孙膑理应得到封赏。但是,齐威王听信了邹忌的谗言,也许齐威王内心也害怕田忌、孙膑功大盖主,于是解除了田忌、孙膑的兵权。田忌、孙膑被迫逃亡。

马陵之战后,孙膑去了哪里?史无记载。有的传说他隐居青州。有的说他与田忌一起逃亡到楚国。以我之见,这二种传说都有一定道理。我们可以从田忌将军的去向中寻找孙膑去向的踪迹。

网络配图

依照情理,作为十余年在一起互相配合、共同浴血奋战的老搭档,作为一起被削去兵权、生死相依的一对落难人,在生死关头,二人一定会共同商讨出路。田忌决不可能抛弃孙膑,独自逃走。孙膑也必定会追随田忌。根据史书《战国策·齐一·田忌亡齐而之楚章》记载:“田忌一行来到楚国”。明确记载田忌一行人被迫流亡楚国。在田忌逃亡楚国的一行人中,有没有孙膑?可能有二种情况。一种是孙膑就在这一行人中,直接就来到楚国。第二种情况是,一行人中没有孙膑。有可能田忌考虑孙膑双腿残疾,行走不便,长途逃亡有一定困难。加上当时田忌逃亡前途未卜,不知能否找到落脚之处。田忌可能首先为孙膑就近找一个安全之地,隐居下来。待田忌有了安生立命之地再把孙膑接去。

田忌一行人到楚国,楚宣王接受杜赫的建议,把江南之地封给了田忌。因此,我们可以说,不管是哪种情况,是直接还是间接,孙膑也一定到了江南。孙膑墓葬地在镇江,有力地证明这个判断。孙膑后半生在江南生活

标签: 孙膑齐国

更多文章

  • 庞涓真实死因并非死于围魏救赵,庞涓死在了哪场战役中?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齐国,孙膑

    庞涓是魏惠王时期的大将,名冠当时,勇猛无比,率领着当时天下最强大的军队,可谓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令天下诸侯所胆寒。就是这样一个人,遇到了受过膑刑的孙膑却两次败北,并最终死于战场上。庞涓第一次是败在桂陵之战,也就是孙膑用围攻魏国都城大梁的计策,逼迫庞涓从赵国的邯郸撤兵,在回来的路上,于桂陵和孙膑率领的

  • 令天下诸侯所胆寒的庞涓是如何败给孙膑的?庞涓最后死于哪场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齐国,孙膑

    庞涓是魏惠王时期的大将,名冠当时,勇猛无比,率领着当时天下最强大的军队,可谓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令天下诸侯所胆寒。就是这样一个人,遇到了受过膑刑的孙膑却两次败北,并最终死于战场上。庞涓第一次是败在桂陵之战,也就是孙膑用围攻魏国都城大梁的计策,逼迫庞涓从赵国的邯郸撤兵,在回来的路上,于桂陵和孙膑率领的

  • 孙膑和庞涓什么关系?孙膑与庞涓故事详细介绍,庞涓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孙膑,齐国

    中国古代的军事家是非常众多的,其中孙膑在他们当中作为一颗耀眼的明星,非常的出众。孙膑出生的时候,自己家里的家庭情况还是非常不错的,很早便把他送去接受名师的教育,在那里他遇到了自己的同窗庞涓,两个人都有要做一番事业的决心,于是两个人谈话非常投机,经常在一起切磋学问,是真真正正的好朋友。不久之后,庞涓离

  • 马陵之战改变中国历史战役的转折性战役,此后六国开始防秦入侵路线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齐国,孙膑

    魏国虽然在桂陵之战被齐国打败,国势受到重创,但毕竟实力雄厚,蓄精养锐十几年之后,元气又大致恢复。同时期的韩国是韩召王在位,韩召王在名相申不害内修政教,外应诸侯的辅左下国力鼎盛,因此使得南方的魏国备感威胁。周显王28年(公元前341年),魏国大将庞涓率领魏、赵联军,直攻韩都(今河南新郑县)。韩国告急,

  • 马陵之战后庞涓身亡,孙膑和田忌去了哪里?孙膑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孙膑,齐国

    孙膑是谁?孙膑是是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出生年份大约在公元前378年。他18岁时离家拜鬼谷子为师,21岁下山到魏国,23岁到齐国,34岁“马陵之战”后分开齐国。大约死于公元前302年,终年约72岁,功成身退。隐居后病死或无疾而终。能够说孙膑终身中最为辉煌的阶段是在齐国渡过的十余年时间。他和田忌一同为齐

  • 马陵之战:史上设伏歼敌的著名战例,之后孙膑的后半生怎么过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孙膑,齐国

    周显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1年),魏国发兵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应允救援,以促韩国竭力抗魏国。齐威王以田忌为主将,田婴,田盼为副将,孙膑为军师,运用“围魏救赵”战法(见桂陵之战),率军直趋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诱使魏军回救,以解韩国之困。这次战役中孙膑利用庞涓的弱点,制造假象,诱其就范,使战

  • 马陵之战后田忌失势,孙膑为何无战可打?孙膑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孙膑,兵法

    导读:马陵之战后田忌失势,孙膑为何无战可打?孙膑去了哪里?孙膑的成就离不开田忌的信任和引荐,马陵之战后的孙膑为何再无战役可打?田忌失势,孙膑已无用武之地,可以说孙膑的成名是和田忌无法分割的,当田忌不被重用后,孙膑自然失去了“依赖”,当然无仗可打亦在情理之中。你或许会说,田忌只是一个指挥军队的将军,齐

  • 围魏救赵的典故是谁指挥的?讲述了什么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都城,大梁

    导读:围魏救赵典故出自哪场战役?是谁指挥的,谁的策略?故事发生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魏国很强大,想吞并一江之隔的赵国。公元前354年,魏国大将庞涓率领八万精兵出征赵国,所向披靡,直抵赵国都城邯郸,把邯郸城围得严严实实。赵国危在旦夕。这时候,赵国国君赵成侯一面竭力组织防卫,一面派人去盟友齐国求救。齐国明

  • 田忌赛马:看似赛马,其实是兵法,田忌赛马主人公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孙膑,赛马

    导读:今天呢,我们讲讲田忌赛马的故事。看起来是赛马,其实是兵法。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在魏国作官的孙膑,受到同学庞涓的迫害,生不如死,被挖双膑,失去膝盖,被齐国使臣救出后,到达齐国国都。齐国使臣将他引荐给齐国的大将军田忌,田忌待孙膑为上宾,向孙膑请教兵法。赛马是当时最受齐国贵族欢迎的娱乐项目。上至齐王

  • 被六国封相的苏秦,最后为什么会遭到车裂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苏秦,齐国

    很多人谈及苏秦,脑海中可能首先浮现出的就是苏秦发奋苦读,凭借着自身努力,最终推动六国合纵攻秦,并成为六国之相的励志故事。但仅仅是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并不足以概括苏秦复杂的一生,同时,也很难让人理解苏秦最后被车裂的结局。那么苏秦的人生到底是怎么样的模样,他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如此悲惨的结局的呢?进取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