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被六国封相的苏秦,最后为什么会遭到车裂的下场?

被六国封相的苏秦,最后为什么会遭到车裂的下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910 更新时间:2024/2/19 8:23:25

很多人谈及苏秦,脑海中可能首先浮现出的就是苏秦发奋苦读,凭借着自身努力,最终推动六国合纵攻秦,并成为六国之相的励志故事。但仅仅是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并不足以概括苏秦复杂的一生,同时,也很难让人理解苏秦最后被车裂的结局。那么苏秦的人生到底是怎么样的模样,他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如此悲惨的结局的呢?

进取之臣与有为之主的相遇

苏秦师从鬼谷子,并曾刻苦研习《太公阴符》,是一个有着强烈进取心和杰出谋略手段的谋士。但是苏秦游说各国的过程却比较坎坷,他最初以连横论游说秦国,以合纵论游说赵国,都未受重视,并在游说各国期间,发现齐宣王并非明主,不足以为之效力,游说之路一度受阻。之后苏秦默默等待,韬光养晦,终于等到燕昭王“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放低自己的姿态,用丰厚的聘礼招募贤才)的机会。秦武王元年(前310),苏秦入燕游说,燕昭王在对苏秦一番考察后认为“燕欲报仇于齐,非苏氏莫可”,给予苏秦极大的认可。苏秦正式成为燕昭王的谋士后,为燕昭王分析国情指出:秦国、赵国、齐国都是燕国发展的巨大威胁,三者之中,齐国是最大的威胁,但秦国与赵国的威胁也不容忽视,尤其是“齐赵循善,燕之大祸”(齐赵的关系趋于友好,会成为燕国的大患)。

据此,苏秦提出“弱齐强燕”(使齐国衰弱,使燕国富强)的非凡战略,并得到燕昭王的长久的支持。在燕昭王对苏秦的“弱齐强燕”战略有动摇时,苏秦还曾对燕昭王说,之所以舍得 “离老母而事足下”,是为了“去自覆之术而谋进取之道”(抛开保守复旧的做法,谋求并实践进取的策略),展现出了一代谋士的飞扬风姿,也成功地折服了燕昭王。

六国封相不为重

苏秦虽以“弱齐强燕”命名自己的战略,但苏秦的谋略的运用却不仅限于齐国和燕国两国之间,而是包含了离间齐赵,合纵攻秦,说齐灭宋,五国攻齐的一系列过程,这是一个极其宏大的工程。尽管苏秦合纵攻秦,六国拜相是他最知名的功绩,但它并不是苏秦的最终目标,仅仅只是苏秦令齐国盛极而衰的战略的一部分,苏秦的最终目的在于五国攻齐。六国之相的名号虽然很辉煌,但只是苏秦“弱齐强燕”事业中的中途站罢了。国家命运的改变,天下大势的运动,这是比六国之相的名号更有意义的。苏秦并不只是一个为哥嫂的看轻而需要以巨大成就证明自己的逆袭青年,他更是接受燕昭王的使命,搅动战国风云的操盘手。

盛极而衰,傲慢的人性

苏秦在制定了“弱齐强燕”的战略后,接受了燕昭王的派遣,开始到齐国为相并进行反间活动。苏秦到了齐国后,首先为齐王制定了争取三晋以制约秦国,并同时又笼络秦国以牵制三晋的策略,得到了齐王的信任。在齐王和秦王先后称帝后,苏秦又劝说齐王取消了帝号,使得秦王成为众矢之的,为合纵攻秦做好了铺垫。在齐王斩杀张魁,造成齐燕交恶时,苏秦顶住压力,劝导了燕王,让齐燕关系没有进一步恶化,并成功争取到燕王对自己的支持。之后苏秦一方面用为齐王结好三晋,合纵攻秦的名义出使魏、赵,一方面暗中促使齐赵交恶,为以后的五国联军攻齐做铺垫。

随后苏秦游说六国,推动合纵攻秦,并总共发动三次合纵攻秦,限制了秦国的发展,转移了其他国家的目光,为齐国兼并宋国创造了条件。此后,苏秦鼓动齐王趁着合纵的局势攻打宋国,使得齐国成功兼并宋国,最终激起了其余五国对齐国的强烈仇视。然后,苏秦推动五国联军进攻齐国,并误导齐王实行错误的防守战略,促成齐国北部防线的崩溃与西部防线的崩溃,令五国联军成功攻破齐国国都。

苏秦前面一系列的活动确实很像是尽心尽力为齐国的富强服务,而且限制了秦国发展,推动齐国兼并宋国更是让齐国强盛到了极点。但此处有个问题,宋国“皆平原四达、膏腴之地”,齐国吞并宋国,等于使齐国扩展了一倍,让万乘强齐的声势达到了极点,但也成为了众矢之的。可卧床之塌,尚且不容他人酣睡,而国家的强邻更是令人难以容忍的,既然秦国会因强盛而被合纵攻打,那凭什么齐国不会呢?苏秦弱齐的高妙之处,就在于他是先让齐国强盛到极点,再借助五国联军的力量一举击溃齐国,从而以小博大取得成功。而齐国有秦国的先例存在还兼并宋国,继而引发了其余五国的仇视,恰恰是齐王傲慢的表现,这也是苏秦成功的一大助力。

齐王由于他的傲慢,以及对苏秦的信任兼并了宋国,造成了齐国的大灾难,但齐王在弃都逃跑时却使自己的头脑清醒了,他对苏秦的信任似乎才是一切的导火索。齐国的灾难是燕国的福祉,苏秦自始至终没有背叛燕王,苏秦用的是迂回打击的策略,所以可以最终以小博大实现宏愿。可当齐王头脑清醒后,苏秦却不知道见好就收保全自己,已经完成弱齐战略的他还想减少燕国的损失,他在齐国国都将破时,甚至还想策反齐军,没有意识到齐王可能已经回过味了,所以没有离开齐国。之后齐王毫不犹豫地下令车裂苏秦,苏秦没有人可以依靠,没有逃掉悲惨的结局。

标签: 苏秦齐国

更多文章

  • 一代霸主齐桓公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死后尸体生满蛆虫也无人收葬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管仲,国君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齐桓公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我饿!”想必这两个字一代霸主齐桓公最后的遗言,任谁也不会想到,一个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最终竟落得个惨死下场,蛆虫遍及全身也无人为其收尸,怎一个惨字了得!齐桓公,姜姓,吕氏,名小白(为什么一提到小白,我就会想到小新?),公元

  • 五大艳后之首的夏姬有多漂亮?让陈灵公欲罢不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走向,怀中

    夏姬出身君侯世家,风范礼仪,举止进退,自然是中规中矩。陈灵公眼见面前的这个美人儿,云鬟雾鬓,剪水双瞳配着白里透红的肌肤,雪藕般的皓腕,简直就是初解人事的及笄少女!特别是她那银铃似的声音,风吹弱柳的体态,真像是一团熊熊的火焰,直烧得陈灵公方寸大乱。酒不醉人人自醉。似乎还没有喝上几杯,陈灵公便惺松欲醉,

  • 艳后夏姬的美丽有多大?十一任丈夫 守寡十次的极品女性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这个女人,道义

    楚庄王马上派兵进入陈国,不费吹灰之力就灭掉陈国。之后,楚庄王忽然想要见见这位夏姬,主要是好奇,这个女人能亡一个国家,到底怎么回事?这一瞧,不得了啊,他顿时没了魂了!那点儿君主的高傲自尊、男人那点儿不得了,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全都被打垮了。一时间他就像过了电一样,浑身都麻了!心里想,陈灵公死在这个人身

  • 艳后之首的夏姬是否真的会“采补术”为什么克死了九人丈夫?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祸水,丈夫

    人常说:自古红颜多祸水。所以被称为“艳后”的貌美女子,则可以说是祸水中的祸水了。而这个祸水中的祸水头头,也就是我们说的五大艳后之首,就更不得了了,因为她生生克死了自己九任丈夫。对于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历史上还有五个美人也同样的让后世津津乐道,那就是中国古代的五大艳后。可是这五大艳后均

  • 五大艳后之一李祖娥介绍,李祖娥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儿子,北齐

    “裸刑”是中国古代最为被逼残忍下流的一种刑罚,它专为古代女性所实施,在古代,只有一个皇后遭受过这种刑罚。真正遭受裸刑的皇后只有《北史》中记载过一位,她就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的皇后李祖娥。李祖娥,生年不详,赵郡平棘(今河北赵县)人,她天生丽质,《北史·北齐书》称其“容德甚美”。被当时的东魏丞相高欢一眼看中

  • 素有“地下博物馆”的美誉的寿县古城是哪国国都?为什么都说是“铁打的寿州城”?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古城,历史

    安徽省寿县,淮南市下辖的一个小县城,这里地处安徽省中部、淮河南岸,别称寿州、寿春,是我国历史文假名城之一。历史上,楚考烈王自陈迁都寿春,因为这个缘故,寿县做了一回楚国国都,时间长达18年。千百年来,寿县一直是兵家重复争夺的地方,这里阵势上控扼淮淝,实为南北要冲,淝水之战,赵匡胤困南唐,太平天国陈玉成

  • 寿县古城抗洪神器“月坝”介绍,“月坝”有什么功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知州,塞子

    明万历元年(1573年)寿县出现了月坝。所谓月坝,即以城内涵段之转角角顶为圆心,向上建筑一砖石结构的圆筒状坝墙,其直径7.7米,壁厚0.5米,高于城墙。周围又围护以厚实的堤坡,远远看去像个小山包。月坝内设石阶,可沿级递下,坝底涵沟上砌砖旋,设闸数道。月坝有四个功能:第一,从整体上保护涵闸,使之与外隔

  • 寿县古城防汛特色,古人留下的“神器”助力抗洪,“月坝”是怎么排水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宾阳,古城

    当地政府正在组织人员对城门防浪墙加固加高,防止城外大水倒灌进城。寿县寿春镇负责人介绍,如果城外水位仍持续上涨,城门就要完全封死。当地用编织袋装土封堵古城城门。封门是寿县防汛特色7 月19 日上午,记者站在城墙上看到,古城宾阳门外一片汪洋,护城河上的桥已被大水淹没,只露出两侧护栏的顶部。古城宾阳门已封

  • 战国李悝(kui)是什么人?战国时期改革的先行者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国君,相国

    李悝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李悝(kui一声)(公元前455-前395年),嬴姓,李氏,名悝,魏都安邑(今山西夏县)人。战国时期魏国大臣、政治改革家,法家重要代表人物。早年师从子夏,魏文侯以为相国,主持变法事宜。更多的内容以及变法细节及过程,且看下面分解。以公正之心荐才李

  • 魏惠王是怎么带领魏国走向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齐国,诸侯

    魏惠王是怎么带领魏国走向灭亡的,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自韩、赵、魏三家分晋后,魏国分到了晋国人口最为富饶的一片土地。战国前期,魏国在魏文侯的带领下,重用李悝、吴起、西门豹等人才治理国家。文侯令李悝在魏国进行变法,并启用吴起,创建了令列国闻风丧胆的魏武卒。魏国一时国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