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统万城是什么样的?统万城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上统万城是什么样的?统万城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848 更新时间:2024/2/9 2:21:36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统万城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作为匈奴首领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政权的都城,统万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设的最完整、最雄伟、最坚固的都城,也是匈奴民族保存下来的惟一一座城墙轮廓、众多建筑保存完好的都城。

在建成后的5个多世纪里一直是鄂尔多斯高原南部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也是扼守“草原丝绸之路”的东西交通重镇之一。在北魏始光四年(427年),北魏与大夏的统万之战中,这座沙漠中的孤城表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完全可以用固若金汤来形容。

北魏是鲜卑族拓跋部所建。鲜卑拓跋部原居于今东北兴安岭一带,后渐南迁至蒙古草原,以“射猎为业”,靠游牧为生。东晋咸康四年(338年),其首领什翼犍称代王,建代国,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一带)。什翼犍被苻坚所灭后,其孙拓跋于北魏登国元年(386年)继称代王,不久改国号为魏,制定典章,重建国家,史称北魏。

东晋始于元帝司马睿,终于恭帝司马德文刘裕将东晋灭亡之后,与北方的北魏对峙,形成南北朝的局面。

拓跋死后,长子明元帝拓跋嗣继位,嗣死,其子拓跋焘即位,是为世祖太武帝,于时开始了统一北方的战争。

拓跋焘,是北魏一位杰出的君主。他继位后,采取了多项措施,如整顿税制,分配土地给贫人,安置流民,引用大批汉人参政,旨在加强北魏的封建化进程,加强与中原地主的结合,稳定社会,发展经济。这些政策的实施,又使北魏国势日盛,为其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北魏建国和发展时,正处于十六国的后半期。拓跋焘即位并日益强盛,南方的东晋已为刘裕的刘宋王朝所取代,北方则还有西秦、夏、北燕、北凉等割据政权的并立与纷争,北魏的北边还有蠕蠕(又称柔然、芮芮)经常南下侵扰。拓跋焘君临中原,即把平定北方提上议程,但关于先取何方,统治集团内部一直争论不休。

及始光三年(426年),西秦主遣使朝魏,请讨夏国。北魏大臣们仍意见不同,有的主张先伐蠕蠕,有的主张先伐北燕,北方士族出身的崔浩则认为“赫连氏(夏王)土地不过千里,政刑残虐,人神所弃,宜先伐之”。时拓跋焘举棋不定。同年九月,拓跋焘闻夏主赫连勃勃已死,子赫连昌嗣位,内部不稳,遂决定先攻夏国。

拓跋焘进攻夏国的部署,是分兵两路。一路攻长安,一路趋统万。始光三年九月,拓跋焘命司空奚斤等人率四万余人袭浦坂(今山西永济县西蒲州镇),目的是指向长安。而10月,拓跋焘亲自率主力进攻统万。11月,奚斤一路尚未至浦坂,夏守将赫连乙升即弃城西逃长安。奚斤轻取浦坂后,进抵长安,夏长安守将赫连昌、弟赫连助兴即与乙升等弃长安西奔安定(今甘肃泾川县北)。12月,奚斤占领长安。而拓跋焘进攻统万,却因城池结构独特,易守难攻,再加驻守严密,竟久攻不克。

拓跋焘享有九五之尊,竟连小小统万城都攻而不克,不免气急败坏,于是只得率兵自统万城返回平城,休养生息,伺机再攻。拓跋焘返回干城不久,就听说赫连昌遣平原公赫连定率二万兵力往攻长安,于是便下令伐木于阴山(今属内蒙古),大造攻具,再谋攻伐统万。

始光四年(427年)3月,拓跋焘命高凉王拓跋礼镇守长安,又命执金吾桓贷于君子津(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造桥。4月,魏司空奚斤与赫连定相峙于长安;魏帝欲乘虚袭击统万。

拓跋焘先命司徒长孙翰等率3万骑兵为前驱,又令常山王拓跋素等率步兵3万作后继,南阳王伏真等率步兵3万运送攻具,另以将军贺多罗率精骑3000居前作候骑,充任前哨。

5月,魏帝留下龙骧将军陆俟督诸军以防柔然,自率军从平城出发,经君子津过黄河,至拔邻山(今内蒙古准格尔旗境)筑城,留下辎重,以轻骑3万开道先行。

统万城固若金汤,前有久攻不克的教训,如今仅凭轻军前往,势必会重蹈覆辙,大败而归。所以,魏帝的行动计划引起群臣质疑。但魏帝却认为,正因为统万城固若金汤,所以强攻未必能赢,只有以计夺城。他的计划是:“夏见我仅有轻骑,意必懈怠,我军示弱诱之出战,再以死力与之决战,定可胜。”

6月,拓跋焘率轻兵来到统万城外,兵力分散埋伏于深谷,只以少数部众进抵城下诱战。赫连昌得知魏兵已临城下,打算待赫连定从长安率兵来援,然后内外夹击,所以下令闭城坚守。

魏帝看统万城门紧闭,担心夏军不出战,便假佯退军,以示弱,另派5000骑兵掠扰西郊居民。

正在这时,魏有军士因犯罪而逃到大夏,对夏国说,魏军已没有备粮,后继的步兵也没有到,兵力弱不堪击。

赫连昌信以为真,大开城门,率步骑3万出击。魏帝一看城门已开,便佯装收兵逃遁,以引出夏军出城,造成统万城内空虚。

统万城由宫城、内城和外廓城三部分组成,不但固若金汤而且格局极为讲究,体现了魏晋时代的建筑风格。经过15个世纪的风雨洗礼,统万域的白色城垣和角楼残迹依旧轮廓毕现,护城河也隐约可见。

夏军分成两路追击,让拓跋焘颇为慌乱。因为其时风雨交加,飞沙蔽天,魏军逆风而战,自然有些力不从心。有人建议收兵避风,遭到大臣崔浩的反对。崔浩建议骑兵兵分两路,夹击夏军。此计果然成功,夏军大败,夏主赫连昌不及入城,逃奔上邦(今甘肃天水)。

被称为“固若金汤”的统万城终于被魏军以计谋轻取。拓跋焘率军进城后,俘夏王、公、卿、将、校及后妃、宫人等以万数;又获马30余万匹、牛羊数千万头,府库珍宝、器物更是不计其数。此时,与魏军相峙于长安的赫连定得报统万城已被攻破,放弃长安,也急忙逃奔上邦。魏帝率军东还,以拓跋素为征南大将军,与桓贷、莫云留守统万。

统万历经辉煌和磨难,成为中国历史的一个见证。可1600多年来,由于不断被荒沙围困,它深陷于毛乌素沙漠之中,几乎被完全淹没,也几乎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了。

标签: 赫连都城

更多文章

  •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分别指的谁 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疆域,无棣

    可能大家对于东周的这段历史,更加习惯用春秋和战国来替代。毕竟到了东周时期,周天子的统治力已经大不如前,各种的诸侯国都相继崛起,创造了一片处于自己的辉煌期。不过最出名的还是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其中齐桓公我们肯定是最熟悉的,毕竟是五霸之首。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分别指的谁呢?他们是什么关系呢?那在东周五霸到底

  •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分别指的是谁 教你顺口溜快速记忆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顺口溜,口诀

    最近很多人在说了这个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老是记不住,那么到底要怎么样才能轻松的记住这几个国家的名字呢?其实也简单了,下面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顺口溜和记忆口诀,这些个口诀顺口溜非常的简单,去轻轻松松就能把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给记住了,有需要的速度看看吧,祝福大家能记忆成功!春秋五霸记忆顺口溜

  • 名词解谜:春秋五霸到了战国为什么不叫战国七霸,分别指的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诸侯,霸主

    说到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实前后也没隔太远了,但是大家都知道在春秋时期有春秋五霸,在战国时期但是五霸却变成了战国七雄了,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个五霸是怎么变成七雄的,为什么不叫七霸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简单说来这就是一个纵向时间和横向空间的区别“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不仅听起

  • 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霸业及形成原因,为什么功绩不逊于桓、文公?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霸业,思想

    楚庄王,熊氏,名旅,为春秋楚穆王之子,春秋五霸之一。在位期间,平定国内叛乱,击灭来犯庸国,重视经济发展,提升国力。后为了完成霸业,与晋国多次交战,于公元前597年,在邲之战打败晋军,使楚国声誉一时大盛,不久之后灭掉萧国攻击宋国,并饮马黄河,问鼎中原,中原小国纷纷归附,遂楚庄王霸业成。其在位期间,文治

  • 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为何最后会被活活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管仲,齐国

    齐桓公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齐桓公是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春秋五霸之首。齐襄公和齐君无知相继死于内乱后,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为齐桓公。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桓公于前681年在甄(

  • 齐桓公是个什么样的人? 春秋五霸之首诸侯盟主齐恒公生平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管仲,齐国

    齐恒公简介:齐恒公,历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之首,在位与公元前685年—公元前643年,姜姓,吕氏,名小白。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齐僖公禄甫的三儿子,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在位时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尊王攘夷,成为了中原霸主并且选贤任能和改革齐政,使国富民强,历史上第一

  • 宋襄公是个什么的人?春秋战国时期春秋五霸之宋襄公生平事迹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侯,霸主

    宋襄公简介:宋襄公,春秋战国时期宋国国君,出生年月不详,卒于公元前637年,宋襄公是宋恒公的儿子。在齐桓公死后,诸侯霸主之位空缺,宋襄公想效仿齐桓公,会合诸侯,确立霸主地位,被陈列为春秋五霸之一。接下来介绍一下宋襄公的生平。人物生平事迹宋襄公是历史上颇富争议的一个人物,赞美者认为他仁义有信,具有贵族

  • 春秋五霸齐桓公之死:五霸之首为何落得如此凄凉的地步?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齐国,管仲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的首领,在公元前685年到公元前643年是属于他的在位时期。他是春秋时代期间齐国历史上的第十五任君王,他是姜姓,名为小白,他的父亲是齐僖公,哥哥是齐襄公。在后来王位之争中,他和公子纠两人为争王位各出其招,最后公子小白赢得了胜利,成为了君王齐桓公。图片来源于网络齐桓公任用管仲当宰相,并

  • 春秋第一个强大起来的诸侯郑庄公为什么不是春秋五霸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侯,下游

    春秋时期的周天子彻底沦为无用的摆设,天下的主导权转到了强大诸侯的手中,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而春秋第一个强大起来的诸侯就是郑庄公,在繻葛之战中打掉了周天子最后的权威。在实力最强盛的时候,连齐国都是郑庄公的附属盟友,有些学者认为郑庄公甚至曾经自称王号。但奇怪的是,第一个强大起来的诸侯郑庄公却不是“春秋

  • 春秋五霸分别是哪五霸,都是哪个国家的君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都是,君主,春秋

    春秋五霸分别是齐桓公和晋文公,楚庄王和吴王阖闾,还有最后的越王勾践。齐桓公在春秋时期的时候,他是第一个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联合各地的诸侯们,一起保卫安定,救济贫困的百姓,是大家一致公认的春秋五霸的首领。春秋五霸关于晋文公来说,他的功绩是成功地抵抗了楚国大举对中原地区的强烈进攻,而且在城濮的战役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