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五代十国桑维翰的历史评价 万古之罪下的治国有道

五代十国桑维翰的历史评价 万古之罪下的治国有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149 更新时间:2024/1/21 23:05:57

1、关于桑维翰简介

桑维翰字国侨,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名大臣。桑维翰是洛阳人,出身于898年,死于947年,享年49岁。

桑维翰简介中提到他长相丑陋,而且身材短小,但是他对自己没有足够的认识。在他的心里,认为自己拥有七尺之长,而且颇具优势,所以他想做公辅。可惜纵使他自信心十足,也抵不过现实的残酷。桑维翰曾参加过科举考试,但是因主考官不喜欢桑维翰的姓氏,认为他的姓与“丧”同音,所以一直得不到录用。后来还是因为其父亲的关系,他的父亲张全义极力推荐,桑维翰才能在27岁的时候取得进士的功名。

而桑维翰在进士及第后,投奔到了石敬瑭的门下。后来支持石敬瑭与契丹勾结灭唐之事,同时为石敬瑭办理各项事宜,使得石敬瑭顺利地灭了唐朝,从而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而正是他的参与,为石敬瑭灭唐建晋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桑维翰颇得石敬瑭的重用。而桑维翰在得到重用的时候可谓是权倾朝野,目中无人,这也让许多人颇有异议。

在其当政期间,也为晋国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他从多方面进行提议。建议朝廷重视农业与商业的发展,以农业的收入来填满仓库,以商业的发展来丰富货物,增加财源。但是桑维翰以为自己的权势很大,便广收贿赂,后来被人弹劾,最后连官职都被罢免了。到了后期由于朝廷的决策失误,使得晋国被契丹歼灭,而桑维翰也被一名晋国称降的将领杀死了。

2、桑维翰的历史评价

在历史上,对于桑维翰的历史评价有褒有贬。桑维翰作为一个与石敬瑭一起勾结契丹,致使唐灭朝的叛徒,受到许多人的谴责。对于他的行为有许多的评价,欧阳修就说过晋国是在契丹的帮助下建立的,而晋国的结束也是由于契丹的进兵。而晋国孤城被围,得不到其他人的救援,最后只能被契丹灭掉。

也有人说过为国家出谋划策,但是给天下带来祸患的人,是天下的罪人。而桑维翰就被有些人称为万古罪人,连千古罪人都不能形容他的祸害,可见这些人对他的卖国行为是持有很大的反对态度。

现在大多数人都将桑维翰作为一个反面人物来评定,说他是一个卖国贼,是一个民族的败类。他们认为是桑维翰的推动使得石敬瑭反唐建晋,他是这次事件的主要策划者,就算是他想展现自己的才能,也不能采取这样极端的方法。

同时有些人对桑维翰的治国之道抱有欣赏的态度,一些人认为桑维翰的做法只是想兴晋国,而且他的政治才能也是较为不错的,毕竟也有一些值得别人称赞的地方。就像他为了使晋国变得更加富庶,提倡重视农业、商业的发展,让农业上的丰收来填满各家各户的仓库,让商品的流通来丰富货物的种类,进而推动国家的发展。

所以从桑维翰的历史评价来看,桑维翰的过失要远远的大于功劳,毕竟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卖国是不可饶恕的罪行。

标签: 五代十国

更多文章

  • 五代十国的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之一,战争和频繁的政权更迭导致了大量文献的遗失以及科技与文明的衰败,但随后的宋代却成为我国历史上科技最发达的朝代之一,这其中五代时期的科技文献保护与积累起了重要作用。 本时期是词发展的关键时期,禅宗也在本时期进入全兴期。五代推行雕版印刷《九经》,保存了许多儒学经

  • 五代十国:后唐短暂的由盛到衰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五代十国

    后唐庄宗灭后梁后,定都洛阳。此时河北三镇已定,后唐国力强盛。岐国李茂贞对后唐称臣,后唐庄宗封他为秦王。公元924年李茂贞去世,后唐庄宗的长子李继岌担任凤翔节度使,正式吞并了歧国。前蜀王建在建国后注重农桑、兴修水利,使得前蜀在经济与军事都十分强盛。但公元918年王建去世后,其子王衍奢侈无度,残暴昏庸。

  • 五代十国时期简介 ,五代十国称呼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907年—96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891年~979年)的合称。1、五代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 五代十国的政治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与三国、东晋十六国、南北朝相比较,在割据形态上具有显著的特征:1、五代中原王朝的正朔地位.2、十国与中原王朝政治关系的差异性.3、“保境息民”是南方割据政权内政外交政策的主旨.这些割据形态特征对国家统一进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首先,中原王朝的正朔地位,决定了统一事业势必由中原王朝来完成,只是待

  • 北燕灭亡后的大逃亡:中国古代最壮观的一次大逃亡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五代十国

    北燕(407年-436年)是十六国时期鲜卑化的汉人冯跋建立的政权。407年,冯跋灭后燕,拥立高云(慕容云)为天王,都龙城(今辽宁省朝阳市),仍沿用燕国号,史称北燕。 409年,高云被部下离班、桃仁所杀,冯跋平定政变后即天王位于昌黎(今辽宁省义县)。据有今辽宁省西南部和河北省东北部。436年被北魏所

  • 长兴之治:五代十国中后唐短暂的八年强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五代十国

    “长兴之治”也称为明宗之治–这是一个很短的时期,前后才八年,但在五代那样的一个乱世.有这么一个时期,很难得。后唐历经后唐明宗的扩张与整顿,国力强盛,但发生内乱后,被石敬瑭引契丹军攻灭,后晋建立。 天成元年(925年)霍彦威、孔循劝明宗更换国号,明宗以兄终弟及为由否决了这一提议。丙申,杀租庸使孔谦。

  • 五代十国官制:五代与十国的政治制度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五代十国

    1、五代十国行政体系五代十国官制大体沿袭唐制,朝廷以三省六部为主干;地方官制也是州、县两级,州设刺史,县设县令,重要城市设府。变化较突出的是枢密院地位提高。唐代宗时设内枢密使,本由宦官担任,掌传递诏旨密奏。唐末改由士人充任。至后唐时,枢密院长官枢密使可参议军国大政的决策了。后周规定枢密院专管全国军事

  • 南唐立国金陵:历史上南京第二次繁荣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五代十国

    南唐(937年—975年)是五代十国时期李昪在江南建立的政权,定都江宁(今南京),传三世三帝,享国三十九年,是十国当中版图最大的王朝。 907年,唐朝灭亡,我国进入群雄割据的五代十国时期。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短短50多年的时间里,先后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王朝交替出现,史称“五代”;

  • 后周世宗柴荣:五代十国中最英明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是指从公元907年到公元960年,短短的五十四年间,中原地区相继出现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同时,在这五个朝代之外,还相继出现了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十个割据政权,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他们是中华民族普遍承认

  • 五代十国的各国首都地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907年—96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891年~979年)的合称。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