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天下第一名将狄青

北宋天下第一名将狄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506 更新时间:2024/1/19 20:18:57

南北朝时期有一位带面具的战将,此人就是兰陵王,史上除了这位戴面具的花美男外,其实还有一位作战也喜欢戴面具的将军,而且比兰陵王要厉害的多,他就是北宋第一名将狄青

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人,出生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狄青出身贫寒,小时候没上过学,大字不识一个。16岁时,因其兄与乡人斗殴,狄青代兄受过,被抓为囚犯,逮捕入京,面上被刺字后投入军营当兵,为贼配军。狄青可能是家居北地山西,自小精通骑马射击,早期在御马直做骑兵,后选做散置。

西夏李元昊反叛后,北宋对西夏作战屡战屡败,有三川口、好水川、定川砦三次损兵折将,就连一代名臣韩琦范仲淹也束手无策。狄青被任命为延州指使直面西夏,经二十五场战斗,中乱箭八次,多次大败西夏。攻陷金汤城,夺取宥州,屠杀砽咩、岁香、毛奴等部族,又筑城数座,以为据点。狄青行军打仗喜欢亲自做先锋,又因为自己长相俊美,怕无法威慑敌军,临敌作战时狄青就披头散发、带一副青面獠牙的铜面具。西夏李元昊称臣降服后,狄青调任真定路副都总管。

范仲淹经略西北时,最为看重狄青,亲授其《左氏春秋》。宋仁宗也对狄青信任非常,曾说“青有威名,贼当畏其来。朕之关张。”多次召见他入宫面圣,甚至在狄青领兵作战时都不会派监军跟从,这是北宋从未有过之事。宋仁宗还很可惜狄青脸上的刺字,曾劝他敷药除掉,狄青却没有同意,说这是陛下提拔人臣不问出身之证,留之鼓励后人奋进。后以彰化军节度使身份任延州知府,又升枢密副使(国防部副部长)。

北宋皇祐年间,广源侬智高叛乱,攻陷邕州,包围广州城,岭南不保。宋朝几次派兵剿灭都没有成功,反被侬智高杀得大败。狄青主动请战,昆仑关一战即败敌五十里,斩首数千人,侬智高死于乱军之中,狄青筑京观以震慑蛮族后凯旋回京。

这一战之后,狄青的声望在北宋达到顶峰,成为宋朝开国以来第一个非文臣出身的枢密使(国防部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儿子也因他封受官职。这时候,北宋的文臣们看不下去了。宋朝有重文轻武的传统,在名臣韩琦、欧阳修文彦博这些人的眼里,狄青只是个粗鲁武将,低贱的贼配军出身,根本配不上如此高的官职,更遑论和他们平起平坐了。

有大臣上奏说狄青家的狗生角,并且多次发光,似有龙兴之兆,污蔑狄青可能要谋反,宋仁宗没有理会。不久京师发大水,又有大臣指责狄青身穿黄衣服指挥家丁避水搬家,意欲“黄袍加身”。这次狄青竟被免去枢密使,被赶出了京城任陈州知州。到了陈州后,京中大臣还不罢休,经常派使者名为抚问,实则是监视并收集狄青的罪证。最后狄青悲愤交加,抑郁而终,死时49岁,归葬于山西汾阳。

《宋史》评价狄青:“青起行伍而名动夷夏,深沈有智略,能以畏慎保全终始。”北宋的文臣们真是厉害,“畏慎”二字,就诛杀了当时的天下第一名将。

标签: 宋朝元朝

更多文章

  •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作者,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朝,元朝

    张择端此生平并未在史籍资料中有明确记载,唯一对其身世有注解的就是金人张著为《清明上河图》作题跋,提及张择端为北宋翰林,并对其身份做了简要的介绍。可以这么说张择端花费其毕生心血,成就了《清明上河图》,而《清明上河图》也成为了其身份的标识,跨越了千百年的历史,另当代人得以一见其惊世容颜,赞叹其作者绝美的

  • 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妻恩爱 赵明诚为什么还会纳妾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朝,元朝

    赵明诚字德甫,山东诸城人。是赵挺之的第三个儿子,赵挺之在宋徽宗年间做过宰相,后因蔡京诬陷而死。赵明诚在宋神宗元丰四年也就是一零八一年出生,是著名的金石学家,还是文物鉴赏家。二十一岁时,还在读书的赵明诚就娶了宋词名家李清照为妻,夫妻感情深厚,志趣相投。那么这样一对恩爱的夫妻,又怎么会有赵明诚纳妾一说呢

  • 陆秀夫:宁投海自尽也誓死不降,跳出南宋人的气节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朝,元朝

    崖山海战,以右宰相陆秀夫背负皇帝跳海赴死为终。他的死,是为国尽忠,表现了与国与民荣辱与共,生死同命,为国忘家,万死不辞的炽烈感情;表现了决不向入侵者屈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浩然正气;表现了对自己赖以休养生息的家园、土地拳拳的挚爱之情和由此激发出来的献身精神,他是用生命延续着一个民族的气节和道统

  • 吕文焕:苦守襄阳城多年 为何最后还是投降忽必烈?吕文焕的变节成为压垮南宋的最后一根稻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元朝

    吕文焕是南宋后期将领,在宋蒙襄樊之战后期任宋朝守将,在历史上吕文焕是一个悲催的人物,他抵抗了元军6年时间,到了最后却投降元军了,成为了历史上一个汉奸。他曾赤胆忠心地率领孤军苦守襄樊多年,最终因兵尽粮绝投降蒙元。投降之后,他却媚颜屈膝、卖主求荣,自请为元军先锋,带领蒙古人一路攻城略地,灭亡大宋。他就是

  • 宋朝历史 王安石变法加重了平民的负担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元朝

    1、宋朝的国号赵匡胤因其发迹在宋州,故国号曰“宋”,因皇室姓赵,故也称作赵宋,又因五德终始说,宋朝为火德,故又别称“火宋”、“炎宋”,尊称为大宋。宋朝定都汴梁,后改称为东京。后逐步统一中国,由于政权相对于后来的南宋而言位置在北方,所以被后世称之为北宋。靖康年间(1127年),金兵攻陷东京,北宋亡。宋

  • 宋朝到底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元朝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后世虽认为宋朝“积贫积弱” ,但宋朝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实远超过盛唐。那么,宋朝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公元960年2月2日,作为后周大将的赵匡胤,被一则到处传言的消息,搞得有点惶恐不安。此前一天的大年

  • 宋朝政治 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朝,元朝

    宋朝政治制度、宋朝官制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称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宋朝的相权大幅萎缩,仅负责行政职能。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合称二府,掌文武大权。又设盐铁、户部、度支三司,主管财政大权,号称计省。这样三

  • 宋朝军事 火器开始登上战争舞台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朝,元朝

    1、组织宋太祖建国初年,为加强皇权和军事阶层的稳定,决定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将领剥夺权利。建隆二年三月,宋太祖削去都点检这个重要的禁军职位。同年七月,宋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武官的军权,禁军的领导机构改为殿前司和侍卫司,分别由殿前都指挥使、步军都指挥使和马军都指挥使(三帅)统领。但是,三帅无发兵之权。

  • 宋朝经济 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朝,元朝

    宋朝的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均有重大发展。航海业、造船业成绩突出,海外贸易发达,和南太平洋、中东、非洲、欧洲等地区50多个国家通商。宋代对南方大规模的开发,促成经济中心南移。1、赋役宋代的农材赋役制度,大致延续唐末的两税法,但增加了丁税,而差役则甚为繁重造成人

  • 宋朝疆域 汲取教训 一级行政区划改为“路”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元朝

    1、领土范围政和元年宋因五代之旧,结束了自安史之乱以来的分裂局面,基本完成了统一。宋朝与辽国的疆界长期稳定在雁门山-大茂山-白沟一线。由于失去燕云十六州的屏障,朝廷只能在边界上广植柳树。在与西夏的作战方面,宋神宗力图开扩疆土,取得了绥、熙、河、洮、岷、兰等州。哲宗时又进一步取得了湟水流域,洮河上游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