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夏灭国后,党项人后裔去了哪里

西夏灭国后,党项人后裔去了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836 更新时间:2024/2/5 20:06:10

1、西夏后裔的历史记载

公元1038年,党项族在中国西部建立大夏国,史称西夏,西夏立国190年,传10代帝,先后与宋、辽、金鼎足而立。1227年西夏国被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所灭,其典籍、书付之一炬,文物、古迹毁坏殆尽。

在中国二十四史里,辽有《辽史》,宋有《宋史》,唯独没有西夏史,为后人留下了不尽的难解之谜。西夏灭亡后,其后裔也神秘失踪,至今,中外学者已进行了长达数百年的探寻。

2、西夏后裔去了哪里

中国西夏学者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起,先后到四川、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以及南宋都城杭州等地调查考证,并结合文物考古实证,证实西夏后裔党项族人主要有五个去:一是逐渐汉化、二是逐渐藏化、三是蒙化、四是回化、五是迁入中亚,部分西夏党项族人进入尼泊尔。西夏亡国后,部分西夏后裔流亡到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四川、西藏等地区,变成了汉民,其中河北、河南、安徽等地较多。

3、汉化融入中华民族

在北京的居庸关、河北的保定地区也发现有西夏文碑,说明部分西夏后裔进入汉族地区并逐渐汉化,在河西一带、江浙地区均有记载证明有西夏后裔存在。此外,在陕北米脂、横山等地居住着许多拓姓居民,他们有可能是西夏党项拓跋氏的后裔。

专家分析,西夏灭亡后,仍有相当一部分党项人留在故地。元代过后,原来属于西夏的部分地区开始大量迁入汉人、蒙古人、回鹘人,他们与西夏遗民和睦相处、繁衍生息。随着岁月的流逝,西夏后裔与汉地居民经过姓氏、语言、通婚、风俗、崇儒等多方面融合,这些党项人连同其独特的民族文化一起被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4、蒙回藏化迁入内地

据西夏文献记载,西夏的先人党项人被称作弥药人,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大军灭西夏后,蒙古统治者除多次把西夏遗民迁往内地外,还有部分西夏人投降或被俘虏,成为蒙古人的一部分。经调查考证,西夏国曾在鄂尔多斯高原驻军民,西夏灭亡后,这一地区被蒙古军占领,居住于此的原西夏国民仍被称作“木讷”即“弥药”,证明他们是西夏人的后裔。

另外,部分西夏人跟随蒙古军队信奉了伊斯兰教,逐步回化。元朝至正年间,世祖忽必烈将成吉思汗西征时俘获的大批信奉伊斯兰教的中亚士兵和工匠安置在河西,留在河西的党项人,有一部分则融合于回民族中。

5、木雅人祖先源西夏

西夏灭亡后,部分党项人在经过数千里跋涉,在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木雅地区定居下来,建立了一个小政权,至今在当地的藏族居民中还有不少传说,他们把这个小政权的首领叫“西吴王”,实际上也就是“西夏王”的称号。

如今,四川省木雅人依然保留了自己特有的语言和习俗,他们的语言被称作“木雅语”或“道孚语”,与古代的党项族语即西夏语,在发音和基本词汇上比较接近,而更有意思的是,“道孚”就是古音“大夏”,说明部分党项族人在西夏亡国后返回原籍,与藏民相居,并逐渐藏化了。木雅人是党项人后裔

藏语的“木雅”一词,源自宋元时代汉文文献中的“木讷”、“母纳”、“密纳克”等,原是指西夏国都兴庆府地。

中国很多省份都有西夏后裔居住,可以说西夏后裔已融入华夏各族之中。特别是古城西安发现的西夏王朝末帝后人培业和他珍藏的9部皇族家谱及安徽发现的两部互相印证的西夏后裔家谱,证明西夏后裔传承至今,并已成为汉族的成员,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典型例证。

标签: 辽国金朝西夏

更多文章

  • 夏仁宗:通过一些列改革使西夏进入了全盛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辽国,金朝,西夏

    夏大德五年(1139年)六月,崇宗李乾顺卒,终年56岁,在位54年,谥号“圣文皇帝”,庙号“崇宗”,陵名“显陵”。他的儿子李仁孝继位,当时16岁,就是西夏仁宗。仁宗与前三代君主有所不同,西夏毅宗谅祚、惠宗秉常、崇宗乾顺都是幼年继位,朝政都曾被后党把持,而仁宗从继位之初就执掌政权,开始彰显自己的政治才

  • 党项族发展过程 李继迁是如何奠定党项政权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辽国,金朝,西夏

    崛起的党项拓跋部一方面逐渐成为分散于各地的党项羌诸部的核心,另一方面又高居于党项诸部之上,成为统治阶层,并迅速地汉化,开始与其他党项诸部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夏州割据政权一方面对唐朝基本上做到了“有征必至,无役不从”,唯朝廷马首是瞻,与唐朝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夏州政权的统治者还趁各藩镇在河南

  • 西夏的建立:李元昊是如何称帝的 李元昊称帝过程中有哪些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辽国,金朝,西夏

    李元昊经过6年的经营和准备,夏州割据政权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此时他便积极谋求脱离宋朝。西夏大庆三年(1038年)十月十一日,李元昊与野利仁荣、杨守素等大臣共同谋划,在都城兴庆府南郊的戒坛寺筑坛受封,正式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定国号为“大夏”,也称

  • 李元昊有8个妻子的结局如何 李元昊结局怎样?文韬武略能称帝,却因酒色早身亡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辽国,金朝,西夏

    “文韬武略能称帝,却因酒色早身亡。”李元昊戎马一生,建国立业,但却因贪图女色引发了一场儿子弑父的历史悲剧。李元昊一生取妻八个1、第一妻为卫慕氏是他的生母惠慈敦爱皇后的娘家侄女,也就是李元昊舅舅的女儿。广运元年(1034年),因皇太后卫慕氏的弟弟山喜密谋杀害李元昊的事泄露,李元昊便将卫慕氏全族斩草除根

  • 宋夏之间的战争:三川口之役、好水川之役、定川寨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辽国,金朝,西夏

    西夏国建立后,元昊没有像中国历史上的开国之君那样,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生息。为了能够掠夺到更多的邻国财富,转移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并迫使宋朝承认他所建立的大夏国,他发动了一连串的对宋战争。其中大战三次,使夏宋两国人民都遭受了深重的灾难。1、三川口之役天授礼法延祚三年(1040)正月,元昊集中了10万优

  • 西夏王朝:西夏是如何建国、灭亡的 西夏文化核心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辽国,金朝,西夏

    西夏是中国历史上以党项族为主体建立的王朝,建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其创建者为夏景宗李元昊。党项族原属于羌族的一支,居地在今青海东南部黄河曲一带。从唐末经五代到北宋,党项拓跋氏均以中原王朝节度使的身份统辖以夏州(今陕西横山)为中心的五州之地。经过李继迁(元昊之祖父)、李德明(元昊之父)两代人的艰苦努

  • 黑水城之谜:黑水城怎么消失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辽国,金朝,西夏

    在我国的北部边陲,历史上闻名的居延海南侧,有一座城墙保存完好的古城遗址,从城内市井建筑的颓垣断壁可看出昔日街巷的布局,从城外残存的田畦沟渠可想到当年农业的兴盛。这就是有名的黑水城,蒙古语称作哈拉浩特(意为黑城)。传说过去黑水城是西夏都城,最后一位君主号称黑将军。他英武盖世,所向无敌,在与汉族争霸中原

  • 西夏10位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辽国,金朝,西夏

    西夏是中国历史上以党项族为主体建立的王朝,建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其创建者为夏景宗李元昊。公元7世纪中叶,党项向西北迁徙,各部分散居于广大的西北地区。从唐末、五代到北宋初,受到中原王朝所封的党项拓跋氏夏州藩镇割据势力不断增强。到北宋建立后,逐步脱离宋王朝的统治,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西夏。1、景宗李

  • 捺钵:辽朝一个独特的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辽国,金朝,西夏

    辽朝由于常年的游猎生活方式,这个朝代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制度,捺钵,这个政治制度,为辽国疆域面积和民族文化习俗,其实任何一个时代的历史都不应该被后人所忘记。1、“捺钵”起源 “捺钵”是契丹语音译而来,也翻译成“纳拨、纳宝”等词。这个词语首见于《辽史》,它在契丹语中的意思为“行宫”或“行在”,其实就是特

  • 契丹人为什么喜欢髡发左衽发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辽国,金朝,西夏

    宋元时代,除了中原政权以外,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的政权,女真族建立的金朝还有契丹人建立的辽都是宋朝很头痛的对象。契丹人野蛮而且未开化,这从他们奇怪的发型中就可以看出来。1、契丹人的奇怪发型 契丹人到底什么样,历史文献中的记载与我们现在看到的图片可以互相佐证:《契丹国志·兵马制度》中这样记载:“又有渤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