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平天国运动导致清朝1.6亿人死亡

太平天国运动导致清朝1.6亿人死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716 更新时间:2024/3/14 8:54:51

一百多年以来,洪秀全在中国始终如神话一般,直到2000年6月,潘旭澜先生的《太平杂说》出版之后这个神话才开始破灭。我们来看下,太平天国运动为何会导致清朝1 6亿人口灭亡?

太平军掀起的狂飙席卷所及,庐舍为墟,遍地瓦砾。狂飙过去许多年后,依然是满目疮痍,残破萧条,一片凄凉。人烟稠密的长江中下游流域,因地处风暴中心,为太平军和清军往复争夺烧杀之区,更是一片劫灰,生灵涂炭。

孙中山先生出生于1866年,离太平天国失败仅仅两年,余波未息。他的家乡(广东香山)离洪秀全的家乡(广东花县)也相去不远,少时听过洪秀全的故事,在他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反清的种子丝毫也没什么奇怪。

洪秀全死后十年(1874年),出生于湖南的黄兴也曾谈起自己受到过太平天国的影响:“我革命的动机,是在少时阅读太平天国杂史而起。但是又看到太平天国自金田起义之后,起初他们的弟兄颇知共济,故能席卷湖广,开基金陵。不幸得很,后来因为他们弟兄有了私心,互争权势,自相残杀,以致功败垂成。我读史至此,不觉气愤腾胸,为之顿足三叹。”

这两位民国的缔造者少时离“太平天国”覆灭不久,洪秀全毅然举旗反清的故事无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现成的榜样。但洪秀全对他们的影响也仅限于反清这一点上。

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历史的真相终于逐渐浮出水面。潘旭澜先生经过几十年的思考,透过曾经的光环,拨开重重迷雾,终于回到现场,回到了真实的历史。他让我们发现一幕幕曾笼罩在神圣面纱之下的人间丑恶、荒淫、无耻、野蛮、残酷和迷信。

洪秀全屡试不第,举旗反清之前有过一个相当漫长的准备阶段。1844年5月他和惟一的同伴冯云山到广西山区宣传他的“拜上帝”,因为进展不快,生活艰苦,仅仅几个月他就没有耐心而离开了。三年后,等到冯云山历经艰辛在紫荆山站住了脚跟,他又跑去大张旗鼓地蛮干,使得拜上帝会迅速陷入险境,这个时候他却躲起来了。得知冯云山等被捕的消息之后,他这个教主则以找两广总督救人的借口仓皇逃离广西。冯被其他信徒救出来后,他才于1849年重返紫荆山。这是1851年以前的那个洪秀全,如果不是善于相术的冯云山刻意造神,要把他造成一个人间神,作为反清的旗号,以后的一切也许就不可能发生。

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村起兵没几天,连一个县城都还没占到,立足未稳,就迫不及待自封“天王”。才打进小城永安,在强敌围困之时就大封诸王,并向全军下诏,封官许愿。从广西一路杀出来,凡攻占一地,来不及逃走的青壮年一律被胁迫参军,否则斩首。刑罚也极为严酷,斩首之外有五马分尸,抽肠。最恐怖的是“点天灯”。所谓“点天灯”,是把犯人扒光衣服,用麻布包裹,再放进油缸里浸泡,入夜后点燃。所以进南京前他的队伍一下子从数万人变成了十多万人。打进南京这个六朝古都,他们喜出望外,一方面大兴土木,营建极少数人荒淫无度的安乐窝,一方面把南京变成一个大军营,男女一概分成男行女行,夫妻不能同居(男女隔离制度实行了两年),军民不得有私有财产,废止正常的商业,实行供给制等。说是“天堂”,其实是“坟墓”,说是人间天国,不过是人间地狱罢了。

洪秀全还没有公开举旗反清时,就有妻妾十余人。永安突围时,就增加到三十六人,建都南京以后,更是大肆选美,豪华壮丽的天王府里美女如云,据他儿子在供词中说他有妻妾八十八人(也有说一百零八人),还有宫女一千多人,专供他一人享乐。所以他只能用数字来编号,如第三十妻、第八十一妻等等。从此,只有四十岁的洪秀全再也足不出户了(也因此才逐渐大权旁落),直到1864年自杀之前,他一共只出过几次天王府。其荒淫无耻的程度与列朝列代的帝王相比都有过之而无不及。潘旭澜先生说通过现今的暴发户可以窥见洪、杨当年的心思,此语不差。小农打天下、坐天下的目的,阿Q就明白说出来了,无非是“吴妈”、钢丝床等,也就是女人、财帛、富贵荣华也。这样的“天国”,到底是谁的“天国”,不是昭然若揭了吗?《金陵癸甲新乐府》的诗集,其中有一首叫做《选女孩》的,就真实描写了当时“非自愿”选美的惨烈场景:“今不幸为女子,尤不幸为女女子。列王传令选王娘,母女相持面如死,巡查勒马立门前,军帅握鞕搜馆里。大者逃出馆外颓垣阴,小者逃入阿母破床底。”所谓女子,是指妇女;女女子,指的是处女,也就是民间所讲的黄花闺女。看来太平天国的王爷中,不乏有奸淫幼女和处女的嗜好,在这一点上,他们与古代的帝王是一路货色。

除了洪秀全,拥有女人最多的,是杨秀清。1854年,定都天京不到一年,杨秀清的贞人,也就是王娘,就有三十六人,两年后他临死之前,队伍已经扩充到五十六人。据说杨秀清的好色,远在洪秀全之上。透露这个秘密的,是杨秀清的私人医生。杨秀清的眼睛一直有病,定都天京后,公务繁忙,病情恶化,便重金聘请了一个名医,专门给他治眼睛。据这个医生后来回忆说,杨秀清因为纵欲过度,患有严重的肾虚症状,不得不靠龙眼等壮阳补肾的药物来维持。

除了天王和永安五王,享有这一特权的,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秦日纲

1853年洪秀全进南京,恐怕仅次于1938年日本人的南京大屠杀。凡满清官员、满族百姓、知识分子、僧尼道士、商人,不分男女老幼统统杀头,许多人不堪凌辱被杀,就举家自杀,整个南京城一片血腥。历代古都的文物古迹被严重毁坏,诸子百家、历代书籍都遭禁止、焚毁,比秦始皇还要彻底。这不仅是对生命的屠戮,也是对文化与文明的毁灭。翻看清代民间笔记,有一个阶段,“被掳”、“(女子)被污”(甚至有许多幼女被污的记录)、“遇害”三个词出现频率最高,往往寥寥数语,无非遇贼、或不从贼,甚至安坐家中,便祸从天降,笔记简单,无痛心疾首状,无悲哭哀号声,却分明看到那尸横遍野的情境,笔记中的“贼”,指向一致:太平天国。

1、太平天国:革命神话还是邪教异端

“弃妻子负母匿山中,绝食三日,母饥甚,出求食。遇贼,逼从不屈,骂不绝口。贼怒,割其腿肉烹食之。骂贼益厉,贼剖其腹、断其肘而死”,这只是一个案例。在清代笔记中,有关背着母亲逃入深山,后来被捉到残杀的事件极多,至于众位民间作者见不到及未听说的只会更多。这里所说的贼,是太平天国。

清代笔记中有几个案例着实令人发指。“适孕数月,不能远行……,大骂,遂被杀”,“适孕……见姑周氏遇害,抱尸痛哭大骂。贼怒,剖孕而死”,“贼以鞭爆绕颈燃之,复剐其胸腹而死”,将孕妇剖胎而死,这得多丧心病狂?另外,太平天国所到之处,佛寺尽毁,有极多僧侣或士绅为护佛像而被残杀的案例。

在太平天国眼里,清朝官员、满族百姓、僧尼道士、缙绅商人、知识份子等皆被视为“妖”,大肆掳掠屠杀。“凡掳之人,每视其人之手,如掌心红润,十指无重茧者,恒指为妖”,统统杀之。滥杀的后果就是,杨秀清患眼病,悬赏银子一万两求医,结果无人应召,因为医生都被杀了。

“凡邪歌、邪戏一概停止,如有聚人演戏者,全行斩首。”太平天国的刑法可谓积野蛮无知于大成,其中一条“凡兄弟俱要熟读赞美天条,如过三个礼拜不能熟记者,斩首不留。”读书读不好的,也要杀头,如此可见一斑。

某年重阳,太平天国诸王突发奇想,干脆搞了个登高观裸奔大会,据《盾鼻随闻录》记载,“重阳日,群贼在钟山设宴,取妇女数百人,尽去衣裤,驱逐下山,赤身裸体,无处躲藏。群贼在山顶观看,以为笑乐”,此次裸奔大会十分成功,现场彩旗飘飘、鼓乐齐鸣。同书还有记载,咸丰二年,太平军攻占大书法家何绍基的家乡道州,将其刚去世一年的母亲的尸体从墓葬中挖出来,对尸体的口中撒尿,“复褫去下衣,取牡狗只鞭纳其牝户之内,下体裸露,丑秽难堪”,也就是砍下公狗的生殖器插入女尸下体,并裸露于外。

发生在1856年的一幕幕血腥屠杀,说是“杨韦内讧”,其实更是“洪杨内讧”。这场影响“太平天国”命运至深的自相残杀,起因于东王杨秀清觊觎“神器”,逼洪秀全封他父子为“万岁”。洪密令北王韦昌辉连夜从前线带兵回京,血洗东王府,杀了东王部下将士两万多人,秦淮河的水都被染红。翼王石达开是诸王中最有远见、最能干的一个,被曾国藩他们认为最厉害的对手。他回京指责韦昌辉杀虐太重,韦“在洪密令或示意之下”又要杀石,石连夜缒城逃脱,一家老小全被杀光。石达开兴师问罪,洪又下令杀了韦及亲信二百人。从此,“太平天国”就开始由盛转衰,朝末路走去。

2、被拔高的太平天国运动

1863年12月,在面临覆灭时,洪秀全断然否决了李秀成“让城别走”的苦求,死也不愿离开他的“小天堂”、安乐窝,并痛斥、诅咒李秀成:“朕铁桶江山,尔不扶,有人扶。尔说无兵,朕的天兵多过于水。”南京被重重围困,城中即将断粮,他号召军民以“甘露”(百草)为食。城破之前他在绝望中服毒自尽,没有与太平天国共存亡。城破之后,一个二三十万人口的大都市只剩下万把人,几乎成了一座空城。

有一本书叫做《晚清七十年》,其中太平天国部分的开头有一段话很醒目,也很沉痛。书中说:“时至晚清,改朝换代的周期已届,政府的统治大机器彻底锈烂,社会也百病丛生。广东洪秀全,一个典型“三家村”土塾师,科场失意,转以‘拜上帝会之名,于广西聚众起事,企图建立一个梦想中的‘小天堂。一群狂热信徒被逼上梁山,化宗教信仰为政治力量,终至酿成死人无数的‘太平天国大悲剧。”书中用“死人无数”来形容这场大悲剧,但没有说究竟死了多少人。

苏南地区,往往二三十里,不见居民,有的地方人口仅存五分之一。

浙江省,一片劫灰,道?相望,昔日温饱之家,大半成为饿殍。

安徽省,皖南“野无耕种,村无炊烟,市人肉以相食”;皖北“但有黄篙白骨,并无居民市镇,竟日不见一人”。

江西省,数百里“不闻鸡犬声,惟见饿民僵毙于道”。

在这场大悲剧中,究竟死了多少人,至今仍是个谜。1883年,一个美国传教士称:太平天国战争造成中国人口的损失为5000万。

而当时的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则估计太平天国战争导致的人口死亡数为2000万。这是当时在中国的外国人所作的估算,没有多少事实依据。中国当代人口史学者在确凿的史料基础上,对此进行了重新估算,形成了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根据太平天国前后《户部清册》所载的户口数,认为从1851年到1864年中国人口锐减40%,绝对损失数量达1.6亿;第二种意见则将战前的人口数据与1911年宣统人口普查资料进行对比研究,认为太平天国战争仅给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五省直接造成的过量死亡人口就至少达到5400万,如果再考虑到其它战场湖南、广西、福建、四川等省的人口损失,那么太平天国战争给中国带来的人口损失至少在1亿以上,直接造成的过量死亡人口达7000万。

不管以上哪种估算成立,太平天国战争都不仅仅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浩劫,而且也是全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战争,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也仅造成了5000万的过量死亡。

3、古代欧洲与中国,谁更专制?

太平天国政权无论从意识形态上讲,还是从制度上讲,都是相当落后的,比清政权还落后。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形成过政教合一的制度,这是古代中国较之于古代欧洲优越的地方。而太平天国,则是典型政教合一体制。一旦成事,岂不是要将中国拉回到黑暗的中世纪?稍具理性的知识分子,诸如曾国藩等人又怎么会支持这样一个政权呢?

实际上,太平天国战争的确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大悲剧,它持续之长,规模之大,损失之惨,影响之远,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史无前列的。单就人口损失,以及双方的残酷性和破坏性来说,在世界历史上也绝无仅有。

标签: 明清历史

更多文章

  • 清朝为何流放罪犯到宁古塔?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清历史

    许多清朝历史剧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不同时期、不同皇帝动怒时的一句经典台词:将某某发往宁古塔,永世不得入关!那么,何为宁古塔?宁古塔又在何处?其实,宁古塔不是“塔”,而是一个城名,是一个清朝时期的关外流放罪犯场所。旧城在今黑龙江省安宁县西海林河南岸旧街镇。宁古塔属边远地区,

  • 条约谈判:美国退给中国多少辛丑赔款?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清历史

    《辛丑条约》中,美国退给中国赔款中,持肯定立场者认为,美国此举对中国教育事业帮助甚大。持否定立场者,则认为此举不过是“用中国的钱培养反对中国的势力”。1、《辛丑条约》谈判期间,美国曾主张压缩、控制中国的赔款总额近日,舆论场关于美国“庚款兴学”一事

  • 历史解读:清宫四大奇案背后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清历史

    无论哪个朝代都有一些奇案,清朝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朝代,但是他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谜题。如:孝庄文皇后下嫁摄政王、顺治皇帝出家等,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清宫四大奇案背后的真相。1、太后下嫁太后下嫁就是太后下嫁摄政王。太后是指清太宗皇太极之妃、世祖福临的生母,卒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被谥为孝庄

  • 明朝锦衣卫的“飞鱼服”和“绣春刀”到底是什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清历史

    “锦衣”之名反映了锦衣卫服装上的特殊性。明朝对皇亲勋贵百官平民的服色等级有严格的限制,不准逾等。明初有不少开国的公爵和侯爵就是因为“服色逾制”、“僭用龙凤纹”而被赐死的。按照明朝制度,锦衣卫的正三品堂上官可以着大红纻丝飞鱼服

  • 八旗铁骑是怎样丧失战斗力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清历史

    如果说中原汉族君主是圈中狼,那么以铁骑起家的游牧民族应该不属于这个种群。然而中原王道虽说对外不威武,但在“入内同化”方面却拥有“奇效”,塞外夷狄一旦进了中原,“着了此道”,其退化速度比当初他们战胜的中原部队还快。那八旗铁骑

  • 湘帅之殇:旧大臣为何救不了旧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清历史

    湘帅之殇!在晚清七十年的历史上,真正得到历史好评的大臣其实并不多,而享有前后“湘帅”之称的林则徐左宗棠,无疑属于凤毛麟角。他们无论是人品还是能力,都几乎属于完美之人。就拿林则徐来说,品行为海内外钦敬。当时跟他打交道的一个外国对手都承认,林则徐与同时代的清朝官吏很不一样,

  • 清宫秘史:清朝皇帝为何一半子女养不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清历史

    清朝皇帝一般子女都养不活,15岁以前夭逝者,共74人,而清代9个皇帝共有子女146个,殇亡数是出生数的一半,其中皇女60人中竟夭37人,夭亡率高达61 7%。应该说龙子龙女在保育方面不会有大问题,为何会出现这么高的死亡率?清代自顺治帝建立统一的全国政权,到宣统帝灭亡,共经历十个君主,宣统帝在童

  • 李自成和崇祯互断龙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清历史

    李自成(1606~1645年),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他率领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城,逼死了明崇祯皇帝,建立了大顺政权,但不久农民起义军就在吴三桂和满清军队的联合夹击下败亡,李自成也死于非命。有人说李自成和崇祯的两败俱伤是因为互断了对方的龙脉,才使满清的多尔衮捡了一个大便宜,这是怎么一回事? 关于明皇

  • 清朝时期总督和巡抚究竟有多大的兵权?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清历史

    清朝时的总督和巡抚究竟有多厉害呢?总督是掌管军队的,而巡抚的军队则成为扶标,那么,总督和巡抚又有多大的兵权呢?总督直接掌管的部队称为督标,相应的巡抚的部队称为抚标,这部分部队由总督或巡抚直接调配,但调动部队应通知中央的兵部或军机处,否则可能遭到弹劾。其将领由兵部任命,但总督巡抚也可直接任命,并

  • 曾国藩手握重兵为何没有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清历史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汉族,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