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喜欢木工的明熹宗是怎样自毁明朝基业的?

喜欢木工的明熹宗是怎样自毁明朝基业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647 更新时间:2024/2/22 8:33:36

提及明熹宗朱由校,很多熟知明史的人都知道他是历代帝王中极有特色的一个皇帝。他心灵手巧,既是个“木匠天才”,喜欢刀锯斧凿油漆的工作,“朝夕营造”,“每营造得意,即膳饮可忘,寒暑罔觉”;又是个建筑爱好者,他曾亲自在庭院中造了一座小宫殿,形式仿乾清宫,高不过三四尺,却曲折微妙,巧夺天工。

可以说,正是明熹宗朱由校的几大爱好,导致了他玩物丧志、不理朝政,放任魏忠贤之流宦官干政乱政,导致了明朝的日渐败落与灭亡。若要分析明熹宗的过失,以笔者看来,主要有二:

其一,明熹宗错将爱好当作正业而误国。

明熹宗第一大爱好,是对制造木器有极浓厚的兴趣。凡刀锯斧凿、丹青髹漆之类的木匠活,他都要亲自操作,他手造的漆器、床、梳匣等,均装饰五彩,精巧绝伦,出人意料。史书上记载:明代天年间,匠人所造的床,极其笨重,十几个人才能移动,用料多,样式也极普通。熹宗便自己琢磨,设计图样,亲自锯木钉板,一年多工夫便造出一张床来,床板可以折叠,携带移动都很方便,床架上还雕镂有各种花纹,美观大方,为当时的工匠所叹服。

明熹宗还善用木材做小玩具,他做的小木人,男女老少,俱有神态,五官四肢,无不备具,动作亦很惟妙惟肖。熹宗还派内监拿到市面上去出售,市人都以重价购买,熹宗更加高兴,往往干到半夜也不休息,常令身边太监做他的助手。熹宗的漆工活也很在行,从配料到上漆,他都自己动手,并喜欢创造新花样,让身旁太监们欣赏评论。

熹宗还喜欢在木制器物上发挥自己的雕镂技艺,在他制作的十座护灯小屏上,雕刻着《寒雀争梅图》,形象逼真。《明宫杂咏》上有诗吟道:“御制十灯屏,司农不患贫。沈香刻寒雀,论价十万缗。”熹宗雕琢玉石,也颇精工,他常用玉石雕刻各种印章,赐给身边的大臣、宫监。

明熹宗第二大爱好,是喜欢看傀儡戏。当时的梨园弟子用轻木雕镂成海外四夷、蛮山仙圣及将军士卒等形象。熹宗情绪高时,也施展自己的手艺,他做的木像男女不一,约高二尺,有双臂但无腿足,均涂上五色油漆,彩画如生,每个小木人下面的平底处安一拘卯,用长三尺多的竹板支撑着。另外还有一个用大木头凿钉成的长宽各一丈的方木池,里面添水七分满,水内放有活鱼、蟹虾、萍藻之类的海货,使之浮于水面。再用凳子支起小方木池,周围用纱围成屏幕,竹板在围屏下,游移转动,这样就形成了水傀儡的戏台。在屏幕的后面,有一艺人随剧情将小木人用竹片托浮水上,游斗玩耍,鼓声喧天。当时宫中常演的剧目有《东方朔偷桃》、《三保太监下西洋》、《八仙过海》、《孙行者大闹龙宫》等,均装束新奇,扮演巧妙,活灵活现。熹宗做得是如醉如痴,看得也是如醉如痴。

明熹宗第三大爱好是,醉心于建筑。除了上文提到的他曾在庭院中做小宫殿,曲折微妙,巧夺天工外,他还曾做沉香假山一座,池台林馆,雕琢细致,堪称当时一绝。熹宗喜欢踢球,常与太监在长乐宫打球,熹宗觉着玩起来不过瘾,就亲手设计,建造了五所蹴园堂。熹宗酷爱木工器作和建筑,还表现在对朝廷建筑工程的关心上,天启五年(1625年)到天启七年(1627年)间,明朝对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进行了规模巨大的重造工程,从起柱、上梁到插剑悬牌,整个工程中熹宗都亲临现场。熹宗心灵手巧,亲手制作的娱乐工具颇为精巧。他用大缸盛满水,水面盖上圆桶,在缸下钻孔,通于桶底形成水喷,再放置许多小木球于喷水处,启闭灌输,水打木球,木球盘旋,久而不息,熹宗与妃嫔在一起观赏喝彩赞美。

熹宗好盖房屋,喜弄机巧,常常是房屋造成后,高兴得手舞足蹈,反复欣赏,等高兴劲过后,又立即毁掉,重新造新样制作,从不感到厌倦,兴致高时,往往脱掉外衣操作,“膳饮可忘,寒暑罔觉。”把治国平天下的事,早就抛到脑后,无暇过问。

其二,明熹宗放纵宦官滥为乱政而损国。

魏忠贤(1568年----1627年),原姓魏,进宫后改名李进忠,后又改回原姓魏,皇帝赐名忠贤。出身于市井无赖,后为赌债所逼遂自阉入宫做太监,在宫中结交太子宫太监王安,得其佑庇。后又结识皇长孙朱由校奶妈客氏,与之对食。对皇长孙,则极尽谄媚事,引诱其宴游,甚得其欢心。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朱由校即位,是为熹宗,国号天启。魏也升为司礼秉笔太监。

对魏忠贤的奸诈狠毒虎狼之心,明熹宗不仅毫不提防,反而放任自流,无疑是助纣为虐。据载,奸臣魏忠贤每每看到明熹宗醉心“爱好”,欣喜不已。他常趁熹宗引绳削墨,兴趣最浓时,拿上公文请熹宗批示,熹宗觉着影响了自己的兴致,便随口说道:“我已经知道了,你尽心照章办理就是了。”因此,大权就怎样被魏忠贤一点点掌握。

按说,明朝旧例,凡廷臣奏本,必由皇帝御笔亲批;若是例行文书,由司礼监代拟批词,也必须写上遵阁票字样,或奉旨更改,用朱笔批,号为批红。然熹宗因潜心于制作木器房屋,无暇它顾,便把上述公务一概交给了魏忠贤。这给了魏忠贤“拉大旗作虎皮”的机会,使得他能够假借理政执政之手,排斥异己,专权误国。面对危机,熹宗却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可叹他虽是一名出色的匠工,却毫无构建江山社稷之宏图大志,反使大明王朝在他这双巧手上摇摇欲坠,真是可悲之极。

由此看来,爱好这把双刃剑,不仅把明熹宗伤得千疮百孔、颜面尽失,更把大明王朝害得元气大伤、一蹶不振。纵观天启帝的一生,他的过错是显而易见:由于玩物丧志、社稷不顾,尤其是纵容奶娘客氏,重用宦官魏忠贤,任他二人胡作非为,在朝则陷害忠良,在后宫则荼毒妃嫔,却从未加以规制,使得朝廷正人君子殆尽,国家政治黑暗已极,大明江山岌岌可危。

喜欢土木的明熹宗却自毁明朝基业的悲剧性下场,无疑给后人敲响了警钟,告诫我们任何时候都不可不务正业、玩物丧志,都不能忘记职责、疏于朝政,让心怀叵测或阴谋诡计之人有可乘之机,为非作歹,专权朝野,祸害国家,残害人民。

标签: 明清历史

更多文章

  • 四菜一汤标准来自明朝:朱元璋亲为官员定规矩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清历史

    朱元璋绝对是个铁腕皇帝,与历史上众多心狠手辣的皇帝相比,他都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过,倘要说他就靠这个“狠”字来经营他的大明江山那就错了,因为他柔的一手同样也很了不起。1、 四菜一汤设宴劝诫 由于长年的战乱和灾荒,明王朝建立时,百姓生活到了困苦不堪的地步。而一大帮追随他出生入死南征北战的功臣们,自然会

  • 北洋水师陆战队:中国最早的现代化陆战部队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清历史

    海军并不是单纯执行海上作战任务的军种。在今天,主要执行登陆作战任务的海军陆战队存在于数十个国家的海军中,美国海军陆战队甚至独立于海军之外,位列五大军种之一。而在19世纪的海军中,同样普遍存在有陆战队。北洋海军亦曾一度组建自己的陆战队,拥有相当的陆战能力,但相关的史料记载极为有限,各种论著对他们也鲜

  • 嘉靖帝为什么会如此讨厌言官?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清历史

    熟悉明史的人都清楚,在明代的政府架构中,有一个言官体系。言官由御史与给事中两部分组成,御史供职于都察院,是朝廷的耳目;在都察院之外,还有一个与六部(吏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户部)相对应的建言、评价与监察系统,叫六科,给事中就供职于六科。言官的官阶不高,但职责重要而神圣,其中首要职责是“规谏君主

  • 光绪皇后孝定景皇后简介 ,隆裕太后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清历史

    隆裕(1868年2月3日—1913年2月22日),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名静芬。小名喜子,慈禧之弟副都统桂祥之女。光绪十四年(1888年)被慈禧太后钦点成婚,次年立为皇后,并在婚期过后住进东六宫之一的钟粹宫。孝定景皇后(隆裕)朝服像清廷入关后,历经10帝,然而最后一位皇后却是第九帝光绪的孝定皇后

  • 嘉庆帝第一任皇后孝淑睿皇后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清历史

    孝淑睿皇后(1760年10月02日—1797年3月5日),喜塔腊氏,满洲正白旗人,总管内务府大臣、副都统、承恩公和尔敬额之女,嘉庆帝的第一任皇后。乾隆三十九年,赐册为皇子永琰嫡福晋,年十五岁。乾隆四十五年,生永琰第二女。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十,生永琰第二子绵宁(即道光帝)。乾隆四十九年,生永琰第四女(

  • 慈安太后怎么死的活了多少岁?慈安太后墓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清历史

    1、慈安太后怎么死的?慈安太后即东太后,是清代咸丰皇帝之妻。她姓钮祜禄氏,原是广西右江道穆扬阿的女儿,咸丰在未做皇帝前就与她结成夫妻。咸丰二年(1852年),钮祜禄氏被封为贞嫔,又进为贞贵妃,不久立为皇手。她为人幽闲静淑,举止端庄,口木讷不善言辞,在众妃嫔中从不争宠,很得咸丰皇帝的尊重。1861年1

  • 清的前身建州女真:如何生存又如何成为问题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清历史

    建州问题。建州的历史和明朝一样长。在明朝初期和中期的时候,建州是服从明朝的。从明朝初年起一直到努尔哈赤的时候?是这样,努尔哈赤曾经被明朝封为“龙虎将军”。但是清军入关以后,清朝皇帝忌讳这段历史,他们不愿意让人们知道他们的祖先和明朝有关系。因此,清朝写的一些历史书把这几百年间建州和明朝的关系整个取消了

  • 八国联军为什么侵华?八国联军侵华的15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清历史

    不管本文作者写的是否属实,列强欺负中国属实,义和团可能方法不对,但至少有勇气。咱们还需富国强兵,以后不让这些事再发生了!第一,八国联军侵华祸起义和团之乱。义和拳民焚烧教堂,杀害外国传教士、华人基督徒和家人,扒铁路。慈禧想利用义和拳打洋人,义和拳顺势打出“扶清灭洋”的旗号。慈禧为何要打击洋人,除了对列

  • 郑和下西洋:明朝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远洋航行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清历史

    首先说明西洋是指什么地方。明朝时候把现在的南洋地区统称为东洋和西洋。西洋指的是现在的印度支那半岛、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婆罗洲等地区;东洋指的菲律宾、日本等地区。在元朝以前已经有了东、西洋之分,为什么有这样的分法呢?因为当时在海上航行要靠针路(指南针),针路分东洋指针和西洋指针,因此在地理名词上就有

  • 明朝末期将领毛文龙简介 ,毛文龙结局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清历史

    毛文龙(1576年2月10日—1629年7月24日),字振南,一名毛伯龙,祖籍山西平阳府太平县(今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生于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明朝末期将领,历仕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官至左都督平辽总兵官。曾开创了军事重镇东江镇,在与后金的战争中颇有战功,但为人骄恣,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