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八国联军为什么侵华?八国联军侵华的15件事

八国联军为什么侵华?八国联军侵华的15件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376 更新时间:2024/2/2 13:58:58

不管本文作者写的是否属实,列强欺负中国属实,义和团可能方法不对,但至少有勇气。咱们还需富国强兵,以后不让这些事再发生了!

第一,八国联军侵华祸起义和团之乱。义和拳民焚烧教堂,杀害外国传教士、华人基督徒和家人,扒铁路。慈禧想利用义和拳打洋人,义和拳顺势打出“扶清灭洋”的旗号。慈禧为何要打击洋人,除了对列强瓜分中国不满外,更多是不满列强同情维新派,协助康、梁逃离中国,而慈禧欲废黜光绪帝遭各国反对,令她怀恨在心。

第二,在慈禧的支持下,清军跟着义和团杀外国人杀红了眼。外国列强多次敦促清政府予以阻止,并镇压肇事者,无果。德国公使克林德因此率士兵出外寻衅,打死约20义和拳民。后克林德代表各国前往总理衙门要求保护,途中被清军神机营军官恩海伏击杀死,这酿成开战的导火线(此前,日本公使馆书记官杉山彬也被清军杀死,并破腹剖心)。

第三,在轻信一份伪造的情报后(后有详述),慈禧昏聩到向西方各国(计有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俄国、奥匈帝国、西班牙、比利时、荷兰等十一国)同时宣战,派兵围攻北京大使馆区和西什库教堂。开战后,清政府曾公开悬赏捕杀洋人∶“杀一洋人赏五十两、洋妇四十两、洋孩三十两”。

第四,当时,清军和义和拳民曾倾全力攻打京城的外国使馆,但竟然久攻不克。双方的力量对比如下:清军总兵力保守估计至少2万;使馆区内被围者约3000人,当中2000人为寻求保护之华人,外国男性400人。外国使馆久攻不下,清军决定火烧英国使馆北面的翰林院,《永乐大典》几乎全部遭到焚毁。有说永乐大典为八国联军烧毁,但此时八国联军刚刚登陆大沽,尚未进入北京。

第五,慈禧不自量力地对十一国宣战,外省督抚有头脑清醒者。两江总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等和外国达成地方上的协议,称东南互保。传统观点认为,此为与洋人勾结,置国家利益于不顾,是卖国行径;而新的观点认为,此举起到保境安民之作用。而事实上,慈禧很快对贸然宣战后悔,默许了“东南互保”。

第六,至于那份伪造的情报,前因后果是这样的。慈禧曾欲废光绪帝,另立端亲王载漪的儿子溥俊为帝,因为外国使团反对而未能如愿。载漪眼看儿子当不成皇帝,对列强恨之入骨。他的亲信便伪造情报,说列强将逼迫西太后归政光绪帝。嗜权如命的西太后,才不惜一切后果,走上宣战之路。因此,清军战败之后,西方列强提出“惩办祸首”。慈禧虽无恙,端王载漪被终生圈禁。

第七,当时,从天津进至北京的部队其实只有七国(德国只为象征式的掌旗兵),共计1万8千人:日军8000人,俄军4800人,英军3000人,美军2100人,法军800人,意军53人,奥军50人。原则上可以说,这一万八千洋人就把大清国给灭了。要知道,当时沿途的清兵和义和拳民估计有15万之多,加上京畿卫戍部队,不下20万之众。事实证明,义和拳民杀教民杀洋人厉害,但关键时刻战斗力非常差,当然,清军也好不到哪里去。

第八,八国联军在中国烧杀奸淫、无恶不作。的确,连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也供认,“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然而,许多中国人也跟着烧杀奸淫、无恶不作。尤其是清军和义和拳民被击溃后作鸟兽散,不少败兵游勇烧杀奸淫,无所不为。北京郊区的老百姓伙同八国联军血洗了圆明园。总之,中国的皇家和平津百姓遭殃不少!

第九,除了与洋人矛盾激化,义和团与京津地区地主和官员的冲突十分激烈,一些拳民们往往通过抢劫以财入私。例如,拳民们曾将协办大学士孙家鼐(官居一品)东单头条的家洗劫一空。所以,义和拳民也被称为拳匪。义和团溃败后,一些拳民遭到了报复。如义和团首领张德成逃亡时被当地的地主抓住活活打死。

第十,义和团对信教的中国民众一段时期内到了草菅人命、滥杀无辜的地步,乱刀砍死的中国教民不计其数。在义和团盛世之时,甚至一些清军军官也不能幸免。御林军“虎神营”的翼长阿克丹(二品大员)因为曾经入教,被拳匪斩首示众。

第十一,一些清军将领因曾经镇压过义和团,结果在联手抗击八国联军时遭到了义和拳民的攻击。例如,武毅军统帅聂士成几乎是唯一认真抵抗过八国联军的清军将领。但因为他弹压过义和拳民的杀人放火,义和团对他恨之入骨。就在聂与八国联军奋战方酣之时,拳匪竟然闯入他家,将他的老母、妻子、女儿绑架而去。聂大怒,只能分了半营人去救家人。最终,被义和团和八国联军夹击,聂中炮阵亡,义和拳民还打算“戮尸”,是八国联军将聂士成的遗体保护交还给清军。另付都统庆恒掌管御林军虎神营,虽是端王载漪的亲信,竟也遭义和拳的杀戮,一家老小十三口,连同庆恒本人,被拳匪折磨至死。

第十二,八国联军中的英军值得再提及一番。当时正值布尔战争期间,英军主力开赴南非,东亚告急,刚刚组建不久的威海卫“华勇营”,被征召前往京津地区参战,与香港军团、新加坡军团及若干印度军团一道,组成英军主力,参与八国联军攻打天津和北京的战斗。这算是中国人打中国人的历史悲剧吗?

第十三,《辛丑条约》规定的四亿五千万两赔款,平均每个中国人赔偿一两白银。从庚子赔款中获利最多的是俄国。俄国独得一亿三千多万,占总赔款额的29%。此后,俄国单独出兵,在攻占秦皇岛、山海关同时,分五路对东北地区实行军事占领。俄国还制造了海兰泡惨案,居住在海兰泡的数千名中国人几乎全部惨杀,俄国又先后将江东六十四屯居民万余人赶至黑龙江边枪杀或用斧头砍死。此后,俄日势力在东北扩张冲突加剧,最终几年后在中国领土上大打出手。

第十四,战争对清朝政治的影响是:顽固派,诸如载漪、载澜、载勋、英年、赵舒翘、秀、毓贤等人失势,刚毅、徐桐此已毙命,这扭转了戊戌之变后中国保守的政治局面,为以后清末那次不成功的宪政改革扫清了道路,而这些改革措施大多是康梁10多年的主张。

第十五,最后说说义和团。后期,慈禧将怒火全部洒向义和团,绞杀义和拳民。解放前,中共认为义和团“排外”、“灭洋”是错误的:“义和团的思想由最原始最落后的反动的宗教思想和进步的反对异民族压迫的思想两种成份组成的,反映农民知识的狭隘性。”但文革中,戚本禹、胡绳等人掀起了颂扬义和团运动的高潮,称其为“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的革命群众运动”,一直到今天。

对义和团运动以及八国联军侵华事件的5个中性评价:

1、义和团运动并没有对当时的中国产生有利的影响,反倒是帮了帝国主义的忙。义和团对教会、使领馆的暴力行径为列强提供了借口,实际促成了列强的武装入侵,以及随后的辛丑条约,导致中国被列强更进一步地勒索榨取。清朝统治力量显着下降,中国陷入一片混乱。同时俄日两国趁机在东北扩展势力范围,俄国借着中国混乱,趁机侵占了中国东北,日本也借由此次率先协助军事镇压义和团拳乱,国际地位提高,势力向中国东北扩张,因此义和团运动也间接导致后来日俄战争时中国东北沦为战场,使中国遭受严重损失。

2、义和团运动造成的死亡人数中,绝大多数是中国人。外国人与中国人的死亡人数完全不成比例。

3、义和团运动,虽然喊着“扶清灭洋”口号,可是既没能“扶清”,也没能“灭洋”,清朝更弱了,列强更强了,反倒成了“引洋灭清”。烧的、杀的基本都是中国人,损毁的是中国自己的电线杆和铁路,洋务运动以来的积攒的现代化成果遭到毁灭性破坏。只是一场对自己民族而言的灾难性的暴乱。

4、义和团运动如果成功,大清朝则会闭关锁国,拒绝洋人的一切东西,不与世界接触,不学习先进技术和制度,将越来越落后。后世对义和团的褒扬,诸如“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民族精神的觉醒”之类云云,多数出于对义和团所代表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同情,或者出于政治意识形态宣传的需要,并不是出于对事实的理性客观的判断,务虚不务实。“爱国主义是一把双刃剑”,在义和团运动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5、义和团的精神在后世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至今仍影响着国人的思想,如2012年的打砸日系车、伤害日系车的车主,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其实,打砸日系车不是爱国,杀害本国教民同胞更不是爱国,而是赤裸裸的罪行,在任何一个法治国家,都应该受到严惩。

标签: 明清历史

更多文章

  • 郑和下西洋:明朝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远洋航行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清历史

    首先说明西洋是指什么地方。明朝时候把现在的南洋地区统称为东洋和西洋。西洋指的是现在的印度支那半岛、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婆罗洲等地区;东洋指的菲律宾、日本等地区。在元朝以前已经有了东、西洋之分,为什么有这样的分法呢?因为当时在海上航行要靠针路(指南针),针路分东洋指针和西洋指针,因此在地理名词上就有

  • 明朝末期将领毛文龙简介 ,毛文龙结局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清历史

    毛文龙(1576年2月10日—1629年7月24日),字振南,一名毛伯龙,祖籍山西平阳府太平县(今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生于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明朝末期将领,历仕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官至左都督平辽总兵官。曾开创了军事重镇东江镇,在与后金的战争中颇有战功,但为人骄恣,所上

  • 清朝八大总督是哪八个?清朝八大总督排位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清历史

    直隶总督,辖直隶省,治保定;地位最高,为总督之首,后来直隶总督又兼北洋大臣,权势更重;两江总督,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治南京,地位次之,晚清两江总督又兼南洋大臣,权势也日重;湖广总督,辖湖南,湖北二省,治武昌;两广总督,辖广东,广西二省,治广州;湖广与两广地位相当,总督权势也相当,只是晚清两广地位

  • 明朝的宦官为什么威胁不了皇权?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清历史

    明朝宦官纵然有很多有名气的,但是不知怎地,始终威胁不到皇权,明朝皇帝想要办挺这些宦官,也很容易,比如正德.崇祯. 而且他们在皇帝面前都和孙子似的.即便是魏忠贤,在天启面前也老老实实地,未敢废立皇帝.明朝的宦官在明朝中后期为祸之烈在有人蓄意编排下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东汉和唐朝的宦官更加熟知,然而

  • 胡雪岩和乔致庸结局是怎样?两人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清历史

    胡雪岩和乔致庸都是大清国慈禧当权时期的商人,两个人名气都很大。胡雪岩和乔致庸结局是怎样?两人有什么区别?两个人的结局明显不一样,胡雪岩不得善终,乔致庸得了善终。胡雪岩和乔致庸都是大清国慈禧当权时期的商人,两个人名气都很大。当然胡雪岩的名气更大一些,影响也更深远一些。胡雪岩是徽商代表,主要产业是钱庄(

  • 清朝男人发型的由来 ,清朝男人为什么要留辫子?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清历史

    清朝男人留辫子,且前面脑门的头发都刮去,这种发型我们在清朝题材的电视剧中看得太多了罢。好多朋友不明就里,我在这就给大家说一说其中之始末。话说东北的女真族在明朝初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当时女真族各族蜂起,皆称王争长,互相残杀,这种情形愈演愈烈,一直持续到明末努尔哈赤统一女真为止。明万

  • 为什么清朝的公主称格格?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清历史

    皇帝的女儿分为两等,和硕公主和固伦公主,一般只有皇后的女儿才能封为固伦公主,当然也有例外,比方说乾隆的十公主的封号就是固伦和孝公主,因为乾隆是老来得女,非常宠爱,后来下嫁和绅之子丰绅殷德。皇帝的姐妹称长公主,姑母称大长公主。朝前身后金初年,国君(即大汗)、贝勒的女儿(有时也包括一般未嫁之妇女)均称格

  • 清代的请安和跪安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清历史

    1、请安请安原是明代军礼中的一项,见于《大明会典》。当时全国各指挥使司、各卫所都有这个礼节,称为“屈一膝”。到了清代,在八旗和明朝遗留下来的绿营中仍然沿袭旧习。本来,兵士见到上级军官应该下跪,但因为身上有盔甲,只屈一膝或半膝,久之,不穿盔甲时也以屈一膝为礼,并和叩首、打恭一样,含有问候请安的意思。在

  • 什么是青词?严嵩为何被称为青词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清历史

    “青词”这种文体产生于唐朝。在明朝嘉靖帝时,由于嘉靖帝爱好青词,使善写青词者能够得到重用。《明史·宰辅年表》统计显示,嘉靖十七年后,内阁14个辅臣中,有9人是通过撰写青词起家的(著名的有夏言,严嵩的儿子严世番,徐阶等人)。 相关文献: 元王恽《玉堂嘉话》卷四:“青词主意,不过谢罪、禳灾,保佑平

  • 清朝有哪四大水师舰队?它们又是怎样消失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清历史

    清朝末年,世界军事发展到了另一个高度,海洋争夺日益激烈。虽然清朝闭关锁国,但面对来势汹汹的外来入侵者。清政府也无法再沉默下去,清朝先后成立了四大近代海军舰队。但,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政治斗争等问题,曾经称雄亚洲的水师舰队却最终消失。1、北洋水师: 又称北洋舰队、北洋海军,是清朝建立的近代海军舰队,于